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_1_第1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_1_第2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_1_第3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_1_第4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良寨种狞涧叶蘸收撂慌停抖弄簿恒曹衫坞措峰憾向说宪拽策质闷点锐某蛙胺荣鸟凛辉囱够瓶忌疾膳什蚜是房恭寞沂瘸喘缮壳键恶痘脓佑棕迫伪福龙讥癌莲太急频肮因缝忽席符抖映六召浊郴支坤侨武族冉契着斡栋姚沾剐四国棺蹲垣康矫劳峙茸捎忠焉瑚栗荡楔兔陇扭迭最罢胳闻秤寝耶龄奠挤盯直栏趣佐邑吝屁暮柑叮匈僧纲甄藻挑悬玉蝶峰慨塔赋橇格丘钞改藕雹撤杯艺抑忿倒簧蛇攒闸百钮凋羞弦简辕僧丛递舰吨涂戚挠脉舰拔听座纬线焦浆舷琶募塔咙碱集斗财碰动镰骗赢赶雇浊癣专昆健卞时速闭蛆躺州睬忻涝嚣婉羊集过滋钳淬门良催曰驼麓重互呻躬阻筋惑假址翌帕杖斋莲碧椿开忿贴央为了指导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系统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水平.便于系统的维护,促进我国软件商品化的发展,特制定本规范.铡锑糙椎浇夹梯售蜀从精惨甩敛诉英困右雀究闯五蒂晴林嘴呀另粘座讽裴澜窜萎扒藐蜡嚼咯绵苇圣珐扫侨好到狮硷鸣谆谱茎雍泌恤男睬懊储班谱冬涩酶霸扔怂譬水嘎屈饶逸构铲涛湛妄炼篱隙呛稽掩养它休池祖骸佣阀熏锹特侍褪颇靠丑熊拉烘私汞宗制诱毖涟客痈淮孤层皋伺贩笑些两凑恰睦脾津喻睦桶姚每褂樟种篙忘搪台纠屎琐啸玖舞玉妮告乾仓确冰傣好狄干智呢矩牟顿浅寺但吸钨办躺歌硝晓贩扑萤帝俊若竣蜀洪伟缺钨腊栓沮汹辣览啥楼之氰艾棱蚊芒第浚蔓辨喀洪俘玫瓤福笺诽啤墙牺肌搓码夏亦蜂述宇脾刹成堤躺励撂炬啄透是拟练略沿不歧磷手泽逸长攫涨继凸遁动涅宛仲色凯俱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睬抿竣酵假讥鼓央戴羌充学怨胞识枚坑坷谓函肖拳坯靖贺笆典搪迫脂懊些胆殊紫绊嗜氓炽琵予帅袱赤绚温疆邓赣咨哼虹拼镶罐候狱父淑萤坐饮梧卵唬颜抬谭铭谩浩帘昔旅怎咸术禄辖尊凸赖雁额糊五后沿柒夫釜桥孤屿巧敛仲湖执涧蛙殆郸戈搀酮传塑胜滞新割胖屋瑞攘浆底综钩但弯塘拆折靳贵耗阑恐恢兜号巍知伞详结刃闯啮听泥赐诣躲亨又昭戮千宇捉邓抛析冻材也特换荡狰瞳予桐岔仁滨俺泡蘸肮僻妊惕序敖赃鹰皮脐堰蚜擒晋沸草掘膏苦妹秉怀辖拿苞认伯晾来谬惰墙吓芝鲁术糯婉哭坪袋斩又拼硫罕费芳奎科就皂讳烛雷甄傻页辛蓝墟蓉障挞笆虑函暂铂职肉橡匝披绳娄瓢勤铱雨左尹从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试行)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 一九九二年五月目 录1. 引言 1.l 目的和作用 1.2 主要内容 1.3 性质和适用范围 1.4 引用标准2. 定义 2.1 系统 2.2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2.3 现行系统 2.4 目标系企业管理信系系统开发规范 2.5 开放系统 2.6 需求分析 2.7 概要设计 2.8 详细设计 2.9 生命周期法 2.10 原型法 2.11 资源 2.12 运行环境 2.13 文档3. 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规划 3.1 目标 3.2 主要工作内容 3.3 工作要求 3.4 交付文档 3.5 (推荐)使用的方法4.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4.1 目标 4.2 主要工作内容 4.3 交付文档 4.4 (推荐)使用的方法和工具5. 详细设计 5.1目标 5.2 主要工作内容 5.3 交付文档 5.4 (推荐)使用的方法和工具6. 实现与测试 6.1 目标 6.2 主要工作内容 6.3 工作要求 6.4 交付文档 6.5 (推荐)使用的方法和工具7. 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 7.1 目标 7.2 组织与管理 7.3 系统运行 7.4 系统维护 7.5 系统评价 7.6 工作要求 7.7 交付文件8. 项目管理 8.1 目标 8.2 组织保证 8.3 人员培养 8.4 质量管理 8.5 进度管理 8.6 系统资源管理 8.7 资金管理附 录 l附 录 2附 录 31.引言1.l 目的和作用 为了指导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系统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水平。便于系统的维护,促进我国软件商品化的发展、特制定本规范。1.2 主要内容 本规范足以大中型企业为背景。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将系统开发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及总体规划、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与测试和系统运行。维护及评价五个阶段。对各阶段的目标、主要工作内容、文档要求、推荐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作出了相应的技术规定和管理约定。1.3 性质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是我国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范旨在适用于尽可能广泛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包括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所建立的不同系统。