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营养支持治疗_第1页
ppt课件-营养支持治疗_第2页
ppt课件-营养支持治疗_第3页
ppt课件-营养支持治疗_第4页
ppt课件-营养支持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支持治疗以及危重病人的肠内营养 北京协和医院MICU/RICU 王京岚 营养支持治疗 将营养物质经肠道输入称完全胃肠内营养 (Total enteral nutrition, TEN)。 将营养物质预先制备成可以不经消化而直接为肠 道吸收的成分,称要素饮食(Elemental diet)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TPN). 禁食时机体代谢的改变(一) 正常成人一般每日约需能量1800kcal。 禁食时,机体只能动用自身的营养储备。 体内碳水化物的储存很有限(肝糖原约200g, 肌糖原约300g). 蛋白质在体内都和一定的机能结构相联系,没 有单纯作为能源储备的机体蛋白。 禁食时机体代谢的改变(二) 脑、神经组织,红细胞和肾髓质的所需能量均 需葡萄糖供应。禁食24小时后,肝糖原即被耗 尽,而肌糖原仅能被肌肉本身所利用。 体内葡萄糖的来源转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生所 供给,每日约需耗损蛋白质75g。 在禁食的最初几日内,每日尿排出氮714 1071 mmol(1015g). 禁食时机体代谢的改变(三) 脂肪虽是机体最大的能源储备,但机体需要一 个过程才能利用脂肪供能。 禁食时间延长后,脑组织等逐渐适应于氧化酮 体以代替葡萄糖作为能量的来源。 蛋白质的糖异生减少,每日尿内氮的排出可减 至214286mmol(34g)。 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将对机体的功能和结构带来 影响,出现体重下降、抵抗力减弱和肌无力等 。 禁食时机体代谢的改变(四) 在禁食的早期,如果每日从静脉给予葡萄糖 100g,虽然供给的热量仅375kcal,但能够明 显地减少蛋白质的糖异生,使每日尿氮的排出 减至143357mmol(25g),而不是1015g 。 补给葡萄糖还能防止脂肪代谢所产生的酮症 创伤或感染时机体代谢的改变 机体对创伤、手术或感染的代谢反应表现为高 代谢和分解代谢。其程度与创伤和感染的严重 程度成正比。 此时,机体能量消耗增加,胰岛素反应不足, 处理葡萄糖的能力降低,补充外源性葡萄糖对 体蛋白的节省作用不如禁食时明显。 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尿氮增加;脂肪动用加 快;体重减轻。 创伤后或严重感染时,能量需求可增加100% 200%。 氮的来源(一) 肠外营养中最佳氮来源是L-氨基酸溶液。 人体蛋白质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 因此氨基酸溶液应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和12种非必需 氨基酸。 全面平衡的氨基酸液更能为机体所利用,其必需氨基 酸应占到总供氮量的40。 反之,当某一氨基酸成份失调,则不能完全被肌体所 利用,多余部分将从尿中排出。 氮的来源(二) 有些疾病不能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中某一氨基酸 。 肾功能衰竭不能有效地合成组氨酸; 肝衰和新生儿患者,酪氨酸和半胱氨酸合成减少 。 这几种氨基酸称为半必需氨基酸。它们提供不足时 , 人体蛋白质合成就会受影响。 有人认为只有特殊蛋白质(如支链氨基酸:异 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具有节省效应,实 际上除了在肝病中能改善脑病外,临床研究并 未显示这种溶液比平衡氨基酸来得好。 能量的来源 在肠外营养中最佳的非蛋白质能量来源应 是糖和脂肪所组成的双能源。 碳水化合物 (一) 肠外营养中最佳碳水化合物应是葡萄糖。 食物中大部份碳水化合物都是以葡萄糖形式到达机 体组织。 血糖水平监测不仅容易做而且化费少。 葡萄糖在过去肠外营养中,常作为唯一能量来源, 但现已证明这会有许多的缺点。 碳水化合物(二) 糖作为单一能量系统的缺点 (1)高血糖 (2)肝脏的脂肪浸润 (3)产生大量的CO2 (4)消耗大量的02-尤其是败血症患者 (5)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碳水化合物(三) 当葡萄糖的供应量达到三羧酸循环所能氧化的 最大量时,过多的葡萄糖就被转化成为脂肪酸 ,一部分储存脂肪组织中,另一部分沉积于肝 脏导致肝肿大。 糖氧化产生的CO2要多于脂肪酸所产生的CO2 同时耗O2也增加。 因此,对肺功能储备有限和脓血症患者输注葡 萄糖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脂 肪 在肠外营养中提供脂肪和糖-双重非蛋白能量具有多 个优点: (1)单位体积含热卡量高。 (2)脂肪和葡萄糖组成的双重能量系统比单一能量系统代谢 更 为有效,它具有更佳的省氮效应,为达到氮平衡所消耗 的 能量相对较少。 (3)能避免单独输注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肝脏的脂肪浸润 等 并发症,另外C02产出减少,减轻肺组织负荷。 (4)水、钠潴留显著减少。 (5)防止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脂肪乳剂热卡摄入常用比例是占到总热卡的3050% ,最高量为85%。 体重(BW)是营养评定中最简单,直接,可靠的指 标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 体重kg/身高2(m2) 氮平衡计算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氮平衡氮摄入氮排出 膳食或静脉营养溶液中蛋白质量(g) (尿中尿素氮+) 6.25g 病人营养状况评定(1) 病人营养状况评定(2) 正常值 轻度 中度 重度 白蛋白(g/L) 35 2834 2127 21 转铁蛋白(g/l) 2.52.0 1.82.0 1.61.8 1.6 淋巴细胞总数 2000 1200-2000 900-1200 900 免疫皮肤试验 十 十 十 氮平衡测试 -5-10 -10-15 -15g 病人营养状况评定(3) 血浆蛋白质的半衰期及营养不良参考值 参考值 半衰期 营养不良 白蛋白 20天 35g/L 转铁蛋白 8天 2.0g/L 前白蛋白 2天 0.2g/L 视黄醇结合蛋白 12小时 0.1g/L 热卡(一) 当热卡缺乏时,无论内源性或外源性蛋白质, 均将被利用作为热卡的来源。 及时给予足够的非蛋白质性热卡( nonprotein calories),特别是同时补充葡 萄糖与脂肪(而不是单独补充葡萄糖),将会 减少患者的机体蛋白质消耗,有助于将外源性 氨基酸与氮质合成蛋白质。 热卡 为了维持一般体重或理想体重(usual or ideal body weight, IBW),每日需要的热卡量约为30 35 kcal/(kgIBW) 使体重轻度增加的热卡需要量为40 Kcal/( kgIBW) 如果存在额外丢失(如瘘管引流)或额外消耗 (败血症或其他高代谢状态时),每日所需的 热卡量可能更高。但热卡过负荷,也可导致诸 多代谢并发症 Harris-Benedict公式(HBE) 根据身高、体重、年龄与性别计算基础能量消 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 BEE)。 在卧床、无损伤与发热因素的男性患者中,根据 HBE计算的BEE= 66.5 + 13.8体重(kg)+ 5.0身 高(cm)- 6.8年龄(周岁) 女性BEE = 65.5 + 9.5体重(kg)+ 1.8身高 (cm)- 4.7年龄(周岁)。 根据此公式计算所得数据,比用间接能量测定仪 (代谢车)所测得的静息能量消耗(rest energy expenditure, REE)值约高10.8%(无应激状态患者 )或低19.9%(应激状态患者)。 液体 一70千克体重的成人每日正常约需水分 30ml/kg,或按每补充100kcal热量约消耗 100ml水(1ml/kcal)的标准补充液体量 。 蛋白质 一般胃肠道疾病患者每日摄取蛋白质1.0 1.5g/(kgIBW),即足以维持其正氮平衡 ,少数可能需每日2.0g/kg。输注的氨基酸 溶液必须满足机体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 总氮平衡,并取决于输注的非蛋白质热卡 数量(9-11)。非蛋白质热卡(即由碳水化 合物或脂肪产生的热卡)与氮质(克)之 比以150:1为宜。 机体对热卡及蛋白质的需要量( 每日) 热卡需要量 蛋白质需要量 (kcal/kg) (g/kg) 休息状态(内科患者)20-30, 0.8-1.1 儿童生长期 3040 1.62.0 轻度分解代谢状态 3040 1.11.6 极度分解代谢状态 4580 1.63.0 非蛋白质热卡与氮质或蛋白质的 最适比值(10) 非蛋白质热卡与 非蛋白质热卡与 氮质(g)之比 蛋白质(g)之比 儿科患者 230300:1 230300:6.25 一般内科患者 150160:1 173:6.25 轻度分解代谢状态 180:1 180:6.25 极度分解代谢状态 185250:1 185250:6.25 无肾功能时 250400:1 250-400:6.25 注g蛋白质产热4kcal;g脂肪产热9kcal;g 葡萄糖产热3.4kcal g氮质6.25g蛋白质 1kcal4.18 KJ(千焦)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 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适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 碳水化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达到营养 治疗的一种方法。 