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1.1.2 项目法人 柞水县林业工作站 1.1.3 项目法人代表 朱文有 1.1.4 项目主管单位 柞水县林业局 1.1.5 项目建设技术依托单位 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1.1.6 项目性质 新建 1.1.7 建设目标 (1)通过 6260 亩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使柞水县核桃栽培面积达 到 23.95 万亩,优质良种核桃基地达到 3.03 万亩。 在正常年份,核桃示范园 3 年可以挂果,5 年亩产 30 公斤,十年进 入盛果期,亩产 120 公斤,平均亩产 75 公斤。示范园年产核桃 469.5 吨 以上,年产值 939 万元。项目区群众依托核桃经济林示范园户均年收入 增加 2792 元,人均年增收入 601 元。 (2)提高基层及农户经济林建设技术水平,使传统粗放分散经营向 集约规模化经营型转变,辐射带动区域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 (3)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 3.72 个百分点,进一步促进当地生态环 境的改善。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可吸收项目区劳动力 417 人。 1.1.8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为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建设规模 6260 亩,新建大 型宣传牌 2 块,标志碑 6 座,购置工器具 501 件(套)。 1.1.9 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 1 年,即 2011 年 3 月2012 年 4 月。 1.1.10 项目建设地点 柞水县蔡玉窑、瓦房口、石瓮、小岭、凤凰、柴庄六个乡(镇)。 1.1.11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500.10 万元。其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财政预算内以工 代赈专项资金 240.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48.0%,其中劳务费 72.00 万元, 占总投资的 14.4%;市、县两级配套资金 130.05 万元,占总投资的 26.0%;群众投工投劳折现 130.05 万元,占总投资的 26.0%。 1.1.1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机构代码:435201549) 1.2 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依据 (1)商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 2011 年财政预算内以工代 赈建议计划的通知(商发改2010817 号); (2)陕西省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陕林发2006189 号); (3)陕西省干杂果经济林发展规划(陕林发2008339 号); (4)商洛市核桃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 (5)柞水县2010-2015年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柞政字201014号);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3 (6)核桃标准综合体(试行)db61-2010-01; (7)名优特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 建设用地规模 新建核桃经济林示范园用地 6260 亩。 1.3.2 技术指标 (1)造林初值密度:33 株/亩,株行距 45 米; (2)造林成活率85%,保存率 95%以上; (3)苗木质量:级以上嫁接苗,苗高 40 厘米以上,地径大于 1.0 厘 米;品种纯度 95%以上; (4)定干高度 0.61.0 米; (5)授粉树配置:主栽品种与授粉树比例为 81。 1.3.3 经济指标 (1)林木产量:在正常年份,核桃示范园 3 年挂果,5 年亩产 30 公斤, 十年达到盛产期,亩产 120 公斤。平均亩产 75 公斤,单价 20 元/公斤, 产值 1500 元/亩; (2)工日单价:50 元/工日; (3)用工量:每亩 6 个工日; (4)单位面积综合成本:每亩 798.88 元。其中:苗木费 330 元/亩,整 地栽植 200 元/亩,抚育管护费 100 元/亩,物料费 50 元/亩,辅助工程、 工器具购置和其他费 118.88 元; (5)设施:宣传牌 6000 元/块,标志碑 1800 元/座; (6)病虫害防治及工器具:病虫害防治 10 元/亩,生产工器具 2 元/亩;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4 (7)其他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咨询审计费,分别按工程直 接费用的 1.5%提取; 科技支撑费、勘察设计费:分别按工程直接费用的 2.5%提取; 基本预备费:按不高于工程直接费用与工程其他费用之和的 5% 计算。 1.3.4 苗木基地供给指标 项目区苗圃地面积 100.0 亩,年产嫁接成品苗 60 万株以上,项目区 苗木完全可以满足示范园建设需求。 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进行 生态环境建设的宏观战略决策,符合“以工代赈项目”的资金投向重点,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建设项目目标明确、布局合理、 规模适度、技术可行、风险可控,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 用性和可操作性。项目完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与由来 商洛市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是当地 特色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果大、皮薄、仁饱、味香享誉国内 外。柞水县作为核桃的优生区,在发展核桃经济林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工程等林业重点 工程的实施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柞水县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 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止 2009 年,全县核桃经济林发展到 23.2 万亩, 其中核桃良种基地 2.4 万亩,已获得经济效益的中幼龄林以上核桃树总 株数 520 万株,占总株数的 51。核桃年产量 3100 吨,产值 8680 万元, 户均核桃收入 1842 元,人均核桃收入 560 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 18.7% 以上。为振兴区域经济、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显著贡献。 