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哈东新区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单位:哈尔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02月黑龙江环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项 目 名 称:哈东新区公交首末站项目环 评 文 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类 别:新建委 托 单 位:哈尔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编 制 单 位:黑龙江环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评 价 证 书:乙级,国环评乙字第1719号法 人 代 表:孙宝魁项目负责人: 姓 名职 称登记证编号签 名孙宝魁高工写人员:姓 名负责的主要章节岗位证书编号签 名曹翠翠项目基本情况、自然和社会简况、环境质量现状、适用标准、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 b1719001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5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哈东新区公交首末站项目建设单位哈尔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方恒军联系人王业平通讯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安信街12号联系电政编码150001建设地点哈尔滨市道外区道口三道街与铸钢街交口处 立项审批部门哈尔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哈发改审批2013123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类别:其他城市公共交通运输 代码:3170占地面积(平方米)4040绿化面积(平方米)420绿地率10.40%总投资(万元)359.9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33评价经费(万元)1.5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 10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由来公共交通是与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偏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仅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而且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矛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突出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将公共交通发展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形成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新格局。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2012年10月29日,全国公共交通工作会议在深圳市召开。哈尔滨作为全国唯一北方高寒地区特大城市,被国家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和国家低碳交通示范城市,荣膺全国首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称号,率先成为全国首批14个“公交都市”试点城市之一。为大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确定了“622233”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即新增、更新600台大容量公交车,建设200个出租车乘降点,新建、分设、改造200处公交站台,启动建设20座公交首末站,启动建设3座公交接驳枢纽,3座停车换乘综合枢纽。以此大力推动哈尔滨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全面提高公交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启动“公交都市”建设工程。哈尔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拟建设哈东新区公交首末站工程项目,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道口三道街和铸钢街交口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哈尔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拟委托我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派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哈东新区公交首末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项目占地内包含105m2的哈东cng加气站设施,哈东cng加气站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仅对公交首末站用地和建筑设施进行评价。2.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公交首末站工程,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中第三条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所以本项为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3.项目建设地点及选址合理性(1)项目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概况拟建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道口三道街和铸钢街交口处。项目北侧紧邻铸钢街(城市支路),隔铸钢街为哈东新区小区居民楼,南侧、东侧为哈一机厂区,西侧为公园用地,哈东cng加气站位于本项目场地中央。本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周边环境详见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图及现场照片。(2)项目选址合理性项目选址不在工业开发区,且不在工业企业影响范围内,不需要征用农田、林地,用地性质为交通站场用地(s41),符合国家土地政策,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4.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总用地面积4040m2,总建筑面积280m2,新建一栋2层办公楼,均为地上建筑,建筑高度10m。建设主要内容:线路调度室、站场管理室、食堂、休息室、卫生间、收款室等功能用房;绿化面积420 m2,停车泊位16(大车)。项目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3。