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和预防课件_第1页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和预防课件_第2页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和预防课件_第3页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和预防课件_第4页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识别和预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期痴呆的早期识别和预防 我国老年人口现状我国老年人口现状 2011年08月21日 -法制晚报 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六普”主要数据 ,公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有总人口约13.7亿人 。其中,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 48.73%。 我国26个省份(84%)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 比例超过7%,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全国65岁及以上总人口为1.19亿人,占8.87%。 同“五普”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8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 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 五”规划 -中国新闻网2011/08/18 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8亿,占13.3% ,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 2010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 口的比重为23.4% ,约330万。 义乌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11万多人,约占总 人口的14.2%;到2020年,义乌老年人口比例将 达到20%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 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 9月1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日 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 老年期痴呆现状 北京晚报 2008.09.17 - 9月21日为老年痴呆日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和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 委员会等今天启动了“黄手帕”银色关爱行动。 宣传和推广老年性痴呆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早 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呼吁社会给予老 年性痴呆患者更多的理解与帮助。 2010年09月19日 新闻晚报-我国已经超过 600万的老年痴呆患者,其中55岁以上人群患病 率接近4.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2。这 些患者多为独居或与子女分开居住,加之大多数 人不了解老年痴呆早期症状,以至于贻误了最佳 治疗时间。 2001年日本患病率为3.8% ,其中AD患病 率为2.1% 。VaD患病率为1.0 %. 2003年韩国患病率为6.8% ,其中AD患病 率为4.2% 。VaD患病率为2.4%. 2002年巴西患病率为7.1% 2002年古巴患病率为7.1% 2000年欧洲患病率为6.4% ,其中AD患病 率为4.4% 。VaD患病率为1.6%. -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 2005年流调结果显示65岁以上的中国人AD 患病率为4.8% 。VaD患病率为1.26 %. 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增长,如85岁 以上老年人可高达24.29%(1990年上海)。 义乌2009年流调结果显示65岁以上患病率 为6.1% . -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 近46%的痴呆患者不在神经和精神科就诊. 医生和群众对痴呆知晓度较低,48.8%的人群认 为是正常衰老过程,痴呆的漏诊率为73.1 %. 痴呆老人中就诊率为23.3%,服药治疗的仅21.3 %. 每10万老年人口中,老年精神科医师仅有0.3人, 老年精神科床位不到3张,而住院患者中40%是痴 呆患者。 死亡率在老年疾病中占到第四位。 痴呆患者照料者96%未经过正规培训 -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 痴呆综合症 一、概述 1、什么是老年期痴呆 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由于神经退行性变、脑 血管病、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 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的要临床表 现的一组综合症。痴呆除表现有定向、记忆、学 习、语言理解、思维等多种认知功能损害外,多 数病人还表现有行为异常。认知功能缺损和行为 异常终将导致病人的职业及社会生活功能障碍或 丧失。 