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面临创新_第1页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面临创新_第2页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面临创新_第3页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面临创新_第4页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面临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面临创新基于“龙岗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文是深圳市龙岗区农业局委托项目的课题报告。在2002年12月下旬召开的研讨会上,受到了来自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政策法规司等有关专家的好评。感谢他们提出的修改意见。l 罗必良 吴剑辉 潘光辉 广新力l 摘 要 始于1988年的横岗三级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创立了闻名全国的“横岗模式”。本报告通过对基于“横岗模式”发展起来的“龙岗模式”变革历程的回顾总结,揭示了其面临的制度困扰及其所蕴涵的制度深化的内在潜力,指出“龙岗模式”的改革面临着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报告提出,“龙岗模式”进一步创新的总体目标是要实现三个转变:社区型向企业型转变、传统集体经济组织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l 关键词 社区型股份合作制 “龙岗模式” 制度变迁 制度潜力 目标模式一、“龙岗模式”的产生背景(一)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引发的财富积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走上了新的征途。然而,中国的工业基础毕竟太薄弱了。落后的经济结构,加之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迫使我国选择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影响下,我们进一步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其中心内容就是国家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手段,动员和集中国内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与资金,加速发展民族工业。工业化首先遇到的障碍是资金从何而来。以农业积累作为启动工业化的初始资本,差不多是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共同经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起步阶段莫不如此。1953年政府推行并延续到1985年为止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其核心就是压低农产品价格,从而降低工业企业的原料成本和工资成本,产生超额工业利润,支援工业的发展。为了防止农民分享工业高利润,必然限制农民兴办非农产业;为了控制城市高福利的享受范围,必然限制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于是限制农民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的户籍制度、商品口粮制度、就业制度等一系列使城乡经济处于隔绝状态的政策相继出台,农民为工业化提供积累,却又被排斥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可见,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直接导致了二元化的利益结构,形成了城乡分隔、工农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乃至二元社会结构。直接的后果是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同全国其他多数地区一样,改革开放前的珠江三角洲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格局。不仅如此,因特定的人缘地缘环境,珠江三角洲与港澳(特别是香港)之间客观上也形成了一个二元经济的框架,这是珠江三角洲经济起飞之前以及起飞之后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值得关注的特殊背景。因此,珠江三角洲面临着双重的二元经济格局。经验显示,大多数发达国家二元结构的现代化,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基本上是沿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聚集的途径进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差不多是沿着刘易斯模型的线索来进行结构转变的。从地域空间角度看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大体上可分为两条: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现代部门;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入农村中的现代部门或非农产业。前者可称为“地域转移”,后者可称之为“产业转移”。显然,刘易斯模型强调的是“地域转移”。无疑,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首先就会碰到户籍制度、城市福利制度,以及基础设施普遍不足等因素的刚性约束。双重的二元经济格局及其运行状态,决定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不可能通过劳动力地域转移的渠道进行。相反,寻求二元经济结构的新的启动线索,以通过建立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的经济联系似乎要比城乡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香港作为大三角中的发展极,因其开放性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则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打破传统体制下的二元格局,进而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可能。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二元经济向现代化一元经济的转变线索是:利用香港经济较强的聚集与扩散功能,带动区域内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进而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与全国广大农村地区一样,包括龙岗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农村在经济起步之初也面临着资金极其短缺和劳动力极为丰富两个最基本的特征。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没有对这两个貌似简单的朴素难题的解决,农村工业化进程必将步履艰难,社会矛盾将极为严重,农村现代化就永远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矛盾的焦点显然是资金问题。