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静物教案.doc_第1页
水粉静物教案.doc_第2页
水粉静物教案.doc_第3页
水粉静物教案.doc_第4页
水粉静物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粉静物教案(一)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内容?(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又称饱和度。(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3)色彩的冷暖:2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1)固有色:指物体本身的色彩,(2)光源色:指光的色彩,(3)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反射的色彩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色彩。3如何把握色彩画面的“素描”关系? 4水粉画的基本画法有哪些?(1)干画法:(2)湿画法:(3)干湿结合画法:5水粉画的用笔方法有哪些?“勾”:“涂”:“摆”:“擦”:“点”:(二)布置静物 布置静物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三)观察研究不能陷入局部孤立地观察色彩,还要回到整体以观察色彩。(四)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1、构图与画轮廓 2、铺大色调 3、大体塑造4、深入刻画 5、整体调整6、体积表现:7、质感表现(五)水粉写生常见问题分析:“火”,“灰”,“脏”,“花”,(六)水粉静物画技法(七)作水粉画中经常遇到的三个问题1、如何控制画面的虚实程度? 2、画面用色不当会造成什么结果?3、画面局部上的失败用什么方法补救?(八)在室内画静物如何控制光与色水粉写生教案(一)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内容?(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相:色彩的相貌和名称。例如红、黄、蓝等颜色。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例如淡黄、柠檬黄、中黄、土黄、深黄等颜色。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又称饱和度。(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原色:任何颜料都无法调配和组合出来的色,又称一次色。例如大红、柠檬黄、湖蓝。间色间色:用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例如红与黄、黄与蓝、蓝与红等混合而成的橙、绿、紫就是间色。复色: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就是复色。例如红与黄与蓝的混合所形成的黑浊色就是复色。(3)色彩的冷暖:有些色彩会形成暖的感觉,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就会联想到火、太阳的炙热和温暖,也就会在心里产生暖的感觉。因此我们把红色、橙色、黄色称为暖色。当见到蓝色、绿色、紫色等则会联想到蔚蓝的大海、树荫的凉爽,就会在心里产生冰凉和寒冷的感觉。所以我们把蓝色、绿色、紫色称为冷色。2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当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时,由于物体不同,其吸收与反射的色光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物体分析不同的色彩关系,就要重视和理解物体三大色彩的变化规律。(1)固有色:指物体本身的色彩,例如黑头发、蓝天、白云、红苹果等,其中的黑、白、蓝、红就是固有色。(2)光源色:指光的色彩,一般考场都是设在教室,光线是从室外射进来的太阳光,色调偏冷。另外其它有很多光源色,例如灯光。(3)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反射的色彩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色彩。一般情况是物体越光滑,受环境色的影响就越大。3如何把握色彩画面的“素描”关系? 