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会议鲁迅先生(第 1 课时)【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2、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目标达成: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2、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透过萧红的视角,了解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创境激趣】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自学导航】 1、创作背景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2、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两个任务: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鲁迅的性格特点的?作者选取了鲁迅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的生活片段来表现鲁迅的平凡与不平凡之处。2初步感知: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合作探究】 1细节赏析,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然后小组交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作者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走路很轻捷,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3)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与朋友相处的融洽、愉悦可见一斑。(4)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鲁迅先生也有幽默风趣、可爱可亲的一面。(5)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又深切关爱。(6)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这个细节展现了鲁迅先生实事求是的一面。2课文记叙了一件件细小的生活琐事,看似杂乱,但有一条情感上的线索贯穿全文。请你找出本文的线索。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3深入探讨,回味悟旨。(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2)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青年人和热爱祖国、勤勉工作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4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看?(1)文中撷取凡人琐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平凡中伟大的特点,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2)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3)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强化训练】 1片段一(1),明朗的笑声。开篇直接描写,别具一格。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便跃然纸上。2片断二(2),写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快速。3片断三(313),写作者到鲁迅家中做客的事情。4片断四(1417),鲁迅先生开玩笑。5片断五(1823),受鲁迅先生的影响,“我”也乐观起来。6片断六(2426),写鲁迅先生关心、帮助青年。7片断七(2730),写鲁迅先生对随意使用校样纸不以为意。8片断八(3134),写许先生的忙碌,侧面表现鲁迅先生的生活。9片断九(3540),写看电影。10片断十(4142),写鲁迅先生的休息。11片断十一(4354),用白描手法描写了鲁迅先生的三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12片断十二(5560),写吃鱼丸的事情。13片断十三(6163),写鲁迅先生包书也要包到整整齐齐。14片断十四(6467),写鲁迅先生拼命工作,无暇休息。【归纳总结 】1语言朴实。文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称“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和爱戴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2详略得当。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琐事,有详有略。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其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萧红与鲁迅先生有很深的情意,更主要的是因为萧红善于撷取生活琐事,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这些能力,也正是我们学生在写作中所欠缺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体会萧红散文创作的技巧,并力争学以致用。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我采用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质疑、认真探究,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课堂上往往顾及不上,课堂上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