资金向农村地区的流入进而与丰富的劳动力结合,是改变传统经济运转流程的最佳选择。两种机制的建立,使珠江三角洲农村在获取资金与技术的同时,初步确定了二元经济转换的前提。龙岗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化(即二元经济转化)靠的是要素的流入以及乡镇企业的崛起。要素的流入主要体现为:(1)贸易差价机制。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品价格水平高于香港,而农副产品价格低于香港,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贸易差价的机会。80年代初期,具有商品经济意识的龙岗农民抓住了这有利时机,利用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出口的多种渠道和进口工业品的内销渠道,获得了差价收益的巨额数量。(2)外资流入机制。进入80年代,经过了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香港经济开始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工资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恰好此时珠江三角洲以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禀赋优势,借改革开放政策时机,敞开了吸收外资的大门。于是,香港资金和厂家便开始了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过程,龙岗获得了发展的契机。与此同时,龙岗乡镇企业迅速崛起。1999年底,龙岗全区乡镇企业已达32978家,其中“三来一补”企业3200多家,“外商合资合作企业”446家,私营企业1476家,个体企业27189家。1999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95亿元,比1993年增长近3倍;乡镇企业增加值58.9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85.6亿元,上缴国家税收6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加1.1倍;实现税后利润17亿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29.6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加了1倍和2.6倍。乡镇企业职工人数达到了60多万人,比1993年增长了40%,绝对数增加了近20万人。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主要来源有:村组办集体企业经营收入;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的土地使用费;合资、合作企业的经营收入和“三来一补”企业的工缴费收入;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和土地价值升值所带来的收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集体经济组织获得了巨额的财富积累。快速的财富积累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收益的增加,必然引发以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变迁及新的制度安排。制度创新与变迁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方面它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也必然影响利益分配格局。与此相对应,经济学家将制度创新中人们的行为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性努力,着眼于效率取向,努力降低交易费用;另一种是分配性努力,着眼于公平取向,努力改善福利与公平状况。事实上,回顾农村组织制度的变革历程,重新审视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逻辑,可以发现农村家庭承包制与双层经营的现实制度安排,正是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的变迁结果。沿着这种思路,我们同样可以清理出农村组织制度继续创新的两条逻辑主线:一是财产权明晰的需要,二是对利益调整的需求。(二)产权明晰:制度生成的生产性努力原有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现代产权理论判断,显然更多地具有共有产权或社团产权特征,而不是所谓集体产权,尽管我们习惯上称其为“集体所有制”。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共有产权的参与者对一种资源行使某种权利是无需事先与他人协商,但也不排除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集体产权的参与者在行使他对资源的各种权利时必须事先由该集体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规则做出决定,但这种资源是可以以某种形式分解或对象化到其成员身上,如果该参与者对集体关于资源权利行使所制订的规则和约束不满,他可以以有偿转让权利的方式退出该集体。在龙岗,以农村普遍实行包干到户为契机,作为生产性主体的农民,在获得了财产权利并不断明晰化后,进而对土地经营权的“稳运行”提出了强烈要求,使农户与集体之间围绕着土地经营的责任与权利的调整反复进行。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集体所有权不充分的情况下(所谓不充分性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产权主体不明,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虚置;二是地权关系不清,集体除了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调整一类的分配权外,并不拥有法律赋予所有权的全部权利;三是集体所有权与农户的经营权,其内容、界限、法律形式都不明确,缺乏制度保障),农户对土地经营权的扩张与侵蚀(如对土地的抛荒或掠夺性经营、任意建房或出租甚至改变土地用途而造成农地流失等)。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制度变革的法律依据尚不完备,农民实际上也面临着经营权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承包土地面积的不确定性,经营内容的不确定性,土地调整时间的不确定性,经营形式的不确定性等),意味着农民面临着经常性产权侵蚀。集体与农户、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责权调整与利益摩擦,造成了行为主体普遍的预期不足,从而生产性努力下降,直接导致了对新的土地制度的需求。同样,出于效率改善与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人们对流通及各种服务组织也提出了新的制度需求。(三)收益分享:制度生成的分配性努力以人口变动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为契机,作为社会性主体的农民在获得了土地经营权的同时,不仅对平均地权进而对工业利润的分享与身份解放提出了强烈要求。龙岗普遍的现象是农户兼业化经营的产生。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土地作为农民最后的福利保障,一直未能找到新的替代手段。