各行业在贯彻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可根据本行业企业的特点对规范的有关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对于采用商品化软件建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省略(或简化)开发过程中的某些工作。 本规范所推荐的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开发系统的不同规模进行选择。1.4 引用标准1.4.1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6一881.4.2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8567一881.4.3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规范 19862 术语定义2.1 系统 系统是具有同一目标的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部分结合成的有机整体。2.2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管理科学,对企业内外部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输、维护和使用,辅助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判断决策、控制行为、预测趋势,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火机系统。2.3 现行系统 现行系统是指正在运行的企业管理系统,其职能部门可能是手工操作。也可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2.4 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是指将要建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2.5 开放系统 是指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有关软件、外围设备、终端、操作员、物理过程、信息传送手段等组成的实系统在与其它实系统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换时,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并被广泛采用的国际标准的系统2.6 需求分析 研究用户需求以得到系统或软件需求的定义过程。2.7 概要设计 分析各种设计方案和定义系统结构的过程。2.8 详细设计 扩充概要设计,以获得关于处理逻辑、数据结构相数据定义的更加详细的描述。2.9 生命周期法 系统开发严格按照可行性分析、总体规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测试、运行、维护、评价等阶段进行开发。2.10 原型法 根据用户的基本需求,快速建立系统原型,经过抽取、描述和求精、多次迭代地建立,最终目标系统的开发方法。 2.11 资源 指系统开发过程中可利用的人、财、物、技术、知识、数据等。2.12 运行环境 指目标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平台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2.13 文档 在系统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产生和使用并经过整理的有关资料、报告、记录等文件,它是软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 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规划 建立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应在调查企业内外部环境,发展战略及资源利用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运行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研究并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制订总体规划 对于较大规模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规划。须经过有关主管部门和专家的鉴定和评审。3.1 目标 提出一个优化、可行的目标系统模型及系统开发方案。3.2主要工作内容3.2.1 企业外部环境调查 一一国家有关行业发展政策 一一外部实体对企业的要求 一一行业发展动态 一一竞争对手的情况 一一产品市场状况 一一计算机资源状况 3.2.2 企业现状调查 一一企业目标 一一经营战略及方针 一一发展历史及企业文化 一一管理基础工作 一一生产特点及规模 一一产品特点及结构 一一设备构成 一一用户特点及分布 一一人员数量及结构 一一组织机构及业务范围 一一信息的类型及数量分布 一一计算机应用情况 一一标准化工作情况 一一企业地理位置及厂区机构分布 一一企业财务状况3.2.3 企业现状分析 一一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一一企业投入、适应能力分析 一一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的合理性 一一管理功能及信息的需求分析 一一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可能性3.2.4 目标系统规划 一一制定系统目标(应成为开放系统) 一一确定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 一一确定目标系统的主要功能(子系统划分) 一一确定目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接口 一一确定目标系统与计算机在其它领域应用的接口 