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古贯今,书卷之美-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pdf_第1页
融古贯今,书卷之美-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pdf_第2页
融古贯今,书卷之美-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pdf_第3页
融古贯今,书卷之美-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pdf_第4页
融古贯今,书卷之美-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轻工业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融古贯今,书卷之美-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与研究 姓名:方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设计艺术学 指导教师:李慧媛 2011-06-03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i 摘 要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文化水平和工艺水平的高度。不同的 地域国度作品,散发出不同的文化魅力和蕴涵着浓郁的民族特点。我国书籍装帧 的民族风格来自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呈现出简约、古朴、淡雅的美。 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以传统元素、民族符号为其美的继承与延伸为前题,满足 人们现代多元化的审美需求,真正丰富并服务于现代人们生活。在现代书籍设计 中,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元素的精髓的同时,达到不摹古却又饱含我国传统文化, 不拟洋又能焕发时代气息的理想状态,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也就是说,在书籍装 帧艺术方面,我们应该真正“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 性,体现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又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需求。也就是,要求新 时代的年轻人虚心向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进行学习,不要拘泥于模仿发展旧的模 式,也不要一切追随国际潮流“拿来主义”,应不断地继承与创新,在世界文化 的碰撞、交流中锤炼自己,真正成就一个适合市场需求的中国自身独有的书籍语 言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现代的书籍装帧艺术也会随着时代 的发展与变迁而不断的探索、前进。只有把握了这种时代特征,才使得中国当代 书籍装帧设计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本文以中国传统元素为立足点,研究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如何更 好的做到古为今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吸收融合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 当代书籍设计之路”的理念,对今后的书籍设计发展能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关键词 关键词:传统元素;吸收融合;融古精华;贯今智慧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i abstract book design is a special art,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the level of art book design, reflects the cultural level of a country and the high technological level. country work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distrib ution of different cultural charm and contains strong ethnic characteristics. natio nal style of book binding from the profound chinese civilization, showing a si mple, simple, elegant beauty. modern book design with traditional elements, national symbols and its ext ens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the succession issue, to meet the diverse aest hetic needs of modern people, really rich people and services in modern life. in the modern book design elements inherit the essence of our tradition of excell ence at the same time, to not mogu but full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e not intended and can radiate contemporary western ideal state, truly past serve the present. in other words, the book binding art, we should really “based on c hina, the world “, it is necessary to respect the uniqueness of ethnic art, reflecti ng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reflects the inner s piritual needs of modern people. with the development , social progress, the ch inese art of binding books will change with the times and continuous developm ent and exploration progress. only by grasp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ra, w hich makes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book