在生产队体制时期,“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农民那里表现为,每个属于这一集体的成员都有权平等分享集体土地的收益,而在家庭承包制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则表现为社区集体的每个成员都天然地平均享有对土地的使用权利。为了保证产权分配(界定)的公平性,从初始的按人(劳)均分土地使用权,到一次又一次地因变化而重划土地经营权,使追求产权界定公平的调整永无休止。这种制度安排的运作与实施费用无疑是高昂的:土地的经常性调整,使农户无法形成对土地投资的长期预期;既然每个成员对集体土地权利是均等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土地数量、质量及土地负担的分摊上是均等,因而,土地远近好坏的统一搭配,使农户承包的土块不仅分散而且零碎,也造成了严重的规模不经济;为了做到地权的平均分配,每次调整都需要重新核查人口、土地的面积数量与地块数量及其质量,产权的界定费用高昂;土体的每次分割要找到全体成员一直接受或认可的方案,无疑将支付较高的谈判费用;为了保证土地资产不致弱减,避免农户的掠夺性经营,其监督费用的高昂以致使这种监督成为不可能;没有新的福利替代,农户是不会转让其承包地的,从而使土地流转与集中、进而使资源配置的改善受到重重阻塞。可见对利益调整的分配性努力同样也提供了对土地制度创新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农民对工业利润的分享与身份转换提出的要求则从更广泛的领域推动着微观经济组织体制的创新。其一,为了打破城市工业对工业利润的垄断,农民自己组织起来兴办乡镇工业,“以粮为纲”的资源组织形式得以全面改观与重构。其二,为了解决一家一户单独经营的规模不经济,也是为了避免或减轻非农民中间组织的盘剥与摊派,对双层经营中的集体经营层次与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三,为了避免价格扭曲或人为干扰造成的机会代价,农民对流通组织与市场制度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四,作为集体组织的一员,农民对集体财产的管理,对合作经济中承包合同的管理,也提出了制度需求,以建立健全合作经济内部的经营管理制度。(四)“龙岗模式”: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缩影1、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市产业的区域转移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许多乡村利用国有部门在轻工业产品、一些辅助产品及体制上的薄弱环节,通过从国有企业和事业科研单位引进技术和人才,并利用集体力量,通过集体筹资或从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外来要素的流入和内部要素的挖潜,集体经济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城市周边地区集体财富得到了快速的积累。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转移了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不断滋生的改善集体企业经营管理的生产性努力与分享集体经济收益的分配性努力,迫使人们以原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在不改变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社区集体经济财产折股量化到人,并参照股份制的组织治理结构成立股份合作组织,保持统一经营,实行民主管理,按股分红。由此,一种被称为“股份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形式首先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农村悄然兴起,并于90年代在全国广大农村获得普遍的效仿和推广,方兴未艾。不仅如此,广大农村以股份合作制为基本制度构造,并延伸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从而有效地再造了农村社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模式,使得农村股份合作组织已经成为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2、“龙岗模式”: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缩影始于1988年的横岗三级股份合作制的改革,创立了闻名全国的“横岗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领导潮流的深圳“龙岗模式”。它有效地铺垫了农村社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模式选择,展示了现代化社区经济发展的新线索,代表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微观组织变迁与管理模式选择的方向,是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一个缩影。其基本特征是:第一,组织的社区性。这一特点是指股份合作社不论是从起步到发展、从组织主体到组织成员都是以特定的社区组织为范围,或者是以特定的社区组织为基础形成的新型的业缘组织与原有地缘组织合一为特征。简言之,它是在原有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基础上引入股份制的某些适用机制,由此混合生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第二,财产的共有性。在股份合作社内,对生产资料公有制模式进行了改革,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所有制的旧模式,将现有集体财产折成股份量化到个人,并允许村民个人投资入股。集体财产量化到个人的社员股,把所有权归还到村民个人,但不能退股抽资,维护了集体财产的不可分割性,财产由股份合作社全体成员共同占有和经营。实行股份合作制,体现了财产的共有性,股份合作社对财产有占有权、经营权和处分权。实质上,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将财产所有权划分为属于村民的终极所有权和属于股份合作社的法人所有权。终极所有权也即股权,村民凭股权取得收益权和间接参与经营管理权。法人所有权的本质是股份合作社对财产的占有、经营和处分权利。第三,经营主体的多样性。股份合作社有明确的经营主体结构。股份合作社形成了三个相互关联而又相互独立的经营主体:第一个经营主体是股份合作社,它是自然村集体财产的法人代表,对内具有经营管理、合作服务、资产积累、利益分配和调整土地承包关系等职能,对外以股份合作社名义签订合同,进行经济往来;第二个经营主体是股份合作社兴办的进行法人登记的企业,如果企业财产归股份合作社所有,企业就在股份合作社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独立开展经济活动。股份合作社还可以采用控股方法聚集各种资金兴办新企业,并按其所占股份份额行使经营管理权,分享企业利润和承担经济责任;第三个经营主体是村民家庭。在建立土地股份制基础上,家庭可以按其土地股权拥有经营权,继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把土地经营权归还股份合作社而单凭股权领取土地股息和红利。股份合作社对经营权回归的土地组织承包,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农民这一经营主体可以从事股份合作社以内和以外的经济活动。行政村的股份合作联社的三个经营主体是:股份合作联社、联社下属的股份合作社以及联社兴办的企业。