在认识和表现静物的色彩关系时,一定要用单色表现出物体的外形及明暗的变化,特别是考生一定要掌握用单色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在头脑里形成一种画面大的“黑”和“白”的素描关系,许多考生一开始就去分析和研究色彩关系,结果画面色彩和明暗关系越画越灰。要记住的是:只有当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正确,这张色彩试卷才会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4水粉画的基本画法有哪些?水粉画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既有水彩画的水色淋漓、流畅、飘逸的感觉,也有油画的厚重硬朗的质感表现。有“干画法”、“湿画法”和“干湿结合的画法”。其着色方法一般为“先整体后局部”、“先薄后厚”、“先深后浅”、“先暗部后亮部”的作画原则。(1)干画法:又称厚画法,笔上水分少,颜料较多,有时直接用色与色调配,要求用笔肯定、准确,笔触感强烈。适用于山石、树木、陶罐、水果等坚硬的物体。(2)湿画法:又称薄画法,在调色过程中,水分很充足,通常是在前面的颜色未干时就接着画第二笔颜色,也有先把画纸刷湿,然后作画。在静物写生中,背景部分,透明的暗部和柔软的衬布等适宜用此画法。(3)干湿结合画法:指干湿两种画法结合使用的画法。一般在背景和物体的暗部多用湿画法,在亮部和物体的主要部分用干画法。一般用干湿结合画法视觉效果会更好。5水粉画的用笔方法有哪些?“勾”:用小号的笔蘸适量的颜色,根据画面的需要画出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等不同的线条。“涂”:笔上蘸满颜料,在画面上到处涂刷所需要的色彩关系,注意色彩的自然衔接和笔触的变化,用笔宜大一些。“摆”:按照物体形体结构的走向,一笔一笔地把色彩摆在画面上,要求用笔肯定、有力。“擦”:又称“扫”,从字面意思即可理解为在画面上快速揉擦。分为干擦和湿擦。干擦可以表现物体的粗糙和某些物体的边缘,起色彩虚实过渡的作用。湿擦是用干净的笔在色彩未干和浓淡不匀的地方轻擦,可使笔触不明显,多用在湿画法中。“点”:一般用来点物体的高光、画树叶、花瓣等。要求用笔准确、肯定。(二)布置静物 布置静物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静物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情绪和作画的进程与成效。布置静物首要的一点是:富有生活气息便能产生自然美;合乎情理便能产生某种基调或意味。因此,在选择静物前应先构思,不要盲目拼凑一堆静物。在静物画写生中,画什么和怎么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一般地说,选择和布置静物的过程,就是对未来画面的构思、构图、色调甚至表现方法的设计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可供静物写生的题材很多,如室内一角、厨房炊具、文化用品、劳动工具,文物古董、蔬菜瓜果等均可入画。这种静物往往与其典型环境相配合,自然朴实,蕴含着浓厚的生活情趣。作为技法练习的静物写生,应根据画者的具体水平确定作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和布置,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初学时,应尽量选择造型简括、色彩单纯的静物。为使主体突出,可选用适当颜色的衬布加以衬托。如果室内光线条件不佳,可采用聚光灯照明,待掌握了基本的写生程序和基本技法之后,逐步加大练习难度。如:由单个静物写生转入群体静物组合、不同形状和质感的静物组合、对比色的静物组合、类似色的静物组合等写生练习。在用光方面,也可采用室内自然光、混合光、室外光等,以锻炼在多处条件下进行艺术表现的技能技巧。静物写生,意在表现作者对客观物象的直接感受,而不应是纯客观的消极模仿。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向来是艺术家们努力的宗旨。进行写生练习,一方面是为训练运用绘画造型的艺术语言表达客观形象感受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研究一件作品构成形式美的内在艺术规律。画家高庚说:“画面的表现内容,在它被人们认清之前,必须像一支有魅力的乐曲。”是指绘画中由线条、色彩、明暗等诸要素的强弱虚实所构成的对比与和谐。人们对美感的体验和审美需求是多方面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中,有淡雅清新之美,也有浓烈华丽之美;有豪华精巧之美,也有古拙简括之美。