可提供足够的热量、氨基酸和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 防止或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重建和恢复机体的无 脂细胞群,促进康复。还可使机体得到正常的生长发 育,正氮平衡,伤口愈合和体重增加。 全胃肠外营养液的渗透压相差较大,因而也影响了静 脉输入的选择, 50%烧伤;多发 性 创伤;大手术;脓毒症; 严重肠道炎性疾病。 TPN对治疗有益 1大手术. 7-10天内病人不能从肠道获得足够的营养 如全结肠切除术;食道胃切除术;全盆腔清扫术;主动脉瘤切除术 。 2中度应激. 7-10天内不能进食 如中度创伤;30-5O%的烧伤;中度急性胰腺炎;重症化脓性胆管 炎;神经系统创伤等。 3肠外瘘;肠道炎性疾病 4妊娠剧吐,持续5-7天以上的呕吐者 5需进行大手术、大剂量化疗或其他处理的中度营养不良 的 病人。在治疗前7l0天给予TPN 6在7-1O天内不能从胃肠道获得足够的营养的病人 7炎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改善营养2-4周后再手术,等待粘 连 松解。 应用TPN价值不大的 1轻度应激创伤而营养不良,且胃肠功能在 10 天以内能恢复的病人;2O%的烧伤;轻度 急 性胰腺炎;轻度软组织损伤。 2手术后应激后短期内胃肠功能即能恢复者 。 3已证实疾病不能治疗的病人。如癌肿已有广 泛 转移又无治疗方法。 TPN不宜应用 1. 胃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的营养。 2. 估计TPN应用不超过5天。 3. 需及早手术的病人,不因应用TPN而耽误时间 。 4. 病人的预后提示不宜应用TPN。如病人已进入 临终期;不可逆的昏迷等。 全胃肠外营养所用营养液的要求 1. 每日供氮0.20.24g/kg体重,热量167188kJ/kg(40 45kcal/kg)。 2. 氮(g)和热量之比为1:628837kJ(1:150200kcal)。 3. 含有适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 钾与氮的比例为5mmol:1g,镁与氮的比例为1mmol:1g, 磷量为每4184kJ(1000kcal):58mmol。 5. 氨基酸和葡萄糖应同时滴注,以保证氨基酸能为机体所充 分 利用,不致作为热量被浪费掉。 6. 在较长期的不用脂肪乳剂的胃肠外营养治疗的过程中,应 定期补充脂肪乳剂,以防发生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7. 补充胰岛素以防高浓度的葡萄糖引发高血糖。 8. 氨基酸注射液应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并 含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一般应为1:2。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1) 经外周静脉的胃肠外营养(PPN) 多为一种配合性或过渡性疗法,可与EN等疗法同时进行,是一种不太浓缩 的溶液. PPN使用的氨基酸-葡萄糖溶液比单独使用葡萄糖溶液更能改善氮 平衡。即使不同时输注脂肪乳,其促进机体合成清蛋白的作用与脂肪乳同 时输注时几乎相同。 可提供热卡14002000 kcal/d,其主要热卡来源为脂肪。适用于对轻度营 养缺乏患者进行短期(12周)治疗。本法要求患者必须有良好的周围静脉, 能耐受输注一定容量和渗透压的液体(600700 mOsm/L)。 (2) 经中心静脉的胃肠外营养(CPN) 经中心静脉(一般为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注高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和 其他营养素的治疗,提供热卡高达3 0004 000 kcal/d。输注的碳水化合 物为10%25%的葡萄糖溶液。脂肪乳提供总热卡25%,甚至达50%。 (3) 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PICC)的肠外营养 TPN疗法 一般的TPN溶液渗透浓度介1200-12200mOsm/L之间, 为了达到既有最佳的非蛋白质热卡与蛋白质的比值,又 能使输注液的渗透浓度低于700mOsm/L,必须同时使 用葡萄糖溶液与脂肪乳剂。 脂肪乳每日输注剂量成人不宜超过2.5g/kg,儿童不超 过4g/kg。如仅为达到防止必需脂肪酸缺乏的目的,一 般每周只需输注脂肪乳23次。 糖占总热量的65%75% 脂肪占总热量的15%20%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15% 中心静脉插管后检查有无并发症,应摄X线片 插入导管部位的皮肤应每天更换敷料,并用碘制剂作局部处理 准时正确的输液速度,最好用输液泵 每2-7天测体重一次 测上臂中点周径及皮褶厚度一次/二周,血细胞检查一次/一周 体温、脉搏一日四次,血压每天一次 记出入液量、尿,每天分析K,Na,N排出量 病房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及护士至少每天讨论病情一次 使用临床观察表格,逐日填写。