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分析及研究.doc_第1页
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分析及研究.doc_第2页
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分析及研究.doc_第3页
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分析及研究.doc_第4页
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分析及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undae_meng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分析及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大会作出“努力提高重庆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决定。县委书记刘贵忠在忠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大会上要求,忠县城镇化按照“重庆品味小城”的总体定位进行科学打造,赋予了新的特色内涵。当前我县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状况如何?城镇扩张、产业支撑等方面是否实现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和着力点在哪儿?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为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结合忠县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全国尚没有一套公认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各地对新型城镇化的监测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全县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监测,供各级各部门参考。一、忠县新型城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一)内涵1.新型城镇化内涵。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镇现代化、城镇集群化、城镇生态化和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2.具有忠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内涵。指既要遵循新型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打造“重庆品味小城”的总体定位,建立高品位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具体内涵表现为县委书记刘贵忠在2012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大会上指出的“打造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闲适的宜居之城;干净整洁、简洁安静,讲质量、上档次、有水平,典雅精致、协调大方、规范有序,时时处处、里里外外有品位的品位之城;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谦让包容、健康向上,讲科学、讲民主、讲文明、讲法制的和谐之城。”三个方面。(二)现实意义1.新型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影响巨大。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指出:“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是扩大内需,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引擎”。专家测算,我国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拉动GDP增长1.5%;每吸引一户农民进城,拉动消费20万元;每吸纳一户农民入住新农村社区,市政设施投入1.5万元。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的状况下,新型城镇化无疑成为拉动内需的必然方式。2.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所派生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根深蒂固,农村生产要素尚未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在城乡合理流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3.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从世界各国从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走向现代化的规律看,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从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看,城镇化水平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从城镇自身发展的前景看,城镇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的增强,迫切需要新型城镇化体系。因此,扩展城镇功能,改善城镇环境,带动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确保人民生活社会水平质的飞跃,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最紧迫的任务。 二、忠县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一)评价体系的功能 1.导向性功能。能为全面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提供导向,及时准确的反馈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实际情况,即要在哪些方面用力,抓哪些关键环节。 2.描述性功能。要能及时反映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动态进程。3.评价性功能。能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将所有的评价指标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可以进行纵向和横向相互比较的综合指数,通过实际评价能够明确目前的进程或实现程度。4.监测预警性功能。能够对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定量测算和分析,能够对城镇化继承进行及时的监测预警,以利于为各部门制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或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二)城镇化评价方法的选择目前,确定城镇化水平指标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种。“主要指标法”是以人口比例为指标,即“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率)”,是最常用的城镇化测度指标。优点是具有典型性、综合性,便于统计,但局限性大,只能反映城镇化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镇化的总体规模,更难以反映如城镇化设施的现代化和生活质量等质的方面的差异。“复合指标法”是指用一个由若干指标所构成的体系,选用与城镇化有关的多项指标予以综合分析的方法。优点是既可以反映全面,又可以剖析各个层面,帮助人们从整体上去了解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但计算起来较为复杂,资料搜集困难,通用性较差。由于城镇化过程是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移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多样性。因此,我们采用“复合指标法”全面反映忠县城镇化进程。 (三)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均来自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权重设置和指标确定的过程均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并通过一定的调查时间进行评估和调整,尽力确保整个体系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忠县城镇化发展状况。2.全面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内容能充分反映“城镇扩张、经济发展、生活保障、环境优美、公共安全”这五个方面的速度和质量,每个方面都尽量涵盖新型城镇化的每个层面,以达到全面反映全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效果。3.客观性原则。大部分能够直接通过统计年鉴等现存的统计资料查阅,少量指标可以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外公布的指标取得,个别指标通过简单计算获得,所选取的指标的来源和采集过程均具有客观真实性。4.非均衡性原则。根据不同指标与城镇化相关程度的差异,给予能够体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内容(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增长速度等)较高的权重,给予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逆指标较小权重,但绝对值的大小仍然能反映其重要程度。 (四)指标权重及计算方法1.指标及权重设置指标体系总权重按100赋值(见附件)。一级指标权重设置为:城镇扩张(34)、经济发展(25)、生活保障(15)、环境优美(15)、公共安全(12)。二级指标权重最高为8,最低为2。2.指标指数计算方法(1)正向指标计算。达到标准值,其指数为1,计算公式为:指标指数=(指标值/标准值)权重。实际完成值目标值1一律取值1。(2)逆向指标计算。公式为:指标指数=(1-(指标值-标准值)/指标值) 权重。目标值实际完成值1一律取值1。(3)指标层指数计算。一级指标指数=下设二级指标指数;目标层指数=下设一级指标指数。三、忠县新型城镇化发展实证测度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经实测,忠县新型城镇化实现程度为74.5%,距2017年全面实现新型城镇化还有25.5个百分点的差距,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任重道远。