由于每人的审美爱好不同,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然会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方法。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任何美的形式只有与它所表现的内容完全契合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内容只有依附在最适合的形式上,才能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具备了较高层次的审美能力和表现技巧,即使极普通的静物,也能画得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摆静物首先应确定主体,选择符合主体内容的物体。大小、深浅得当,适于构图上的横竖变化从整体考虑物品放置的疏忽及前后层次关系,主体物的位置要放得适当,既不要放得靠边,也不能放在画面的正中。环境或背景配置要好,要使衬布颜色的深浅、冷暖摆设得体,不能片面认为衬布只是作为背景。认真设计一组静物组合后的基调与效果,使色彩的构成给人美的感觉。为突出主体内容服务。(四)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1、构图与画轮廓经过观察研究以后,对所描绘的对象有了细致的分析和构思,在头脑中产生了未来的画面设想。构图的好坏是一幅作品成功的基础,也是作者艰苦设计的结果,同时也是作者的艺术修养水平和基本功的体现。构图要从形与色两个方面考虑,只有形与色的整体的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效果。构图应注意研究以下几个方面:a. 视点的高低、角度与物体的间距。b. 物体的位置距离要有疏密、平衡与变化。 勾轮廓:a. 要准确,就是对对象的位置、结构、比例、形体特征及主要细节要准确而肯定。b. 要简洁。 2、铺大色调 铺大色调是着色的开始,要把握住静物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觉,从整体着眼,主体物入手。把暗部色彩画准后,再画明暗交界线及中间色,然后逐步向亮部推移,最后加亮光。也可以从大面积的中间色画起,然后加暗部和亮部。画第一遍色一般从中间的色块开始,用较大的笔,调较薄的或不薄不厚的颜色画大块的色彩关系。将背景、主体物、桌面的区别及它们间的色彩关系画出来,然后将物体受光面的色彩画出,使画面形成一个基本色调。画时要胆大心细,要有激情又要稳重,因此在铺大色调时应根据水粉画的特点,用色时采用先湿后干,先薄后厚,先深后浅的步骤,最低限度地使用“白粉”。把大色调铺得既主体突出又与其他各部衔接得自然,对后来进入刻画和塑造形体阶段打下好的基础。3、大体塑造第一遍上色解决了大的色彩基调之后,即可进入大体塑造阶段。对静物每一个部分进行塑造,这是水粉画写生创作最艰苦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用色彩较充分地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空间。可以从主体部分开始画起,随后塑造每一个静物局部的结构和形体及色彩空间等关系。在完成某一部分的塑造过程中不要忘记整体关系。要经常保持整体看、局部看。局部画又不能画得过分,要适可而止。眼睛要不断在画面上下左右进行比较,以便确定这个物体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此决定深入描绘程度。不断把所描绘的局部和其他部分相比较;使之形体更为确切,色彩更为结实,造型更为概括,画面更为完整。4、深入刻画 细节的刻画,应该是对画而整体关系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因为每个局部都是构成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事实上,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局部的深入刻画而导致整体关系的破坏是屡见不鲜的,就是有相当经验的人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的画其整体效果有时还不如寥寥数笔的草稿。作为训练基本功的写生练习,细节刻画是必不可少的,一张画如没有细节,就不会有表现的深度;精彩的细节刻画,能获得画龙点睛之妙。有的人担心影响整体效果而不敢深入局部,他们每画到一定程度就停步不前,似乎一画细节就必然影响整体,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的确,细节刻画是写生画中的攻坚战,需要毅力和对全局宏观控制。