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29练 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经营方式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29练 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经营方式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29练 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经营方式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29练 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经营方式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29练 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经营方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29练 古代的手工业成就 经营方式训练目标1.古代冶金业、纺织业、制瓷业的突出成就。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特点、地位。3.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之间的关系。小题精练1(2016安徽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用力少,见功多”。这项发明()A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B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C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D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2(2016北京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下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与下图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A黄道婆是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B棉纺织品产量增多,丝织品产量减少C棉纺织技术推广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D王祯的农书首倡推广棉纺织技术3(2016巴中高三零诊)清代外销瓷一文作者认为:康乾时期大量外销并被西方人作为官窑精品收藏的外销瓷其实并不是官窑产品,而是出自民窑。作者的主要判断依据是()A产品用途 B釉色的区别C器物纹饰 D产品质量4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制瓷业开始兴起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5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方式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6(2016荆州一模)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7(2016海南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材料反映出景德镇()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8(2016潍坊高三期末)“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分工过细 B利益内耗C管理僵化 D外部竞争大题优练9(2016张家界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按比较严格的标准,在16世纪,至少在苏、杭的丝织业、广东佛山的冶铁业和铸造业、浙江崇德的榨油业以及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中,已有10人以上的工场手工业出现。工场手工业为数甚微,但毕竟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形式,它发展迟缓,但是不可逆的。它发展迟缓,恐怕主要是由于我国小农生产制度,而非市场需求不足。明代棉代替麻成为平民衣被主要材料是经济上一大变革,棉布成为大商帮经营的仅次于粮、盐的第三商品。但棉纺织这个引发现代化最重要的产业,到19世纪后叶才逐渐从小农经济中分离出来,工场手工业也在此后有巨大发展,在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工场手工业发展迟缓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棉出现的影响。答案精析1C从“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可知,该发明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A项错误;水排用于冶铁,筒车是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水排可提高炉温,有利于冶铁技术的发展,故C项正确;灌钢法是炼钢技术,水排是冶铁工具,故D项错误。2A图片反映的是妇女纺棉,黄道婆是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故A项正确;图片体现不出棉纺织品增多,丝织品减少,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棉纺织技术的发展,无法得出官营手工业衰落的结论,故C项错误;D项“首倡”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3A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主要供政府和皇族使用,一般不会用于销售,而民营手工业的产品则主要是用于销售。根据题干中“大量外销”一词可知其体现的是产品的用途,选择A项符合题意。4B景德镇制瓷业兴盛,不能得出制瓷业开始兴起,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倚仗制瓷技能谋生的人,在当地超过了一半,故B项正确;制瓷业并不是全员参与,故C项错误;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的表述太绝对,故D项错误。5AB项结论与西周不符;C、D两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中“工商食官”反映了西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统一管理的史实。6B材料涉及政府对手工业的管理,并未涉及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故A项错误;据材料“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可知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盐铁官营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故D项错误。7C依据材料“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可知瓷业习俗助推了制瓷的工艺水平,故C项正确。8B根据材料分析,官营手工业如果分工过细会导致利益降低,最终结果就是分工发展被迫终止,分工过细只是导致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利益内耗指的官营手工业下,分工过细,导致代理链拉长,管理成本增加,最终导致利益内耗增加,成为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提到管理成本增加,并未涉及管理僵化,故C项错误;外部竞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9(1)原因:政治上,清朝落后的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清王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上,长期以来,古代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封建经济政策的长期压抑。文化上,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一直是发现人才的好渠道,但到清朝以后,这种制度就出现了弊端,清朝的八股取士限制了文人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从而遏制工场手工业的发展。(2)影响:明朝时期棉取代麻成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