2、危险因素 年龄 遗传:有精神疾病遗传史者比无遗传史者高35.6% 抑郁:抑郁情绪能增加的危险性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低与有关 女性:OR约为7:1 血管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和心 脏疾病等 其他因素:头外伤、生活方式、职业暴露等 3、诊断系统 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 DSM-(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 二、痴呆的早期症状 痴呆综合症的临床表现ABC症状 A-认知功能减退 B-生活能力 C-精神与行为症状BPSD 认知功能障碍 1、记忆障碍 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远期知识困 难为特点。 以近记忆力受损为主,如刚刚发生的事或 说过的话“扭头就忘”,“丢三落四”工作能力 下降 遗忘几乎是病人家属或同事发现的第一个 智能障碍。 虚构现象 2、抽象概括、判断能力障碍 看不懂电影情节、听不懂他人的谈话 难以解释成语、谚语 难以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对于同类事物的之间的差别不能作出正确 判断 工作能力下降,特别是发生新的情况或向 其提出新的要求时表现明显。 3、计算障碍 计算障碍常在老年痴呆的中期出现,但在 早期即可能表现出来 ,如购物不会算帐或 算错了帐。严重者连简单的加、减法也不 会计算,甚至不认识数字和算术符号,也 不能回答检查者伸出的是几个手指 。 4、语言障碍 AD的言语异常最早是自发言语空洞、找词 困难、赘述、列名困难;继之命名困难。 病人交谈能力受损害,不能讲完整的句 子,听话者常不能从其谈话中理解其连贯 的思路。 5、失认和失用 以面容认识不能最常见,不认识亲人和熟 悉朋友的面貌。自我认知受损可产生“镜综 合征”,患者坐在镜子前与镜中自己的影像 说话,甚至问自己的影像“你是谁?”, 约 的患者有视失认。 AD的失用表现为不能正确地以手势表达方 法做出连续的防止动作,如做刷牙动作等 。 6、视空间技能障碍 在AD早期视空间技能即受损,比其他痴呆 的视空间障碍严重。如不能临摹图形,连 线测验和摆积木、拼图等;患者容易在熟 悉的环境中迷路,如在家邻近的地区中外 出而找不到归宅的路,或在家中找不到自 己的居室,在医院的病房中去厕所后找不 到自己的床位等,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 生活能力下降 早期还能保持着独立生活的能力 中期病人除吃饭、穿衣及大小便还可以自 理外,其余生活均靠别人帮助 ,不能独立 理财、购物等 晚期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1 妄想1 身份识别障碍2 情感症状 抑郁1 情感淡漠1 情感高涨1 焦虑1 失抑制1 行为症状 异常运动行为1 易激惹1 激越/攻击行为1 睡眠紊乱1 刻板行为3 食欲亢进4 进食紊乱1 性功能亢进4 AD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 1Cummings. Neurology. 1997;48(suppl 6):S10-S16; 2Mendez MF et al. J Nerv Ment Dis. 1992;180:94-6; 3Nyatsanza S, et al.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3;74:1398-402; 4Burns A et al. Br J Psychiatry. 1990;157:86-94. 7、情感障碍 抑郁 情绪不稳、反复无常 情感高涨、易激惹 欣快 情感淡漠、孤僻 经常焦虑不安 8、人格改变 固执、自私、自我为中心、计较钱财 不顾他人,如生活上只要自己方便即可 放弃爱好,在社会生活中退缩 冷漠、主动性减退,无活动欲望 失去尊严,如不知羞耻、随地大小便等 9、精神病性症状 妄想,AD早期症状常以妄想出现,以后出 现痴呆症状,这些妄想对AD的早期诊断有 重要的价值。如嫉妒妄想、被偷窃妄想、 虚无妄想、贫穷妄想。 幻觉,以幻视为主。 10、行为障碍 性行为异常,如性欲增强等 攻击行为 无目的的乱走 睡眠紊乱 进食紊乱 刻板行为 三、临床过程分期 期(1-2年): 学习新颖知识能力受损 近事记忆损害 视空间技能受损 言语少或失语 有时抑郁、激惹 EEG(一)、CT(一) 期(2-8年): 近远事记忆严重减退 言语欠流利 构图能力丧失 失计算 生活部分自理 EEG:脑电波变慢、CT:脑萎缩 期(8-10年): 智力严重受损 四肢僵直 大小便失禁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EEG:弥漫性慢波、CT:脑室脑围扩大 四、痴呆的预防 1、 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精神 紧张,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娱乐,使大脑皮层 兴奋部位轮流得到休息,防止过度兴奋而加重神 经系统负担。 2 、饮食要清淡,品种多样化,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多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品,少吃动物脂 肪,饮食要低盐、低糖、控制铝的摄入。节制饮 食,不可过饱。戒烟、适量饮酒。 如多吃干果增加咀嚼,当人咀嚼时,脑内的“海马 ”区细胞便会大量增加 3 、积极用脑,劳逸结合。一般连续用脑1小 时后应休息15分钟。脑力活动多样化,如 看书、下棋、听音乐、做智力游戏等,或 到老年大学去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 、做适当的体育锻炼,循序渐进,适可而 止,切忌剧烈运动。如打太极等慢速运动 、 保持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及舒适美观的 居室环境,并可在家中开展一些有益的活 动,如养花、养鱼、画画等。 、调解心情,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保持乐观的情绪,多参加集体活动,孤独比 贫穷更可怕。 、多与他人交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建议与子女同住 ,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