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的实践与探讨.doc_第1页
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的实践与探讨.doc_第2页
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的实践与探讨.doc_第3页
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的实践与探讨.doc_第4页
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的实践与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现状1(一)污水处理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1(二)污水处理厂建设起点晚底子薄2(三)污水处理厂运行资金较为短缺3(四)污水收集主管网系统建设滞后3二、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实践4(一)采取多种方式的管理体制4(二)健全污水处理费收费机制4(三)全面规划污水集管网铺设5三、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趋势5(一)必须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6 (二)必须坚持“污染者付费”,建立良性循环的污水处理收费体系8(三)必须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提升污水处理运行负荷率8(四)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9(五)必须坚持公众参与,积极发动和依靠全社会共同推进10四、结束语9参考文献10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的实践与探讨【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汕尾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城市污水处理水平已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成为制约汕尾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汕尾市城区污水处理实际,从汕尾市污水处理的现状、管理体制、收费、设施建设、投资机制、全社会参与等方面,对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bot、tot、西区污水处理厂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山明水秀,风光旖旎,市区三面临海,依港而立,海运四通八达,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口岸之一。汕尾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贝雕场产地”之一,渔业产值居全省之首,具有亚热带海滨独特风光,有“广东沿海旅游黄金海岸”之誉。近年来,汕尾市提出了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战略,所以良好的水资源环境对汕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刚起步的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优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现结合汕尾市城区污水治理实践,对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一、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现状随着汕尾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也迅速增长,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仅造成城市及水环境的污染,更加危害百姓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了城市各方面的发展速度。汕尾市城区污水事业的发展正处在从无到有,不断摸索、不断成长的阶段。(一)污水处理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截至2009年10月,全国设市城市、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459座,日处理能力8553万吨(36个大城市共建成288座,日处理能力为3497万吨),分别比“十五”末期增加60.5%和42.6%,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由2005年的52%增加到2008年的63%;在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033个,设计日处理能力约3595万吨。2009年1至10月,全国已投入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达190亿吨,运行负荷率达到76%,同比分别增长了21%和约3个百分点。近些年来,汕尾城区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生产的增多,城区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而处理的污水占排放量不到4/10。这个数字相对我国二三线城市来说少得可怜,作为欠发达的三线城市,汕尾今后的高速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水环境作为代价。(二)污水处理厂建设起点晚底子薄汕尾1988年建市至今仅二十几年,而城区则是由一个只有两三条街道的小渔村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公共设施基础投入巨大,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更是起步较晚。市区西区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于2007年底完成了招标内容工程的建设,这是汕尾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2008年移交给运营企业市供水总公司,经过大半年的生产调试至2008年底正式开始污水的运营处理。而城区东区污水处理厂现阶段还处于建设、调试运营阶段。可见,汕尾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无论从起点、规模、技术力量等方面看,都是处于起步阶段。(三)污水处理厂运行资金较为短缺为了实现汕尾市污水处理2010年的目标,政府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建设足够数量的污水处理厂。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汕尾市完工或在建污水处理项目有:市城区西区、东区,红海湾区,陆丰市,海丰县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共计为日处理污水24.5万吨,管网配套总投资约6.2亿元。短时间内要筹集这么多资金,资金不足也就十分突出了。由于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资金短缺,致使一大批规划中的污水处理厂迟迟不能上马,预期的环境目标较难实现。(四)污水收集主管网系统建设滞后特别是城区部分区域雨污分流管网系统还没有全面实现,污水处理设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目前城区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及管道污水收集率较低,许多厂管网不能配套,导致西区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作。现有的处理设备还存在着设计水平低、设备质量低、运行稳定性较差等诸多问题,而且更新改造和达标改造资金短缺、运行费用不足。 二、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实践汕尾市区(西区)污水处理厂和陆河县大坪水质净化厂(一期)通过艰苦努力,已分别于去年4月和7月正式发挥减排效益,2009年化学需氧量减排量分别为1360吨和325吨,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削减任务。4个新建污水处理厂中,海丰县城污水处理厂已经通过环保验收,并从今年5月下旬起开始发挥减排效益;汕尾汕尾市区(东区)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主体部分完成97%,设备安装完成93%。陆丰汕尾市陆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土建工程已完成98%、设备安装完成70%,管网完成2公里。红海湾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主体部分完成95%,设备安装完成85%。汕尾市3区1市2县污水项目的建成和运营,标志着汕尾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工作重心由建设阶段向实施阶段转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采取多种方式的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污水处理一直被看作是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公益事业”。全国不少污水处理厂都为事业单位,垄断式的管理体制,缺乏活力的经营机制,淡薄的竞争意识,不仅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运行效率低下,政企不分也使得政府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难以到位,城市污水处理始终在低水平徘徊。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成为制约城市污水处理发展的症结。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企业化改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发展的迫切要求。