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第八章 课件_第1页
健康心理学第八章 课件_第2页
健康心理学第八章 课件_第3页
健康心理学第八章 课件_第4页
健康心理学第八章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1 1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饮食和饮食行为 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第二版第二版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2 本本 章章 目目 录录 饮食饮食 影响饮食健康的因素影响饮食健康的因素 肥胖和肥胖症肥胖和肥胖症 进食障碍进食障碍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第一节 饮食 一、食品与健康 身心健康来自于合理的饮食 和营养。西方社会半数以上的慢 性疾病和过早死亡是由于营养不 平衡或饮食过量造成的。饮食在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多种 癌症以及肥胖症和肥胖相关疾病 中起重要作用,也会影响个体的 心理健康状况。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二、饮食行为与健康 饮食行为分类:特殊饮食、计划性、家 庭/社会影响、零食、食物特性、饮食健 康意识、食物购买、食物准备、外出就 餐、情绪性饮食十方面的内容 也可分为:食物的选择、食物的制作、 零食、情绪影响、健康饮食意识、饮食 偏好六个维度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1.饮食成分均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合理饮食包括: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 油; 食量要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量体重;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限量饮酒; 吃清洁卫生、不变质食物。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2.食品加工 错误烹饪使有益健康的营养物质受到损失, 甚至还能产生有害物质。 油炸:油炸食品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十 大垃圾食品之首。油炸食品是导致高血脂 和冠心病的危险食品。已有研究表明,常 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 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十大垃圾食品 油炸食品 罐头类 食品 腌制食品 加工的肉类食品 肥肉和动物内脏类 食物 这十种食物大 多都有洋快餐 的“三高三低 ”(高热量, 高钠,高脂肪 ;低纤维,低 维生素,低矿 物质),钠盐 或糖类含量过 高,含致癌物 质等特点,长 期食用会对人 体的健康造成 巨大影响。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2)加热:煮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 损失约50,蛋白质、糖类等也会有不同 程度地损失,但对脂肪影响不大。蒸的作 用和煮相似,但矿物质不会损失。对绿叶 菜烹调时要敞开锅,焖煮易将绿叶菜中硝 酸盐还原成致癌物亚硝酸盐。 (3)烹饪方式:多加醋少加碱,会增加食 物的保护层,避免维生素破坏。炊具最好 用铁锅或高压锅,前者能很大程度地避免 有害物质产生,能缩短受热时间,减少营 养损失。要避免使用铝锅,铝对人体有 害。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3.食物搭配 食物搭配不当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 富含鞣酸的柿子和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一起 食用,容易形成胃结石。食品适当搭配可 以促进营养吸收。如脂溶性维生素必须和 脂类一起才能被吸收,若单独食用效果甚 微。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4.饮食方式 饮食方式主要是指个体在饮食规律性、饮 食量、饮食速度和食物选择等方面的行为。 良好的饮食方式包括:三餐搭配合理。 早吃好,午吃饱,晚餐要吃得少。少食多 餐。但少食多餐并不意味着频繁进食,对某些 病人也不适宜。饮食宜缓宜节制。 不良的饮食方式包括:不吃早餐,三餐无 规律,暴饮暴食,偏食或挑食,进食过快,进 食时从事其他活动。烫食和保健食品使用不当 都是不良的饮食方式。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第二节 影响饮食的因素 一、压力与情绪 宋代大文豪苏轼因直言犯上,被陷下狱,与 其子约定,如有凶险之信,往狱中送饭时加鱼一 味。后其子外出,忘了将此事告诉家人。一次家 中送饭时特地做了一道东坡爱食之鱼送往狱中, 东坡见鱼,以为杀身之祸即将降临,十分惊恐, 后来山狱后就终生不再吃鱼。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压力对饮食有直接的影响,约有半数人 在应激状态下比平时吃得多,而另一半人 则可能生理饥饿感受抑制,导致进食减 少。 饮食失调患者的焦虑障碍比例远高于正 常人。 以进食为缓解不良情绪的手段可能是个 体学习的结果。