design on the world stage to show a more fascinating. this foothold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study of modern book de sign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ow to do a better past serve the present tre nd of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absorption of fusion - out of the national ch aracteristics of a contemporary book design of the road “ concep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future books have inspired some value. keywords: traditional elements; absorption of fusion; financial ancient essence; consisten this wisdom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 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 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 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山东轻工 业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 专利等权利,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 署名单位仍然为山东轻工业学院。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 师 签 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籍不仅记载人类文明 的历史,普及文化,传播知识,更是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进步 与向前发展。人类正是有了书籍这一重要载体,文化方能世代相传,流芳百世, 后人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展望未来,开拓创新。书籍把包罗万象的世界进行有 科学条理的归纳总结,同时,书籍自身又是文化沉淀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主 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书籍,它影射文化传统特征,又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 不同民族的书籍正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拥有着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 书籍装帧艺术体现了一个国家文化水平和工艺水准的高度。不同的地域国度 作品,散发着不同的风格魅力和蕴涵着浓郁的民族特点。西方追求直观、理性, 东方则显得含蓄、感性。例如,美国的书籍装帧设计整体明快、视觉直观、广告 味较重;法国的书装设计则追求活泼、华丽;在英国,最受欢迎的书籍形式是著 名的英国平装书,特点是质感亲切、舒服,并且价格相当便宜。日本书籍装帧设 计的发展被称为“奇迹般的速度”,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发展较慢,之后由于经济 上的飞跃发展,推动了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今天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日 本书籍艺术,跨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其书籍装帧整体的特点是新颖、活泼、 含蓄而又不失精致。她将过去的手工技巧和现代的高度自动化很好结合在一起, 在引进外来先进的文化技术的同时,并没有失去自己的文化,相反的更有鲜明的 民族特色和强烈的现代感,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而中国的书籍装帧则 在东西方风格兼收并蓄的古朴、淡雅的基础上, 富于内涵见长, 同时有着典型的 东方审美情趣。 我国书籍装帧的民族风格源于博大精深的古老华夏文明, 呈现出古朴、 内涵、 简约、淡雅的美。传统文化是一种流淌广远而又包罗万象的精神存在,具有地域 性的精神潜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众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既是设计的源 泉,也是书籍设计的文化载体。20 世纪八十年代,国门初开。精美的欧美及日本 书籍装帧设计及理念大量涌入,无疑给我国图书出版工作带来极大的震撼。外来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冲撞,改变着中国人传统单一的审美趣味。带来的 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使得大批书籍装帧设计师开始盲目地模仿国外书籍装帧设计, 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所谓的“现代感与国际化”。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方面 存在着极大差异,在相当一部分书籍设计中引用外来设计,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 第 1 章 绪论 2 气韵和审美情趣荡然无存,使得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伦不类,经不起细致的推敲, 显得空洞乏味,缺少民族文化内涵。书籍是最能直接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替 代符号,所以,中国书籍更不能脱离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创作的过程 中要挖掘和发现代表本民族最精髓潜在的渊源要素,继而发展创造出中国自身独 有的书籍语言风格。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目的及实践意义 书籍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思想精神传递不可 缺少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与书籍密不可分的书籍装帧 设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中国作为世界 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与文化遗产,更加引起了世人 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关注。