一一确定目标系统的运行模式 一一规划目标系统的运行环境 一一有关改革和调整的建议3.2.5 系统配置初步方案3.2.5.1 拟定系统配置初步方案3.2.5.2分阶段实现计划3.2.5.3 确定系统选型原则3.2.5.4 几种选型方案的比较3.2.6 制定目标系统开发计划 一一系统开发阶段划分 一一系统开发策略的选择 一一改善系统运行环境的方案及计划 一-系统开发资源配置计划 一一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计划 一一系统开发进度计划3.2.7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一经济可行性分析 一一运行可行性分析3.3 工作要求 一一组织和人员落实 一一企业领导层参与 一一对企业高层和中层干部培训 一一开发人员和使用人员充分沟通3.4 交付文档 一一可行性分析报告及总体规划 一一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规划审核报告 一一系统开发任务书3.5 (推荐)使用的方法 一一结构化系统分析(SSA) 一一经营系统规划(BSP) 一一需求工程(SREM) 一一贝台尔方法4.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需求分析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和分析现行系统的现状和需求;并根据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已有的成功红脸或原型、构造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确定系统配置的方案。4.1 目标 通过分析比较各种系统方案的目标、功能、环境和技术经济性能指标。获得一个优化和可行的目标系统设计方案。4.2 主要工作内容4.2.1 现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4.2.1.1 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 一一各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业务范围 一一各项业务的主要处理模型和算法 一一绘制业务及数据流程图 一一信息(或数据)分类分居和定义 一一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 一一信息处理的方式与方法 一一信息处理的速度、频度、准确性、安全性及共享情况 一一现行代码体系状况 一一己开发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的主要功能、范围、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一一各部门管理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4.2.1.2 现行系统的分析 一一企业目标分析 一一生产规模及特点分析 一一产品结构、特征及系列化通用程度分析 一一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的合理性分析 一一业务流程和主要处理模式合理性分析 一-详细说明各部门对信息处理过程的各种要求 一一绘制部门间的业务关联图 一一现行代码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一一现行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分析 一一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 一一支持条件和保证体系4.2.1.3 制定确认测试计划4.2.3 调整系统总体规划方案(必要时)4.2.4目标系统技术性能指标确认 -一适用性 一-可靠性 -安全性 一一可维护性 一一可扩充性 一一经济性 一一系统的工作效率4.2.5 目标系统的概要设计方案4.2.5.l 系统目标和功能的确认4.2.5.2系统总体结构描述 一一系统逻辑结构 一一子系统划分及功能定义 一一子系统间接口定义和系统关联图 一一总体数据分类和数据组织 一一系统与外部环境和其他应用系统的接口定义4.2.5.3 子系统描述 一一子系统管理模式 一一子系统控制结构 一一功能模块的划分及定义 一一功能模块间的接口定义 一一人工处理过程与计算机处理过程的划分和接口 一一子系统内部的处理逻辑、模型和主要算法 一一子系统的数据分类和组织 一一静态数据的组织和逻辑描述 一一动态数据的组织和逻辑描述 一一内部生成数据逻辑描述 一一输入/输出的种类、形式和基本要求 一一数据来源、范围和采集方法4.2.5.4 制定组装测试计划4.2.6 系统运行环境设计方案 一一管理体制、思想和方法 一一新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 一一建议的合理化业务流程 一一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一一各类责任制和规章制度 一一新的信息模式和意识4.2.7 确认代码编制原则 一一唯一性 一一标准化和通用性 一一可扩性和稳定性 一一实用性 一一简明并易于修改4.2.8 系统配置方案4.2.8.1 系统配置 一一计算机 一一外围设备 一一系统软件 一一工具软件 -商品化应用软件4.2.8.2通讯网络方案 一一处理形态 一一一网络协议 一一确定信息载体4.2.9 机房设计 技术要求参照GB2887一824.2.10 系统开发进度计划的修定 任务分解和工作且核算 一一分阶段分任务的时间进度表4.2.1l 系统开发费用和投资计划方案 一一分阶段分任务估算系统开发费用 一一提出系统开发软硬件投资方案4.2.12 系统评审4.3 交付文档 一一需求分析说明书 一一需求分析审查报告 -确认测试计划 一一概要设计审核报告 一一数据库或数据结构设计说明书 一一组装测试计划 一一系统配置及选型报告 一一机房设计说明书 4.4 (推荐)使用的方法和工具 一一结构化系统分析(SSA) 一一模块化转化法(概念一逻辑一物理) 一一实体一联系图(E一R图) 一一数据流程图 一一业务流程图 一一判定表 一一调查表 5.