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风偏瘫的推拿治疗 康复中心 前言 中风偏瘫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仍是世界医 学领域的难症。 前期 手术、药物 一定效果 减少和降低了死亡率 后期 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治疗效果不能持续巩固 导 致患者肢体肌肉萎缩、瘫痪、痉挛,关节挛缩 运动功 能障碍或丧失 给病人带来终身的不便和痛苦。 而现代医学的发展认识到中风患者神经损伤 后的恢复过程包括:(1)病理性方面的恢复;(2 )功能性恢复两个部分,而功能性恢复主要依 靠大脑的可塑性机制,即大脑功能的重组。西 医康复治疗就是根据大脑可塑性原理,促进大 脑功能的恢复。 病理性方面的康复治疗有哪些呢? 目录 一、西医 1.推拿作用 2.后侧、前侧治疗 二、中医 三、中西医结合 一、西医 手术、药物 期间,脑组织因 多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导 致大脑指挥传导功能阻滞,病人从头部到躯干再到一 侧上下肢的神经干、支和神经纤维的指挥传导功能也 随之丧失。肌肉及其软组织得不到大脑、中枢神经的 诱发、刺激和兴奋,导致血液循环极差。导致营养缺 乏,造成肌肉等纤维组织瘫痪、萎缩、痉挛。各纤维 组织不能收缩和伸展,使各组织层次之间和邻里之间 发生粘连,造成纤维组织关系紊乱、组织间隙缩小或 消失,形成弥漫性缠裹性压迫,从而导致病人一侧或 双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丧失 。 1.推拿的作用 (1)、皮肤 (2)、滑膜 (3)、肌肉 (4)、血管 (5)、关节 (6)、神经 (1)、皮肤 剥开皮下粘连,软化皮 内和皮下挛缩增生的组 织,扩大组织间隙,加 速皮内和皮下组织的血 液循环,加强末梢神经 的传导和毛细血管的新 陈代谢,使局部皮肤弹 性和伸展功能恢复 (2)、滑膜 骨膜、关节滑膜、韧 带滑膜、纤维滑膜、 肌束滑膜、肌滑膜 剥开组织纤维间和周 围滑膜相互的粘连, 理顺纤维组织间的关 系,扩大各滑膜间的 间隙,解除滑膜对各 纤维组织间的各种压 迫,达到功能恢复 (3)、肌肉 使局部肌肉痉挛缓解, 肌纤维和肌肉的弹性加 强,力量增长,通过有 效剥离肌肉结节和条索 ,使其间隙扩大,理顺 神经、血管、肌肉等组 织关系,从而加强神经 的传导,加速了局部和 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强 了局部的营养,恢复肌 肉和其他纤维组织的功 能 (4)、血管 血管壁有硬变软,有厚变 薄;使血管的收缩力和舒 张力加强,血流量增加, 血流速加快,物质交换和 新陈代谢增加,调节和加 速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 各器官的机能,促使各功 能恢复 中膜 内弹性膜 内皮 外膜 (5)、关节 解除肌肉、肌 腱移位,韧带 绞锁,小关节 紊乱,关节半 脱位和脱位, 从而起到润滑 关节和保护关 节功能的作用 (6)、神经 通过对不同部位神经的兴奋、抑制等刺激,起到局部影 响整体,整体带动局部,远端刺激近端,近端指挥远端 ,周围反馈中枢,中枢指挥周围的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 , 内脏感觉神经躯体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达到使机体各 器官功能恢复 ,神经传导功 能和整体抵抗 力加强的目的 。 2.后侧、前侧治疗 头顶部 后侧治疗 (1)、颈后部 (2)、背腰部 (3)、下肢后部 前侧治疗 (1)、颈前外侧 (2)、上肢 (3)、胸腹部 (4)、下肢前部 头顶部 对扩张脑血 管,建立 脑部的侧 支循环系 统可起到 明显效果 后侧治疗 (1)、颈后部 (2) 、 背 腰 部 (3)、下肢后部 前侧治疗 (1)、颈前外侧 治疗颈和头部,保障颈部和 颅底伴行的神经、血管、肌 肉的正常位置和间隙,使其 功能正常运行。防止颈部肌 肉粘连,压迫颈部伴行的血 管和神经,使脑的各种功能 紊乱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可促进大脑神经传导,促进 脑血和氧的供给以及新陈代 谢,并增长和加强脑细胞的 生命力。 (2)、上肢 上肢 前臂 手 (3)、胸腹部 (4)、下肢前部 二、中医 本病以早期治疗为主,一般在中风后2星期,适宜 推拿治疗。平肝熄风、行气活血、疏筋通络、滑利 关节是本病的治疗原则(严隽陶主编推拿学)。 取穴及部位:大椎、肩井、臂臑、曲池、手三 里、合谷、居髎、环跳、殷门、承扶、委中、承山 、昆仑、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风市、梁丘、肾 俞、大肠俞、命门等穴。 手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拿法、摇 法、捻法、配合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 患肢取俯卧位:医者先以 滚法于背部脊柱两侧约5 8分钟,在滚腰骶部的同时 ,配合腰后伸被动运动, 接着滚臀部及下肢后侧及 跟腱,为时3分钟在滚臀 部的同时,配合髋外展被 动运动,然后大椎、肾俞 、大肠俞、命门、环跳、 殷门、承扶、委中、承山 ,诸穴以酸胀为度,擦腰 骶部以热为度。 患者取侧卧 位:医者施 滚法于居髎 、风市、阳 陵泉3分钟, 并按揉上述 穴位以酸胀 为度。 患者取仰卧位:医 者施滚法与大腿前 侧小腿前外侧至足 背,并对患侧膝关 节作极度屈曲,足 掌踏床的姿势下滚 足背部,然后按揉 伏兔、梁丘、膝眼 、足三里、丘墟、 解溪、太冲诸穴以 酸胀为度,拿委中 、承山、昆仑、太 溪,以有酸胀麻的 感觉为佳。 患者取坐位:医者 施滚法于肩井和肩 关节周围到上肢掌 指部5分钟,在滚 肩前缘时结合肩关 节上举、外展的被 动运动,滚腕部时 结合腕关节屈伸被 动运动,按揉肩内 陵以酸胀为度,拿 曲池、合谷穴以酸 胀为度,摇掌指关 节,捻指关节,最 后搓肩部及上肢。 患者取坐位或仰 卧位:医者施一 指禅法于下关、 颊车、地仓、人 中、承浆穴5 8分钟,拿两侧 风池、肩井穴结 束治疗。 通过“推穴道,走经络”,改善患者脏腑功能,促进 阴阳、气血失调的恢复,调理脾胃,培补肝肾, 全面改善身体功能,从而为中风患者整体康复 提供更有益的平台,不仅对改善患者肌力和肌 张力,降低病残率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可以避免 因西医康复治疗时患肢过度活动导致的皮层 的坏死面积扩大,较单纯应用西医康复具有更 高的安全性指数。 三、中西医结合 结合现代康复学对中风后运动功能恢复的6阶 段理论,发挥中医康复学辨证论治、整体治疗 的优势,根据患者的Brunnstorm分期进行辨证 推拿治疗。 期(弛缓期 ) 以增强肌张力为治疗 目的,可采用头穴配 合背俞功能带及足穴 反射区推拿,以患侧 为主,辅以健侧肢体 的循经推拿及功能活 动,配合良肢位的摆 放、关节运动等西医 康复方法。 期(痉挛期) 以抑制痉挛、促进正常运动模式转换为治疗目的 ,除应用施滚法于痉挛优势侧肌腹部获取深部组 织酸胀感至优势痉挛被即刻缓解为度,还应快速 掌擦法于痉挛劣势侧至该侧肌张力增强为度等手 法操作,除此之外,将推拿治疗中的被动运动类手 法与西医运动疗法结合,对各个关节进行有针对 性的协调性锻炼,对于平衡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 的张力,提高运动的随意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恢复期) 以培补正气、健运脾胃为目的,针对病久导致的 患侧肌力弱于健侧,选用膈俞、脾俞、胃俞、肝 俞、胆俞、肾俞等背俞穴,应用擦、点、按等手 法调理气血、濡养经筋,配合相应的各关节抗阻 力运动,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协调性,更有助于 患者肌力的恢复。 针对患者中医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如肝肾阴 虚患者强调在肾俞、肝俞、八髎、涌泉等部位操 作,配合应用扫散胆经、抓拿五经、搓摩胁肋、 横擦腰骶命门等特殊治疗手法,可以发挥培补肝 肾、壮骨柔筋之效果,从而使患者阴阳气血失和 得以调养。 注意事项 加强患者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 若病程在1年以上,则推拿效果较差。 本病治疗时间较长,故在治疗过程中应观察病情 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 位等。 患者应保持情绪的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