在局部细节描绘的时候,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应随时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例如有的将局部的色彩对比夸大了或将不应该强调的过分地强调了,都可能造成整个色调的比例失调或零乱涣散。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特别是当一张画临近完成的时候,要再进行一次整体的调整。把画面放置远一点观察,很容易发现有的地方画得不够,有的地方画过了,这时就可以先从最有问题的地方开始,一直修改到满意为止。当画面实在无法收拾时,不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画一张。只要有这种决心,总是会成功的。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对画面中的主要物体的进一步塑造,使之更具体,更富有表现力。5、整体调整画面的每一个部分都已进入深入刻画阶段之后,各部分可能会出现与整体不谐调的现象,这样对整体会有所破坏。这时,就要跳出局部的小圈子,检查整个画面,做出适当调整。调整中的着眼点,第一应是对空间层次的处理,前后是否能拉开距离,虚实关系是否得当。其次还要在某些次要部分或不应该过分实在的部分做减弱处理,以求虚实结合。一幅好的习作应该是用笔生动活泼,色彩明快,虚实并举,造型结实,既然既有丰富感人的质感,又有绚丽的色彩。6、体积表现:素描是靠明暗变化来表现体积的,过去,在美术教学中曾经有一种训练方法:即在画好的素描稿上罩上一层颜色,称做铅笔淡彩。这种训练方法,常常给人一种误解:色彩画似乎是素描加颜色,欧洲早期的油画也曾较多的使用类似方法,在明暗底子上罩染颜色。自从19世纪印象画派出现以后,人们对光与色的变化规律有了新的理解,画家们已不满足于对固有色的表现,而是向着更新颖、更丰富的领域不断开拓。物体给人以颜色的感觉是一种复杂的光学现象,当一种物体占有左右、上下及纵深三度空间时,构成物体表层的各个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反射着各种光线,尽管每件物体在各种不同的光照环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变化,但经过分析,也不难找到它的规律。一张白纸如果展成平面,假如光照均匀,颜色变化并不显著;如在中间折弯,白纸则产生两具朝向的面,当两个面受到不同的光照时,则表现出明显的色彩差异;如果将一条白纸带变成弧形,其色彩的变化则随着弧形的弯曲度缓慢的变化。由以上试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同一种材料的物体上,剧烈的体面转折常常形成强烈的色彩变化和对比;缓和的转折关系则一般表现为缓和的色彩。前者多见于方形或近似方形的物体,后者多见于圆形或类似圆形的物体。直接受光源照射的面多受光源所含色性的影响,暗面多受环境反射光的影响。当光源倾向特别明显时,由于视觉的互补原理,强烈的明暗对比中则同时呈现出明显的补色对比。当我们观察到不同形状的物体在一定光照下所发生的变化时,也就不难找到表现立体感的办法。陶罐的上沿是一个平面,与外壁(或内壁)是一个垂直的夹角,当光线从侧上方照射时,两具面的明暗和色彩变化是十分明显的,近似立方体的直角转折;而罐壁上左右方向的变化,则是典型的球面型或圆柱型转折关系。在处理明确的体面转折时,笔触的运用要肯定、果断;在处理柔和的体面转折时,色彩的过渡要自然,与其形体的变化相适应。又如苹果和白菜,似圆不圆、似方不方,也可以说方中有圆、圆中有方。鸡蛋、萝卜虽然都可称为圆形体,但又都有各自的特征,画时应认真研究。葡萄从每个粒看是圆形的,尤其是亮部的点点亮光和暗部由于反光和透光形成晶莹的光彩十分诱人。常有些画者被这一个个的细节变化所吸引,当他们津津有味地描画出一个一个小圆球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主题葡萄,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由许许多多小单位聚集一起构成一个大的基本形,这是很多不规则形体的结构特征。7、质感表现在静物中,所涉及的各种器物不仅各具其形色、体积,质感也是丰富多样的。在生活中,人凭借触觉、听觉、视觉、嗅觉来判断各种器物的硬度、声音、色彩、味道形成一种综合印象。有些特点虽非绘画所能表现、但视觉信号却能诱发人的种种联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绘画表现力的不是。所谓望梅止渴之类的说法,说明了视觉形象能够引起人的心理效应。不同的质地感觉不仅能丰富画面的艺术效果,而且可能被围来作为传达某种情感和心理刺激的形式因素。因此,研究物体质感的表现,其意义远不限于表现客观对象本身,它将为人们进行新的艺术语言的探索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多方面的启示。