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当传统遭遇现代 中国流行音乐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总述 一、“流行音乐”概念的界定和特点 某种程度上“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具有一定的特殊 含义,所谓的“时代曲”、“抒情歌曲”、“黄色歌曲” 、“轻音乐”、“通俗歌曲”与“流行音乐”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也存在各种不同。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卷中将流行音乐界定为:与“通俗音 乐”有相同的内涵,被泛指为一种通俗易懂、轻 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是与 我们印象中的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民间音 乐相区别的,并且将“通俗音乐”亦称为“流行音乐 ”。 此类“流行音乐”多以摇滚乐、校园歌曲等形 式为主,其受众群体一般都是处于思想观念正在 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其内容的特点与受众群体 本身存在着吸引和被吸引的关系,除了以上提到 的“流行歌曲”的内容能够引起受众群体的共鸣之外 ,还包括其音乐本身的音域适当、歌词上口和旋 律简单等特点。“流行音乐”的创造者和倡导者在突 出了其本身娱乐、消遣的特点之外,更在传播的 过程中体现出了它的各种商业或者产业特点。“流 行音乐”产生的目的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其娱乐 性、商业性及与社会各种文化紧密相结合的各种 特性,决定了当代“流行音乐”的综合性质。 二、与“流行音乐”相异的各色当代音乐 1时代曲 在学术界内,有着对“时代曲”的特殊理解。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就已经产生了迎合市民 阶级的各种歌曲和舞曲,并且出现了以黎锦晖为代 表的一批作曲家和具有鲜明特色的代表作,但由于 此类作品的受众群体是低俗的市民阶级,故当时的 “时代曲”成为众矢之的。这一时期,在政治权力 的影响下,“时代曲”被摒弃为不敢触及的“黄色 音乐”。不难看出,“时代曲”在当代乐坛中的本 质并不同于我们观念中的“流行音乐”,倒像是众 多流行乐种中被批判和排挤的一类,但无论如何, “时代曲”代表了当时一个时代的音乐特点与追求 ,成为当时社会某阶层的主流娱乐音乐。 2抒情歌曲 “抒情歌曲”在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非常波折的道路,并最终冠以“革命” 性质才得到真正的发展,这与中国当代的政治社 会环境紧密相关。“文革”时期一系列的政治运 动造成了该音乐内容空虚和音乐形式的僵化,稍 微有些真情实感的作品就会被当做批判的对象, 使抒情歌曲音乐的创作深深地陷入了一种进退两 难的僵局。随后,在民主观念和个人意识逐渐增 强的大环境中,人们对于“抒情歌曲”是否“革 命”已经不再过度敏感,在这种情况下,抒情歌 曲的正常发展成为后期的流行音乐的先行者。 3轻音乐 “轻音乐”的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新 中国成立初期对“轻音乐”还没有狭隘的理解, 对其的评论还是相对客观的,发展的方向也不存 在原则上的偏离。改革开放以后,“轻音乐”终 于得到正名,但相对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造成了 各色各类轻浮和轻佻的“轻音乐”都涌入了当时 的乐坛和音乐制品市场,引起社会各界对轻音乐 发展的关注和对其创作、制作、发行的管理等方 面的质疑。近年来,我国各音乐研究和管理部门 对“轻音乐”的流行、发展已不像以往,对“轻 音乐”的“轻”特别强调是轻快、轻巧、轻盈的 轻,并且此类音乐已经逐渐被后来的“通俗音乐 ”或者“通俗歌曲”的概念所代替,且被大家认 同。 4通俗歌曲 “通俗歌曲”是与“通俗音乐”、“通俗 唱法”同根同源的,而通俗唱法是相对于“美 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而言的。 “通俗唱法”一词现在在理论界和实际生 活中已逐渐被“流行歌曲唱法”所替代,最有 力的证据就是中国中央电视台艺术频道举办的 全国两年一度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对 这种歌曲和唱法的称呼的转变。 三、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阶段 1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肇始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了经济 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后10年 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 们的文化需求,包括娱乐形式、消费观念, 都已经发生了多种多样的改变,最典型的就 是“流行音乐”已经逐渐商业化。改革开放 以后,除了人们自身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之外 ,它也逐渐被社会各界和政府重视起来,因 此传播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广播,而是通 过各种社会环境拓宽了传播的途径。 视听欣赏:乡恋(音7-1-1) 视听欣赏:军港之夜(音7-1-2) 苏小明 2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半叶,我国的文化环境 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初期时对流行音乐存在各 种争论与非议,相反,大环境已逐渐承认并 认可流行音乐的地位,对之前并不敏感的版 权一类的法律问题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这 一时期的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更是有增无 减,使得以录音磁带为主要产品的商业化音 像出版单位获得了极大的利润。