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三:在用人上,唐太宗主张人尽其才、量才录用。他说:“仁人如巧匠之制木,值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值长短,各种所施。明主之仁人也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唐-李世民帝范审官第四意思是说,明智的君主任用人才,好像能工巧匠选用木料一样,直的就用它做车辕,曲的就用它做车轮;长的就用它做栋梁,短的就用它做拱角。不管是曲的直的,还是长的短的,都能派上用场。有智慧的人,就用他的谋略;比较愚笨的人,就使用他的力量;勇敢的人,就使用他的威武;胆小的人就使用他的谨慎;如果是既不算太聪明也不算太笨、既不是很勇敢也不是特别胆小的,就综合起来用之。思考: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 结合所学理论,谈谈唐太宗的这一用人理念的科学性与适应性。2. 结合现实,谈谈唐太宗的这一用人理念的局限性有哪些?如何看待这一差距?答: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用人组队的时候,不必苛求全面全能,关键是要弄清人才有什么长处,如何用他的长处。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公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唐盛世由此开始。唐太宗李世民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第一明君”、“中国皇帝排行榜第一位”、“大唐第一CEO”等,贞观贤臣也是名扬千古。唐太宗自述人君之道的帝范和记载贞观君臣政论的贞观政要,俱已成为后世君臣和今日领导干部的必读之书。“贞观之治”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度,与唐太宗的治国用人之术及其组建的管理团队是分不开的。那么唐太宗是如何在开国登基不久,将天下人才为己所用,组建成一支高效合理的管理团队的呢?一、任官惟贤才自古管理即以人为本。唐太宗非常重视选才用人,提出了“治天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把招揽人才,选贤用能看作治国第一要务。他认为争天下的关键是有争天下的人才。因此,李世民早在即位之前的秦王时期,就广纳贤士,文有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等“秦王府十八学士”,武有程知节、秦琼、尉迟敬德等一干猛将。为世艳羡的秦王府臣正是李世民为收人心、组团队建立的人才库。这些人才都成为他日后发动玄武门之变,夺权登基的骨干力量,为大唐创业直至贞观盛世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基础。李世民以知人善任著称,自有识人用人之道。首先,内选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贞观外臣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妻长孙皇后的哥哥,唐太宗评价他“善于躲避嫌疑,待人接物聪明敏捷,处理事务古人不及”,准备授其高位,但有人以“外戚位三公,嫌议者谓天子以私后家”进行劝阻,连长孙皇后也不同意。唐太宗仍坚持拜其为相,终襄大业。屈突通、尉迟敬德曾为沙场敌将,李世民却能倾心结纳,用之不疑,二人终究效其心膂,立下殊功。魏征早年追随过李密、窦建德,入唐后又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在宫廷斗争激化时,他多次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本应杀之为后快的唐太宗却被魏征“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气节所感动,毅然任用魏征为谏议大夫。其次,任人唯贤,不限出身门第。贞观名臣中,即有杜如晦、高士廉、崔仁师等世家大族,又有寒门子弟的刘洎、马周、张亮等,甚至还有出身奴隶而被提拔为大将的钱三陇、马三宝。马周,本一寒门布衣,困顿流落京师后,靠给中郎将常何做门客糊口度日。因偶替常何给唐太宗奏陈二十余事,均称上意,马周即刻就被召见,委以重任。张行成出身小吏,原为一县主薄,由于才华出众,政绩突出,唐太宗亲自擢为宰相。但凡成大事的领导者,不仅自身能力超群,而且还善于识人、用人,手下人才济济,贞观君臣即是如此。李世民认为“任官惟贤才”,因此选官用人不避仇嫌,不以尊卑为意,可谓不拘一格,惟才是举。这充分体现出李世民思贤若渴的谦逊品格、不计仇嫌的宽广胸怀以及决断执着的领导气魄。二、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在用人上,唐太宗主张人尽其才、量才录用。他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他还说:“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进一步阐述了“用人所长”使人才“各得其所”的思想。贞观名相房玄龄与杜如晦,是历史上著名的决策组合。二人并未有轰轰烈烈的疆场功业,却居贞观功臣之首,以致宋代史臣在编修唐史时对他们颇多微词,其实这正反映了唐太宗用人取其所长的独到之处。若细数贞观时期的台阁规制、典章文物,就会发现多出自二人之手。房玄龄处事孜孜,恪尽职守,但遇事常犹疑不决;而杜如晦虽不善思想,但他分析周密,精于决断,二人性格行为互补,成为黄金搭档,号称“房谋杜断”。在贞观管理团队中,可谓各取所长,人尽其用。戴胄不通经史,有人嘲笑他不学无术,但他为人正直,忠诚廉洁,办事公道。唐太宗就让他出任主管司法的大理少卿。在任上,戴胄公正执法,不阿权贵,政绩斐然。贞观名将李靖可称文韬武略,出将入相。唐太宗让他统管重兵,战时御边出征,闲时入朝辅政,为政权巩固立下殊勋。魏征常将谏诤之事视为己任,耻于君主不及尧舜,于是唐太宗任用他为谏议大夫,专门负责向皇帝提意见。