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文学工具书介绍.ppt_第1页
常用文学工具书介绍.ppt_第2页
常用文学工具书介绍.ppt_第3页
常用文学工具书介绍.ppt_第4页
常用文学工具书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字汇 字汇十四卷,明代梅膺祚撰。膺祚字诞 生,宣城人。字汇一书的完稿,据其兄梅 鼎祚序,当在1615年。该书首卷包括“序 文”、“凡例”、“部首目录”、“运笔”“从古”“遵 时”“检字”等,中间十二卷为字典正文,末卷 为“韵法横图”、“韵法直图”、“辨似”、“醒误” 等。 字汇的特点: 1.将说文创立的540部做了重大的调整,突 破了许慎以来字书分部的原则和体例,列为 214部,“悉从今体,改并成书,总在便于检 阅。”说文创立540部的基础是小篆系统 ,以楷书为主体的字典(如玉篇、类篇 等),用说文分部,与楷书字形多有不 合,有着难以查检、不切实用的特点。张参编 五经文字,根据需要,做了调整,只列 160部。梅氏取214部以统率所收之字,这是 对汉字分部的一次全面的改革。 2.字汇采用笔画检字法,在字典编纂史上独 树一帜。部首和部内文字都是按照笔画数目从 少到多排列先后,改变了过去字典无一定次序 的状况。 3.首卷附有检字,收录不容易辨识部首的难 字,又于每卷卷首都列有一个表,排列本卷诸 部及各部所在页数,这都为读者检字提供了方 便。 明代张自烈编撰的正字通以字汇为基 础,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可以看作是字汇 的修订本。 康熙字典 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是清代以前收字最 多的一部字典。为清代圣祖(玄烨)于康熙 49年(公元1710年)命张玉书、陈廷敬等38 人编纂的。按部首排列,共214部,按地支分 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 又分上中下。释字的体例:先音后义。该书除 引用古代韵书、字书外,还引用古注,便于查 阅古音古义。该书存在很多不足,后来学者多 有指正。 叶音 也作“叶韵”、“协韵”、“协句”、“取韵”、“ 合韵”等。六朝隋唐,乃至宋后,人们因按当 时读音诵读上古诗歌韵文,感到韵脚多有不谐 ,遂改读韵脚字音,以求谐和,这种改读叫做 “叶音”。如朱熹在诗经周南卷耳“陟彼 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下注:“音肱 ,叶古黄反。”意思是“觥”原音gng,这里改 读gung,以求“觥”与“冈”、“黄”押韵。叶音 是因为人们不懂古音语音的变化而设计出来的 ,它完全是错误的。 如诗经召南行露二章:“谁谓雀无角,何 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 狱,室家不足。 ”朱熹注“女无家”之“家”:“ 叶音谷。”以与“角、屋、狱、狱、足”押韵。 又三章“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 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朱 熹注“家”为“叶各空反。”以与“墉、讼、讼、 从”押韵。而诗经小雅常棣八章:“宜尔 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朱 熹又注“家”为:“叶古胡反。”以与“帑、图、 乎”押韵。这样改读字音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 地步,根本毫无科学性可言。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是目前规模最大、形音义最完备的 大型汉语字典,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 。该书由川、鄂两省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历经十 年编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齐。第二版修订工 作于1999年正式启动,由汉语大字典编纂处、四 川辞书出版社组织实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 出版社和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 除了原编写者和汉语大字典编纂处的专家合力打 造外,还聘请了包括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原国家语委副主任曹先擢、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 长江蓝生、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等在内的数 十位国内语言学界、辞书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倾 情加盟,对修订内容进行审定。 新版汉语大字典现收楷书单字60370个, 总字数超过1500万,是康熙字典的4倍 。本次修订不仅对首版中注音、释义、文 例等方面存在的讹误进行更正,还对缺漏 意义、例句等进行必要的增补。与此同时 ,为适应现代阅读方式,新版大字典增加 了难检字表和音序检字表,并重 新编制了笔画检字表。而本次修订工 作的最大亮点是高新技术的运用。新版大 字典拥有专用的排版软件和超全书使用电 大字库,电脑激光照排取代了原来的铅排 ,其造字数量在汉字照排系统中也处于领 先地位。 尔雅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其成书不是出自一人之 手,大概是秦汉小学家缀集经典中的训诂递相增益 而成。“尔”是“近”的意思,“雅”是“雅言”、“通语” 。尔雅就是用近代雅言训释经书的一部训诂工 具书。 现存尔雅共十九篇,即一、释诂,二 、释言,三、释训,四、释亲,五、 释宫,六、释器,七、释乐,八、 释天,九、释地,十、释丘,十一、 释山、十二、释水,十三、释草,十 四 、释木,十五、释虫,十六、释鱼, 十七、释鸟,十八、释兽,十九、释畜 。 前三篇主要解释普通词语,其中释诂是罗 列古人使用的同义词,而用当代的词来解释它 们;释言所选择的多是常用词,所以所释 的往往只有一个单词,至多不过两三个词; 释训着重在描写事物的情貌,所以被释的多 是叠音词和双音节词。 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 、俶、落、权舆,始也。