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工作总结一、毕节试验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试验区建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中央有关部委和试验区北京专家顾问组及深圳市等的大力帮扶和指导下,全区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1、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1988年全区农牧渔业总产值20.68亿元,粮食总产量103.83万吨,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8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26元,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65.06亿元,增长了近8倍;粮食产量达272.01万吨,增长了2.3倍;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51公斤、3100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了近1倍和10.7倍。2、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1988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结构比例为75.2:20.2:4.6,2009年调整为62.2:21.6:16.2,表现为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下降,经济作物,绿肥及饲草饲料作物比例上升;初步形成了威宁、赫章、毕节、纳雍马铃薯产业带,金沙、黔西、大方、毕节优质辣椒产业带,威宁、大方、纳雍夏秋反季节蔬菜产业带,金沙、黔西、织金优质油菜产业带,纳雍、金沙优质茶叶产业带。3、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至2009年,全区共发展地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75个,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家,新增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624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73个;农业招商引资累计14.07亿元,引进创办或改扩建涉农企业29家。2009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0家,固定资产总额9.57亿元,销售收入近26.30亿元;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55万亩,带动农户130余万户,从业人员3万余人。4、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逐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有新的进展。至2009年,全区共组织申报并获农业部批准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66个,认定面积32.2万亩,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5个,有机产品11个,绿色食品2个。二是农业标准化快速推进。2005年,成立了毕节地区农业地方标准编制委员会,起草了水稻、马铃薯、蔬菜、果树等五大作物的13个地方农业标准。金沙县被农业部纳入了全国优质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较快发展。2005年组建毕节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并通过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设备计量认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并积极在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超市、农贸市场对蔬菜产品进行了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对确保全区农产品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监控作用,农药残留合格率从2004年的94.28%,上升到2009年的99.6%。5、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科技普及率不断提高。二十年来,育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系),并得到转化利用,育成并通过地区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48个。其中,实施的毕单系列,贵毕系列杂交种的选育与推广、玉米100万亩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目前全区杂交玉米种植面积303.22万亩,是1988年的3.79倍;杂稻种植面积51.10万亩,是1988年的6.4倍;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91.6万亩;玉米育苗移栽、水稻旱育稀植等技术覆盖率逐年增长。6、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耕地利用方面,把用地和养地科学地结合起来,大力提倡种植绿肥和秸杆还田还土,开展绿肥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绿肥横坡聚垄,控制水土流失;加强农药监管,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解决农村能源紧张,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全区农村户用型沼气池总数达到20.2万口。特别是全区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实施以“三沼”综合利用为纽带、农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相继涌现了金沙板桥、织金麻窝寨、毕节红堰、赫章新营等生态农业示范村,并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文化休闲农业,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二、基本经验试验区建立二十年来,我区农业农村经济能够取得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和兑现农业税减免、杂稻直补、购机补贴、养畜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多渠道加大对农业投入,切实推进农村繁荣稳定,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广“水田五项”和“旱地六项”综合配套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组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了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三是始终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农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地委、行署关于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积极扶持马铃薯、辣椒、油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金沙康星、冠香坊等重点龙头企业;推进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的改革改制;扶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道路。认真组织实施“百万亩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高产示范工程”、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烟水配套、坡改梯、水土保持、沼气、农发等工程项目,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及绿肥聚垄耕作工程,将生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有机结合起来,综合配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得以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五是始终坚持以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机制作为农业工作的着力点,不断提高服务“三农”能力。把加快试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改革创新理念,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对特色产业、农业龙头企业、马铃薯产业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地委、行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若干政策的意见。同时,制定了农业、生态农业等专项发展规划,加强了农业执法、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体系建设,建立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增强了农业工作的预见性和实效性。同时,根据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执行政策的水平和服务“三农”的能力。三、存在问题一是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三是农业产业经营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少;四是人口压力大,人口素质偏低;五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六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四、下步工作打算针对以上情况,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始终紧扣“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三大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抓好落实。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加强以农村交通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田水利灌溉、基本农田建设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人均0.5亩口粮田建设任务,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新建、续建通乡油路850公里、新建通村公路2500公里以上,通村油路和通村公路均实现100%。二是以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大力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围绕实施千万亩农业结构大调整,重点打造马铃薯、草地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反季节蔬菜、茶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并启动建设特色经果林30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300万亩、商品蔬菜300万亩、茶叶100万亩、中药材100万亩。三是以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加强动植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作物单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生产的组织化,发展规模经营;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按照超前探索、制度创新、重点突破、配套推进、城乡统筹的原则,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四是以“两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大力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着力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认真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围绕生态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生态循环农业、特色经果业、生态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等“五型”产业,力争今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减少农村低收入人口15万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注重均衡、协调发展”思路,积极推广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池、大中型沼气池,抓好秸秆气化炉和省柴节煤灶试点示范,坚持建管并举,加强农村能源后续服务与管理,力争今年农村适宜建池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35%以上,同时,实现农村沼气维修服务率100%、建档率100%、使用率80%以上。五是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重点,大力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建立健全稳定和降低农村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5和6.35以内;切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年内完成农民技术及培训72万人次,力争培训转移劳动力1.5万人。五、需国家有关部门解决的问题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恳请进一步加大对我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脱毒种薯补贴力度,支持威宁县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种薯扩繁基地和马铃薯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支持我区建设种羊(牛)场等良种繁育体系,并在秸秆养畜示范及草地治理试点等方面给予扶持。2、产业体系建设。恳请进一步支持我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增加威宁、赫章、大方、织金、毕节、纳雍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县;进一步支持我区草食生态畜牧业发展,帮助健全完善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产品检验等防控体系;进一步支持我区发展反季节蔬菜产业,重点在大宗蔬菜产业体系试验站、蔬菜工厂化集约育苗中心、标准园、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支持我区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尤其是支持威宁县建设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同时支持我区建设优势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农村能源建设。恳请进一步大力支持我区农村沼气建设,每年安排10万口农村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安银行面试试题及答案
- 人防工程知识讲座
- 数学选修2-3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教案设计
- 2025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约1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
- 2025广西水利发展集团商贸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宁夏广银铝业有限公司招聘4岗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家能源集团西藏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统招拟录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动物食品卫生课件绪论
- 招聘门卫合同协议
- 《界面图标设计》课件
- 法兰快速接头规格1
- 《中国传统图案》课件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IT项目管理方法论
- 登录用户协议
- 有丝分裂说课
- 14S501-1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基于PLC洗车系统设计
- 加强理解沟通-争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
- 低压综合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