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表1 主要建设内容工程类别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设施用房280m21f,150m2,站场管理室、卫生间、收款室2f,130m2,休息室、食堂、调度室地上停车泊位16个,停放公交车公用工程给水工程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排水工程雨污分流、自建隔油池、防渗化粪池,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送入文昌污水处理厂供热工程集中供热,依托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供电工程依托哈东新区小区供电工程表2 技术经济指标表用地面积4040 m2用地性质公共交通场站用地建筑面积280 m2容积率0.10绿地率10.40%绿化面积420 m2建筑密度3.47%停车泊位10个建筑限高10m5总图布置(1)平面布局项目用地位于铸钢街与道口三道街交口处南侧,项目用地形状呈直角三角形。首末站位于项目用地东侧,建筑平面呈矩形。项目用地南侧及西侧设有停车位。此处公交首末站停放两条公交线路,停车泊位16辆。项目用地的中部为哈东cng加气站,建筑面积105m2(已另做环评)。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10156-2012),哈东新区公交首末站为二类保护物。根据哈东新区公交首末站规划图(详见附图3)和现场实测,哈东cng加气站和本项目的安全间距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安全间距详见表3。表3 加气站与项目安全间距一览表站外建(构)筑物cng工艺设备集中放散管管口储气瓶组加气机、压缩机标准距离(m)实际距离(m)标准距离(m)实际距离(m)标准距离(m)实际距离(m)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二类保护物202520701426注:二类保护物为体育馆、会堂、电影院、剧场、室内娱乐场所、车站、客运站、体育场、露天游泳场和其他露天娱乐场所等室内外公众聚会场所。项目用地整体空间明朗,整个场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2)车辆出入口公交首末站车辆出入口宜设置在次干道或支路上,不宜直接设在主干道或快速路上;本项目设置双出入口,将出入口设置在铸钢街(城市支路)。公交首末站车辆出入口净宽不宜小于10米。为方便行人进出,在车辆出入口的一侧须设置行人出入口,并通过人行道与下车站台相连。(3)景观绿地应充分利用公交首末站内各种空地、发展预留用地设置景观绿地。有特殊要求的应另行增加用地。该项目景观绿地规模宜按照公交首末站规划图用地面积的10.40%布局,在有条件的公交首末站可利用建筑墙体等将绿化率增加到30%及以上。该工程绿化遵循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用道路绿化将绿地有机的组成绿地系统,通过乔灌花草的合理配置,使项目用地绿化率达到10.40%,绿化面积为420平方米。6.公用工程(1)给水本项目给水依托哈东新区小区给水系统,与其二次网连接。项目用水包括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根据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gb23/t727-2010),生活用水按80l/人d计,项目劳动定员30人,则生活用水年用量为876t/a;绿化用水按2.5l/m2d计,绿化用水为84t/a(全年绿化按80天计);本项目用水量共计960t/a。(2)排水本项目所排生活污水和食堂污水(按80%计)为700.8t/a,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混合,进入自建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哈尔滨市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本项目最终纳污水体为松花江。表4 项目运营期用排水量一览表序号类 别指标用水指标用水量(m3/d)消耗量(m3/d)排水量(m3/d)备 注1员工30人80l/(人d)2.40.481.922绿化420 m22.5l/(m2d)1.051.053总计3.451.531.92(3)供热本项目供热工程由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责任公司集中供热。供热面积280 m2。燃煤分担量11.20t/a。(4)供电本项目供电工程依托哈东新区小区供电系统。(5)食堂项目食堂有1个基准灶,为小型规模。7.项目劳动定员及工作制项目劳动定员为30人;年工作365天,工作制为早5:3020:30。8.环保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59.95万元。其中环境保护投资为12万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3.33%,环保投资详细见表5。表5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表序号类 别主 要 环 保 措 施投资估算1废水运营期食堂污水隔油池22废气施工扬尘防治定时洒水、车辆运输时覆盖帆布1食堂油烟一体化油烟净化装置33固废施工弃土弃渣尽量就地填埋,多余的弃渣用于在建区地面平整0.7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及垃圾清运14噪声运营期 车辆噪声设置限速标志、禁鸣标志0.34绿化厂区绿化25环境管理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环保培训、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2总 计1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地块为其他交通设施用地,场地现状为空地。本项目属于新建工程,因此,不存在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物排放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与范围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2.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72.8万人,辖8区10县(市)。截至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987.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75.5万人,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6万人。(2)地形特征哈尔滨市地形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51m。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西北为呼兰河、泥河流域低洼地带,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总的地形特点是岗、平、洼地交错分布。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拨132至140m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拨145至175m之间,由第一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的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道外区、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侵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农业区,本工程即建于此阶地上。第三级阶地海拔180至200m,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逐渐过渡张广才岭之余脉丘陵地区。二、气候哈尔滨市是我国地理纬度最高的大城市。