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有限公司目前位于*,而*属于*断裂带,最易造成的危险有:地震灾害。以上事故能够造成多数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并造成生产停止。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2.2 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2.3 保护环境优先。2.4 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的思想。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详见综合应急预案。3.1.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 员:* * * *3.1.2组长职责:根据公司所在地政府发布的地震应急救援命令,全面指挥公司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1.3副组长职责:3.1.3.1协助组长负责公司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调、组织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设备、物资和人员;3.1.3.2向组长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1.3.3保持与事故现场有关方面的直接联系;3.1.3.4组织相关技术和其他管理人员对公司现场重大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3.1.3.5定期检查各部门和人员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3.1.4领导小组职责:3.1.4.1指导生产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地震发生时产生的灾害损失;3.1.4.2负责建立应急队伍、建立通讯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3.1.4.3完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3.1.4.4收集和整理在应急反应技能演练和实施中所获得的信息;3.1.4.5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及与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工作;3.1.4.6向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3.1.4.7编制地震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开展对职工的防震知识、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3.1.5.1应急救援机构成立三级应急救援机构,由项目经理负责。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需要配备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各组织机构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4 预防与预警 由技术、安监人员对可能涉及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进行风险评价,对评价出的危害因素编制具体的管理方案或控制措施。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按管理方案或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控。5 信息报告程序地震灾害发生后,及时向处、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报告的内容有:地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项目部伤亡人数、损失初步估计及正在采取的抢险措施等。事故抢救时间较长时,现场抢救负责人每隔半小时,向处应急领导小组及部门经理汇报一次抢险进展情况,接受处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6 应急处置6.1 响应分级6.1.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本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级至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级至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级至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6.1.2地震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条件 (1)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i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2)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3)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在省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市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4)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市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5)确定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权限:级响应由市人民政府决定、级响应由市人民政府决定,级、i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决定;级、级响应由市人民政府上报省人民政府,同时抄送省地震局,并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办公厅,同时抄送中国地震局;级、i级响应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办公厅,同时抄送中国地震局;、级先期处置,均以事发地县(市)人民政府为主。6.2 应急响应6.2.1 应急程序6.2.1.1现场作业人员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应立即发出救援信号,在最短时间内报告现场管理人员或应急领导小组组长。6.2.1.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救援工作。6.2.1.3发生一般以上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向处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现场采取应急措施情况、需要上级给予的人员和应急物资的支持等。6.2.1.4 当事故严重程度超出控制范围或者控制能力不足时,应急领导小组可向处或地方政府发出救援的请求。6.2.2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6.2.2.1 加强日常地震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地震知识的学习。6.2.2.2 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6.2.2.3 地震时,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疏散。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6.2.2.4 地震发生时,在室内时要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在屋中来不及撤离时,可用被褥等蒙住头部和身体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家俱下,或在小开间及墙角躲避; 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6.2.2.5 地震时要用随手物件护头和捂住嘴,防止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6.2.2.6 当大地震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危险区6.2.2.7地震发生时,在室外,汽车司机要选择安全地带刹车,要停留在开阔地方,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在山坡上注意滚石,同时要远离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胁。6.2.2.8 地震发生时,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藏在办公桌下,震后迅速撤离;正在操作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然后迅速撤到安全处。对于特殊设备操作人员,要按专门操作程序运作。6.2.3 现场救援措施6.2.3.1自救1、 未伤人员尽快抢救其他人员,被压在室内的人员,要尽可能向有空气和水的方向移动,节约食物和水,以便维持尽可能长的时间。2、封闭在室内的人,不可使用电气、火柴、蜡烛等,最好用手电筒照明,如闻到煤气或有毒气体时,最好用湿衣物等捂住口鼻。3、保持镇静,保存体力,待外面有动静时再大声呼救或敲击。4、对自己所处的空间,设法加固,以免余震时再次倒塌伤人。5、尽快离开房间,不可轻易再进房内,以免强余震再次震坍房屋伤人。6、震后住在防震棚等处的人员,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和食物卫生,防止传染病。7、地震时失散的人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家人取得联系。6.2.3.2 互救1、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只要是在最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抢救他们。此种做法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2、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从废墟中将人扒出来,如果是伤者、病者,他们还没有脱离危险,即使无病无伤,如果埋压过久,也有必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流血者要及时止血,骨折者要作简单地包扎。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出来后要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3、 震后初期的抢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若利用工具,如铲、铁杆、斧、木棍等,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挖到人时更要小心,不可用利器刨挖,最好用手一点点地抠。在一些梁、柱相互叠压的情况下,挖掘时要特别注意仔细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的阻挡物,对上面重物需进行必要的支撑,绝不能鲁莽行事。挖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粉尘碎物飞扬,以免误伤和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采取洒水息尘的办法。 4、现场抢救中,力争及早除去伤员身上或伤肢的重物,立即固定伤肢,不要拉扯被压埋者,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抬伤员不能一人抬手,一人抬腿,扭曲身体,以免造成伤员瘫痪,应用竹木床板、担架运送伤员5、技术人员提出抢救方案,在明确被埋人员情况和确认不发生次生事故的前提下,采取切实措施,组织挖掘抢救被埋人员,同时派人监视现场,防止发生再次坍塌。6、 当部分建筑物坍塌时,现场抢救人员可用铁锹、撬棍进行人工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7、 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泥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8、 对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进行人工呼吸,予以心脏复苏。9、 若有骨折时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6.2.4 灾害后的再预防措施 6.2.4.1 地震灾害结束,仍要与当地地震、气象等有关部门保持联系,防止余震的发生。同时,要制定防止余震发生造成再次伤害的措施。6.2.4.2地震灾害发生后,要对在建工程项目的质量、受损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对灾害造成的安全隐患及时予以消除。难以消除的要写出书面报告给甲方和监理单位,并提出整改意见。6.2.4.3要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保持联系,防范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地震后应配备必需的药品,对生活、生产环境及时消毒处理。6.3 处置措施7 应急物资设急救箱,备有常用药品、消毒药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氧气袋、担架、铁锹、撬棍等若干急救物资。8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应急设备、设施、物资等要及时配备,建立应急物资台帐。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应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创意园区房屋拆除合同
- 地铁站内部装修工装施工合同
- 活动策划服务租赁合作合同
- 航空研发排水沟施工合同
- 智能旅游合同管理办法
- 航空航天建设保养室外施工合同
- 智能酒吧系统安装工程合同
- 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聘用合同
- 期刊出版合作协议
- 动物园硅PU施工合同
- unit-10-A-Debt-to-Dickens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2024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47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报废农机拆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民宿管家》课件-民宿管家之客户沟通
- 小学生书法展览活动方案
- 农村夜校班国语试卷完整版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课件 第十八章 埃及的新闻传播事业
- 四川航空介绍
- 从销售到营销的转变与发展
- 机关食堂食品安全
- 氨氮的测定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