相关数据记 载,在1988年,以我国西部民歌为主要风格 的“西北风”流行歌曲的录音磁带的销售量 是4600万盒,达到了同类音像制品的销售顶 峰。 3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转折 承接前一发展阶段,我国“当代流行音 乐”的转折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 初。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当时的流行音乐的 发展蹒跚前行。这一时 期的代表人物为摇滚歌 手崔健,他的一 无所有曾在1988年汉 城奥运会时向全球展示 了我国当代流行乐坛中 的特色元素和文化内涵。 视听欣赏:一无所有(音7-1-3) 4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高潮期 随着流行音乐的商业化、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音乐风格的逐渐稳定, 音乐作品开始向自我延伸的方向发展,当然,其 目的还是具有商业性的,用著名音乐人李宗盛的 话来解释,“我们是在研究大众心理,确定一个 可能流行的主题后,才投其所好,进行创作的” 。抓住了大众的主导心理,音乐人创作出大量深 入人心的音乐作品,如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童杰的想家的男孩、陈少华的九月九的酒 、甘萍的大哥,你好吗等。 李春波一封家书磁带 陈少华九月九的酒磁带 视听欣赏:一封家书(音7-1-5) 视听欣赏:九月九的酒(音7-1-4) 音乐作品总是以其艺术性见长,在当代流 行音乐的创作中,也体现出了此类特点,如 王焱的红腰带、朱哲琴的阿鼓姐、 老狼的恋恋风尘、高枫的天那边的爱 等;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 沿,也是最早引进、完善流行 音乐管理机制的城市,大批流 行歌手聚集此地,因此,其商 业化的程度较北京、上海要深 入得多,著名的代表歌手有杨 钰莹、甘萍、毛宁等。 视听欣赏:恋恋风尘(音7-1-6) 视听欣赏:大哥,你好吗(音7-1-7) 老狼 高枫 杨钰莹 甘萍 毛宁 视听欣赏:不是我不明白(音7-1-8) 视听欣赏:小芳(音7-1-9) 随之而来,丰富的音乐作品相应地产生了 大量优秀的音乐演唱新人才,并在良好的音乐 发展环境中锻炼成熟。音乐新人辈出,这一时 期的音乐作品仍然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例如, 当时的流行音乐民族化也就是“西北风” 的传播;以李春波的 小芳、艾敬的我1997 、校园民谣1、军营民谣 为代表的各类民谣歌曲和以 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为代 表的音乐,人们均对其歌曲的 内容和演唱的风格形式进行了 评论。 崔健 5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规范发展 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从20世纪末香 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时起,逐渐走上了正规 的发展道路,最典型的实例就是作为音乐传播 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并且也越来越合法化,随 着网络产业的发展,网络音乐已经成为20世纪 末的时尚音乐元素,快捷的传播方式,众多的 听众,方便的存储方式, 给当代流行音乐的喜爱者 们创造了现代化的欣赏感 受,但这一系列新的传播 方式也都给传统的音乐传 播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视听欣赏:老鼠爱大米(音7-1-10) 6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 迈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流行音乐进入 了一个健康发展的时期,除了延续规范的发 展道路,各相关政府文化部门对当代流行音 乐的态度也由以前的质疑与指责,变成了有 计划地引导和规划其进一步健康发展,并从 各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如各类公益义演 、主题演唱会等,既给歌手们以展示自我的 舞台,又达到了正确引导的目的。其中不乏 现在仍然流行的歌曲,如童年、渴望 、一二三四歌、万事如意、共 和国之恋、驼铃等。 视听欣赏:让世界充满爱(音7-1-11) 视听欣赏:绿色听得见(音7-1-12)、 童年(音7-1-13)、渴望(音7-1-14)、 一二三四歌(音7-1-15)、万事如意(音 7-1-16)、共和国之恋(音7-1-17)、驼 铃(音7-1-18) 第二节 港台流行音乐 一、港台流行音乐的入境 1港台流行音乐的社会经济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 政策,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已经有了相当的基 础。在国内,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这就 预示着人们在文化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会不断增 加。这些音像制品的内容和形式大多还是符合 我国内地流行规格的,至于香港、台湾地区或 者国外的一些音像制品,则多是通过正常的旅 游、访友等途径获得。但就是这些不成规模的 音像制品却打开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市场, 并且直接影响着内地的音乐文化环境的发展。 2电子科技在流行音乐领域中的运用 在港台流行音乐慢慢渗入大陆音乐市场 的背景下,除了音像制品之外,电子科技的 发展对流行音乐的传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 用。