因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季风区,常受西伯利亚冷干气团(冬季风)和副热带暖湿气团(夏季风)影响,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按全省季节划分指标,其四季如下:4月中旬6月上旬为春季,6月中旬8月中旬为夏季,8月中旬10月上旬为秋季,10月中旬4月上旬为冬季。四季气候变化很大,冬季漫长、严寒;夏季较短、湿热;春多大风,易干旱、秋温骤降,多冻害。尤以冬季结冰期长著称,素有“冰城”之称。年日照时数(以市区为例)为2641小时,多集中在310月,月日照时数均在2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3.6,冬季在极地大陆(冷、干)气团控制下,气候严寒、干燥。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4。10月5日到翌年5月2日(210天左右),日最低气温小于0。12月30日到翌年2月2日,日最低气温30,其中30的最多日数为26天。地面稳定冻结期多出现于11月上旬到翌年4月上旬,长达5个多月。最大冻土深度为2.05m(1981年3月4日)。松花江哈尔滨段封冻期为135天(11月26日翌年4月9日)。夏季受暖湿气团支配,气候湿热、湿润。高温日数不多。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2.8。年降水量较适中,但分配不均,夏季最多。市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23.3mm,年际变化较大。冬季多为降雪。降雪期长达半年(10月中旬翌年4月中旬)。但降雪日数不多,普遍为20多天。四季风向多变,但以偏南风占优势,属主导风型。年平均风速为4.1m/s。4月最大(5.4m/s),5月次之(5.0m/s),8月最小(3.2m/s)。7月次之(3.4m/s)。最大风速的盛行风向为西南风(sw),占38%。次为南南西风(ssw)占21%。三、水文状况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松花江常年水位水深47m,最大流量15700m3/s,1998年百年不遇的最高洪峰流量达17400m3/s,最高水位120.9m。年平均流量1344m3/s,平均水位标高115.8m,平水期平均流量719.5m3/s,枯水期平均流量166.6m3/s,最低水位111.30m。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江段属平原河流,河床变化小,江面较宽,主河槽宽400600m,45月为春汛,79月进入雨季,11月初开始结冰,11月下旬封冻,封冻期达5个月之久,冰冻厚度1.0m。松花江是哈尔滨的雨污水受纳水体,也是全市人民的饮用水源,因此,松花江的水质、水量与哈尔滨市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四、土壤由于受地形、气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全市土壤类型较多,共有9个土类、21个亚类、25个土种。黑土,是郊区及12县(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黑土在全市分为2个亚类(黑土和草甸黑土)、3个土属(粘质黑土、砂质黑土、草甸黑土),共7个土种。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黑钙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岗平地上,在全市分为3个亚类:黑钙土、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共8个土种。黑钙土养分含量仅次于黑土,适于作物栽培。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数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带和松花江台地漫滩地带。草甸土在全市分为6个亚类: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硫酸盐草甸土,共10个土种。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较差,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林。砂土及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适于发展渔业、牧业。五、生物多样性哈尔滨市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具有分布集中、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药用植物中,名贵药材有山参、黄柏、地龙、苦参、狼毒、黄芪、五味子、刺五加、党参、茯苓、满山红(红萍)等。草原植物以“东北三宝”之一的小叶樟和饲用碱草为主。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猴腿菜、管伸菜、刺嫩芽、明叶菜、枪头菜、猫爪等10余种,还有大量的猴头蘑、榛蘑、元蘑、木耳等食用菌。野生油料有松子、榛子。野生花卉有130余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有小细叶百合、渥丹百合、山丹百合、燕子花、紫花鸢尾、长瓣舍莲等20余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实(鸡头米)、睡莲、东北金鱼藻、菱角、菖蒲、芦苇、乌拉草。山野果子有杏、李子、山桃、梨、山葡萄等。兽类有珍贵的东北虎、梅花鹿、紫貂、水獭、猞猁以及黑熊、野猪、麝、黄鼬、灰鼠、狐狸、貉、獾、狼等。两栖动物有各种蛙、蛇、龟、蜥蜴等。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的白鹳、黑鹳、白尾雕,二类保护的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鸳鸯、黑琴鸡、花尾榛鸡、小杓鹳以及猫头鹰、隼形目、鹗形目等猛禽。1981年3月,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所列的227种栖息于两国的迁徙鸟类中,见于哈尔滨地区的就有141种。淡水鱼类资源也比较丰富,流经哈尔滨的松花江及其支流,两岸沼泽和水库中的淡水鱼,具有食用价值的经济鱼类主要有黑龙江鲤、银鲫、狗鱼、雅罗鱼、蒙古红鲌、松花江翘嘴红鲌、红鳍鲌以及鳊、鲂、鳜、鲇等40余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区划及人口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东北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中心城市,是我国地理纬度最高的大城市,是著名的北方旅游城市,素有“冰城”之称。全市总面积53067.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哈尔滨市有8个区,有3个县级市,7个县,112个建制镇。全市总人口963.62万人,其他人口12.18万人。男性人口490.17万人,女性人口433.45万人,市区人口464.24万人。2012年,道外区人口总量低速增长。至2012年末,全区总人口970144人,全区总户数387089户。其中,常住人口686817人,常住户数292647户;流动人口189649人,人户分离人口93678人。其中,男性人口338690人,女性人口348127人;城市人口564215人,共188071户;农村人口122576人,共40858户。全区人口出生率6.09,死亡率5.41,人口自然增长率0.68,计划生育率99.6%。二、经济和社会发展2012年,道外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4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8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45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90元,同比增长12%;招商引资额52.57亿元,引进企业51户,千万元以上企业26户,引资额达39亿元;谋划推进重点项目163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开工137项,开复工率达到84%,完成投资120亿元。