在我们源远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书籍作为记载历史万象 的风雨历程,传承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要全面地理解我国传 统元素,除注重形式和内容之外,还应该从广义上深度的把握、理解。 众所周知,中国悠久绵长的历史与底蕴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中国丰富的传统元 素,并为现今的书籍装帧设计提供丰富的养分、素材与智慧。中国传统元素有很 多,例如京剧脸谱、传统图案、书法、陶艺等等,还有一些传统色彩等,如“五行 五色”。 当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想到传统元素并不只是一个单一的符号, 它代表着 一种文化或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流淌广远而又包罗万象的精神存在,具有地 域性的精神潜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众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既是设计的 源泉,也是书籍设计的文化载体。也就是说,并非是生搬硬套,只是把一些不相 干的东西堆放在了一起。 装帧艺术家邓中和先生认为, “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书籍设计中的回归, 不仅 表现在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而且应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 承。”人们可以在一些优秀作品中感悟到,一种魅力,一种神韵,一种征服人心的 力量。这种魅力随着现今设计观念的进步开始贯穿于封面、环衬、扉页、正文、 封底甚至封脊的每个空间,并随着视线的转移形成气韵的流动感。 现代书籍设计以传统元素、民族审美观为其美的继承与延伸为前题,满足人 们现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真正丰富并服务于现代人们生活。在现代书籍设计中, 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元素的精髓的同时,达到不摹古却又饱含东方传统文化特色, 不拟洋却又能焕发时代气息的理想状态,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同样随着时代的发 展,社会的进步,中国现代的书籍装帧艺术也会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不断 的探索、前进。只有把握了这种时代特征,才使得中国当代书籍当代书籍装帧设 计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站稳一席之地。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3 第 2 章 传统元素类别及应用 2.1 传统元素的概念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渊源流长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 罗万象。传统元素可以说见证着一个古老文明曾经拥有的辉煌,更是古代生活方 式的真实写照。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内涵丰富、题材广泛,代表着我国劳动人民的 民族文化和思想内涵,具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地位。传统元素作为我国几 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需要被我们现代人保护和学习。 传统元素一般泛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可以理解为传统的吉祥图 案、戏剧脸谱、龙凤纹样、象形文字、中国红、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木版年画、 景泰蓝、剪纸、皮影、画像石、太极、岁寒三友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所呈现的 图形大都出现在器物与服饰之上,有龙凤纹样、动物纹、祥云图案、植物纹、云 纹、水纹、火纹,还有一些吉祥图案等,或纯正质朴、神秘狞厉,或雍容大度、 典雅秀丽,是非常值得现代艺术设计借鉴的设计语言。从传统器物、纹样、服饰 中提取这些纹饰或根据某一因素演化、设计出的艺术语言,将其融入当今设计中 去,其装饰效果非常的出神入化。例如形方胜这种传统图形被赋予了“同心双合, 彼此相通”的吉祥含义,现今被好多公司利用于 logo 设计。 现代视觉设计在大众的广泛传播中,对人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 响是潜移默化的。传统元素是设计者探索现代设计的一个宝贵资源,是将我们的 书装设计推向国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渠道。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书籍设计中的回 归,不仅表现在设计上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而且应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 神的继承。同时,传统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不是表面的文章,如果为利用而 传统化,就失去了传播传统文化的初衷,就会显得过于狭隘。现代书籍设计中, 作为设计工作者,应努力探索中国传统元素的新面貌和精神,继承我国优秀传统 元素的精髓的同时,达到不摹古却又饱含东方传统文化特色,不拟洋却又能焕发 时代气息的理想状态,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深刻理解传统元素的内涵,对传统元 素加以利用、升华和创新,使其富有现代特色。同样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 步, 中国现代的书籍装帧艺术也会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不断的探索、 前进。 2.2 传统元素的类别表象元素和隐性元素 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使整个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形成了一种 “全球文化”。在如今现代化背景下,设计置身于全球化环境,迎来了一个多元共 生的新设计思潮。多元文化的冲突、融合、碰撞,使得民族性与全球化成为当代 第 2 章 传统元素类别及应用 4 设计面临的两大课题,设计的民族文化认同也受到了人们愈来愈强烈的重视。各 个民族经过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图样。我 国的传统元素如同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包括传统的中国书法、篆刻 印章、吉祥图案、龙凤纹样、戏剧脸谱、象形文字、中国红、木版年画、景泰蓝、 剪纸等民族瑰宝。 