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美国心理学家莱曼还研究个体情绪状态 和选择的食物之间的关系: 通常在兴奋、自信和严肃等积极情绪状态下更 喜欢健康的食物,而在消极情绪下更喜爱缺乏营 养价值的不健康食物,如薯片等。 快乐时候最爱吃甜点更加快乐;在爱的情感中 ,用酒来加强气氛;在个体受到挫折的时候更爱 吃松脆的食物发泄情绪;在烦闷的时候更爱吃点 心换得愉快的体验。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二、学习和认知因素 个体的饮食行为与学习和经验有关。 对食物的认识和态度同样会影响到个体 饮食行为。(媒体的作用)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归因方式等对饮 食行为有影响。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专栏:那些因素会影响儿童饮食偏好? 儿童偏食挑食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 基因和“身体智慧”以及学习和奖罚等可 能影响着儿童择食行为。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三、饮食文化的差异 饮食文化: 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 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 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它也影响 着个体的饮食行为和健康。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 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 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 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一)中国饮食文化 1.特点 多样性 精美 社会心理功能 食疗文化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2.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历史 茶的保健作用 饮茶禁忌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3.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弊端 吃盐多 油多不坏菜 不分餐 贪食野味 精细加工,破坏营养成分 浪费、暴饮暴食和过量饮酒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二)西方饮食文化 大肠癌 蔬菜种类 奶酪 葡萄酒 生食 分餐 盛行快餐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四、家庭影响 父母饮食 习惯 父母文化 程度 父母经济 状况 家庭结构 父母对儿 童饮食行 为态度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五、体型和身体满意度 知识女性中偏瘦者和男性中偏胖者多存在不 良饮食行为(柳春红等,2005)。 越胖、瘦身倾向越强,对自己身体越不满意以 及身体耻辱感越强的人越容易有节食行为(钱铭 怡等)。 对身体的自我满意度是预测将来是否发胖的唯 一变量。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六、进餐情境及食物相关的因素 进食情境 食物容器、食物 包装,以及广告 等 食物多样性和分 量增多 便利性及可得性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第三节 肥胖和肥胖症 一、什么是肥胖和肥胖症 肥胖是指体内过量脂肪堆积而使体重超过某 一范围。当肥胖影响健康或正常生活及工作的通 常称之为肥胖症。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全球体重超标人口16亿,美国成年人中近 65%被归为超重人群, 2010年时,我国18岁及 以上居民超重率升到30.6%,肥胖率达到12% 。 WHO宣布肥胖已成为全球的流行病。WHO 还宣布“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 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可预防致死原因。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肥胖的评估方法与标准 体型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较常用 BMI=体重(kg)/身高(m) 中国运用BMI判断的体型标准是:BMI 18.5是体重过低,BMI 在18.523.9之 间是正常,BMI24.0是超重,BMI28 是肥胖。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二、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1.肥胖与疾病 肥胖会诱发或加重很多疾病,缩短人的寿命 脑血栓 心力衰竭 高1倍 冠心病 多25倍 高血压 多26倍 脂肪肝 男60% 女50% 2.肥胖者面对的社会影响 人们常常对肥胖者有歧视和偏见,容易使肥胖 者有自卑感和精神压力,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和 心理健康。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三、肥胖的机制 (一)生物学解释 1.遗传 Stunkard研究发现 ,体重变化70%与遗传有 关,30%与环境有关。