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_第1页
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_第2页
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_第3页
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_第4页
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作者:_单位: _邮编: _) 论文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治理对策 论文摘要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影响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因此,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我国目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出发,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做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提供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的基本目标,而目前国内外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谴责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和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了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讨十分必要。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虚假会计报告,虚假审计报告等。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存在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会计信息失真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国家和企业的决策,扰乱市场资源配置。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失真的会计信息必然影响企业融资、投资和生产经营的决策,继而严重损害企业形象,降低企业在投资者、债权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威胁企业的生存。从宏观角度看,失真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可能引起一系列决策失误,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使市场经济失去活力,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2.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经济秩序,助长腐败行为,诱发经济犯罪。通过做假账,使得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表面合法化,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侵占公款公物、化公为私、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3.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性,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 4.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极大地破坏了会计队伍自身形象。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近二十年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渡中,我国会计制度准则经历了多次修改,至今尚未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主观方面,受政治和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不少会计主体弄虚作假,隐瞒真相,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基础,人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1.客观原因 (1)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会计制度,从广义上说,泛指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引导会计活动的各种法律、规则、准则等,会计制度同时还是一个多重的、多次的社会搏奕的结果,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它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机构,其形成过程的“隐蔽性”和社会各界参与程度的不够,势必影响会计准则的普遍可接受性和合理性,当社会各利益主体不能在准则制定阶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时,就在事后执行当中违背诚信原则,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的。同时,这种准则制定过程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社会各利益主体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冲突。而经营者的地位与其他利益主体相比有其独特之处,经营者直接管理着企业,对企业的经营、运作负直接责任,因而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然而,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经营者会利用会计操纵、扭曲会计信息以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能因此而生。 (2)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给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合法空间。首先,会计核算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而现实中这些假设并不总能成立,如货币计量是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上的,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提供的会计信息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收入的确认、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核算、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等,会计人员一般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定,准则并未提出统一确切的标准作为依据,同一经济事项,不同会计人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得出不同的计量结果,会计信息失真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再次,现行会计处理中,对同一经济事项往往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而对各种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也未加明确规定,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准备的核销方法等,会计制度中分别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会提供不同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利润值。 2.主观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素质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各方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造成的会计信息道德性失真,这也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和专业技能低下。目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尚难承受其相应职务的抗风险能力。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界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的薄弱增加了企业的会计风险。我国1200多万从业人员中受过大专教育的不足15%,会计后续教育又缺乏力度,专业技能大大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也使会计人员无意中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2)各方利益驱使。企业主管部门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为夸大业绩,对企业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企业经营者或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或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或为了逃避税款,或为了个人名利和地位等等,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有的企业为了发行股票、取得配股资格、保持较好的股票交易价格、募集资金而虚报业绩、虚增利润,以此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和注册会计师的验资。而有些会计中介机构在利益驱使下,违背职业道德,按照被审计单位的授意,出具虚假审计、验资报告,给企业会计信息披上“真实”外衣,骗过有关部门,最后粉墨登场,跻身上市公司行列。 (3)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监督机制不完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多样化格局的形成,传统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国家任命或委派企业经营者,即国家作为委托者将其国有资产委托给厂长、经理这些受托者进行生产经营。在委托代理关系下,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会带来一系列的代理问题,委托者为了确切知道受托者在其任期内是否实现其预定目标,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利税上缴是否足额及时,就必须委派一个和受托者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的第三者会计,对受托者的生产、经营、销售及其利润分配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反映和监督。从委托代理理论来说,就要求会计是由委托部门派出。而我国传统会计管理体制的做法是会计由受托方聘任,这就决定了会计人员和所在的企业有着紧密的利害关系,并受企业经营者的直接领导。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者权力的压制、授意下,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丧失职业道德和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给社会带来损失。 另外,我国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均未起到应有作用。内部会计监督不利,首先表现在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其次企业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从外部监督看,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合力,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外部监督虽有所作为,但由于诸多监督机关监督标准不统一,在管理上各自为政,注重完成各自的职能任务,相互间的配合及监督合力未能形成,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我国现行注册会计师宏观管理体制是在财政部领导下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协助管理制,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已十分明显,导致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和不利于激励其提高审计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我国会计中介机构的外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是通过会计工作表现出来的,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却不仅仅表现在会计领域。从目前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须采取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标本兼治。 1.加强会计制度方面的建设。会计制度建设包括会计制度本身和会计制度执行两个方面。在我国,相比较而言,会计制度的执行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可供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应尽可能地明确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可能性。 2.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教育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使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鉴别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治理机制。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细化企业经营者的职责权利;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目标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现阶段应积极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兼并市场等外部竞争市场,让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4.改进会计管理体制,适度推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目前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通过在上海等地的几年试点看,会计委派制度可以改变原有会计管理体制下的弊病,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行委派,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站在委托人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相对独立地处理会计事务,使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客观、可靠,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5.完善行政监督体系,规范社会审计监督。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在监督范围和监督内容上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职能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处理好监督检查的交叉、重复和执法疏漏的矛盾。同时,行政监督要与社会监督相衔接,构建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规范社会审计监督的核心在于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一是要制定完善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执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