另外, 其他传统的姊妹艺术(如民间舞蹈、 传统戏剧、 传统建筑、 古典园林等艺术样式),其形式也具有浓郁的传统意味。对于设计而言,面对如此 多的资源如何加以利用,也是设计界直面的问题。传统元素,它是绘形的,又是 入神的;它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是确定的,又是未知的。在这里,简要的把 传统元素概况为表象元素与隐形元素,分别进行分类阐述各自魅力,及其深远影 响。 2.2.1 表象元素汉字、书法、篆刻、色彩、传统图案等 2.2.1.1 汉字、书法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使用人群最广的的文字,历经了甲骨文、金文、隶 书、楷书等一系列的演变,拥有着持续不衰的生命力。中国的汉字,是由象形、 指事、形声、会意、假借、转注等六种文字组成。汉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 了相当成熟的文字图画风格。它们巧妙的结合了民间剪纸,木版年画,陶瓷彩绘 等工艺制作,表现技巧高超,意蕴丰富,我们称之为吉祥文字。它们大都使用了 谐音、会意、象形的手法,将吉祥字以图画形式表达,增强了书籍设计的生动性。 汉字的图案化、文字隐喻、对联装饰、汉字书法、篆刻等在历史发展中已经 具备装饰审美的基本性能。我国的汉字,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身独 有的艺术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抽象文字。所以,汉字设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概 念,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审美文化底蕴。文字符号本身是有形的,它必然要通过与 读者的感观经验进行沟通,因此书籍中的文字除了使人们产生理解、想象和联想 以外,其字体、字号本身的形也成为表达情感的载体。不同的字体通过不同的书 法艺术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这一点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 例如,风 雅 颂封面上采用潇洒的书法体,表达了书籍的文化品味; 朱熹千字文 书名宋体字的运用,表达了字集的意味;小说红岩封面上粗壮有力的魏碑字 体,体现先烈们不屈的革命精神。我们平时留意一下书籍的封面,书名字的表情 可谓丰富多彩。书法艺术,既有篆隶的古朴厚重;正楷的刚毅或娟秀;行草的狂 放恣肆;金石的铁勾银化,俨然融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中。 书籍设计中汉字的利用,我们不仅要注意的是它之”形”,也要注重它之“意”。 古人就很注重“形”与“意”的结合利用,才创造出了汉字这一经典的艺术符号。在 利用汉字进行设计方面,因为“形”只是从外在表现上的认识,更要注重从其内在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5 意蕴上加以理解,则涉及到中国画的气韵、意境、神韵等,以及传统文化所隐含 的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所内涵的“意”。认 识到这两要素,才能在实际运用中融会贯通,展示出传统审美文化理念与现代书 装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因为中国文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始 终维持着原始的符号或绘画,汉字可以通过重新加以排列组合,便形成更多的内 涵与寓意,演绎出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形象。设计师运用丰富的想象 力设计出了一件又一件优秀的书籍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内涵丰富,造型完美,并 且影响深广,用途广泛。宗白华先生曾说:“西洋人的艺术风格史,常以建筑风格 的变迁作为基础,以建筑样式划分时代。中国人的艺术史,没有建筑的凭借,大 可以拿书法风格的变迁来作主体形象。书法俨然已经成了表现中国各个时代文化 的中心艺术。” 文字是在所有的装饰性设计中最为简约的一种表达方式。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物化符号。单纯的文字只是起到传达作用,在书籍的互动性设计中其目的则是赋 予文字既能传达内容又能暗示意念的双重功能,通过多种手段的运用,使书籍产 生出丰富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运用视觉美学规律,配合文字本身的含义和书 籍所要传达的信息,对文字粗细大小、笔画结构、排列乃至赋色等方面加以设计, 使其形成优美完整的视觉表现形式,从而能更有效的传达文字深层次的意味和内 涵, 使文字与书籍达到完美的融合。 如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的会标(见下图)是把中 国传统的印章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对中国汉字的作了一个巧妙构思,把“京”字 以中国印章的形式呈现转化成一个张开双臂向前奔跑的运动员形象,传扬了伟大 的奥林匹克精神。还有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汉字“世”为设计的基础,象征 着“你、我、他”至全人类,蕴含三人 合臂相拥团结的图形, 表达出了世博 会“欢聚、合作理解、沟通”的理念, 洋溢着崇尚和谐、 聚合的中华民族精 神。 这就是现代社会对汉字的装饰性 表达, 将汉字与书法在高科技的支持 下达到完美的融合。 2.2.1.2 篆刻、色彩 (一) 篆刻 篆刻,自起源至今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将近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同时,中 国文字随着时间的绵延、空间的发展,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情,发明了一种在小 小方寸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多变、有品的方式呈现出来,方寸之内充满了 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 既有优美悦目的构图绘画, 又有豪情飘逸的书法笔意, 第 2 章 传统元素类别及应用 6 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虽几经十余个朝代更迭,仍能以温润的色彩、 古雅的韵趣,引人把玩,这就是篆刻的艺术。在这个近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 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金、牙、角、玉石等,被称之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 明清之后,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 派众多。 