三、教育和文化、卫生道外区科技事业发展步伐加快。至2012年末,全区共有民营科技企业109户,实施科技攻关计划3项,市技术创新项目2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市级星火计划4项,从市财政争取科技发展基金90万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至2012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24469人。其中,职业高中3所,在校生3808人;小学65所,在校生2256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100%。2012年考入重点高中1897人,升学率100%,高考录取1953人,录取率达到92%。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积极开展体育惠民工作,至2012年末,全区共安装全民健身路径工程9套,新农村示范点1个,篮球园区2个,乒乓球园区1个,羽毛球园区1个,棋牌类园区1个,体育示范区2个,全年共安装健身器材180余件。积极开展“上冰雪”活动,至2012年末,全区共浇冰场13块,中心冰场1块,冰道3条,组织开展了冰尜、冰球、冰上保龄球、雪地足球、冰壶等特色冰上比赛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举办“第九套广播体操推广培训”、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太极拳展示大会、全民健身展示周道外区专场健身展示大会、全民健身社区大讲堂道外区专场及参与省市举办“万人快乐舞步大赛”、“科学健身嘉年华”等活动150余项次。体育工作成果显著。至年末,全区参加市级各类比赛获得金牌195块、奖牌511.5块。荣获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集体、哈尔滨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哈尔滨市万人快乐舞步大赛优秀组织奖。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至2012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55个,床位5682张,其中,医院34个,个体诊所123个,工厂卫生所11个,农村卫生所61个。全区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89人,其中,医生1757人,护师、护士2787人。全区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个,卫生技术人员363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9人。农村卫生院4个,床位100张,卫生技术人员59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至2012年末,全区有乡级敬老院1家,得到国家集体供养孤老弱残23人。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道口三道街和铸钢街交口处。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2012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中的数据。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2012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内容,“2012年哈尔滨市区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9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0.03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0.047毫克/立方米。除二氧化硫达标外,各污染物指标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十个县(市)城关镇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均为总悬浮颗粒物(双城、尚志为可吸入颗粒物)。巴彦镇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最高,为0.198毫克/立方米。十个县(市)城关镇二氧化硫年均值范围为0.011-0.03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范围为0.010-0.049毫克/立方米。 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监测点位为宏伟公园监测点),“宏伟公园”监测点位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10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0.04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0.046毫克/立方米。除二氧化硫达标外,各污染物指标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按年均值评价,2012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总体状况为优。朱顺屯、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摆渡镇和牡丹江河口6个断面水质均符合类标准,均达到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其中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3个断面的水质优于水体功能区规划目标。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100%。主要监测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分别为5.32mg/l、0.791mg/l、2.80mg/l、17.9mg/l,均符合地表水类标准。本工程所在区域地表水经文昌污水处理厂后排入松花江,根据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2012年),排污口位于松花江干流(东江桥大顶子山)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监测结果如下表:表6 2012年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监测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监测结果统计表断面名称 项目指标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大顶子山年均值5.17mg/l2.60mg/l0.712mg/l监测值范围4.94-5.31 mg/l1.93-3.19 mg/l0.25-1.07 mg/l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松花江干流(东江桥大顶子山)划分为类水体,由表6可知,2012年大顶子山断面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年均值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高锰酸盐指数6mg/l、五日生化需氧量4 mg/l、氨氮1 mg/l)的要求。三、声环境质量现状2012年哈尔滨市市区区域声环境主要声源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2012年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45.9-64.1 db(a),等效声级面积加权平均值为55.9db(a)。