以下分述各类物体的特征及表现:一、 透明体:玻璃、酒精、水、胶片、冰块等,在物理学上常用无色、透明来表述其特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绝对透明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更谈不上如何表现。我们日常所说的透明体,大都是半透明的。从绘画的角度看来,透明体是通过光线透射来显现其色彩的,不同的质料、形状、厚度、角度等呈现出不同的透射效果。一只装有茶水的玻璃杯,它不像陶缸那样在一道光上有明显的受光面的和背光面的明暗关系,最明显的色彩是来自背景的透射和各反光斜面映出的反射光。在阴影部分也并不都是阴暗的色调,玻璃杯的透光折射和聚光作用,在阴影中形成异乎寻常的明亮色彩,由于茶水的滤色作用,阴影被笼罩上一种暖黄色的色调。有色彩倾向的透明物体,如彩色有机玻璃、红蓝墨水、滤色胶片等,因为它们只透射某种色光,透过这种媒体观察自然景物时,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戴着有色眼镜观物,景物被染上一种既定的色调。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介于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物体,例如薄纸、毛玻璃、绸布料、树叶、花瓣等,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并不把它当做透明物,但在逆光条件下,其透光效果所形成的色彩显得特别鲜明。二、平滑、光洁的物体:如果一件物体表面是光滑的平面,那么会对光线构成有规则的反射,如玻璃镜子、电镀板等,人们能从中看到周围的影像。当镜子表面发生弯曲时,镜中的景象便随着变形、扭曲,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哈哈镜。哈哈镜的映象弯形过大时,有时可能认不出原物的形态,但周围物体的色彩却一一可辨。光滑物体不规则的表面,也就像无数个镜面那样联结、弯曲,从不同角度反映着周围的各种色彩这就是光滑物体的基本特征。平滑光洁之物对光线的变化极为敏感,只要环境稍有改变,都能有所反应,所以,在表现这类物体时,不要被那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所迷惑,只要仔细分辨,都可以找到各个面上的光色变化形成的原理。三 表面粗糙的物体:有些物体,如树皮、地毯、棉团、泥土等,由于表面凹凸不平,对光线形成漫反射状,与光滑的物体比较,有所不同。其一是粗糙的表面在受光后形成许许多多小的明暗面,有着极复杂的变化,由亮面到暗面形成慢节奏的色彩推称,过渡柔和,随着受光部侧光部背光部的体面转折,有秩序地排开亮调灰调暗调三种基本层次。其二是对环境色光的影响反应迟钝,由于反光能力差,没反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力较小。无论从明暗变化、色相变化、纯度变化,都有相对的稳定性。以上只分析了透明体、平滑光洁物体及表面粗糙的物体在外观上的视觉特征,其目的是研究不同的物体的差别与共性,以掌握相应的表现方法。因此,我们在练习中应严格要求,仔细分析。例如,您在画衬布时能否画出粗毛料、粗布料、化纤、丝绸等几种质感的差别?能否画出毛桃、鸭梨、苹果、板栗等在感觉上的的差别?能否画出木器、漆器、陶器、瓷器等不同的视觉效果?(五)水粉写生常见问题分析:“火”,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用色纯度过高,几乎用管装或瓶装的颜料原色未加调和即直接作画,给人以火、生、楞的感觉。此外,用色太厚,特别是用非常厚的颜色在画面上“干拖”、“干拉”都会造成画面的焦枯、火气。这些都说明初学者缺乏水粉画的调色和用笔经验。“灰”,是指在整幅画面中缺乏物体的暗部与亮部的色彩对比,这其中包括明度对比和色彩的冷暖对比。此外,静物中有些鲜艳、明亮的色彩因纯度不够从而产生灰的感觉。另外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因是用色彩表现某一物体时,调配色彩的种类过多,复色间相调必然产生灰、闷的感觉。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水粉写生用过量的水分调少量的色彩,画出的作品也会产生灰、脏的感觉。这是由于水粉颜料的特性造成的,因为水粉颜料主要由填充剂和着色剂混和而成,加水稀释后,饱和度就会降低,色彩会变得灰暗。它与水彩颜料的性能不同,稀薄的水彩会产生透明、柔和的微妙效果,而水粉颜色调了过多的水分就会变得苍白无光。所以调色时一定要控制用水量,以保证颜色的鲜明度。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粉的优势。