篆刻艺术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 在小小方寸印面中,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印则是一种权力,或是一 种承诺。 例如 2008 北京奥运会会徽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 破与创新,因为,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的 一枚印章作为标志性的设计图案。华夏文明古 国的古老的印章所蕴含着的内容,如庄严承诺 “世界给我以信任,我给世界以辉煌!”。会徽印 信中的篆字“京”, 代表着青春焕发的古都北京, 犹如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热烈欢迎世界各 族人民的到来。方寸之中,传达了人类无穷的智慧。 (二)色彩 色彩对人们的重要性如同音乐一样能激发出人们的情感,能表达出人们的内 心情感,因此在书籍设计里,色彩的正确运用对整个书装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的书若只有白纸黑字,看起来是乏味的,相反充分利用色彩元素,则是视觉 艺术的重要手段。色彩的魅力是在装帧设计中运用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色彩体 现出不同书籍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但同时,也要把握色彩的度。过分的色彩不仅 不能给人带来美感,反而让人感觉不舒服。书籍是文明交流的载体,不能用“辞不 达意”的方式表达,适当的色彩运用才能更好的把这一载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在当代设计作品中依旧能感受到在色彩表现上的大俗与大雅、朴素与浓艳的 不同个性。在现代设计作品中色彩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色彩的对比和对视觉的 引导作用对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色彩对整个作品的完整美观和视觉冲击力,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同样能够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联想,因此色彩运用 在书籍装帧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作为一个 合乎时代要求的设计人员,应根据各类书籍的特点做到“随类赋彩”。如江苏美术 出版社的 郑板桥书法集 , 在色彩处理上是在纯白宣纸似的底色上叠印黑、 深灰、 浅灰和朱砂红的书名,这是一种原色的黑白灰运用不仅符合于中国传统书法与印 章相结合的色调,更能透出水墨书写的深刻韵味。传递事物的表情与心绪是色彩 的一个重要特性,设计师要把色彩作为一种表达的语言形式;对色彩的优劣不能 单凭设计师自身的感觉,必须根据设计对象的内容进行准确的选择。不同民族和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7 国家的人对色彩的感受、理解和含意的表达有着很大差异,并各有着其独特的审 美习惯,比如:在中国,人们的传统对“丧”事的视觉表现通常是用白色,而日本 则完全是用黑色表达。所以在对待每一种色彩与配色的表达,都要在充分研究和 理解所要表现的设计对象的民族及国情基础上谨慎对待。 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不同,表现在性格、喜好、审美 观、社会阶层、职业类别等方面也有所差异,对色彩也各有偏爱。如:拉丁族对 橙、黄、红、黑、灰色情有独钟;日耳曼族比较钟爱红、白、蓝色;南斯拉夫族 对红、褐色比较偏爱等。同样,中国的传统色彩具有鲜明的象征语义,反映出不 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们的习俗沿革和生活理念。例如汉族对红、黄尤其喜好,忌讳 黑白两色;回族比较钟爱绿色和白色;蒙古族则对紫色、橙色,绿色更感兴趣。 所以在对待每一种色彩与配色的表达,都要在充分研究和理解所要表现的设计对 象的民族及国情基础上谨慎对待。尤其是在设计带有民族特色的色彩时,要想自 己的创意和民族的特色完美结合,必须对各个民族的颜色喜好做深入地研究和学 习。 2.2.1.3 传统图形等 我国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文 化精神和审美理想的沉淀与凝 结,更拥有着五千多年的辉煌历 史。它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观念的结 果。我国传统图形是东方文化的 一处独特景观,其他艺术难以替代。传统图形的内蕴与价值,是现代艺术设计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藏。我国的传统图形大都出现在器物与服饰之上,有 龙凤纹样、祥云图案、动物纹、植物纹、云纹、水纹、火纹,还有一些吉祥图案 等,或纯正质朴、神秘狞厉,或雍容大度、典雅秀丽,是非常值得现代艺术设计 借鉴的设计语言。从传统器物、纹样、服饰中提取这些纹饰或根据某一因素演化、 设计出的艺术语言,将其融入当今设计中去,其装饰效果非常的出神入化。我国 的一些传统图案具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内在特征。例如,表示福禄寿等美 好祝福的鹿、鹤、蝙蝠,象征坚贞的友谊的梅、兰、松岁寒三友,还有象征吉祥 如意的三羊开泰等。 设计师在现代书装设计中,通过选择多元的元素作为设计对象来创新重组, 以达到与受众的互动与共鸣,这其中离不开传统图形的引用。经过长期的文化积 淀与使用,如意、方胜、双鱼、盘长等传统图形,早已深人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和文化心理深处,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信息传达功能。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对传统 第 2 章 传统元素类别及应用 8 图形的选择十分的谨慎和考究。书籍外包装上的图案纹样都是书籍气质的外在表 现元素,它和不同书籍的文化层次和受众人群的等级有很大关系,如皇家所要用 的书籍,在外在装潢上图案要以龙凤为主,以华丽和典雅为追求。 我国传统图形的学习与研究,其目的 在于找到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又能够为国 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计元素,将传统图 形赋予新时代下的现代意义。把传统图案 利用于到现代标志设计中,会使标志设计 更具文化性、艺术性与内涵性。例如,中 国联通的整个标志采用迂回往复的线条, 是对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的现代 演绎,整个标志象征了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联通公司在信 息社会中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而又畅通迅达。整个标志易于识记且洋溢着浓郁的 民族情结,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寓意上说,都洋溢着古老东方特有的吉祥之气。 