,本工程所在区域道外区2012年区域声环境监测数据:56.4db(a),声质量等级为三级,评价等级为一般。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环境保护目标见表7。表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方位厂界距离(m)环境敏感目标受影响对象环境质量要求环境空气环境噪声n45哈东新区小区居民10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水环境n3000松花江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3类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5、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总量控制指标一、水环境污水排放总量为700.8t/a。其主要污染物codcr、nh3-n的排放总量分别为0.21t/a、0.024t/a。二、环境空气本项目采暖依托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供热 ,燃煤分担量11.20t/a,排放大气污染物so2、烟尘、nox分担量分别为0.011t/a、0.013t/a和0.033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污染流程简述(图示):噪声、扬尘噪声、扬尘交付使用工程验收房屋建设场地平整生 活污 水建 筑垃 圾图1 本项目施工期流程图车辆出场g、n车辆进场g、n停车场n、g食堂w、n、g、s图2 本工程运营期流程图注:w、n、g、s分别表示废水、噪声、废气、固体废物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如下:1.1噪声施工期噪声来源于施工开挖、混泥土搅拌等施工活动中的施工机械运行、汽车运输等。经工程类比调查分析,需要控制的主要噪声源为混泥土搅拌机、挖掘机等设备,噪声级均在80db以上。工程施工机械运行、运输车辆流动,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声学环境形成一定的影响。1.2粉尘(1)扬尘在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弃土和砂石等建材的汽车装卸可能会产生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带来影响;汽车运输中可能产生二次扬尘,在运输道路沿线造成污染,使得环境空气中的tsp浓度增大;在施工中有大量土方、砂料等需临时堆放,堆放的沙土在干燥、大风天气也会产生扬尘。据有关资料,施工场地的扬尘50%以上是汽车运输材料(渣土)引起的道路扬尘。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范围通常可达100m左右,在大风时可达数百米,会对附近空气环境造成明显污染。为减小施工扬尘影响,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运输石灰、砂石料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上应覆盖篷布;临时堆放的土石方、砂料场等必要时应洒水;使用商品混凝土;实施围栏建筑施工,围栏施工率达100%,并在建筑物施工时,用网罩围隔以减轻扬尘飞扬对环境的影响;要求建筑工地出入口和围墙周围落实专人清扫保洁,车辆出入施工场地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车轮粘带和沿途洒落泥土污染道路,保持出入口300m内无施工污泥;运输砂石料、水泥、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上应覆盖篷布;临时堆放的土方、砂料等表面应定期洒水,防止干燥而产生大量扬尘,渣土应尽早清运。(2)汽车尾气施工中将会有各种工程机械及运输用车来往于施工现场,主要有运输卡车、挖掘机、铲车、推土机等。施工场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如下几个特点:车辆在施工场地范围内活动,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汽车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不大,对周围地区影响较小;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施工期间设置隔灰隔声屏障措施,屏障墙高度2.4m,所以粉尘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1.3固体废物建设期固废主要有施工过程中挖出的土方、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应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工程弃土应及时进行回填,对于无法回填的弃土应及时外运;建筑垃圾应回收利用,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应及时清运至建筑垃圾指定倾倒地点,由市政部门集中处理,故施工期的固体废物对外环境影响较小。1.4废水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是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砂石料加工系统及混凝土冲洗、养护等施工作业,根据该类工程的经验,约占整个施工废水总量的80%左右,悬浮物含量较高,浓度约为15002000mg/l,排放量不大。施工现场拟建设沉淀池,生产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于工程,避免随意排放。施工现场人数约为2030人,平均每人每天产生污水约32l,按最大量计算污水排放量约为0.96m3/d。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2.营运期的主要污染如下:2.1环境空气(1)供暖本项目供热依托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责任公司,燃煤分担量为11.20t/a,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担量),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nox。(2)汽车尾气项目共有公共停车泊位16个,进出车辆产生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hc、no2。(3)食堂油烟项目食堂产生的油烟。2.2水环境项目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食堂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2.3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餐馀垃圾、废油脂。2.4 声环境噪声源主要为车辆运行产生交通噪声,源强为6570db(a)。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首末站集中供热11.20t/aso2烟尘nox(分担量)0.011t/a0.013t/a 0.033 t/a(分担量)0.011t/a 0.013t/a0.033t/a食堂油烟气4.34mg/m3,0.022t/a2mg/m3,0.0055t/a车辆扬尘cono2hc少量2.04 kg/h0.015 kg/h0.027 kg/h少量2.04 kg/h0.015 kg/h0.027 kg/h水污染物首末站700.8t/acodcrssnh3-n动植物油300mg/l240mg/l35mg/l30mg/l0.21t/a0.17t/a0.024t/a0.021t/a300mg/l240mg/l35mg/l30mg/l0.21t/a0.17t/a0.024t/a0.021t/a固体废物首末站生活垃圾5.48t/a统一收集由市政环卫部门清理餐馀垃圾1.1t/a按照哈环发20045号文处理废油脂0.03t/a按哈尔滨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办法处置噪声车辆车辆噪声6570db(a)昼间60db(a)夜间50db(a)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所在地目前为空地,建成后绿化率达到10.40%,对项目区周边生态环境有益。