汕尾市西区、东区,红海湾区,陆丰市,海丰县污水处理厂项目含四个bot合同和一个tot合同。现阶段西区污水处理厂暂并入市供水总公司,授权汕尾市供水总公司经营管理,实行供水排水一体化经营,在条件成熟后将移交广东省广业集团采用bot方式进行运营管理。其他几座污水处理厂也将根据汕尾市政府统筹布局,采用科学、合适的运营管理模式。(二)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费收费机制为建立适应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成本补偿和价格激励机制,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正常运行,汕尾市城区于2006年4月1日起将污水处理费纳入自来水水费构成体系并全面开征,标准为不分用水性质每立方米0.20元,之后又根据治污成本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多次上调。目前,市区居民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费为0.81元/立方米,收费标准基本反映了污水处理成本,较好地体现了价格激励作用,而且相比较广东省范围内各地级市的征费标准,仍属中等偏低水平。城区所有自来水用户的污水处理费均由汕尾市供水总公司统一收取,统一上缴财政,市财政根据每年污水处理实际运行情况,从污水处理费收入中支付污水处理运行费用,不足部分暂由市财政负担。由于汕尾市供水总公司担负着供水、污水处理的双重职责,由其统一征收污水处理费,主观能动性有充分保证,同时又能利用供水杠杆加大收缴力度,有效解决了污水处理费流失问题。从汕尾市近几年的征收情况看,污水处理费基本征收、补偿到位,接近收支平衡,虽然仍有部分缺口,但在政府可以承受范围之内。(三)全面规划污水集管网铺设汕尾市城区雨污分流体制实行时间较晚,随着污水处理厂建设逐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污水管道配套,污水公共管网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由市建设和环保部门水厂按服务范围分别组织实施。市区污水管网总体框架至今没有完成构架完成,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污水管网缺乏统一规划,交叉建设、多头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污水厂管网配套滞后,沿河沿海污水管网不完善,出现空白和断档现象;部分区域存在雨污混流问题;部分用户乱排私排污水、超标排污。此外,部分开发商在所开发的小区中自行建设供排水管网,由于管网建设质量不高、后期管理维护不到位,累积下来供水不畅、污水冒溢等很多后遗症,成为市民反响强烈的热点。为提升污水管网配套水平,汕尾市政府决定由市建设局作为市区供排水管网建设的实施主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几年来,市建设局按照“厂网并举、管网先行”的原则,把污水管网配套作为重中之重优先建设,一是坚持先还旧帐,结合农村管网改造、雨污分流和市区河流截污工程的实施,加快完善沿河沿海污水管网和小区污水改造,不断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截污能力,提升已建污水厂的管网配套水平,保证污水厂的运行负荷。二是坚持不欠新账,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新上污水处理项目中,地下、地上统筹考虑,同时规划,同步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力求厂、网建设一步到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汕尾市城区西区污水集管网基本配套到位,污水收集能力约1万方/日以上,西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均保持在80%以上。汕尾市建设环保部门还对排水户向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排放污水的活动全面实施监督管理,对重点排污企业和重点排水户的排污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这将为规范排污行为,从源头上解决雨污混流、超标排污、乱排污水问题,提高城市治污减排水平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三、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发展趋势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考虑,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任务将会更重,意义将会更大,需要做的工作也会更多。实事求是地说,汕尾市的污水处理事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环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加快汕尾市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一)必须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汕尾市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起步较晚,这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市场管理机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运营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出多门、多龙治水、权责不清、互相扯皮的体制弊病,建立起了权责统一、运转协调、管理有效的供排水一体化管理体制。从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的意义上来讲,它彻底改变了污水处理厂“吃财政饭、捧铁饭碗”的状况,确立了其企业身份和市场地位,为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通过供水、污水处理职能的有效整合,也使发挥供水杠杆作用、强化排污监管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形成了供水与治污的高效联动机制。(二)必须坚持“污染者付费”,建立良性循环的污水处理收费体系污染者付费,是指由环境污染和损害引起的有关费用由污染者(造成污染的责任者)承担的付费原则,现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对排放污水的企业或个人征收污水处理费,是“污染者付费”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推进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从全国范围看,虽然大多数地方已开征污水处理费,但收费标准偏低、收缴不到位等问题却使其补偿污水治理成本的作用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根据保本微利的经营目标,污水处理费应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成本、还贷及微利等因素合理定价,并建立与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联动机制,使其始终保持在补偿污水厂投资运行成本并略有盈利的水平,才能保证污水厂的正常运营和产业化发展。污水处理收费体系的建立和良性运作,为城市污水处理步入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轨道提供了重要前提。通过污水处理费这个“经济杠杆”,既有效地补偿了治污成本,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又增强了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为促进城市污水处理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强化了市民及厂矿企事业单位 “人人都是污染者,人人都应为污水处理买单”观念和节水意识,提高了削减污染物排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必须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提升污水处理运行负荷率随着汕尾市城市规模的快速膨胀,目前全市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污水管网配套滞后于污水厂建设的问题。从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投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清单看,虽然近几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呈现加速建设的良好态势,但污水厂的建设仍满足不了发展需求,特别是污水厂运行负荷率低下的问题尤为突出,亟待解决。在全国已投运的1178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中,未达运行负荷要求的污水处理厂占总数的50左右。造成运行负荷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污水管网配套滞后,污水收集范围有限。因此,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必须切实纠正过去“重地上、轻地下”的做法,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同时加大污水截流并网力度,提高收集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低下问题。(四)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资金问题是最大障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单一的投资主体,实行投、建、管、用“四位一体”,全托全管。不可否认,这种传统体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保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集中投入、推进污水处理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成本越来越大,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