第四,股权的天赋性。所谓“天赋”股权,是指股权的取得不是通过市场机制而是“先天而就”的。股权的天赋性是与这种制度的社区性及实行这种制度带有一定福利色彩是紧密相关的。作为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缩影,“龙岗模式”还具有先导性作用。第一, 开创性。“龙岗模式”及前身“横岗模式”是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重要首创模式之一,它的实践及经验对其它后来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节约了后来者进行制度创新的成本。所以,“龙岗模式”的重大意义不仅在其本身的发展,更重要地是,对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指导性作用。第二, 领先性。深圳特有的经济发展背景,超前的经济发展新形势,特区人敢于开拓进取的勇气,善于思变的意识,使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微观组织变迁与管理模式的选择具有领先性。如固化股权、有偿购股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安排上的创新实践具有示范性作用。第三, 展望性。通过对“龙岗模式”的了解、把握和剖析,分析其内在机理,思考其外在逻辑,揭示其发展路径,从而为我们思考中国股份合作制变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对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的组织制度创新具有展望性和预警性作用。二、从“横岗模式”到“龙岗模式”:制度变迁及其绩效(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而言,制度一般是指习惯和规则,它作为一种社会契约,其意义在于有助于一个人在同其他人的交易中能理性地把握他的预期,从而使这些预期在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中得以实现。同样,组织制度作为一种规程框架,界定着组织成员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行为准则,以及各成员参与者在资源、产品、财产等方面的权利以及应履行的义务。当人口对稀缺资源赋予的压力增加,或者当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经济价值上升、或者当与技术变迁以及它们潜在的新的收入流的释放和分割相适应的制度能够增进经济绩效,或者出于安全(风险)与交易费用的考虑,或者某种制度可以进行便利的帕累托改进时,都可能引致组织变迁与新的制度安排。组织制度变迁是组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既可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组织形式或组织制度对另一种形式或制度的替代过程,也可理解为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生产过程,还可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活动的制度结构的改善过程。不管如何理解,制度变迁总是意味着“制度创立、变更随时间变化而打破的方式”。(1) 当要素相对价格及谈判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组织的偏好发生变化时,制度会发生变迁。相对价格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激励结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讨价还价的能力。而讨价还价能力的变化导致了重新缔约的努力。因此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是制度变迁的源泉。一般来讲,人口变化将引起劳动力土地价格比率的变化。如人多地少,土地价值上升,就会使制度变迁的“砝码”倾向于土地产权制度;反之,人少地多,劳动力价值上升,就会使制度变迁的“砝码”倾向于人的财产制度的变迁。其他要素也可作类似分析。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代理。当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组织根据最大化目标采取行动,从而勾划出制度变迁的方向。组织的最大化行为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现存的约束内进行选择,二是在正在改变的约束内进行选择。具体采取哪种形式,取决于哪种形式的最大化收益超过现有制约下的投资。 (2) 制度变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施制度的各个组织在相对价格或偏好变化的情况下,为谋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重新谈判,达成更高层次的合约,改变旧的规则,最终建立新的规则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各个组织的谈判力量及构成经济交换总体的一系列合约的谈判给定时,如果没有一个组织能够从对重建合约的资源投入中有利可图,这时制度才会稳定下来,即形成均衡的制度。由于制度是人们在多次博弈中形成的,人们遵循制度说明人们是从多次博弈的结果计算成本与收益而做出的选择。制度的形成是人们之间的互动的过程,是在人们的利益冲突的妥协中生成起来的,是利益互相冲突着的人及其组织之间妥协的产物,它内生于人群和社会。(3)由于制度是具有经济理性的人们多次博弈的结果,因而制度变迁过程的核心问题是权利重新界定和相应的私人利益调整,因而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包含着具有不同利益和不同相对力量的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政治过程。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一致程度(或利益冲突程度)与力量对比关系,将决定着制度变迁的方向、速度、形式及其绩效。(4)没有一种制度安排是完善无缺的。因为一种制度安排有效运转是以其他制度安排的存在为条件的。各种制度安排之间既互替又互补,由此构成一个制度结构。一个社会在制度上的问题主要是制度结构问题,即过分倚重于一些制度安排而忽视另一些制度安排的问题。例如:市场、民主、法制是依赖于外在约束的制度安排,或称他律的制度安排;宗教、道德与家庭是依赖于内在约束的制度安排,或称自律的制度安排。就现实而言,西方社会的问题也许就是过分倚重于他律制度安排的问题,而中国传统社会则是一个过分倚重于自律制度安排的问题。科斯(Coase,1960)提出了制度变迁的一般原则:即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之比会对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诺斯(North,1971)等人也认为,制度安排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在现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潜在利益,从而行为者产生了对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即是说,一项制度安排只有在创新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才会被作出。而进入预期收益函数的变量有多个,包括资本收益获得、风险分担、规模经济实现、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内部化等。拉坦(Ruttan,1978)将诺斯等的理论推进了一步。