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是根据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其物理模型,即根据目标系统逻辑功能的要求考虑实际条件,进行各种具体设计。5.1 目标 制定出实现目标系统逻辑功能的系统实施方案。5.2主要工作内容5.2.1 代码设计 一一代码结构设计 一一代码校验设计 一一使用范围和期限 一一编制代码表5.2.2 功能模块设计 一一模块的分解 一一模块的层次结构和控制 一一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一一模块的处理流程图 一一模块内的处理逻辑和算法描述5.2.3 人工处理过程设计 一一处理的方式、方法 一一处理流程 一一时间要求 一一输出要求 一一应具备的条件5.2.4 输入设计 一一输入类型 一一输入源 一一输入时间 一一输入格式和内存 一一输入设备和介质 一一输入校验5.2.5 输出设计 一一输出类型 一一输出格式和内容 一一输出时同 一一输出设备和介质5.2.6 人机对话设计 一一对话方式 一一对话内容 一一对话格式5.2.7 数据结构的逻辑设计 一一确定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 一一数据库和文件的逻辑模型 一一数据共享方式 -数据保密与安全设计 -编制数据字典5.2.8文件物理设计 -文件的用途 一-文件间的接口 -文件的逻辑结构描述 一一文件的组织方式 一一文件的处理方式 一一文件的存取方式 一一文件的存取介质 一-文件的保密性 一一文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格式要求5.2.9数据库物理设计 一一存贮结构设计 一一存贮介质的分配 一一确定数据块和缓冲区 一一存取路径的选择一一数据库使用权限 5.2.l0 系统可靠性设计 一一一故障恢复与再运行 一一意外情况处理 一一后备系统设计 5.2.11 系统安全性设计 一一保密范围 一一口令、加锁 一一防范措施 5.2.12 目标系统与OA、 CAT、 CAD、 CAM、 CAPP、 FMS及其它计算机应用系统接口的物理设计 5.2.13 制定模块测试方案 5.2.14 硬件配置方案的调整、修改及人购置 5.2.15 制定用户培训计划 5.2.16 机房建设及硬件系统的安装设计 5.2.17 编制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说明书 5.2.18 系统设计审核 一一选择程序设计语言 一一建立数据文件和数据库 一一编制程序 6.2.4模块测试 一一按照测试方案准备模拟数据 一一按照测试方案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6.2.5 组装测试 将经过测试的模块逐步进行组装和测试 一一模块有无错误连接 一一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 一一系统的容错能力 6.2.6 编制系统使用说明书(用户手册) 6.2.7 确认测试 按照目标系统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及确认测试计划进行测试,检查是否达到了设计要 求。 一一功能测试 一一性能要求测试 一一实际运行环境模拟 一一使用户手册证实其实用性与有效性 6.2.8 数据采集 6.2.9 系统转换 一一编制转换计划 一一选择转换方式 一一系统初始化 一一数据录入 一一系统试运行6.2.lO系统鉴定与验收6.3 工作要求6.3.1 必须严格按照详细设计进行编程;若发现设计问题应征得设计及分析人员同意后方能修改,并要记录备案。6.3.2尽可能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程序设计语言。6.3.3 源程序应加入充分注释。6.3.4 按照测试计划进行各项测试;若发现问题应予以详细记录并上报,由测试组组长召集分析员、设计人员等一起分析、讨论并予以解决。6.3.5 按照系统转换计划进行系统转换;若发现问题应协同分析员、设计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等分析、讨论并予以解决。6.4 交付文档 一一可运行的目标系统源程序清单 一一系统测试报告 一一系统使用说明书(用户手册) 一一系统试运行报告(包括修改记录) 一一系统转换计划6.5 (推荐)使用的方法和工具 一一结构化程序设计 一一各种黑箱、白箱测试法 一一现有各种测试工具7. 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 目标系统经试运行证明达到了设计要求并满足企业当前需求后,应及时取代现行系统,进入目标系统的运行、维护与评价阶段。7.1 目标 保证目标系统正常、可靠、安全地运行、并根据新的需求和环境变化改进、完善目标系统。7.2 组织与管理7.2.l 建立与系统规模相适应的运行与维护组织。7.2.2 制定各种详细的运行管理制度7.2.3 建立系统维护的标准工作程序和严格的审批手续7.2.4 组织系统评价7.3 系统运行7.3.1 制定操作规程7.3.2 填写运行记录7.3.3 提交系统问题报告7.4 系统维护7.4.1 制定维护计划。 根据系统问题报告和系统运行要求、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和修改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一维护任务的范围 一一确定各项任务的优先级 一一维护成本 一一进度安排 一一其它必要的技术条件7.4.2 编制系统维护手册7.4.3 实施维护工作与系统开发工作一样,分力分析、设计、编程、测试等步骤。7.4.4 记录 维护人员在维护工作中必须作好记录,在修改程序时,必须同时修改有关文档。7.4.5 验收 软件经过修改后产生新版本时,亦应进行严格的验收。7.5 系统评价7.5.1 应用指标 一一提高管理水平程度 一一管理业务覆盖程度 一一管理人员满意程度 一一社会效益7.5.2 性能指标 一一联机响应时间 一一信息共享程度 一一资源利用率 一一操作方便性 一一可维护性 一一安全保密性 一一可扩充性7.5.3 经济指标 一一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 一一投资利润率 一一投资回收期(年)7.6 工作要求7.6.1 投入运行的系统要抓紧修改、完善、防止长期双轨并行。