“脏”,造成画面脏色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在表现某种色彩时,调配的色彩种类过多,最后导致色彩倾向不明确而成为脏色。另外一个很典型的原因是,很多初学水粉画或经验不足的考生,在水粉静物写生中经常会用水或很稀薄的色彩在较厚的底色上刷抹、揉擦并加以修改,以求协调柔和的过渡面色彩。这样画出的物体色彩,干燥生就会产生脏、灰暗的感觉。协调邻近色、过渡色,必须调出明确的倾向色彩,摆上或趁湿画上去,这样的色彩衔接才是真实而漂亮的。“花”,产生的原因是对整组静物大的色彩关系、大的明度关系缺乏把握的能力。有这方面问题的考生往往素描基础也比较薄弱,作画时容易一头钻进细节关系,一味去抠细小的色彩变化,从而丧失了物体大的色彩冷暖关系及色调倾向,特别是大的明暗层次关系。要克服这个毛病,需要在观察和着色时从大处着眼。建议考生用宽大的扁笔进行开始阶段的铺色,注重大的暗面、中间面及亮面的色彩变化,暂时忽略细微的起伏及微妙的色彩变化,抓住并控制了大的体面色彩关系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表现,相对较容易克服琐碎的毛病。但从根本上说,整体观察与整体表现才是克服琐碎毛病的有效方法。(六)作水粉画中经常遇到的三个问题1、如何控制画面的虚实程度? 画面虚实完全根据需要来控制,如风景当中的雨雾天气,画时需要湿而虚的画法多一些才能出现自然效果。而阳光明媚的情况下则相反。画静物也是这个道理,但无节制地制造虚和实必然会带来以下的结果:画面“死板”,画中物体面面俱到,采用大量干画法,紧紧抓住物体的前后左右不放松,环境与主体处处抠得像木雕;画面物体虚无缘渺,在技法上过多使用湿画法,水色渗流,物体形象含混不清,使画面一塌糊涂。画面中的虚实处理没有固定的规定,主要是依画者的感觉灵活掌握,画面的虚实关系需在画面整体的范围内,应该实的地方则实,应虚的地方大胆地虚。实有刀砌斧劈之力度,虚有线断气不断、意到笔不到之妙境。使画面有强有弱,有刚有柔,充满生机和变化。2、画面用色不当会造成什么结果?画面“脏”、“生”、“闷”等问题,都是用色不当所致。“脏”,月附多地使用黑、蓝、褐等颜色,到处重复且色彩的空间位置放置不对,上色用笔潦草粗糙以及在色彩没干的情况下,又用湿色过多地涂抹,都会造成“脏”效果。要克服这种毛病应做到:调色要在一定的纯度上(调色时要以一种颜色为主,如冷色以冷为主,暖色以暖为主)少加对比色,使画面色彩冷暖分明;在用笔上尽量干净利索,少拖泥带水。这样才能克服“脏”的问题。“生”,即画面上运用太多太纯的颜料就显得生硬。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中间色的描绘,适当地利用冷暖灰色,并在物体上找一些虚而过渡的颜色。“闷”,使用红、黄等纯色,又缺少明暗冷暖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力在画面中画出几种补色,增加画面中冷暖和明暗的对比,从而打破画面的沉闷。在作画过程中调色和用色是画者的经验、判断和修养的综合,要认真去总结这些经验。3、画面局部上的失败用什么方法补救?水粉画局部画的失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大面积湿画法完成的局部,干后再画则衔接不到原来的色彩上去;另一种是画得很厚又很腻的地方,只有再加厚干压,但最终还是不理想。出现这两种情况前者可采取用干净的湿笔轻轻刷湿需要改的部位,让颜色恢复湿后的面貌,再把要改的地方补上,这样干后就能基本一致。后者最好用清水把局部厚色清洗的办法,也是用干净的湿笔刷,然后用于笔吸去水分。局部修改要控制色、水不流动为佳。如清洗到露出纸时,再补救就容易多了。画面补救只能是局部的,如果一幅画大面积都很糟,实际是无法补救了,如把补救浪费的颜料和时间换成再另画一幅也许效果会更好但要吸取失败的教训。(七)在室内画静物如何控制光与色我们说在室内有稳定的光源,这种稳定只能停留在光照角度与投影的稳定,严格地讲,如一组静物画一天,从早到晚的光线强弱是不稳定的,另外室内光多是依靠天光,天的忽晴忽阴不但给明暗带来微妙的变化,色光也有冷一点,暖一点变化之分。这些在作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光照变化能引起色彩冷暖的变化。控制这种变化很简单,也就是当你在很短一段时间内把画面大的色彩关系布置到画面上去后,如果大关系准确,实际上画面的关系已成立,下面要做的准备是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和深入画面。;如光线变化不大,对静物的影响也不大,可以完全依靠这种关系画下去,一直完成画面。假设画面的颜色刚铺上一半,突然外面乌云密布,室内光线大变,这种情况最好是停下来,等光线有所恢复再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