他认为,制度变迁不仅是由诺思讨论的对更为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所致,而且也是关于社会与经济行为以及组织与变迁的知识供给进步的结果。(二)从人民公社到社区型股份合作制:“龙岗模式”的成因股份合作制是农村改革深化过程中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制度创新,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过程,蕴涵着农村社会中制度需求的极其复杂的利益关系,内含有我国制度供给的特殊约束条件,同时也反映着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1、“龙岗模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实行股份合作制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也就是由一定程度和水平的社会化生产决定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由生产力决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股份合作制也不例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一系列制度创新,反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使农户获得了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随着乡村企业的发展,集体经济壮大,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弊病日益显露。双层经营体制虽然解决了农民经营自主权等问题,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作了巨大贡献,但它仍不能对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增殖以及科学管理提供服务,也不能明确每位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拥有确切产权和公平分配。股份合作制就是针对这些弊病而产生的。实践证明,这些制度安排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龙岗模式”是特定时期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均衡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经济制度的变革均离不开根本动因(制度创新需求要素)和制度的实际供给,并且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均衡点(最佳结合点)来推动制度创新的进行。制度需求是主动和先行的因素,而制度供给则是被动和滞后的因素。当人们预期到改变先前制度会带来净收益时,就产生制度创新的冲动和制度需求。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则取决于制度供给。“横岗模式”及“龙岗模式”就是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均衡的产物。第一, 它符合农村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的产业结构现状,使得“横岗模式”及“龙岗模式”这种制度安排终于自然诞生了。这是因为农村集体资产的积累主要靠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绝大部分又是“三来一补”、“三资”企业和种养业。这种产业结构既不同于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也有别于其它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以自营企业为主的情况。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权主要在客商手中,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也主要是客商人员。因此,无法实行农村集体企业承包责任制。即使有些企业实行承包制,也存在着产权关系模糊,短期行为十分严重等等问题。而股份合作制却能避虚就实,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 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使产权明朗化。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十分详尽而浩繁的经济立法,来明确产权关系和规定人们的经济行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内,存在着所有者、经营者、使用者之间的多样的矛盾,这就要求人们对各类当事人在生产、投资、交换、分配中的产权予以明确的规定,用明白的、毫不含糊的产权规范来指导和约束经济活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协调的机制,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机勃勃和具有自我调节力的运行机制。第三, 它符合农民的思想实际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区性的特点。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人民公社体制被打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及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向人们展示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多样性与可变性,从而为股份合作制的实行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同时,我国农村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合作化过程的正反经验,使农民认识到,股份合作制能使个人积极性和集体优越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农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股份合作制。此外,社区性合作经济是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成果。在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内,集体财产应为社区全体成员所共有。随着农村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民离土务工经商,劳动力在不断地优化组合。在社区人口的组合不断变化和向多成份转化的情况下,一些社员必然对集体的财产提出一种利益上的要求。而股份合作制的实行,即能保持集体经济的稳定性,又能维护社员应得的权益。3、“横岗模式”及“龙岗模式”是深化改革的产物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不适应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第一,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模糊不清,村民对集体经济不关心。1991年底,横岗镇集体固定资产就近4.8亿元,就自然村一级来看,有的村集体固定资产就已达几百万元。少的也有几十万元。