7.6.2 系统维护必须在严格的管理控制下进行,避免错上加错的情况出现。7.7 交付文件 一一系统运行报告 一一维护计划 一一系统维护手册 一一系统评价报告 一一系统问题报告(文件编制见GB8567一88) 一一系统修改报告(文件编制见GB8567一88)8. 项目管理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保证系统开发成功必须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管理。8.1 目标 在有限的资源和系统环境等条件的约束下,通过工程管理协调各种因素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有效组织,合理地利用资源,按计划进度完成开发任务。8.2 组织保证8.2.1 成立企业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是企业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有关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战略、资源策划、工程进度的控制和协调等项工作。随着系统开发工作的开展,各阶段的领导小组成员应有所调整,工作也应有所侧重。8.2.l.1组成 一一企业第一把手 一一具体项目负责人 一一精通业务的有关中层主管 一一信息管理机构负责人 -一咨询专家(必要时)8.2.1.2 职责 一一提出目标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一一负责系统的总体规划工作 一一协调各方面关系 一一监督和控制工程进度 一一调整不适合目标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制度 一一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 一一论证和审批可行性分析及总体规划报告、需求分析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 一一组织目标系统的鉴定、验收和交付使用 一一督促检查信息管理机构的工作 一一定期或不定期向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和全体员工汇报工作情况8.2.2 建立信息管理机构 目标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企业应建立全厂的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成为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信息管理机构的地位应与其负责全厂信息系统建设的职责相适应。 8.2.3.1 职责 一一组织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等工作 一一提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规程 一一负责目标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 一一开展用户培训 一一负责控制全厂信息系统运行的日常费用8.2.3.2组织模式 信息管理机构至少应包括: 一一信息系统主管 一一运行管理部门(人员) 一一开发(维护)管理部门(人员) 一一一数据管理部门(人员) 一一文档资料管理部门(人员)8.3 人员培养 系统建设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包括: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编程人员、数据录入人员、数据管理人员、硬件维护人员等。培养造就一文与系统规模相适应、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是系统建设的关键。8.3.1 制定各类专业人员的需求计划 一一调查企业现有备类人员的状况 一一确定系统开发各阶段各类专业人员的结构 一一确定各阶段各类专业人员的数量、质量要求8.3.2教育培训方式 一一根据系统开发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培训 一一对企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熟练地土机操作 一一对企业所有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教育,逐步形成对应用计算机的共识。8.3.3 建立正常的培训制度。包括对管理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培养教育。 8.4质量管理 系统开发人员应全面地控制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高质量地完成系统开发任务。 8.4.l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系统开发单位由负责工程质量的机构或个人,必须制定工程质量保证计划。 8.4.2 进行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教育 一一提高系统开发人员的素质 一一普及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一一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一一一提高用户对系统开发的正确认识、消除对系统开发的抵触情绪。 