(一)城镇扩张指标方面(权重34%)。城镇扩张指标设置了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增长速度、忠州都市圈等城镇群城镇化水平、城镇建成区面积、城镇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转移农村人口数等6项二级指标,主要反映忠县在城镇扩张方面的情况。经测算,2011年忠县在城镇扩张方面的实现程度为64.4%,其中,城镇化水平实现程度为69.0%,城镇化增长速度实现程度为52.7%,忠州都市圈等城镇群城镇化水平实现程度为70.2%,城镇建成区面积实现程度为59.2%,城镇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实现程度为97.0%,转移农村人口实现程度为55.0%。(二)经济发展指标方面(权重25%)。经济发展指标设置了GDP增长速度、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7个指标,主要反映忠县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方面的情况。经测算,2011年忠县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程度为70.4%。其中,GDP增长速度实现程度为100.0%,人均GDP实现程度为58.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程度为46.0%,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程度为100.0%,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实现程度为57.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为45.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实现程度为78.7%。(三)生活保障指标方面(权重15%)。生活保障方面设置了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城镇人均道路面积、城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城镇用水普及率、城镇天然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等7个指标,主要反映忠县城镇居民生活保障设施建设方面的情况。经测算,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活保障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4.0%。其中,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实现程度为82.0%,城镇人均道路面积实现程度为65.0%,城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实现程度为66.7%,城镇用水普及率实现程度为99.0%,城镇天然气普及率实现程度为84.1%,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实现程度为32.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实现程度为86.4%。(四)环境优美指标方面(权重15%)。环境优美方面设置了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空气质量达标率、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等6个指标,主要反映忠县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环境质量方面的指标。经测算,忠县环境优美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1.3%,其中,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实现程度为37.2%,建成区绿地率实现程度为77.6%,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实现程度为93.7%,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现程度为99.0%,城镇空气质量达标率实现程度为91.0%,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实现程度为96.7%。(五)公共安全指标方面(权重15%)。公共安全方面设置了城镇登记失业率、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达标率、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社会安全指数等5个方面的指标,主要反映忠县在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实现程度。经测算,忠县在公共安全方面的实现程度为98.3%,其中,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实现程度为100.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达标率的实现程度为98.6%,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的实现程度为93.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实现程度为100.0%,社会安全指数的实现程度为97.2%。四、忠县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监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城镇化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城镇化率是反映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最直接指标。忠县2011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仅34.5%,较全市水平低20.5个百分点。按照城镇化进程标准(10%20%为起步阶段,20%50%为加速阶段,50%60%为基本实现阶段,60%80%为高速发展阶段,80%以上为自我完善阶段)衡量,忠县城镇化水平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阶段。同时,忠县城镇化年均增长率仅为1.58%,较新型城镇化推进提出的“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2.5%”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城镇化率和城镇化率增长速度这两项核心指标靠后,成为制约忠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首要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城镇面积和人口规模小,城镇扩张缓慢。从城镇人口规模看,2011年,全县平均镇区人口仅11746人,县城的城镇常住人口也只有14.2万人,其他镇的城镇常住人口均未达到10万人,最小的镇常住人口不足4000人。从城镇建成面积看,忠县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为35.5平方公里,实现程度为59.2%,与忠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水平不相称。二是建制乡常住人口比重大,影响城镇化率的计算。按照统计方法制度规定,乡的常住人口不能纳入城镇化率的城镇人口计算范畴。受大农村特征影响,我县还存在6个乡的建制。这几个乡的区域较大、常住人口较多,对城镇化率的计算存在一定影响。2011年,忠县6个乡的常住人口为62902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8.3%。(二)城镇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农民非农化进程缓慢。产业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是形成城镇的前提和基础,是完善城镇功能的主导因素。我县属三峡移民重点区县,前三峡时期,城镇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主要采取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的方式推进城镇化,在产业支撑和各项公共事业保障等有机结合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城镇面貌焕然一新的背后,掩盖着的依然是产业发育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的尴尬。部分移民城镇产业几乎都是“体质”稚嫩而脆弱的“空壳产业”。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4713万元,居全市第27位;完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293元,居全市第30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3%,低于目标值11.7个百分点。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难以增加所需的就业岗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步伐缓慢。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740人,新型城镇化实现程度仅为57.5%。城镇产业发展不充分,也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外流,既不利于本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衍生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等一系列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三)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顺利实施的生命线,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最重要保障。据有关方面研究,近年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至少需要10万元以上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来支撑。按此计算,如果按照2017年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制城镇化率超过50%的计算,我县未来几年必须每年约有2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每年需要20亿元的城镇建设投资支撑。