魏征前后献言三百余策,其中多为太宗采纳。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等人共参朝政,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构建起大唐的中枢管理团队。唐太宗在总结自己的原因时,曾认为原因只有五条。其中第二条就是说一个人做事,不可能样样都会,用人总是用他的长处,避免用他的短处。在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优势,进而使决策准确,国家保持良性运转。因此,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用人组队的时候,不必苛求全面全能,关键要弄清人才有什么长处,如何用他的长处。毕竟,“通才”、“全才”是极少有的,只要每个人都能发挥出个体优势,密切合作,优势互补,通过有效的人才群体和合理的结构组合,就能发挥出“1+12”的效果,成为最优绩效的团队。三、御人有道,恩威并施唐太宗在御人上可谓有“道”非“术”。他待臣以礼,施以厚恩,惜才如命,用人不疑,注意收揽人心,同时不忘恩威并施,从制度渠道上对臣下权力进行制约,加强监察,时刻注意保持管理团队的廉洁高效。唐太宗十分珍惜人才,这从他善待功臣上即可见一斑。李勣是大唐开国功臣,又是李世民晚年托孤之人。有一次,李勣得了急病。医生处方上有“胡须可以救治”的话,李世民知道了便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胡须送去。自古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古人不剃发,不剪须,更不用说是皇帝。李勣得知后感动得热泪横流,叩头以至于流血,以表达他感激不尽的心情。李世民却说:“这都是为国家,不是为了你个人,没有什么可谢的!”当房玄龄晚年病重时,唐太宗为了探视方便,竟命令将皇宫围墙凿开,以便直达房玄龄家。他每天派遣使臣前去问候,并派名医去治疗;听到病情有所减轻,便喜形于色,一听说加重,便满面愁云。房玄龄弥留之际,李世民亲自来到病榻前,与之握手诀别,悲不能禁。当功臣党仁宏晚节不保、尉迟敬德居功自傲时,李世民数次在朝臣面前历数他们当年舍生忘死的功绩以致泣不成声,甚至最后以九五之尊含泪恳求群臣放这些有罪功臣一条生路。当“法外施恩”后,他又丝毫未忘自己对制度的破坏,而自请向天请罪自罚。用人就要给予充分的信任,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唐太宗更是深谙此理。唐太宗出征高丽,房玄龄受命在朝辅政,有人离开长安到李世民面前密告房玄龄谋乱,太宗“立杀之”。无独有偶,魏征任秘书监期间,有人因他曾效力于太子李建成而告其谋反,太宗“竟不问征,谨斩所告者”。自古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唐太宗对臣下的厚爱和恩待,彰显出一代君王少有的人文关怀,换来的自然是他们的死力效忠。唐太宗在用人上强调“官在得人,不在员多。”他说:“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定期对各部门官员进行考核选拔,裁汰冗官,以保持管理团队的高效。唐太宗还十分重视法制和监察。他在即位之初,就令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修订法令。他将都督、刺史的姓名写在屏风上,经常查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以便于赏黜。他还经常派李靖、褚遂良、孙伏伽等人,巡视四方,体察民情。贞观年间,官吏贪赃枉法者,必无赦免。因此“官吏多自清谨”,应当说,这都是唐太宗重视法制和加强监察的成果。毋庸置疑,唐太宗是一名成功的CEO和人力总监,他成功的用人和人才管理之道至今仍被后世学习效仿。提高领导力,组建高效管理团队,也要以史为鉴,领导者的首务在于知人善任,以每个人的专长为立足点,扬长避短,并依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调整组织结构,以使整个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 人与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区别的,有的人智慧多,能力大,有的人智慧少,能力小。对于才能小的人,不能让他担当重任。对于能力不大的人,不能给他大的职务。 君主如果委任官员合适,那么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操劳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如果是这样,那说明设官分职,任用人员是比较允当的。国家的治与乱,都在于得人和失人。用人得当还是失当,这是国家治乱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国家来治理万民,要依靠忠良之臣共同的德行;宣播仁风,化导美俗,要寄托在明哲贤能的人的身上。 星星虽然很小,但它们列布于天空,也可以给晚上的月照增加光芒;地上的小小河流,水虽然很少,但也可以给大海增添一点水。大海那么深广,月亮那么明朗,仍然需要借助其他的东西来壮大自己。作为国君,居上临下,总统三极,循理四时,以自己的方寸之心,来料理整个天下的事务,如果不去借助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怎么能够成功呢?所以必须明辨职位大小,审识贤俊可否,选择材能短长,分颁他们的爵禄。如果用人得当,就会仁风流行,教化得施;如果用人不得当,就会教化不行,有伤人伦。因此说,知人善任非常重要,就连尧帝也感觉到知人很难,一定要慎重对待啊! 一个国家就好象一座房子,各级官吏是支撑这座房子的栋梁,这座房子是否牢固,就要看这些栋梁是不是真材实料。我们都知道封建时代是一个人治社会,所谓人在则政举,人走则政散。一个国家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宰辅重臣,因而走向繁荣。