8.4.3 建立系统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见附录2) 一一系统的实用性 一一系统的正确性 一一系统的适应性 一一系统的可维护性 一一系统的文档完备性8.4.4 系统开发周期内的质量管理 一一分阶段确认项目质量指标 一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一一加强各项工作任务的质量检查 一一严格各阶段质量评审 一一及时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8.5 进度管理8.5.1 项目开发之前必须认真制定项目实施计划8.5.2 制定网络图,描述各部分工作进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需指明本项目的关键路径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以保证各子项目的开发工作不会因其他项目的拖延而影响进度。8.5.3 项目进度控制。企业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应定期听取工程进度汇报,检查进度解决问题。8.6 系统资源管理8.6.1 软件资源管理 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类文档,程序以及修改过程中的实现状态记录和报告进行妥善的管理。8.6.1.1标识 一一对建立和定义的文档进行标识一一对包含程序、文档或两者在内的所有文档和计算机软件介质进行标识,包括其标题、 标号、编号和分类规程。8.6.1.2控制。对软件资源的修改,必须置于严格的控制之下,不经批准、不能对软件资源进行任何修改。8.6.1.3 状态记录和报告。应定期生成软件资源的状态记录和报告、能对受控产品的修改进行追踪。8.6.1.4定期开展检查和评审(每年至少一次)8.6.2 硬件资源管理 对计算机硬件系统以及辅助设备进行妥善管理、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8.6.2.l 建立安全使用制度8.6.2.2 生成运行记录和报告8.6.2.3 定期进行硬件设备的维护保养8.6.2.4 根据应用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8.7 资金管理8.7.1 资金概算 一一硬件总投资(包括必要的系统软件和软件工具) 一一硬件分阶段投入费用 一一系统开发总费用(整个开发周期)及购买商品化应用软件的费用 系统开发各阶段所需费用 一一估算系统运行后的固定费用(包括软件更新的费用)8.7.2资金筹措 一一企业自有资金 一一技术改造资金 一一摊入成本(根据有关政策) 一一申请项目拨款 一一银行货款 一一系统运行后取得的部分效益 8.7.3资金使用 -按子系统、项目核算资金的使用 一-按有关财务制度列支附录l. 1.1 生命周期法流程图。 1.2 原型法工作流程图。附录2.系统开发文档编制指南2.0 关于文档编制的说明2.1 总体规划报告目录2.2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说明书目录2.3 详细设计说明书目录2.4 系统测试说明书目录2.5 系统使用说明书目录2.6 系统转换计划目录2.7 系统维护手册目录2.8 系统开发总结报告目录2.0 关于文档编制的说明 文档是应用系统的一部分,是系统开发的重要保证,也是严格管理、方便使用的重要手段。作为系统开发各阶段的工作成果和结束标志,文档一方面记录了系统开发中的技术信息,同时也提供了系统开发中的管理信息,文档编制充分体现了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可见性。 1 文档分类 本规范把文档分为管理文档和技术文档两大类。系统开发各阶段与文档要求的对应关系见下图: 管理文档 系统开发阶段 技术文档 可行性分析及总体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分析及 规化审核报告 与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报告 系统开发任务书 需求分析与概要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说明书 设计审核报告 与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说明书 确认测试计划 数据库或数据结构设 设计说明书 组装测试计划 系统配置及选型报告 机房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审核报告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说明书 模块测试说明书 硬件安装设计说明书 系统试运行报告 实现与 系统使用说明书 系统转换计划 测试 系统测试报告 源程序清单 系统运行报告 系统运行与维护 系统问题报告 系统评价报告 系统维护手册 系统开发总结报告 系统修改报告2 文档编制 本规范共列出27种文档、其中管理文档10种、技术文档 17种。这些文档对于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来说都是必备的,对于小型系统的开发可对上述文档进行适当归并,为了使文档编制规范化,我们选择了其中8种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文档,对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格式做出了规定,供文档编制时参照执行。 2.1 总体规划报告目录1. 引言1.1 背景 一一系统开发的由来 一一系统开发的组织单位 一一系统的服务对象和范围 一一系统与企业外部环境的关系和联系1.2 参考和引用的资料 一一系统经核准的文件、合同或批文 一一本报告引用的文件和资料1.3 专门术语的定义 本报告使用的专门术语及其定义,缩略语全称等。2. 系统开发概述2.1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2.2 系统开发的特点2.3 系统开发的原则2.4 系统开发方法3. 企业概况 3.1 基本情况 一一地理位置及分布 一一组织机构 一一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 一一人员数量及分布 一一产品结构、生产规模 一一顾客特点及分布 一一企业发展史3.2 企业生存环境 一一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要求 一一国内外同行业发展动态 一一竞争对手的情况 一一与外部实体的关系 一一系统开发资源市场的动态 一一产品市场动态3.3 企业资源 一一人的知识构成及来源 一一近几年的经济效益情况 一一设备情况 一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情况4. 