实验室监测,一般要有氮平衡 ,血浆蛋白,血糖及电解质等项目 临床监测的基本项目 TPN并发症及其预防 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等技术问题所致的并发症: (1)穿刺置管的并发症:可发生气胸、血胸、水胸、臂丛神经 损伤、空气栓塞,导管扭结或折断等并发症。如能熟悉 锁骨下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和掌握正确的穿刺技 术,一般可以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2)感染:其原因是由于导管系统以及营养液的污染。 导管系统可以是置管当时无菌操作不严格,也可以 是护理不周。经常经导管加入药物或经导管取血增加了 污染的机会,应视为禁忌。 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迹象和不明原因的发烧或腹 胀,应时刻想到与导管和输入物有关的可能,应检测 输液瓶内残渣,作细菌培养和血培养,必要时拔出导 管,管尖作细菌培养。 与代谢有关的并发症(一) 与输入高渗葡萄糖有关的并发症 (1) 高血糖: 掌握不好单位时间内输入量,机体不能适应,就可出 现。重点在于预防,只要调节好单位时间入量,并观察临床反 应如有无利尿,出入量平衡等并辅以实验室检查测血、尿糖等 ,可以及时发现。 (2) 低血糖: 要逐渐撤去TPN、或周围静脉输等渗葡萄糖,以防低 血糖发生。由于目前脂肪乳剂的普及应用,只有一半的热卡来 自葡萄糖,这一类并发症的机会已明显减少。 (3) 非酮性高渗性昏迷: 在血糖高达600-700mg/dl时可产生。 (4) 高渗状态: 尤其在老年人,有糖尿病、尿毒症及严重应激状态 下,TPN输液太快,糖浓度相对过高时易于发生。一旦发生, 应停输高渗糖,补充等渗盐水和电解质(如钾),应用外源性胰 岛素等,还要注意低血糖的发生,应该设法改用混合能源的 TPN 与代谢有关的并发症(二) 与输氨基酸有关的并发症 (1) 肝脏毒性反应:发现TPN疗程中SGTP、AKP以及Bil升高等 , 一般认为是由于对氨基酸的耐受性不良所致,但长期应用高 糖、小儿较长期应用过量脂肪乳剂亦可发生。然而肝毒性反 应多数是可逆的。 (2) 肝性脑病: 肝功能不正常病人,输入含色氨酸、苯丙氨酸量高 的 溶液,由于苯核族氨基酸量大,可以改变血浆氨基酸谱,引 起脑病。在这种情况下应输支链氨基酸溶液。 (3)肝脂肪变性:在较长期输入过量葡萄糖又缺乏必需脂肪酸情况 下可产生,也和营养不良本身有关。故近来多不主张长期由 葡 萄糖供给太高的热量。长期过量输脂肪乳剂的结果亦可发生 肝 脂肪变性。但适量的脂肪乳剂有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与代谢有关的并发症(三) 重要营养物质的缺乏 低血磷症:严重的低血磷症可表现为昏睡、肌肉软弱、口 周或肢端刺痛感、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昏迷抽搐,血 液 中红细胞的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降低等。 但 只要每日按需要量补充就可完全预防。 (2) 锌缺乏症:临床可产生口周、肛周红疹、出血性皮疹、 皮 肤色素沉着、脱发、腹痛、腹泻或伤口愈合不良等。 由 于锌是许多重要酶所必需的元素,并和免疫功能有关 , 故严重锌缺乏的病人往往显得很危重。对TPN治疗的 病 人补充足够的锌,就可预防这种并发症。 完全胃肠内营养 (Total enteral nutrition,TEN) 按成分可分为以下类别: (1) 由结晶氨基酸等组成的肠内营养剂,不需经消化便 可 吸收。 (2) 以水解蛋白等成份组成的肠内营养剂。经少量消化 过 程便可吸收。 (3) 以完全蛋白等组成的肠内营养剂。需经消化过程后 吸 收。 TEN 优点 比静脉营养更符合生理状况 吸收的营养物质经门静脉先输送到肝脏,有利 于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 食物的机械刺激及其对消化道激素分泌的刺激 ,是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重要因素 手术后或创伤后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促进肠蠕 动恢复,减轻腹胀,还可防止肠粘膜萎缩,预 防创伤应激时易于发生的肠道菌群移生,降低 感染率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比较 肠外营养的局限 肠内营养的优势 肠粘膜萎缩 维持胃肠道功能 肠道功能失调 损害其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免疫功能 