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_第1页
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_第2页
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_第3页
社会学论文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 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谈当前水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关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普遍提高的新形式下,党中央面对三农中的农村建设提出的崭新课题。他是党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有益思考,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农村建设相对落后,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引导广大农村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是党中央的一项英明决策。本人作为一个水务工作者,主要是从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主要想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一是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水利工作的任务,二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创新特点,三是水利建设应由单纯农业服务逐步向全面服务转变,四是新农村建设水利工作要有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由于本人水平关系,难免以偏概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1 新农村建设规划水务必须先行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古人说的逐水草而居,都证明水与生物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的。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城市发展旺盛,欣欣向荣的,都离不开水,都是山水相连,风光绮旎,适宜人居住的,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水。新农村规划虽然是一个新课题,但其整体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我们工程建设中所说的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不论如何讲都包括水通在内,没有水就无法让人生产生活,实际上这只是讲了用水,还没有包括排水,所以,水文章有太多的事要做。 新农村规划就是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引导,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物质资源、水利资源和其他资源,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或者说,以最低的成本,全面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具体从水务方面讲,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安徽省相对还是比较好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均维持在1000mm上下,年人均水资源量1100m3,亩均水资源量1040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霍邱县北靠淮河,南接大别山,水资源从目前城镇综合规划的标准看,万人城镇日用水量应在0.4万t/d,这已经是比较发达的城市化水平了,我们一般的小城镇规划用水量以0.20万t/d为宜。 水务规划涉及面广,受地形地质和气象条件的约束较多,给各处具体工程规划带来相当的困难。不论是灌溉、饮水都有水质的要求,排水要有环境保护的要求,过去那种只满足量的要求,不注重质的现象应当彻底地改变了。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正在不断地威胁着我们生存的空间,治水方向应当提高到一种全新的境界,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创新特点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真正做到科学建设还是近几十年的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条件的不断上升,水利科技也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根据自己多年工作实践,认为部分新材料对工程建设非常实用。如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在泵站出水灌溉渠道中的应用,其特点十分突出。因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霍邱县多提水灌溉泵站,出水渠道填方高,填筑质量难以控制,一直是困扰灌溉输水的难题。在我县曾经有多处泵站抬水渠渠道因漏水无法正常运用,在提水时漏水严重,经常两侧蹋方,直至不能使用。在刘李电灌站、河口草楼电灌站两处抬水渠道高填方首段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渠道按标准填筑完成后,开挖2025cm,用定制的复合土工膜整体敷设,上覆1015cm回填土,面上做10cm厚现浇混凝土护坡,既保证了渠道不因渗漏造成破坏,又可以保证渠道断面的稳定性,对渠道管理维护也十分有利。 霍邱县是一个高丘区,部分分渠道深切岗,开口大,边坡陡,经常塌方淤堵渠道。在刘李、孟集两座电灌站中,采用管渠输水,不但可以根治渠道淤积、塌方,还可以减少占地,方便管理,但造价相对较高,只适合城区土地价值较高地区采用,或者某些流量小、切岗大、塌方淤积非常严重,其他工程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渠段。 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中小渠道衬砌占据了主要地位,对我们设计人员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因为从理论上讲,本地区主要是粘土渠道,多呈梯级布置,渠道本身的渗漏并不很明显,即使有渗漏,水量也很小,是否要进行全面衬砌本来可以研究的。但是,在近几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中,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土地平整,渠系调整较多,田间工程全面配套完成,对渠道进行硬化衬砌面为必要。因为,田间渠道分布密集、输水流量小、落差小,之前的土渠一般断面都较大,两侧子埂不完整,断面大、占地多,每年都要花大力气进行渠系维护。对其采用混凝土衬砌,采用u型断面,单位投资较小,且可以长久保持渠道的完好性,提高输水效率和输水速度,减少水量输送损失,扩大灌溉面积,降低亩均灌溉成本,因此,渠道硬化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3 水利建设应由农业服务逐步向全面服务转变 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水利工作的服务范围也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上世纪中叶,水利工作刚刚起步,为了满足基本的农业生产要求,多是土法上马,大水漫灌,粗放耕作,低产低效。到上世纪末,本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已有简单化向科学化转变。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水利工程建设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了,水利工程已全面向水务工作转向,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灌区配套向智能化发展,安全饮用水向广大的农村推进,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也提高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的水利事业发展出现了全新的局面。现在,安全饮用水工程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以建制镇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向村级辐射,各种提水、净水、输水工艺都得到了科学运用,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发挥了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广大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4 新农村建设水利工作应有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但也是考验我们知识水平的时候。在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应从战略的高度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阐述,要有远见,从大处着眼,从长远利益谋划,使我们的规划二十年以致五十年不落后。从水的角度说,应重视水资源的调查和合理利用,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要考虑引水和排水相结合,注重蓄水和节约用水,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程度。 p class=新农村建设规划应有超前的意识,是在农村现有基础上,使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了既方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便于农业生产,村镇住房建设应相对集中,合理选择安置点,以求交通、通讯网络、供电、供水、生活娱乐设施的统一建设。在以往的城镇规划中,多数只注重地上的设施建设而忽略了地下的设施建设,特别是对排水基本没有规划,造成多数集镇污水横流,而又供水紧张。事实上,我们把住了污水排放关,就能有效地保护水源,增加灌溉用水的水资源量。新农村建设不能再走建时一派新,两年一过脏乱差,一遇下雨污水乱流,群众生产生活没有水的老路。 新农村建设是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一个契机,我们应当自规划之日起就注重对水的研究,结合土地平整、农业机械化耕作,做好保水节水工程,努力提高水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提高当前水利工程规划建设水平。 p class=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