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一、环境空气(1)粉尘粉尘是建设阶段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源,该项目建设期粉尘主要来自于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动力道路扬尘。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由于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则起尘的原因主要为风力起尘,即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放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 q2.1(v50v0)3e-1.023w式中:q一起尘量,kg吨年; 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m/s; v0起尘风速,m/s; w尘粒的含水率,%。v0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不同尘粒的沉降速度见表8。表8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粒径(微米)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粒径(微米)809010015020025030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粒径(微米)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163.4183.8204.2224.624车辆行驶的动力起尘据有关文献,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一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v一汽车速度,km/h;w一汽车载重量,吨;p一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9中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千米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办法。 表9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 单位:kg/辆.km 路段(km)车 速0.10.20.30.40.515(km/h)0.0510.0860.1160.1440.1710.28710(km/h)0.1020.1710.2320.2890.3410.57415(km/h)0.1530.2570.3490.4330.5120.86120(km/h)0.2550.4290.5820.6220.8531.435本项目的粉尘主要表现在交通沿线和工地附近,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影响更为明显,使该区块及周围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tsp)浓度增大。粉尘的排放量大小直接与施工期的管理措施有关,因此较难估算。二、水环境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为砼浇铸后的养护废水,其产生量较少,先经沉淀池处理后,可用来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洒水降尘。施工期人数较少,施工时间较短,水量小且分散,排放量约为0.96 m3/d,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文昌污水处理厂,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三、声环境1、噪声源施工期噪声主要有施工场地噪声和运材车辆的交通噪声。见表10。表10 施工噪声主要噪声源源强db(a)性质备注主体结构施工场地施工机械:推土、挖掘、装载机械、硷搅拌机、振动棒、电锯等8090多为中低频噪声,室外作业,具间歇性,对场界影响与施工阶段有关主要硬质物料碰撞7580中低频、瞬时噪声施工人员6070中低频、瞬时噪声室内装饰装修电刨子、电钻、木工机械、锤击等8590高、中频噪声,室内作业,间歇性居民入往不同步,易发生噪声、振动干扰纠纷。交通大型运输车辆8082中低频噪声、对场界和市区交通噪声有影响主要高噪声施工机械和大型运输车辆是主要噪声源。2、预测方法以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为标准。具体限值列于表11。表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 间夜 间7055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用点声源衰减模式和叠加模式,预测施工机械距场界的达标距离。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为lp(r)lp(r0)adivlp(r0)20 lg(r /r0)l2、l1分别为距声源m、m时的噪声值。噪声叠加公式为li为第i个点声源对预测点的噪声贡献值。3、达标距离预测施工场界噪声以昼间70 db(a)、夜间55db(a)为标准。整个施工过程噪声叠加后,排放平均值85db(a),据此算出最小达标距离,列于下表12。表12 噪声排放的达标距离标准db(a)施工阶段达标距离(m)昼 间夜 间昼 间夜 间7055土建10.031.6此外运输车辆经过居民区时,将使临近道路的居民受到7078db(a)的噪声干扰。4、防治措施为使施工噪声不超过限值,提出如下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机械采取减振措施。尽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夜间(22:006:00)停用。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将非在线使用的高噪声机械(如电锯等)布置在远离场界的北侧部位,同时,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较多的动力机械。降低设备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注意设备维护;固定使用的设备(电锯、硷搅拌机等)设置在隔声好的工房内使用,移动使用的设备,在技术条件允许时,设置隔声罩或消声装置。大型运输车辆通过居民区和市区时,应当缓行或绕行,尽量不鸣笛,夜间(22:006:00)停运。应特别强调,严禁夜间在场区内实施物料、残土等的装卸、拉运操作。采取措施后场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四、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工程弃土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应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工程弃土应及时进行回填,对于无法回填的弃土应及时外运;建筑垃圾应回收利用,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应及时清运至建筑垃圾指定倾倒地点,由市政部门集中处理,故施工期的固体废物对外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水环境影响分析1、本项目排水去向与应执行的排放标准本项目所排污水包括生活污水、食堂污水。所排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