损害胃肠道局部免疫功能 细菌异位 脓肿等并发症 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较差的内外科治疗效果 肠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肠腔肠腔细菌、内毒素易位细菌、内毒素易位 外来侵害外来侵害 (感染、休克、创伤等)(感染、休克、创伤等) 全身炎症应答综合征(全身炎症应答综合征(SIRS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MODS) 多系统器官衰竭(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MSOF) 肠道粘膜屏障 肠内营养的输注方法 一般病人对肠内喂养都需一段适应期,才能耐受全浓度 和 全量。投给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次投给:此法主要用于胃内营养喂养,每次200、400ml,每 日6、8次。一次投给的优点是不受连续输注的约束,有类似于正 常 膳食的间隔,但因肠内容量限制,不适用于肠内喂养. (2)间歇输注:依靠重力和输液泵缓缓滴注(30ml/min),每次持续 30-60分钟,每次250-500ml,每日4-6次。其优点为较连续输注有 更多的活动时间,也有类似正常膳食的间歇时间. (3)连续输注:开始一般用等渗液,速度为25-50ml/h。或 能耐受,则增加速度,以每8-12小时递增25ml/h的速度增加用量; 然后增加浓度,速度和浓度不可同时增加; 对不耐受者可将浓度 和 速度减至耐受水平,再逐渐增加。输液泵比重力滴注好,滴速恒 定,滴注一般为每日16-24小时连续均速滴注。 瑞能推荐用法 作为唯一营养来源: 推荐剂量为:6-8瓶/天(1560千卡-2080千卡), 30kcal/kg/日,平均剂量1500ml/日,1950kcal/日 管饲剂量表(通过重力或泵调整输注速度)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 速率 ml/h20406080100100 量(ml)4008001200160020002000 时间 (h)202020202020 间隔(h)444444 EN 路经选择 经口 经鼻胃 经鼻十二指肠 经鼻空肠 胃造口 空肠造口 临床营养支持路途的选择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一) 胃肠道并发症 (1) 腹泻:引起肠内营养病人腹泻的原因主要有: 同服治疗药物:抗生素治疗改变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 , 而引起腹泻。各类抑酸药改变了胃酸而引起细菌生长过 度 和腹泻。一些高渗性药物也会引起渗透性腹泻。 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时小肠绒毛数目和 高 度减少,刷状缘水平降低使小肠吸收力下降。 血浆蛋白水平低下,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与腹泻 有 确定的关系,对这类病人仍应管饲。因为肠内营养的存 在 有助于刺激酶的产生,并有助于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的 维持。对病情严重的病例,可静脉输注白蛋白制剂以快 速 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 胃肠道并发症 (1) 腹泻:引起肠内营养病人腹泻的原因主要有: 膳食因素:膳食中的乳糖、脂肪、纤维素含量及渗透 压 都是引起腹泻的原因。防止的措施是对乳糖不耐受的病 人 避免使用含乳糖的膳食,病人对高渗膳均有一适应过程 , 一般早期应以等渗液开始。 细菌污染:造成膳食污染的原因很多,如配制、输送 、 室温下时间过长等。预防的方法有:无菌配制和输注时 避 免污染。营养膳配制后室温下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二)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三) 胃肠道并发症 (2)腹胀、恶心、呕吐:引起原因有: 膳食的种类(高浓度、高脂含量); 药物(如麻醉剂); 肠麻痹; 胃无张力; 其它疾病(如胰腺炎、营养不良、糖尿病和迷切术后); 输注溶液的浓度、速度和温度; 处理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减慢甚至暂停输注或降低浓度。 对 冷液体加温,逐渐增量,使肠道有一定的适应过程。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四) 代谢并发症 (1)高糖血症: 常见于接受高热卡、糖尿病、高代谢及皮质激素治疗期间。 老年病人由于糖耐量不足特别容易发生。 管饲期间可每4-6小时检查尿糖和酮体一次,当营养液输注 达到全浓度和最大量至少48小时后,检查结果持续阴性,由 改 为每12小时一次或停检。