而我县每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还不到20亿元,依靠有限的财力进行城镇化建设投入显然不现实,必须紧紧依靠国家、重庆市的项目投资建设和橇动民间投资。从城镇综合承载力来看,2011年我县城镇人均道路面积为7.8平方米,实现程度为65.0%;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3平方米,新型城镇化实现程度仅为37.2%;建成区绿地率为38.8%,实现度为77.6%;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14.5人,实现程度仅为32.2%;城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为12辆,实现程度为66.7%。城镇公共设施及社会保障的相对低水平,客观上造成城乡人口就业资源难以合理流动,抑制了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四)城乡差别依然明显,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难度较大。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大农村、大山区特征明显,城乡出行、饮水、就业、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城镇化率得到较大提升,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严重。我县近年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一直在2.8:1左右的水平徘徊,城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远远超过农村,占全县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生产、生活、受教育等方面的程度远远落后与城镇,其文化素质、生活质量、消费能力大大低于城镇。特别是近两年户改政策推动农转城高潮期过后,进城农民工大量增加。由于房价上涨,就业压力大等原因,农民工融入城镇时间较长,一系列社会稳定问题也时有发生。(五)挖掘资源力度不够,城镇发展特色不鲜明。忠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乡镇在地理条件、产业发展等方面各具特色,可以挖掘的潜在特色资源丰富。但很多镇在现有城镇规划和景观建设等方面特色不突出、不鲜明,盲目模仿、照搬建设现象较为严重,没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新型工业化城镇、农业现代化城镇、边贸城镇等特色不鲜明,更没有具有自己特色文化和城镇形象,丢失了传统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降低了城镇发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对策及建议(一)坚持产业先行,壮大产业规模,逐步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城镇化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贡献必须通过产业发展才能落到实处,城镇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需要产业支撑才能实现。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精神,坚持培育工业“4+2”集群产业、“3+5”现代农业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征地拆迁、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帮助企业及早落地投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集聚度。要不断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速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新型产业,坚定不移走环境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坚持“三产联动”理念,以工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突破农业产业链条短,工业产业集聚度不高,现代服务业薄弱等“短腿”,努力形成各产业良性互动,共同推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二)坚持城乡一体化,突破机制障碍,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前,我县已经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做大做优农村产业,引导城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好城镇群和以及城镇密集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布局,确保城镇公路、管网、供水、供电、供气、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文明、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网点、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就业等设施加速向农村覆盖。要加大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快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利益障碍,保证农民工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着力解决好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入学、入托、医疗、保险等问题,加快融入城镇生产、生活步伐。(三)坚持重点突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服务能力。要坚持集约、集中、集聚发展的理念,集中有限财力,不断加大园林绿化等市政设施的投入,把最好的土地纳入公共用地规划,保证公园、广场、绿化、公厕、垃圾中转站等设施优先使用,不断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要加快城镇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入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农村电话通达比例、行政村移动网覆盖率,及早建成功能完善的数字城镇。要抓好沿江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农村道路升级步伐,逐步形成以忠州镇为枢纽,忠州都市圈城镇为接点,干支衔接、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建立完善的城镇水、电、气、地下综合管网供应系统,统筹完善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加快人民医院迁建、游泳馆、忠州博物馆等工程建设步伐,及早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等现象,为市民营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要切实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的投入力度,多渠道扩大城镇居民住房建设,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加强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为居民提供较高水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市民化”。(四)坚持两手抓理念,不断丰富城镇内涵,稳步提升城镇内在品位。要牢固树立打造“洁净忠州,品位小城”的理念,加大垃圾、污水、废气、垃圾等污染物处理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花大力气解决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小的问题,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抓好白公祠、石宝寨、罗广文故居等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开发工作,倾力打造集移民、橘乡、江城、历史名城为一体的文化名镇。城镇软件提升要在历史名城、忠义之城、旅游县城等方面下工夫,不断丰富城镇文化的内涵,彰显忠县人“忠勇、诚信、求实、创新”的人文精神和城镇建设的独特魅力和神韵。(五)坚持因镇制宜,划清推进层次,努力彰显新型城镇化特色。要从忠县实际情况出发,理清城镇发展具体思路,形成以县城、忠州都市圈、重点乡镇、一般乡镇、新型社区五个层次整体推进的格局,形成以点带轴,以轴带面、梯次明显、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态势。要充分利用县城中心地位,发挥其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利用忠州都市圈城镇“卫星拱卫”地位,发掘其对县城的辅助和延伸作用,利用野鹤、洋渡等边贸集镇的独特地理优势,不断强化其对万州、丰都等周边城镇的物流承接功能。要将城镇建设与各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乌杨、复兴等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工业园区设置的乡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和聚集一大群有规模、有档次的工业企业,着力培养特色鲜明的“4+2”集群产业;在新立、白石等柑橘、笋竹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乡镇,要大力培育成农业现代化城镇;在新生、东溪、永丰等港口、高速路较为便利的城镇,要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在石宝、涂井、新生等镇充分挖掘石宝寨、三峡橘海、森林公园景观、三峡移民后形成的溪河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要合理有序地开展城镇新区、产业集聚区、城镇近郊区的新型社区建设,探索新型社区的管理体制,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合理有序进行。 附件: 忠县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指标名称单位权数指标属性目标值2011年完成值实现程度(%)指标指数 一、城镇扩张3464.421.91、城镇化水平%8正指标5034.569.05.52、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