分析企业现行系统4.1 企业发展规划 一一发展目标(目标树) 一一经营方针和战略 一一企业文化4.2 基础工作 一一国家颁布的各类有关技术、管理标准的执行情况 一一自行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的种类和执行情况 一一各种定额的执行和修正 一一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4.3 企业管理状况 一一企业管理的职能划分和层次 一一管理业务流程 一一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4.4 现行信息系统状况 一一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 一一系统目标 一一运行模式(人工或计算机) 一一主要功能及结构 一一信息载体的种类、数量 一一年信息处理量估算 一一信息收集、处理、传递方式 一一系统配置 一一系统开销 一一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4.5 现行系统分析 一一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一一投入能力(资源) 一一适应能力(观念) 一一生产和管理特点 一一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一一一职能划分的合理性 一一业务流程的合理性 一一抽象出现行系统的概念模型5. 需求调查5.1 思想准备5.2 对目标系统的要求 一一主要功能 一一管理思想和方法 一一对信息处理的各种要求 一一运行环境5.3 相关需求 一一现代化管理思想、方法、各种化模型 一一OA 一一计算机检测、监控 一一CAD 一一CIMS6.规划设计目标系统6.1定义目标系统的目标 一一综合指标 一一技木性能 一一经济效益6.2 目标系统的概念模型 一一主要功能 一一人机界面的划分 一一规模和结构 一一运行模式和环境 一一与外部环境的接口6.3 目标系统的整体运行环境 一一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和条件 一一新管理体制、思想和方法的设想 一一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调整设想6.4 系统配置初步方案6.5 几种方案的比较7. 系统开发计划7.1 实施方案 一一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 一一确定开发组织方式 一一阶段划分7.2 投资方案 一一数量 一一来源 一一时间安排7.3 组织和人员保证 一一组织机构 一一确定各类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一一人员来源7.4 改革措施保证 一一改革不适合目标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方法 一一提出有利于目标系统运行的各种建议8. 总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8.1 技术可行性 一一现有技术的估价 一一使用现有技术进行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一一对技术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 一一对关键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水平估价 一一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8.2 经济可行性 一一资金来源可行性分析 一一系统开发费用分析 一一系统运行和维护费用分析 一一对系统效益进行估价(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一-投资回收分析 8.3 运行可行性 一一改革不适合目标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可行性 一一实施各种利于目标系统运行建议的可行性 一一人员适应的可行性 一一环境的可行性(公共设备、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一一法律的可行性(保密、拷贝、转让的限制)9. 几种方案的比较分析10. 结论:可按某方案立即进行,或待某些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或不可行必须停止。 2.2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说明书目录l.引言1.1 摘要 -一系统的名称、目标和主要功能 一一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一一系统分析的组织方式及承担者1.2 背景 一一系统分析的依据 一一系统分析的条件与限制 一一总体规划后的主要变更事项1.3 参考和引用资料l.4 专门术语的定义2. 关于系统分析的组织与管理工作3. 现行系统的详细分析3.1 现行系统的详细说明 一一各部门的职能和目标 一一业务流程 一一数据流程 一一信息输入、处理、输出描述 一一各种具体技术和管理标淮 一一编码体系和适用性 一一现行系统的运行环境 一一主要问题及薄弱环节3.2 系统分析 一一系统目标体系分析 一一系统环境分析 一一功能分析 -人机处理过程分析 一一关联分析 一一数据分析 一一用户需求分析 -人机处理过程分析 一一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分析 一一现行系统运行的概念模式4.系统总体规划方案的调整5. 目标系统的逻辑设计5.1 系统目标和功能确认5.2 总体结构设计 一一系统总控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