如出现高糖血症应给予胰岛素治疗 。 (2)高碳酸血症: 给高碳水化合物膳食时,CO2产生增加,如肺功能不全,高 碳酸血症易促发呼吸衰竭,防止方法是减少碳水化合物用量 。 (3)电解质平衡失调: 原因是体液不足或超负荷,大量电解质从肾和胃肠丢失,膳 食用量不足或过大。常见的有钠、钾、磷的增高和降低,以 及 低镁血症等。营养支持期间应定期检测,及时处理。 重症病人的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其基础是: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等分解激 素 的增高 TNF、IL-1、IL-6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 PGE2、NO和白三烯B4等炎症介质产生增加 其表现是: 蛋白质分解增加 脂肪动员加速,肝脏脂肪合成增加 糖异生途径激活,糖氧化和摄取障碍(与胰 岛 素受体作用受抑制相关) 最终结果: 分解代谢合成代谢的高代谢状态 营养不良的后果 体重丢失 0-10% 安全期 10-15% 进入危险期 如需继续治疗,应开始营养支持 20-25% 危险期 应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30-35% 恶液质,死亡 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重症早期的营养支持:减轻营养底物的 不足,防止细胞代谢紊乱,支持组织器官 的结构和功能,参与机体调控免疫和生理 功能,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产生。 重症后期的营养支持:进一步加速组织 的修复,促进患者的康复。 营养支持的必要性 细胞是机体最基础的功能单位 当细胞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底物时,细胞 凋亡增多。进而可与其他因素一起引起 MOSF 所以,重症病人器官功能的维护和组织的 修复实际上必须有赖于细胞维持正常的代 谢功能 代谢支持 (Metabolic Support) 为机体提供适量的营养底物以维持细胞代 谢的需要,而不是供给较多的营养底物以 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 既防止底物不足影响器官的代谢和功能, 又避免底物的供应过多而增加器官的负荷 ,影响器官的代谢和功能。 通过药物或生物制剂调理机体的代谢,来 达到降低机体代谢率或促进蛋白质合成的 目的。 环氧化酶抑制剂抑制PG的产生,继而降 低代谢率。 rhGH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代谢调理 (Metabolic Intervention) 1. 体重严重丧失: 如低于理想体重10%以上,6个月内 体重改变超过10% 2. 高代谢状态: 如高热,大面积烧伤,败血症,外科大手 术,骨折及恶性肿瘤等 3. 营养素丢失增加: 如肠瘘,开放性创伤,慢性失血,溃 疡滲出,腹泻及呕吐等 4. 慢性消耗性疾病: 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 肝病,肾病,风湿病等 5. 胃肠道疾患或手术: 如吸收不良,短肠综合症,胃肠道 瘘,胰腺炎等 6. 使用某些药物或治疗: 如放疗,化疗等 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病率 病科 普外 综合内科 呼吸内科 骨科 老年 营养不良 n=100 n=100 n=100 n=100 n=100 轻度 10 11 13 28 4 中度 16 27 19 5 20 重度 1 8 13 6 19 合计 27 46 45 39 43 BJM 1994 呼吸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发生率25%-74%1-3 1。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支持 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2000年版482页 2。 Mcwhirter JP. Incidence and recognition of malnutrition in hospital. BJM 1994;308:945-948 3。陈良安,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时的营养支持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成立大会(2004年. 北京)论文汇编54页 营养不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1,3-7 4.Lubos Sobotka, 临床营养基础,第二版P177 5.