中国传统图形在传统书籍装帧中的应用,由于作者社会地位的不同,借用不 同的传统图形而呈现出不同的美感与权势,进而传达阶级属性、情感愿望和人生 感悟的重要作用。皇室书籍,图案以龙凤纹样为主,追求典雅、华丽,是一种“雕 绩满眼” 、“错彩镂金” 的绚烂之美。可以说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 象符号,最美妙的艺术形象。总的来说,民间书籍常用的传统图案,如龙凤纹样、 祥云图案、如意、方胜、双鱼、盘长、莲纹等符号,追求“芙蓉出水”、“清新自然” 的平淡之美,更多倾向于淡雅、简洁。 2.2.2 隐形元素生活方式、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等 众所周知,中国悠久的历史与底蕴深厚的文化,为我国传统视觉元素提供了 丰富与特有的宝贵财富。在为现今的书籍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智慧与技巧的同 时,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现代在书籍设计中只是流于表面的简单的将传统元素进行 累积叠加和复制传统视觉元素等,而是真正的了解传统元素背后的思想支撑和历 史渊源,更加深入的了解它所特指的每一部分的文化内涵。真正的了解传统元素 所内涵的隐形元素包括什么。传统元素并非只是其“形”与“色”等外在表现上的认 识,而要从其内在层面上加深理解,则涉及到传统元素的气韵、文化、意境等, 以及传统元素所内涵的道、儒、佛的哲学思想及所在当地居民的民族传统还有生 活方式等。隐形元素,也就是所谓的传统元素的“意”。认识到这三种要素,才能 在实际运用中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展示传统元素与现代书装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正如设计大师邓中和所言, “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 同样是继承其优秀精神比 延续表面形式更来的重要,表面形式的延续只会使中国装帧走上程式化的老路。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9 总之,我们强调精神的吸收与融合,因为只有建立在哲学精神上的吸收与融合, 才能实现审美意识上的真正融合;只有精神的吸收与融合, 才能避免照搬别人的固 定不变的模式, 从而形成我国装饰风格多元化和设计形式多样化的局面。 ”中华民 族文化本身是多元文化经过几千年长期交汇融合而形成为一体的。它的连续性和 稳定性对于我们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具有坚韧的凝聚作用。中华民族的生活 方式、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等也就是传统元素中的隐形元素,是在千百年的历史 长河中积淀形成的,早已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并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 2.2.2.1 文化根基中国生活方式对书籍设计的影射 中国的地理位置处于地球赤道以北与北半球的中部,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气候温暖湿润;黄河,长江,辽河,珠江等辽阔水网奔流不息;四大平原提供了 广袤肥沃的土地,供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几 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千百年来,人们在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 天的悠悠岁月中,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养成了现今诚恳踏实憨厚笃实 的性格。几千年的农耕型文化早已把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理想目 标。农耕文明居安思危及中正和谐的生存方式已经深刻地体现在我国人民的文化 与生活之中。生活方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 们的生活方式。 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 生活方式。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沉淀与长期养成的 生活习惯等,对现今的设计作品仍然在发挥着有形或无形的影响。仔细观察不难 发现,现代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虽然没有特别夸张的造型,也没有特别华丽的色 彩,但是却引人入胜,意味深长,处处渗透着中华民族意境悠长与中正和谐的精 神追求。如在吕敬人先生为黑白而创作的书籍装帧里,封面的文字和图形通 过一系列无形的创意,用无声的语言向受众传达了一种对于“黑白”问题的思考。 在这本书籍装帧里,虽然没有特别夸张的造型,也没有特别华丽的色彩,但是文 字的变形模糊就运用的恰到好处,用另一种语言生动的阐释了书籍的思想。 2.2.2.2 文化传承中国民族传统对书籍设计的影响 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使“中国”这个大品牌有着永恒、神秘、智慧、工艺精湛 以及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用一句话概括便是,民族传统历久而弥坚、包容而创新、 绵延而不息。民族传统就是,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 的传统形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传统包括衣冠、文字、节日、礼仪、建 筑、音乐、诗歌等。例如,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 第 2 章 传统元素类别及应用 10 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但其文化传承的任务是相当艰巨 的。民族传统对书籍设计的影响,不仅表现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还升华为对 中国文化内涵的继承。在现今很多书籍作品中,感悟到一种魅力,一种神韵,一 种古朴,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这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这种 民族传统融入到书籍装帧的文化底蕴,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中华民 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审美方式、审美理想在书籍设计中的种种体现。 书籍装帧中的文化传承,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 设计观念的日新月异, 传统元素的应用发展,及日益整体化和深刻化,已经灌注在封面、封底、环衬、 内文、甚至腰封的每一个空间。在翻阅书籍的过程中,既能在形色之间获取所需, 体会到民族传统元素的魅力,又能渗透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书卷之美。