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 、公、侯,君也。 释言:还、复,返也。 告、谒,请也。 逆,迎也。增,益也。 释训:明明、斤斤,察也。 肃肃、翼翼,恭也。 后16篇解释亲属、宫室、器物、音乐、天文、 地理和动植物的名称,相当于百科辞典。 释亲 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释虫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十三经注疏中采用的是东晋郭璞的注,北 宋邢昺的疏,清代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 行尔雅义疏最著名。 使用尔雅时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尔雅 在释义的过程中,常常将两组毫不相干的词 放在一起,用一个多义词来解释,如释诂 中的“台、朕、赉、畀、卜、阳,予也”,其中 “赉”、“畀”、“卜”都是“赐予”的意思,而“台” 、“朕”、“阳”都是“我”的意思。只因为“予”有 “赐予”和“我”的意思,才将这六个词摆在一起 。假如认为“朕”和“畀”是同义词,那就荒谬了 。 尔雅以后,有仿其体例的广雅出现。 广雅 三国时期张揖著。张揖,字稚让。广雅之“ 广”,为“增广”。原书为三卷,唐以后分为10卷. 作者博采周秦两汉书中的训诂以及说文、 方言等书中的内容,对尔雅做增补。隋代 ,因为避隋炀帝之讳,改名为博雅。本书保 存先秦两汉古籍训释方面的资料相当丰富,是训 诂学中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为广雅作注的 有隋曹宪的博雅音、清王念孙的广雅疏证 等。 方言 方言是我国最早研究方言的专著,全称为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扬雄 ,字子云,西汉人。全书十三卷,收录汉代 及汉代以前的方言词675条。方言的基本 形式是: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集中起来, 用一个通行的词进行解释,再说明各个词所 通行的方言地域。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 ,齐宋之间谓之哲。(方言卷一) 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 。(方言卷七) 为方言作注的有晋代郭璞,清代的戴震、 王念孙、钱绎等。其中钱绎的方言笺疏最著 名。当代周祖谟、吴晓铃方言校笺及通检, 资料翔实,可谓集大成者。 释名 释名是我国第一部声训学专著,又是我 们第一部语源学专著。东汉刘熙著。释名仿 尔雅体例,分为27篇:释天,释地,释山, 释水,释丘,释道,释州国,释形体,释姿容, 释长幼,释亲属,释言语,释饮食,释采帛,释 首饰,释衣服,释宫室,释床帐,释书契,释典 艺,释用器,释乐器,释兵,释车,释船,释疾 病,释丧制。 卷首自序云: “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 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 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 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凡二十七篇”。 说明刘熙撰此书的目的是使百姓知晓日常事物得 名的原由或含义。 月,阙也,满则阙也。(释天) 勇,踊也,遇敌踊跃欲击之也 。(释言语 ) 雨,羽也,如鸟羽之动则散也。(释天) 清代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为校勘注释释 名的本子中最好的一种。 经籍籑诂 清人阮元主编,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出 版。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 典。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 韵编次,以一韵为一卷,共106卷。字条下,先 释义,再引书证。义项的排列,先本义、再引伸 义、再假借义。由于按古韵排列,今人检索不便 ,故近年影印本多在前面附有笔画索引,以供方 便检阅。 保安也书允征明征定保传君奭时则 有若保衡郑注 故训汇纂 故训汇纂是商务印书馆继辞源之后的又一 部大型汉语工具书。由武汉大学古籍所编写,主 编为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该书全面汇辑了 从先秦至晚清的古籍文献中的注释材料。这部书 是近来编纂的训诂专著,是对著名的训诂学专著 经籍籑诂的继承和发展,书中汇集了大量训 诂资料,基本涵盖了每一个字头的所有的训诂资 料。是书对于训诂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虽说在 旁征博引之时,不免有误,但是对于每一位研究 训诂学的学者,确实极具参考价值。 助字辨略 清代刘淇著。助字辨略是我国较早的 虚词字典。采集宋元以前经、史、子、集及俗 语中的虚词476个,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分上 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卷。这本 书有些缺点,如所引书籍篇名有误,释义不当 之类的,但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 经传释词 清代王引之著,嘉庆24年(公元1819年) 出版,本书共释虚词160个,按宋人36字母顺 序排列。本书只从西汉及其以前的古籍中选取 例句,重点在解释虚词的特殊用法,一般的用 法从略。引证丰富,反复求证,颇有创建。查 阅它可以了解虚词在西汉及其以前时期不同语 言环境中的特殊用法。 另外虚词字典还有杨树达的词诠、裴 学海的古书虚词集释、解惠全古书虚词 通解等。 古书虚词通解 这是一部中型虚词词典。汇集元卢以纬 助语辞、清袁仁林虚字说、刘淇助字 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吴昌莹经词 衍释、近人杨树达词诠、裴学海古书 虚字集释等七部虚词著作的全部词条和训解 内容,逐词逐义项归纳,精选例句,重新编排 。共收词目928条,连同未列入词目的,共释 词语约1380个。对研究古汉语虚词和汉语语法 史来说,是一部丰富而系统的重要资料;对阅 读古书来说,是现今收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