如何管理好集体资产,不断发展集体经济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缺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一方面,随着收入向消费资金倾斜,难以健全扩大再生产和长期发展的积累制度。有些人认为,集体收入只有到手里才是自己的,因此存在吃光分光的思想;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村民对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决策权,也缺乏监督、约束机制,以致于不利于集体经济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第三,所有权关系不明确造成了财务分配的原则和尺度不明确。一方面,行政村有可能侵犯自然村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行政村和自然村内部的分配也没有规范化,容易产生不合理的分配现象。第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原有的不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不复存在,而农村基层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相适应的有效办法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基层干部较难开展各项社会工作,如计划生育工作、义务兵役工作等都不易开展。第五,没有为更广泛、更迅速地吸收资金提供一种权利关系明确、规范化的企业制度。如何在村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后,吸收大量的闲散资金,把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所需要的是权利义务关系规范的企业制度。面对新形势的问题,龙岗区党委和政府在深圳经济特区进行股份制改革试验的启示下,本着发展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方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全面实行股份合作制。(三)“横岗模式”的制度特征及其制度效应1、“横岗模式”的制度特征“横岗模式”的制度特征表现为:(1)“横岗模式”所包含的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和合作制混合式制度安排。这一种制度安排既不同于传统经济典型的合作制或集体制,又不同于规范的股份制,既包含了股份制的制度规范又包含了合作制的若干内涵。可以看到,这种制度设计的基本内核是资本为本位的股份制原则,体现在股东按照股份份额享受收益、承担风险的剩余索取权安排基本准则,同时,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合作制民主管理以及股权不可商品化、市场化的转让原则。具体来说,股份合作制所具有的股份制内涵是:第一,股份联合。集体资产折股到人,每个村民都拥有自己的股份。第二,风险性。股份分红的高低,是根据经济效益的高低来确定的。如发生破产,资不抵债,股东还要承担有限责任。第三,终极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相分离。财产所有权划分为属于村民的终极所有权和属于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所有权。终级所有权也即股权,村民凭股权取得收益和间接参与经营管理权。法人所有权实质是集体经济组织对财产的占有权、经营权和处分权。股份合作制包含的合作制内涵是:第一,合作是劳动者的联合,是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联合;第二,具有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第三,遵循互利、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这种混合式的制度安排,在现有的制度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伸展自己的利益边界并相应减少政治风险。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宏观制度约束及其性质,与有关当事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行为之间的竞争及合作关系,决定着股份合作经济中的合作制成份与股份制因素之间的边际过程和边际替代关系。(2)“横岗模式”形式上继承了但本质上却超越了原有人民公社的制度遗产。实行三级股份合作制所形成的自然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行政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镇股份投资有限公司,形式上继承了原有人民公社的制度遗产,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原有人民公社的制度遗产,它们都是法律地位平等的独立法人,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只是经济上存在参股,并且“下级”组织均为“上一级”组织的股东,只是股东与经济组织的关系。(3)“横岗模式”的治理结构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两种制度形态的若干特征,但从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和变动趋势看,则较多或倾向于股份制的运行规则。除了实行一人(户)一票的民主管理原则这一合作制度规范之外,治理结构基本上是仿效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设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4)“横岗模式”包含的社会职能是股份合作经济组织隶属于社区或以社区形式存在的制度性回应,体现了地方政府、基层社区组织、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种种耐人寻味的互动过程与竞争合作关系。从荷坳村的章程中可以看出,股东的产权、剩余索取权附带了一系列行为约束。如果股东违反法律、违反社会治安条例、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等,股东的分红权将受到限制或取消,部分股东的股权甚至会受到威胁。这部分的制度安排,使得“横岗模式”有强大的社会功能。(5)“横岗模式”以包干到户制度为制度安排的基础并是在包干到户制度基础上新一轮产权需求的满足。实行包干到户后,农民成为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农民除依据有关法规上缴国家税收和集体提留外,其他劳动剩余都归农户自己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土地经济价值的提高,并由此唤醒了农民的产权需求意识。随着集体乡镇企业的发展,集体资产的膨胀,农民对其产权需求将是一个或迟或早的必然过程。这种产权需求如何满足,股东身份如何界定,股份如何分配都离不开包干制的基础,明显的一点就是以是否分到责任田为重要根据来确定股东身份并采取平均或类似平均分配的方法来安排个人所得股份。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产权具体化和返归过程。村民们不再满足原来的社区共有产权的模糊性质和个人产权的软弱性质,而需要象可分解的土地使用权那样将在物质技术属性上不可分解的非农资本,以某种产权界定较为清晰的形式即股份制的形式对象化在他们自己身上。