林江涛,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状态与营养治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6;19:5 261-264 6.罗显荣,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不良,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89;9:3 121-122 7孙志慧,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营养学报,2002;24:3315-317 何时给予营养支持 从维持细胞代谢的角度,越早越好。 但在循环建立以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未得到纠正时给予支持,可能会加重代 谢紊乱。 所以,一般在应激状态发生24-48小时后 开始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营养物质的供给 按热量大卡计算每天基础能量消耗(BEE) 1. Harris-Benedict公式: 男:66+13.7X体重+5X身高-6.8X年龄龄 女:66.5+9.6X体重+1.7X身高-4.7X年龄龄 2. 估计计方法: 2030kcal/kg/d 3. 简简易估算:体重50kg-1300kcal/d 60kg-1500kcal/d 70kg-1700kcal/d 80kg-1900kcal/d 按热卡估算每天静息代谢率:( REE)=BEE应激因素(系数) 无并发症的大手术 1.0- 1.1 中等创伤; 中等腹膜炎 1.25 严重损伤/感染/器官衰竭 1.3- 1.6 烧伤面积体表面积的40% 2.0 估算所需热量 REE 活动发热动发热 等因子 肌肉做功活动(下床、行走、躁动)热量 需增加10%-25% 发热增加所需热量为每天每增高15%- 10% 确定蛋白质需要量 1g氮=6.25g 蛋白质 正常蛋白质需要量 1.0-1.5 g/kg/d 有应激因素时,系数 所需能量(kcal/150)=所需含氮量,或 6.25 (kcal/150)=所需蛋白质质量 供给的能量中糖脂之比为1:1 糖的供给量:,2004;11:4:202-204 决定经肠道还是肠道外营养 尽可能经肠道内营养 即使经肠道营养不能满足能量所需,尽可 能经肠道补充部分营养 经肠外补充不足量 Canad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 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2003, 27: 355-373 Clinical trials were assigned “level 1” if randomization was concealed, outcome adjudication was blinded, and an intention-to- trea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rials were assigned “level 2” if any 1 of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was unfulfilled. For each intervention that had 2 similar studies to estimate the common risk ratios and associate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for death and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The common risk ratios and their CIs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random effects model of DerSimonian and Laird as implemented in Revman 4.1. We considered p10 days), obes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malnourishe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ractitioners will have to weigh the safety and benefits of hypocaloric PN on an individual case- by-case basis in these latter patient populations. Does the presence of lipids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