伴随电影电视作品数量的不断增多,其 主题曲、插曲也逐渐深入人心,例如香港电 视剧上海滩主题曲 上海滩、霍元甲的 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等一些影视剧中的音乐 作品,成为当时人们平时 传唱的经典曲目。 视听欣赏:万里长城永不倒(音7-2-1) 视听欣赏:上海滩(音7-2-2) 3港台流行音乐的创导者和传播者 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市场需求,必然给流 行音乐的创作和演绎提出更大的挑战。台湾 著名音乐人侯德健以一曲龙的传人唱出 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也因此获得了内地 主流音乐界的较高评价,随即在内地发展他 的流行音乐事业,客观上也带动了内地流行 音乐的国际化发展。除音乐创作之外,更重 要的一个方面,是一批极具个性和特色的港 台流行音乐歌星,是他们打开了内地流行音 乐的市场。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即是邓丽君。 视听欣赏:龙的传人(音7-2-3) 甜蜜蜜词作者庄奴,曲改编自印尼民歌 “Dayung Sampan”。1979年11月,宝丽金公司 发行的专辑甜蜜蜜以其作为第一主打歌曲, 当年就售出超过百万张,是1979年邓丽君获得的 三张白金唱片之一。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人家 里开始出现邓丽君的大幅海报。流行音乐开始在 中国普及开来。但在当时的内地,因为她的政治 倾向和何日君再来等曲目,有人对邓丽君的 歌唱颇有微词,甚至一再贬低她的歌唱作品。然 而,就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她的演唱因为歌 唱方法的自然、演唱风格的亲切和演绎曲目的通 俗,赢得了广大的听众、观众。 视听欣赏:甜蜜蜜(音7-2-4) 邓丽君 庄奴 视听欣赏:何日君再来(音7-2-5) 二、政府主要新闻传播媒体对港台流行音乐 的传播 作为我国的主要新闻传播媒体中央电 视台,从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就在全国 各地征集、推出各流行音乐作品,并从1984年 的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从港台地区邀请 当时代表流行乐坛特点的歌星参加演出,这是 第一次通过官方的途径,向内地人们介绍港台 流行音乐作品及其歌手。我的中国心在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被身着中 山装,戴着金丝眼镜,貌不惊人的张明敏一唱 ,立刻风靡大陆。这首歌不仅唤起了国人的爱 国热情,更拉近了全世界华人之间的距离。 1984年8月,张明敏 应北京青年报的邀 请,作为第一位香港歌 星在首都举行个人演唱 会,并为当时全国开展 的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活动举行了义演。 视听欣赏:我的中国心(音7-2-6) 1984年春晚,奚秀兰也表演了阿里山 的姑娘,当时这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还 不多见,演出后立刻引起了轰动。当年她还 唱了花儿为什么 这样红、天女 散花、我的祖 国三首歌。 奚秀兰演唱 阿里山的姑娘 视听欣赏:阿里山的姑娘(音7-2-7) 随后,在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身 高1.90m,拥有一张混血脸庞的费翔,先是文 雅深情地唱了一首故乡的云,突然,他 以一种特别的舞姿,像拉着绳子摆渡的姿势 ,夹带着台下的惊诧和掌声,唱了一首冬 天里的一把火。随即,这首歌风靡大江南 北。费翔成为无数少男少女心 目中的完美偶像。自从费翔在那年 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夜成名后,出 版了跨越四海的歌声专辑,共 卖出2000万盒录音带。1989年,费 翔在中国内地12个城市举办了65场 演唱会,场场爆满。 视听欣赏:冬天里的一把火(音7-2-8) 1988年春晚卑南族老牌歌手万沙浪演唱了 娜鲁湾情歌,并和韦唯合唱了相聚在龙 年。1989年春晚,来自台湾的潘安邦也很闪 亮,演唱了跟着感觉走、外婆的澎湖湾 、太阳与月亮三首歌。同年中央电视台 和中国唱片公司国际视听部门发行出版个人专 辑情义无价 、太阳与月亮 、恋曲1990, 唱片销售打破全国 纪录。 万沙浪娜鲁湾情歌 视听欣赏:外婆的澎湖湾(音7-2-11)、跟着感觉走(音7-2-12) 姜育恒 视听欣赏:再回首(音7-2-13) 1991年春晚,沧桑 忧郁的演绎、婉转流畅 的旋律让再回首这 首歌曲在内地广为流传 ,姜育恒也从此打开了 内地的流行音乐市场。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一首听了想哭的我想有个家让观众熟悉 了一身黑装像男孩子 的台湾歌手潘美辰。这首歌 的魅力在于,旋律流畅,悲 凄却蕴涵豪情,鼓舞人们勇 敢地去面对生活,搏击人生。 潘美辰 视听欣赏:我想有个家(音7-2-14) 视听欣赏:让我一次爱个够(音7-2-15) 视听欣赏:忘情水(音7-2-16)视听欣赏:相约九八(音7-2-17) 庾澄庆:让我一次爱个够 刘德华 忘情 水 王菲 相约 九八 三、港台流行音乐以各种形式进军大陆乐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歌手已经不 再满足于仅在内地的春晚上露露脸,有些歌 手已经在内地有关文化部门的邀请下,开始 正式进入内地音乐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20 世纪80年代,奚秀兰、张明敏、汪明荃、罗 文、张德岚、雷安娜和梅艳芳都先后在内地 的各种场合举办过演唱会,他们是众多年轻 人竞相模仿的偶像,但他们被追求、崇拜的 力度并没有达到狂热。20世纪90年代,随着 香港乐坛中张国荣、谭咏麟的退出,年轻歌 手,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得到了 众人的认可。 