中国现代 书籍装帧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是建立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基 础之上的。例如吕胜中先生在其创作的意匠文字版式上的设计保留了传统书 籍设计的框架,也充分考虑到现代人的阅读 习惯。在内文页的飘口、水印设计上保留了 水墨原汁原味的感觉,使之具有形色具备、 声色并茂、表情丰富的特色,既不失中国特 征又富有现代感。吕胜中先生成功地运用了 手写字体做注释,令人倍感亲切。手写的文 字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流动,可以保留下那种 人文的、自然地情感传递。作者把对书籍内 容和审美意识的思想注入到书籍的编排中, 成为书籍革新的一个典范。 2.2.2.3 文化精神中国哲学思想对书籍设计的渗透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融合,缔造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哲学思想,其 中,影响比较大当属儒家思想。将人推向社会的一种哲学思想,也是对中国文化 影响最大的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 由于,古代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自然界的力量来决定收成好坏,人们寄希望于自 然界,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奉为最高准则和理想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以人际 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理想目标,从而规范了中 国哲学思想的基本模式。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忧国忧民、以 德育人、平等和谐等思想,也影响着中华民族一代代年轻人。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和社会的各个角落都被打上了封建礼制阶层分明的 烙印。同时,“合而不同”是东方儒学思想的反应,也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在现今 书籍设计中强调中国本土风格并非自我封闭、墨守成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尊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11 重本民族哲学思想的同时,不断的求新创意,形成既有丰富内涵,又适应市场需 求的中国自身独有的书籍设计语言风格。如吕胜中的广西民族风俗艺术 、霍荣 龄的牡丹亭 、刘晓翔的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等作品均渗透着浓郁的中国风。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12 第 3 章 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渊源回溯与现状研究 3.1 书装历程中国书籍装帧历史印记的回顾 3.1.1 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书籍文化历史悠久,书籍的装帧形式也是随着文字和生产力的发展变 化而不断地演变着。 从甲骨文简策卷轴装蝴蝶装线装书, 再到 今天各种形形色色的平装本、精装本,无不表现出其时代的变化,使书籍装帧成 为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艺术门类。格哈特豪普特曼说过:“书籍包括了人类的过 去、现在和未来。没有什么比书籍占有的人类文化更值得敬重、更了不起和更重 要了。”因为,书籍是人类信息、知识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作为人类文 明进步的阶梯, 不仅记录和传播了人类文明的历程, 还记载了人类的思想和历史。 书籍的出现和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书 籍装帧设计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审美观的积淀、延续和结合。 书籍在最初时并不能完全叫书籍,因为它是刻在龟甲、兽骨、石头、青铜器 上,不同于我们现在的书籍。最早的文字记录,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非常宝贵的 文字资料,在历史起到了档案的作用。 一、古代早期的书籍 (1)简牍装 简,即竹片,竹片做成的书称为“简 策”。简又有两种:一是汗简(也称汗青, 就是把竹防止火上烘干, 这样可以避免腐 朽) ,二是杀青(削去竹片青皮,防止新 竹的腐朽和虫害) 。牍,即木片,木片做 成的书称为“版牍”,和竹片做成的书“简 策”,二者合称为“简牍”。我国古代的许 多着作都是写在简策上的,例如诗经 、 春秋 、 周易等。简策是在造纸发 明之前中国书籍的最主要的形式, 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 并为后世书籍装帧形式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卷轴装 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书籍形式就是卷轴装。卷轴装的形式始于汉代,主要 存在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卷轴装的材料开始是帛的,伴随着纸的发明,用 纸制作卷轴。卷轴装又称卷子装,比简策有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很多的缺点。 第 3 章 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渊源回溯与现状研究 13 卷轴装的形式在唐代后期发生了变化,其原因在于制作一本书需要经过粘纸、加 轴、装裱、系带等环节,主要是在阅 读时,要展卷、收卷,查阅某一地方 非常不便。为了避免卷轴装的缺点, 人们又发明了旋风装和经折装。 (3)旋风装 旋风装, 在外观上看与卷轴装一 样,只有展开阅读时才发现,它是由 一张比书页略宽的长厚纸来做底版, 首页全幅粘裱在卷的右首,单面书写。从第二页开始,双面书写,依次按序排在 上一页的下面。这种装帧形式收藏时从首向尾卷起,捆绑,在外形上看与卷轴装 无差别。里面的书页,随风飞翻犹如旋风,所以后人把它形象的称为旋风装。 (4)经折装 经折装,也称为折子装,就是把本来用卷轴形式的纸书不用卷的方法,而是 改用左右反复折叠的办法,最后折成长方形的折子状。这种形式出现在公元 8 世 纪唐代中后期,它采用较厚的纸张或木板粘在书本的前后做封面,以防损坏。它 的形态完全改变了卷轴装的形式,对其进行了彻底改造,是书籍装帧历史上一个 重要的里程碑。至今,这种装帧形式仍在使用,如企业宣传册、旅游景点介绍、 画册等,都是在这种装帧形式的继承发展。 (5)蝴蝶装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末五代后期,盛行于宋朝,是我国最早的册页形式。