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1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2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3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4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甘肃省兰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2016年月日时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点火发射,10飞赴太空。自月下旬起,远望号、号、号艘船陆续出航,按时抵达太平洋预定海域,执行神舟十一号测控任务。据此回答1-2题。1.若神舟号飞船承担对地球陆地、大气等观测任务,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2.望远号检测船准确抵达预定位置,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发展方向也不同。据此完成3-5题.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而松嫩平原仅一年一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科技4.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沃,而松嫩平原的黑土贫瘠B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的组合要优于松嫩平原C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为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差无几D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松嫩平原矿产资源贫乏5.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使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C.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棉花D.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发达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居民生产场景图,双水村所在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地形崎岖,植被覆盖率低,黄土直立性强。据此完成6-7题。6造成双水村居民建筑特色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土质 7该村生产方式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环境污染 C土地石漠化 D土壤盐碱化2016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正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所定义的那样,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据此回答8-10题。8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9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距海洋远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高大山地对水汽的阻碍作用 纬度位置高ABCD10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治沙工程措施是()A钻孔深栽 B设置沙障固沙 C飞机播种 D小流域综合治理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112题。1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C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D多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叙述,错误的是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B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综合开发C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D流域开发不能太开放,应以制度加以约束读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读图回答1315题。13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主要是A减轻交通压力 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能源利用率 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14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 B市场 C技术 D资源15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延长产业链 B提高附加值C增加就业率 D降低碳排放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1618题。16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17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 B商业性伐木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D建立自然保护区18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下列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应该开发,因为那里的人民生活贫困,需要砍伐树木发展经济,所以不应该保护B应该保护,因为热带雨林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不能开发 C应该先开发,再保护D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适当进行开发读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1920题。19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0关于A所在省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畜产品基地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冻害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 B C D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 、 _。(2)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你认为 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答三条)22、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雨林生态系统中,。图中A是指 作用,B是指 。(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内,所以地上植物成为系统中最 的部分。(3)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 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 就会陷于崩溃。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玉米也疯狂。以美国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主要包括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拉动了世界玉米的价格飙升。中美两国是世界玉米最主要的生产大国。200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1.47亿吨,美国玉米产量为3.380 4亿吨(占全球玉米产量的43.67%)。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年度玉米剩余量预计将达到1.187 5亿吨。材料二 图甲、乙是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指示玉米带)。 材料三 下图是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1)对比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从地形和气候两个角度指出影响玉米分布的自然区位因素。(2)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于美国,但总产量不如美国。造成此生产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水源条件 D.机械化水平(3)从原料、市场需求、技术等方面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片办学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地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A 2B 3A 4B 5D 6D 7A 8C 9D 10B11B 12D 13A 14D 15D 16C 17D 18D 19D 20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1)水能(2分)河流落差大(2分) 径流量较大(2分)(2)方案(2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任答三点得6分)22.(1)淋溶(2分) 生物(2分)(2)土壤(2分) 植物(2分) 关键(2分)(3)淋洗(2分) 生态系统(2分)23.(1)地形区位:都分布在广阔的平原上;(2分)气候区位:都分布在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2分)(2)D(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