2、“横岗模式”的制度效应“横岗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横岗的发展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十年的实践证明,它对横岗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全国各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产生很大的示范效应。1.有利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股份合作制是一种要素集中的方式和手段,能够根据需要迅速灵活地集资金、技术、人才、土地于一身,将分散潜在的生产要素集中组合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把私人财富和个人优势转化为社会大生产的客观条件,提高经营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农村闲置资金、剩余劳动力等的充分利用,以及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他们在组建之初,由于自由联合,成员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经营能力按照需求合理配置,形成了新的组合形式,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在发展中由于它处于动态中,具有很大灵活性,即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吸收外部生产要素到组织中进行组合,又可向外投入生产力要素,构成广阔空间的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使生产力要素具有更大的活力和活动领域,产生积极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效应。市场经济需要有严密的适应客观规律的组织系统,而推行股份合作制,将会使其形成和发展。它可以从各方面将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微观经济组织。市场经济迫切需求规模经营,而股份合作制自身就是一种规模经济。市场经济需要造就一个专门从事管理的阶层,而股份合作制无疑是培养这个阶层的土壤。一方面成员在切身利益明确的前提下实行民主管理,这将为大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由于股份合作制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在发展中,企业必然选择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造成一个专门从事管理企业的阶层。这个阶层的形成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2.优化了集体资产的运营机制,对农村经济发展已显示出重要作用。第一,村民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到位,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凝聚力。股份合作制使村民利益与集体经济发展休戚相关,从而调动村民的主人意识。关心集体、爱护集体、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出现了人心归村的新局面。保安村的14个自然村实行股份合作制后,村里开会一呼百应。1989年底分红时,大部分村民主动提出分红资金集中起来办新项目。六约村的太和等个自然村,1989年底,在召开股东大会讨论分红时,股东们认为银行利息重,为了使村集体放掉包袱,决定放弃当年分红,一次还清贷款。第二,建立健全了集体积累机制,巩固和增大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中,除按规定提取福利基金和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外,还视第二年扩大再生产和公益事业建设的需要,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经济活动的短期行为,解决了传统体制下集体经济缺乏长期发展机制的痼疾,建立健全了积累机制,从而保证了长期发展的资金来源。1991年底村级集体固定资产总值达2亿元,比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前的1988年增加1.4亿元,增长2.3倍。第三,提高了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实行股份合作制后,大事由股东大会决定,干部的权限受到制度的约束,同时,干部可以在自己规定的权限内放手工作,使村里的一些决策符合实际,更加合民意顺民情。在财务管理上,由于有股东的监督,经济帐目要定期向股东公布,各项收入必须清楚。在分配上,章程明确规定了分配原则,充分体现了民主、公平、合理,使分配不公的弊端得到了克服。第五,三级股份合作制这一有机整体中的镇级股份制,使股份公司能办自然村和行政村因经济力量薄弱而不能办的经济事业。镇股份公司的发展,克服了村级资金、技术、人才缺乏和地理分散局限,并有利于引导经济活动向镇中心集中。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经济。3.有利于各项社会工作和公益事业的开展。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规定股民享有的股权同遵守各项法规相挂钩,明确规定违反法规和有关规定者在一定期限内不予分红。由于这一制度实施,加上开展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而且在考虑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同时,又特别注意不断改善村镇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福利事业等,推动了农村“双文明”建设。4.“横岗模式”有极强的示范效应。横岗镇是最早实行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的地区之一,横岗镇的做法在深圳市乃至广东和全国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产生很大的示范效应。到1996年,深圳市共有社区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1094家,资产总额达到191.56亿元。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经济已成为深圳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表2-1 1996年深圳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经济情况统计表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合计股份合作企业数1535284885281094资产总额(亿元)14.7620.3717.5382.756.2191.56净资产总额(亿元)13.6815.9414.616336.69163.92资产负债比率7.3%22%16.7%34%33.3%股本总额(亿股)1415.810.737.426.6104.54总收入(亿元)1.734.591.231715.640.15利润总额(亿元)1.72.331.127.16.218.45固定资产总额(亿元)12.513.7611.34435.2116.76分红总额(亿元)0.921.140.793.62.18.55物业面积(万平米)791501209849202253出租面积(万平米)62.21261109478902135.2股东人数(万人)1.211.741.759.99.223.8资料来源:深圳市农业局。