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物理性能(第2版)》 第03章 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ppt_第1页
《工程材料物理性能(第2版)》 第03章 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ppt_第2页
《工程材料物理性能(第2版)》 第03章 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ppt_第3页
《工程材料物理性能(第2版)》 第03章 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ppt_第4页
《工程材料物理性能(第2版)》 第03章 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 力学性能 n前言: n冲击载荷静载荷的主要区别:加载速率不同。 n形变速率(单位时间内的变形量)可间接地反 映出加载速率的变化。 n相对形变速率又称为应变率(单位时间内应变 的变化量)。 n许多机件在实际服役时受冲击载荷的作用(如 汽车行驶通过道路上的凹坑、急刹车,飞机起 飞和降落,金属压力加工(锻造等)。 n实践表明:应变率在10-4 10-2S-1内,金属力 学性能没有明显的变化,可按静载荷处理。当 应变力大于10-2S-1时,金属力学性能将发生显 著变化。为了评定金属材料传递冲击载荷的能 力,揭示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需要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试验。 n第一节 冲击载荷下金属变形和断裂的特 点 n(作图P70,图3-1)冲击载荷下,塑性 变形集中在某些局部区域,极不均匀。 n冲击载荷下:应力水平较高,许多位错 源同时启动,抑制易滑移阶段的产生和 发展;增加位错密度,减少位错运动自 由行程增加点缺陷浓度等。导致强度提 高。 n塑性与韧性随应变率增加而变化的特征 与断裂方式有关。正断:减少;剪断: 不变或提高。 n第二节 冲击弯曲和冲击韧性 n1.冲击韧性: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 吸收塑性变形功和功的能力。常用标准 试样的冲击吸收功AK表示。 n2.试验原理: n3.冲击弯曲试验主要用途: n(冲击吸收功AK的大小不能真正反映材 料的韧脆性程度。原因是缺口试样冲击 吸收的功没有完全用于试样变形和破断 ,其中有一部分功消耗于试样掷出、机 身振动空气阻力等。此外,根据断裂理 论,断裂类型取决于裂纹扩展过程中所 消耗的功(断裂功),消耗的功大,则 断裂表现为韧性,反之则为脆性。但AK 值相同的材料,断裂功并不一定相同) 。 n由于AK对材料内部的组织变化十分敏感 ,且试验方法简便,所以仍被广泛采用 。主要用途有: n(1)反映材料的冶金质量和热加工后的 产品质量。 n(2)根据系列冲击试验(低温冲击试验 )可得出AK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测定材 料的韧、脆性转变温度。 n(3)对于S大致相同的材料,根据AK值 可以评定材料对大能量冲击破坏的缺口 敏感性。 n第三节 低温脆性 n1.低温脆性现象 n(1)现象:体心立方与某些密排六方金属、 合金中常见。 n(2)实践中有三种不同的冲击吸收功-温度关 系曲线。 n第一类:很低温度下韧性仍比较高;面心立方 金属与合金,如铜、铝等。 n第二类:在很宽的试验温度下都呈现脆性,如 高碳马氏体钢。 n第三类:在一定温度区间内产生低温脆性转变 ,如体心立方与某些密排六方金属、合金中常 见。 n(3)原因:温度影响位错在晶体中运动 的磨擦 阻力,降低温度,阻力上升。材 料变脆。 n(图3-5,P73) n两个强度指标:屈服强度受温度影响大 ;断裂强度受温度影响小(主要与裂纹 扩展有关)。 n2.韧脆转变温度tR n韧性是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和断裂全过程吸收能 量的能力,是强度与塑性的综合表现,因此在 特定条件下,能量、强度和塑性都可用于表示 韧性。 n目前尚无简单的判据求韧脆转变温度tR n通常根据能量、塑性变形或断口形貌随温度的 变化来定义。 n方法:不同温度下作冲击弯曲试验。得出冲击 功-温度曲线;断口形貌中各区所占面积-温度 曲线;塑性变形量-温度曲线等。 n3.根据能量判据与断口形貌判据定义tR的 方法:图3-6 P73 n低阶能当低于某一温度,材料吸收的 冲击能量基本不随温度而变化,形成一 平台,该能量称为低阶能。 n高阶能当高于某一温度,材料吸收的 冲击能量基本不随温度而变化,形成一 平台,该能量称为高阶能。 n(1)以“低阶能”开始上升的温度定义为tR n(记为NDT,Nil Ductility Temperature)称为 无塑性或零塑性转变温度。(这是无预先塑 性变形断裂对应的温度,在NDT以下,断口由 100%的结晶区组成。 n(2)以“高阶能”对应的温度为tR n(记为FTP, Fracture Transition Plastoc)高于 FTP下的断裂,将得到100%纤维状断口(零 解理断口)。 n(3)以低阶能和高阶能平均值对应 的温度定 义tR。 n(记为 FTE, Fracture Transition Elastic ) n(4)断口形貌判据: n通常以结晶区面积占整个断口面积50% 时的温度定义为tR n记为50%FATT,(Fracture Appearance Transition Temperature)或FATT50 或t50 n断口上各区面积按国家标准规定认定。 nNDT,FTE,FATT50,与塑性指标,冲击韧性 指标同属安全性指标。 n三 落锤试验与断裂分析图 n普通的冲击弯曲试样尺寸过小,不能反 映实际构件的应力状态,而且结果分散 性大,不能满足一些特殊要求。50年代 初,美国海军研究所Pellini等人提出落锤 试验方法。 n试样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放在砧座上,使有焊肉 的轧制面向下处于受拉侧,然后落下重锤进行 打击。随试样温度下降,其力学行为发生如下 变化。 n1.不裂; n2.拉伸侧表面部分形成裂纹,但末发展到边缘 ; n3.拉伸侧表面裂纹发展到一侧边或两侧边; n4.试样断成两部分。 n一般取拉伸侧表面裂纹发展到一侧边或两侧边 时的最高温度为NDT. n目前,NDT已成为低强度钢构件防止脆性断裂 设计根据的一部分,如: n(1)NDT设计标准 保证承载时钢的NDT低于 工作温度,此时在高应力区的小裂纹处不会造 成脆性断裂; n(2) NDT+33设计标准 对结构钢而言 NDT+33约为FTE,适用于原子能反应堆压力 容器标准。 n(3) NDT+67适用于全塑性断裂,在塑性 超载条件下,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抗断能力, 适用于原子能反应堆压力容器标准。 n落锤试验法的缺点:对脆性断裂不能定 量评定。没有考虑板厚的影响。 n通过落锤式试验求得的NDT可以建立断 裂分析图FAD. n分析图FAD是应力、缺陷和温度之间关系 的综合图。它可以明确提供低强度钢构 件在温度、缺陷和应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