四大天王 张学友吻别 视听欣赏:吻别(音7-2-18) 第三节 中国的网络音乐 一、网络音乐的兴起 1网络音乐的概念 网络音乐,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 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将传统意义上的音 乐作品转变成数字化的网络产品。其最突出 的成果,就是带动形成了一系列数字化的音 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通过互联网 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播放的互联网在线 音乐,或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 提供在手机终端播放的无线音乐,又被称为 移动音乐。 2网络音乐的特点 (1) 网络音乐初露锋芒时期。 网络歌曲具有强烈的草根性,歌曲简单上 口,歌词通俗易懂。以雪村为代表的草根歌手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小人物,转眼间成为家喻户 晓的网络音乐第一人,继而 上春晚,发唱片,成为无数 网络歌手争相效仿的偶像。 这一时期的网络音乐除了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大学自习室这两首网络歌 曲,并没有其他优秀作品出现。 视听欣赏: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音7-3-1) (2) 网络音乐长足发展时期。这一时期 以杨臣刚、唐磊、香香、庞龙等为代表。由 于这一时期网络歌曲的草根性,也使其制作 变得不再精细,各种作品良莠不齐,这与歌 手本身的草根性存在必然的联系。 视听欣赏:两只蝴蝶(音7-3-2) 视听欣赏:丁香花(音7-3-3)、猪之歌(音7-3-4)、恋人絮语(音7-3-5) 二、网络音乐的发展 1网络音乐运行模式的成熟 伴随着技术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及网络音乐 发展过程中经验的积累,网络音乐的生产、制 作、传播等各个环节将逐渐走向成熟。 2网络音乐的创新 网络音乐是一个新生事物,要想健康有序 地发展,创新是其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不仅 需要在内容上创新,还需要在形式上、技术和 理念上创新。 3网络音乐的市场空间 网络音乐歌曲的传唱、网络歌手的知名度 都为网络音乐迅速占领音乐市场提供了有利的 条件。 三、网络音乐的功能与作用 1网络音乐的审美功能 所谓网络音乐的审美功能,是指音乐艺 术作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门类,其旋律与节 奏与人的心灵相通,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 仅使人的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和释放,而且 使人的情怀得到放松和愉悦,带来精神上的 享受。 所谓非审美功能,是指音乐对人和社会 的教化功能,从小的方面讲,是对个人的教 育和感化;从大的方面讲,是对社会不良方 面的教化。 2网络音乐的非审美功能 网络音乐的产生使我们得以接触到全世 界各个角落的声音,它不受任何空间和时间 的限制,甚至可以延伸至我们很难到达的地 方。所以网络音乐真正使音乐文化之间的交 流和传播变得近在咫尺,更有利于促进各种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音乐的交流、融合。传 播社会伦理道德、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播、充 当音乐教育的手段、拓宽流行音乐发展的空 间。网络音乐存在的最大价值是为更多喜爱 音乐的平凡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真 正实现流行音乐服务大众的目的。 四、网络音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对流行音乐 的影响 1网络音乐存在的问题 由于网络音乐的商业化、草根歌手的群 体、制作条件的限制等原因,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边坡溜渣施工方案
- 2025石油管道运输合同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生活中的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学院《冶金学术基础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投资理财教育手册》课件
-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西方世纪文学思潮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摄像机镜头镜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样本模板
- 《煤炭样品采集与分析》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导磁芯绕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房建工程安全质量观摩会策划汇报
- 例谈非遗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教学思考 论文
- 郝万山教授要求必背的112条《伤寒论》论原文
- 播音主持-论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香港旅游介绍ppt模板
- 魔兽争霸自定义改键CustomKeys
- 幼儿园故事课件:《画龙点睛》
- 植被清理施工方案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Unit4
- 中国乱伦现象调查报告
- 人体骨骼和埃菲尔铁塔有何共同之处埃菲尔铁塔人体骨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