父母体重正常,子女肥胖发生率 为8%10%; 父母一人肥胖,子女50%; 父母均肥胖 ,子女70%80% 肥胖遗传倾向还表现在脂肪细胞数目、脂肪细 胞体积、脂肪组织分布的部位等。(双生子研究)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2.肥胖关键期 婴儿期和青春期最为重要。 3.基因变异 肥胖者可存在基因上的变异。 4.功能障碍和病毒感染。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5.体重调定点理论(set point theory of weight) 该理论认为人体内部调节系统为一个人 的体重和食欲确立了一个调定点,使得每 个人都具有一个理想的生理体重,这体 重不会有大的改变。如果体重太低,个体 就会进食,达到了理想的调定点,就会停 止进食。肥胖是因为这个调定点较高。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二)社会心理学观点 1.生活习惯 多食、进食次数减少;甜食、油腻食物,零食;缺 乏运动。 2.情绪状态及应激 情绪性进食 3.人格差异 外向比内向 发病率高4.6倍;情绪稳定性差者发病 率高6.8倍。 4.认知方式 思维决定进食 5.文化和知识:“胖是健康”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四、肥胖预防和治疗 (一)肥胖的预防 1.儿童期 2.成人初期 3.怀孕期 4.更年期 5.戒烟后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二)治疗 每周减肥0.51kg,每月不要超过5kg 1.饮食控制 2.行为-认知治疗 3.运动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专栏 节食是减肥还是增重? 如果你认为节食一定能减轻体重就会犯错误,节食不 当会增加体重。 在焦虑情绪下,节食者会通过过量饮食掩饰他们的焦 虑不安。节食者对食物更敏感、食欲更强,可能有忽然失 控的过量饮食。 去抑制效应”或“无所谓效应”,因为 节食者往往会想“反正我今天已经热量超标了,无所谓了 ,继续吃吧”。 节食者过度限制饮食而使新陈代谢速度降低5% 10%。所谓“Yo-Yo节食者”,变胖的机会更多。 因此,节食需要长期坚持,并结合身体运动才能有效 降低体重。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第四节 进食障碍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主要 内容 含义、分类 诊断标准和医学后果 特点 病因 治疗方法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一、神经性厌食症(anovexia nervosa) 一种以对肥胖的病态恐惧、体 像障碍、过分追求苗条为特点的一 种进食障碍。 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 BN是指反复暴食,期间患者 情不自禁地消耗大量食物,暴食后 为防体重上升而采取诸如引吐,滥 用轻泻剂或利尿剂,剧烈运动或禁 食等不当措施的一种心理障碍。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厌食症患者女性常见,1540岁的女性 中发病率为1%,平均起病年龄为17岁。男女 发病率之比小于1:20。 厌食症也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当体重减 轻到相当低的水平时,就可能出现极度消瘦, 低代谢状态,难以维持正常体温;心脏受损, 出现心肌无力,心律失常等问题,可突然死亡 ;消化道出现胃排空延迟,便秘,腹痛;精神 方面出现长期抑郁情绪等。 神经性厌食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一) 有意识保持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最低限,体重 第一往往低于标准体重的85%。 (二) 对体重增加过分担心,即使体重已低于标准体 重仍担心不已。常处于担心发胖的恐惧和烦恼中。 (三) 患者存在体象感知障碍,对自身形象感知错误 ,虽然明显消瘦,甚至有客观证据证明体重已低于 标准体重,患者仍认为自己太胖。 神经性厌食的特点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四) 仅与女性有关的症状,主要指闭经,连续3 次月缺失 (五) 女性常见。154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为1% ,平均起病年龄为17岁。男女发病率之比小于1 :20,有趣的是这种疾病多发生于上层和中层 阶级。在近20年中这种差异逐渐消失了。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2007年,伊莎贝尔卡罗(右 图)以骨瘦如柴如同干尸的形象现 身一系列警惕厌食症的公益广告( 身高1.65米,体重33公斤),她 曾经说:“用我的痛苦传递一个信 息:超瘦意味着危险,最终会导致 死亡。”据她自述,她从13岁开始 就饱受厌食症困扰。伊莎贝尔卡 罗于2010年11月17日去世,时年 28岁。流行病学调查厌食症死亡率 高达6%20%。要彻底预防厌食 症,也许首先要时尚界和媒体改变 他们评判美丽身材的标准。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神经性贪食 不可抗柜的强迫自己多食,自己设法进行呕吐以 避免体重增加,有时则是滥用泻药。此类患者的 体重常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女性患者月经仍可 正常。女性较为常见。 健康心理学 第八章 饮食和饮食行为 节目录章目录上一页下一页退 出 神经性贪食的特点 (1)有暴食史,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