它 的产生与当时的雕版印刷技术密不可分,因为当时为适应单面印刷,一版一页的 特点,将书页沿中缝把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再把折好的纸张按照先后顺序对 其排列,然后将有折缝的一面逐页粘连,这样就会形成了书脊。还要将一张厚纸 包装整本书籍,作为封面和封底,还起到保护的作用,最后裁齐成册。看其外表, 就如同现在的书籍,但翻阅起来犹如蝴蝶的翅膀翻飞飘舞,所以称谓“蝴蝶装”。 二、古代成熟的书籍 蝴蝶装虽比卷轴装有很大改进,但还 有很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连翻两页才 能看到文字,还有粘性不牢,容易书页脱 落。自宋代以后,蝴蝶装逐渐变为包背装、 线状。 (1)包背装 包背装与蝴蝶装的装帧形式恰好相 反,它是将书页带字的一面向外,无字的 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 14 一面向里折,将折好的书页按序排列。装帧时与蝴蝶装相反,以折叠的中线作为 书口,背面为防止胶粘不牢固,采用纸捻装订的技术,就是将韧性强的纸捻成条 状,在书左侧打孔,以捻装订,这样翻阅次数多了,也不容易散乱。最后,再用 一张厚纸绕书背粘住,作为书籍封皮,这样包背装算是完成了。它出现在南宋末 期,元、明、清较多使用,如明代永乐大典 、清代四库全书就是这种装订, 因都属于大部头皇家宫廷写本,所以装帧都十分考究。 (2)线装书 线装书是我国传统装帧技术史中最先进 的一种,线装书籍便于阅读,又不易散破。 线装书是从包背装发展而来的,始于明代中 叶(公元 14 世纪) ,盛于清代。线装书的结 构分为书衣(封面) 、护页、书名页、序、目 录、正文、附录、跋或后记,与现在的书籍 次序大致相同。由于线装书牢固、美观,封 面和封底柔软可卷,书脊又不会像包背书一样坚硬,书本破了还可以重新装帧, 并且在修整旧书时, 还可以添加书页等优点, 故此流行时间达到百年之久。 如 二 十四史 、 四部备要 、 四库全书等都是线装书的典范。鲁迅先生也给线装书 一个很高的评价:看大厚本的洋装书,拿在手里就像举块砖头,不如看中国的线 装书方便。可见,当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情形下产生的线装书,已经达 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了。 3.1.2 中国传统书籍装帧的艺术特征 中国书籍装帧史上的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以及包背装、线装等 等样式的再使用可以成为触发人们欣赏纸质书的一个动因,古朴雅致的美感往往 会激起阅读者的怀古幽思。儒家推崇雄浑、典雅、和谐的中和之美,庄家倡导冲 淡、飘逸、自然的萧散之美,佛家追寻空灵的禅意之美,这些都可以从古意隽永 的书籍装帧中获得,书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 知兴衰。”通过对传统书籍装帧艺术特征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传统书籍设计的当 代意义不仅仅是记载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它已经成为我们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 重要的载体与符号。如果从“书籍装帧”的完整意义来说,完全可以说,没有书籍 装帧就不可能有书籍, 如同精神和躯体之间不可分离一样。 没有装帧设计的书籍, 如同一副空洞的躯体,白纸黑字,没有美感也很难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 3.1.2.1 文人书卷气质 古代的书籍无论是卷轴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无论是木版套印、铅版 印、 水印、 石印, 都显示出一种中国文化特有的“文人书卷气质”。 所谓“纸质如玉, 第 3 章 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渊源回溯与现状研究 15 墨光如漆,展卷书香”,展示出一种东方文化特有的含蓄慰藉、庄重典雅、淡雅脱 俗、以简驭繁的文化神韵。我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在人们心底的文化精 神与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宗白华说:“意境(意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 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意境 (意蕴) 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 在主客体交融、 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 中。艺术作品中的意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的真情流露,有时难以用语言描 绘,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感。在绘画界来说, 意蕴是中国美学中区别于西方美学思想的一个大的概念,而“气”的概念用作对美 术作品的评论则更是充满特色,对于一幅画作来说,“气韵生动”对其是一种无上 的赞誉。“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美学概念,早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 就是一个本体范畴。中国美学的高妙境界就在博大精深,气韵生动。庄子云:“口 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中。”这便是心灵的感应,由气而生韵、由韵而生情、生景、 生意、生神。这种文人的书卷气质而所产生的无限韵味,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审 美精神。 “书卷气”指的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文化特性。因为,书籍与其他商品不同的地 方就是它本身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而饱含“书卷气”和“文 化感”就是书籍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特质。 人们曾把京剧艺术家俞振飞先生所创立的 俞派京剧表演艺术的舞台特色归结为“书卷气”,原因是他长年以来对书、诗、音、 画、字所积累下来的深厚文化修养,使他在表演过程中充满了“书卷气”的高雅气 质。所以可以说,“书卷气”也一定是装帧设计中显现出的深邃的文化精神。中国 传统书籍装帧的“书卷”气韵的形成则完全是靠设计者对艺术美学的理解和感悟, 将传统“气”的精神注入书籍的整体形态之中;因此,“书卷气”成为了中国书籍装 帧艺术独创精神特质,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书籍装帧的品位和格调。宋代画史 论家刘道醇、黄休复把画分为“三品”或“四格”,这说明中国人欣赏艺术从古代开 始就对其品位和格调十分看重,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审美方式已经根深柢固在中国 人的观念中,影响着中国人对书籍装帧“书卷气”的理解。 秉承传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