(四)“龙岗模式”的制度安排及其社会经济绩效1、“龙岗模式”的主要制度安排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横岗模式”的制度缺陷和局限性日趋明显。主要缺陷表现在:(1)产权改革过于简单和粗糙。量化到村民的股权,仅凭户籍关系及“成人一股、儿童半股”的原则即可无偿取得。量化到村民的股权,村民只有收益权,并没有拥有完全意义上的最终所有权,因为原来规定的这部分股权不能转让、继承。这种天赋的、平均的、凝固的股权结构带来了以下问题:第一,股东只关注每年的分配份额,对股本的增值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关心程度不够,股份合作经济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没有到位;第二,由于股权分配以户籍关系为根据,部分村出现人口的非正常增长,本村村民不愿迁出,妨碍了人口的合理流动;第三,股东身份的界定过于繁琐,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社会矛盾日益增多。(2)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许多股份合作(联)社没有设置监事会,认为监事会可有可无。设置了监事会的,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股东代表大会名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实则虚设,起不到股东代表大会应该起的作用。(3)分红水平过高,久而久之,造就了一群有劳不劳、能劳不劳的“农民贵族”。针对原有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存在的问题,从1997年3月开始,龙岗区以横岗镇的荷坳村为试点,对“横岗模式”进行了改造,改造的基本线索是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从股权配置机制、股权界定机制和股权配置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开始构造股份合作经济新体系,在实践中构建“龙岗模式”。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制的目标任务是:针对现有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的缺陷,通过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规范组织运行机制,来达到优化资产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体现了以下两个基本原则:其一,贯穿一条主线。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全面完善股份合作制。只有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才能增强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活力和强化自我约束机制。其二,立足两个基本点。一个基本点是公平与效率相兼顾,以效率为优先。在考虑公平方面,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平等的、自由的,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考虑效率方面,资源要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率,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下降和利润的增加,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公平需以效率为基础,效率的提高要增进公平。原有的横岗模式以“成人一股、儿童半股”的原则作为股权分配原则的,过分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而这次制度创新过程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突出了效率优先的原则;另一个基本点是适应农村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不用传统的集体经济的本质属性和旧有规范来套股份合作制,也不把现代股份公司的法规、章程和制度当成农村股份合作制必须照搬的样本。对原有模式的许多适合实际情况的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内容,给予继承和发展,制度的创新要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1)股权配置机制。总的原则是:今后要获得股权,就必须认购股份。在股权结构上,要“保留集体股,凝固合作股,扩大募集股”,明确其比例,以增加融资量为切入点,不断提高股民从募集股获得分红的比重,增强股民的风险意识。在股权获得上,要从无偿配给改革为有偿配购,主要政策是对新、老股东实行区别对待。(2)股权界定机制。在股权界定时,根据“贡献不同,获取有别”的原则分为三类区别对待。一个典型是深圳龙岗区横岗镇荷坳村。1998年1月1日起,荷坳村股权设置为:集体股、合作股、募集股(即现金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分别为占总股份30%60%10%。村民股东也分为三类,第一类股东为截止1997年12月31日户口在本村、享有全额股权和分红权的原股东,需要交纳20-30%的股份金额,方可享受全额的个人分配股权和分红权。第二类股东为原来不能享受全额股权和分红权的股东,他们除需交纳与第一类股东相同的金额外,还需交纳个人股份的20-30%,方可享受全额的个人分配股权和分红权。第一、二类股东所交金额可在分红中逐年扣除,若一次性交清,只需付出所需交纳金额的80%。第三类股东是新迁入和新出生的村民,只能按1:1等额一次性购买募集股。 也就是说对股权界定采取“一刀切断”的办法,实行合作股股权的“生不增、死不减”和“迁入不增,迁出不减”。(3)股权流转机制。实行有偿配股制度改革后,明确股权属股民个人或家庭所有,允许股民或家庭对股权拥有处置权,允许股权在一定范围内转让和继承,切实保护股民的合法权益。(4)组织结构。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引入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建章立制。股份合作社实行股东代表大会领导下的董事长负责制。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代表原则上每户村民产生一名,每届任期二年。董事会是股份合作社的常设权力机构,向股东代表大会负责。董事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二年,可连选连任。股份合作组织必须设立监事会,其成员至少由三人组成,任期二年,可连选连任。(5)利益分配机制。在分配机制上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按资分红根据同股同利的原则进行,按劳分配是指以职工工龄、岗位责任和贡献大小为衡量标准进行分配。按劳分配通过工资机制来体现,按资分红通过税后利润来实现。到2001年底,全区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行政村76个,自然村512个,覆盖率分别为83.5%和86.3%,其中推行“龙岗模式”的自然村430个,覆盖率为72.5%,募集资金1.5亿元。全区推行股份合作制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共有资产总额102亿元,净资产总额74.7亿元,固定资产总额83.9亿元,资产负债率26.8%。2001年总收入18.3亿元,利润总额6.7亿元,全区共有547个自然村兑现了分配,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