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二第二课古希腊的先哲.ppt_第1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二第二课古希腊的先哲.ppt_第2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二第二课古希腊的先哲.ppt_第3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二第二课古希腊的先哲.ppt_第4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二第二课古希腊的先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 题 二 第 二 课 识记基础知识 理解核心要点 把握热点考向 基础随堂巩固 知能综合提升 应 用 创 新 演 练 返回 返回 第 二 课 1知道古希腊哲学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背景,理解 民主政治与思想文化繁荣之间的必然联系 2掌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和著作,认 识二人在世界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古希腊人先哲 返回 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古希腊文化的地位 是整个 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源。 2辉煌时代 (1)军事上:希波战争中战胜 帝国。 (2)经济上:希波战争后,雅典经济繁荣,步入黄金时代。 (3)政治上: 时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4)文化上:雅典文化走向繁荣。 欧洲 波斯 伯里克利 返回 3走向衰落 (1)军事失败: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败,之后 希腊城邦被马其顿帝国所统治。 (2)文化未灭:希腊哲学达到顶峰,出现了苏格拉 底、柏拉图与 三大思想家,他们对欧洲 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士多德 返回 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1主要生平 (1)出生: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 附近的伊 齐那岛。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研究哲学。 (2)游历:公元前399年,先到麦加拉,后到埃及和南 意大利游历,丰富了知识,增长了阅历。 (3)讲学:40岁时返回雅典,创办自己的学园,收徒授 课。 (4)逝世:公元前347年,以80岁高龄逝世。 (5)著作:理想国。 雅典 返回 2主要思想 (1)一个理想的国家应由少数的统治者、武士和 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时,这个国家 方能达到正义。 (2)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的统治者 。 (3)实现理想国的办法:一是为统治者从小提供严格的教 育,直到他们掌握 的知识;二是废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 与家庭,过一种集体生活,使统治者一心为公。 劳动者 哲学家王 哲学 返回 3评价 (1)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国被称做最早的 。 (2)其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其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 奠基性文献。 三、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 1主要生平 (1)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北方的色雷斯。 (2)公元前343年担任马其顿帝国王子 的老师。 (3)公元前323年,在希腊掀起反马其顿的浪潮中,他被 控“不敬神”,逃离雅典,一年后客死他乡。 乌托邦 亚历山大 返回 2主要贡献 (1)教育方面:建立自己的讲坛,经常与学生边散步 边讲学,被称为“ ”。 (2)科研方面: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对知识进行 归类,划分为不同的学科;追求真理,挑战权威,提出 “我爱我师,我更爱 ”的思想。 (3)哲学方面:认为人的本质是 。认为彻底自我 实现的人是善人,也是幸福的人。 (4)政治方面: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 公民依托于城邦而存在;在政体上,倾向于 ,主 张由中产阶级执政。 逍遥学派 真理 理性 民主制 返回 3历史影响 (1)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 (2)其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 (3)其对正义与 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民主 返回 探究升华 在阿卡德米学园里,亚里士多德经常跟他的老师柏拉图 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亚里士多德的所有 著述都像是同柏拉图对话,但师徒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尽相 同。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持什么态度?体现了他什么精神? 提示:尊敬但不盲从。体现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返回 返回 一、柏拉图与孔子有哪些异同点? 项项目柏拉图图孔子 不 同 点 所处时处时 代古希腊奴隶制盛行 之际际 中国由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过渡时时期 政治思想开创创理想国恢复周礼旧制 思想核心“理念”,重理性“仁”,重伦伦理 相 同 点 面临临政治形势势社会秩序不安定 主张张提倡以德治国,维护维护 等级级秩序 文化教育创创立思想,创办创办 学校 历历史影响在东东西方文化发发展史上的影响深远远 返回 二、中西方“中庸”思想有何异同? 不 同 亚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有哲学思考,而孔子 的“中庸”思想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亚亚里士多德认为认为 “中庸之道”是相对对的,孔子从 圣人的角度出发发,强调调要有度,“过过犹不及” 亚亚里士多德主张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认 两端是不好的 相 同 都强调调“恰到好处处”,反对对两极 返回 特别提醒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生活在奴隶社会,代表 的都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相同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二人的 思想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中庸”思想只是二人相同思 想的一部分,这种思想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维护奴隶主阶 级的统治服务的。 返回 考查点亚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 命题 立意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传统观 念中,“中庸”思想是保守落 后的思想,应该应该 抛弃。其实这实这 是曲解了古人的原 意。古代的“中庸”是过过犹不及的意思,即强调调 恰到好处处。这对这对 于今天培养青少年树树立正确的处处 世观观是有积积极意义义的。我们们要学会利用古人思想 中有价值值的部分,抛弃其不适合时时代潮流的部分 ,这样这样 才能做到古为为今用 返回 例 材料一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 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文雅是滑稽和呆板之间的中庸。 高尚是卑屈和顽强之间的中庸。 娇柔是坚韧和病态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返回 材料二 好奇心(curiosity)是人类了解自己及周围环 境的一种基本需要,如果没有好奇心,人类仍将停留在懵懂 无知的状态。问题(questions)是引导好奇心去寻求答案的 想法。如果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旨在了解世界和人自身, 那这类问题就是哲学问题。甚至可以说,技术专家力所不能 及的问题,便可称做哲学问题。例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等等。 返回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探究 (1)材料一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一种什么观点?他是如 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2)根据材料二、三,谈一谈你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返回 解析 本题围绕亚里士多德组织材料,考查学生迁 移知识、分析概括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中庸” 来回答。第(2)问答案是开放性的,可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