一个州县、地区,因为有了一个勤政廉洁的地方官,因而风俗淳正,百姓富裕。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太多了。 一个地方会因人而治,也会因人而废。这个道理历代封建君主都懂,而且也都很重视。所以历朝历代,选拔官吏都十分认真,有的是中央直接任命,有的是地方推荐,中央任命。但在中国古代,实行时间最长、采用最多的方法,大概要算是用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了。科举制从发端到完善,一直到晚清寿终正寝,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选拔人才的做法。在历代人才的选拔方面,确实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科举制并没有彻底解决知人善任,选贤任能的问题。 科举考试只能选拔学问方面的人才,对一个人的品行是没法通过考卷来评判的。加之科举考试的作弊现象和其他弊端,使得科举制远远不能成为理想的选拔良吏的途径。 任命官吏几乎是历代封建政府都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也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好的一个棘手问题。原因在哪儿呢?归根结底,还是个政治体制的问题,还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毋庸讳言,皇帝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都要将皇亲国戚封王封侯,上行下效,皇帝下面的官员也要想法设法提拔自己的亲信,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加之封建时代是一个权力至尊的时代,对权力很少监督和制约,这样,即便选拔了有品行的官吏,时间久了也会腐化堕落。 在中国古代,老百姓总是期盼能有清官。而事实上青天大老爷太少了。一个包青天,被中国人传诵了上千年,而包青天也只不过是老百姓的一种美好想象的化身。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封建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这是其致命的弱点。因此选拔官吏的态度再认真,方法再奇巧,都无助于事情的圆满解决。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对将才的收罗、培养和使用,在知将、爱将、用将方面有独特的才能和建树,因此,能驱驾英才,诸将都愿为他效力。一些曾是敌对营垒的人,后来也成了他得力的将帅。他对将帅十分爱护,如他听说李绩病后,命“有昼夜视公疾大老妪遣来,吾欲熟知公起居状”(新唐书卷九十三李靖附五代孙彦芳传);听说李绩病后须用胡须灰做药引子,他就剪下自己的胡须烧化后放到药中让李绩吃,事后使李绩感动得“顿首流血”。李道宗在战斗中伤了脚,他亲自给他针灸等。在用将上,他主张舍短取长、“弃怨用才”;他善于知人而后任,既已任用,就“洞然不疑”。主张充分发挥战场指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反对“将从中御”。太宗赐李靖诏书中讲到;“兵事节度皆付公,吾不从中治也。”(新唐书卷九十三李靖附五代孙彦芳传)他认为天下可“逆取”,但必须“顺守”。因此,战乱时期用人偏重于才;和平时期用人要重视德。反对以卑尊取人,强调“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分见帝苑卷上求贤篇、审官篇),即善于因才而用。他不但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没有大杀功臣的皇帝之一,而且还善于发挥功臣的作用,使之为国家又立新功。 在今天看来,问题似乎并没有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建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模板2025
- 煤炭批发市场细分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研究考核试卷
- 穿戴式设备在虚拟现实游戏中的交互体验考核试卷
- 会员票务服务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企业市场竞争策略制定与执行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 电视购物节目的视觉传达与设计考核试卷
- 施工单位年度质量培训
- 机场值机业务培训
- 项目管理培训
- 矿产资源勘查风险与管理-石墨滑石考核试卷
- 期中考试考后分析总结主题班会《全员出动寻找消失的分数》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等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 医疗AI辅助康复管理
- 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体2024-2025学年(下)高三年级第六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青岛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概况报告
- 汽车维修工(初级)技能理论考试核心题库(职校考试500题)
- 2024年版《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图册》
- DL∕T 5210.2-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全套教学课件
- 小米汽车发布会
- 关羽单刀赴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