经过多年努力,柞水县核桃经济林产业发展发生了四个明显的转变: 一是由过去的零星栽植向规模化栽植转变;二是由传统的晚实实生向早 熟良种化栽植转变;三是由过去的出售原品经营向分品种采收,按优劣 等级增效销售的集约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加工增值转变;四是由过去的粗 放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 目前,柞水县核桃经济林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 品种混杂、管理粗放、单产低、资源分散、采收困难、加工滞后、低温危 害严重、病虫害时有发生、总体规模小以及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制约 了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柞水县委、政府根据县域自然条件、资源 优势及区位优势,以及陕西省林业厅干杂果经济林发展规划(2008 2013)、商洛市核桃产业五年(20092013)发展实施方案,组织编制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6 了柞水县核桃产业四年(20092012)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强壮龙 头、巩固基地、突出特色、延伸产业链,创建品牌”的目标。根据商洛市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 2011 年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建议计划的通 知(商发改发2010817 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 2011 年财政预 算内以工代赈林业产业项目为核桃示范园建设,使核桃真正成为农村经 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林产业布局,实现 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 市场需求分析 2.2.1 国内市场分析 我国核桃栽培面积 2500 万亩以上,年产核桃 49.90 万吨左右,人均 占有 0.38 公斤,而同期美国人均占有量为 1.1 公斤,只有美国、西欧等 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量的 34.5%。 核桃营养丰富,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用途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在 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核桃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消费数量在逐 年上升,价格也不断走高。按总产量市场销售 50%份额计算,实际人均 消费量为 0.11 公斤。而工业发达的美国人均消费核桃 1.5 公斤,法国为 1.2 公斤,德国为 1.1 公斤,英国为 0.7 公斤,日本为 1.0 公斤,香港地区 1.2 公斤。在核桃消费上,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但是随着我国 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转变,人们对具有医疗 保健功能的核桃食品逐步认识,在国内的销量也会逐年增加。我国目前 对核桃产品的需要量每年将增长 1020%,预计到 2020 年人均消费量 达到 0.55 公斤,总需求量将达 70 万吨;2030 年人均消费量达到 0.95 公 斤,总需求量将超过 120 万吨。因此核桃产销的国内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7 2.2.2 国际市场分析 核桃因营养丰富,在国际上有“大力士食品”和“益智果”的美称,深 受消费者欢迎。 我国核桃主要出口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出口空间很大,呈逐年上 升趋势。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带壳核桃出口量年平均为 1120 吨,占世界 出口总量的 1.2%。目前,国际上需求量以每年 10%的速度增长,每年需 要增加 45 万吨核桃产量才能满足消费需求。随着我国核桃种植品种化、 集约化、标准化的推行,果品质量将明显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提 升,出口渠道进一步拓宽,贸易量将迅速增大。 2.2.3 市场风险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核桃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以及医疗保健作用等 方面的研究,国际贸易量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我国人口众多,有充足的 消费市场;同时,随着核桃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与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其 作为主要原料用量也愈来愈多。多年来,柞水县生产的核桃销路畅通, 供不应求,且价格一再攀升。因此,预计核桃市场出现滞销的机率很小, 本项目没有太大的市场风险。 2.2.4 风险防范对策 核桃产业项目的最大风险是病虫害和晚霜低温对核桃产品品质及 产量影响,而导致的经济效益下降。目前,对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比较深入,也有成熟的科学管理配套技术,通过选用抗病虫良种壮苗, 加强科学管理,增强树木长势,提高抵御病虫为害的能力,可以降低病 虫危害风险。对晚霜低温危害,通过加强与气象部门协作,及时预报危 害发生时间和几率,采取覆盖和烟雾措施,也可以达到降低气象因素对 核桃产业危害的风险。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8 2.2.5 核桃经济林建设的经验和存在问题 2.2.5.1 建设经验 一是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柞水县是陕西省核桃优生区之一, 历届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按照高产、 优生、高效、生态、环保的要求,积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着力推进 林业经济林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使全区优质核桃种植 面积逐年增加。同时,核桃作为当地农村传统产业,群众自发栽植积极 性高,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均有成片核桃林,是核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二是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促进了核桃发展。近年来,柞水县各级政 府积极推广高接换头、低效林改造、新品种引进、基地化建设等实用技 术,强化核桃栽植、田间管理、病虫低温防治、采摘加工等科学管理,使 当地的核桃产量、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群众增收步伐也得到加快。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做强经济林产业链条。柞水县通过电视、 会议、新闻报纸、网络等渠道大力宣传核桃经济林产业发展政策、市场 优势、比较优势等,引导群众开展经济林规模化种植。同时,政府通过表 彰核桃产业发展示范户、向群众提供核桃良种补贴、开展技术培训和技 术指导、给予资金扶持、提供市场供求信息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形成全 县上下抓核桃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优势品牌的良好局面。 2.2.5.2 存在问题 (1)良莠不齐、品种混杂。目前,全区核桃栽植大多为实生繁殖苗, 品系不清,品种比较杂乱,优良品种较少,造成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不 高。 (2)资源分散,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经调查了解,全县核桃种植面积 虽然达到 22.7 万多亩,连片面积仅 2.12 万亩,大多呈点状或小块状分布,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9 缺少基地化和大面积栽植,难以发挥经济林产业规模效益。 (3)管理水平较低。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当地核桃大多仍沿用粗放 经营管理方式,对成熟的综合管理技术还没有完全接受,造成核桃栽植 数量大,但效益低现象。 (4)病虫害及晚霜低温危害较重。核桃举肢蛾、小蠹虫、炭疽病、黑 斑病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由于现有核桃多为抗病低的实生品种, 受其影响较大。每年发生的晚霜和低温,也是影响核桃产量的主要因素 之一。 (5)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产业发展。资金短缺、投入不足,使的新技 术推广应用、基地化规模建园难以展开,灌溉设施、肥料、种苗难以满足 实际需要,设备陈旧、仪器缺乏难以更新。这些,都对核桃产业发展形成 制约,急需项目支撑和扶持。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 项目建设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柞水县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体、“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也 是我省主要林业县(区)之一。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工业基础薄弱,经济 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有利的区位优势和资源 优势,以产业培育为核心,以规模化经营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支撑,以 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坚持“板块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抓示范、 促规模,抓规范、提效益”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核桃这一当地优势特色 产业,取得了初步成效。止 2009 年底,全县累计核桃经济林面积 23.20 万亩,现有挂果树 520 万株,总产量 3100 吨,产值 8680 万元,户均核桃 收入 1842 元,人均核桃收入 560 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 18.7%以上。因 此,实施核桃示范园建设,对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步伐,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0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3.2 项目建设是加强林业产业建设,建立特效经济林基地的需 要 陕西省林业产业规划纲要(20062020)、陕西省干杂果经济林 发展规划(20082012)、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核桃等五大干杂果 经济林产业发展意见中均将核桃经济林基地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柞 水县是我省核桃经济林的重点县,也是核桃的最佳适生区域之一。当地 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传统的特色产业和农民主要增收项目。 在该区域发展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发挥资源及品种丰富优势,优化 土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配置,实施基地化带动作用,增强核桃品牌 发展战略和市场竞争力,对推动柞水县核桃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 现实意义。 2.3.3 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 要 柞水县地处秦岭南坡东段,属我省水源涵养果树林区,也是南水北 调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资 源保护、长江防护林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实施,森林植被覆被率显 著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目前区域内大部分坡耕地仍 以低效农业种植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土地的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而且部分地段水土流失严重。核桃为深根性高大乔木,枝叶浓绿茂密, 树姿优美深,具有很强的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也具有很好的观 赏价值。因此,开展核桃示范园建设,不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 于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善保障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和带动 相关的生产资料、运输、贮藏、产品深加工以及旅游观光、服务等行业的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1 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3.4 项目建设是依靠先进技术实现科技兴林战略需要 全国林业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林业发展,既要靠政策、靠投入、靠机 制,也要靠科技进步。要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粗放经营向 集约经营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实践经验表明,建设核 桃经济林示范园,进行集约化经营和科学管理,就必须依靠科技投入才 能实现。所以,项目建设是加速科技兴林战略进程的必要手段。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地理位置与范围 柞水县位于商洛市西南部的秦岭东段南坡,东与商州、山阳为邻, 西和宁陕县接壤,北与长安、蓝田县为界,南与镇安县毗连。地理位置界 于东经 1084930至1093550, 北纬 332540至335515之间。东西 最长 72 公里,南北最宽 42 公里。国土总面积 2332 平方公里。 拟建项目区位于柞水县南部和东部的乾佑河、社川河流域,行政隶 属涉及蔡玉窑、瓦房口、石瓮、小岭、凤凰、柴庄六个乡(镇)。地理坐标 介于东经 10910至 10936, 北纬 3341至 3325之间。 3.2 自然条件 3.2.1 地形地貌 柞水县地处秦岭东段南坡,境内山岭纵横,山高坡陡,谷岭相间,高 差悬殊。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乾佑河、社川河、金钱河、金井河 相间排列在各山系之间,形成柞水特有的以西北部为掌结的掌状地貌。 县内最高处为牛背梁,海拔 2802 米,最低处为柴庄乡银潭沟口,海拔 541 米,相对高差 2261 米。主要农业地貌有:河谷坡塬、低山丘陵、中山 和高山四种类型。项目区分别属于以下两种地貌类型: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2 低山丘陵:位于大中地形下部,海拔高度 9001250m,相对高差 100250 米,粱脊狭长平缓,局部有陡峭孤峰,以直形坡为主,其次为 凸凹复式斜坡,坡度 520 河谷坡塬:位于河流两岸及其邻近地带,海拔多在 900 米以下,相对 高差小于 100 米,地势开阔平缓,坡度 110 3.2.2 河流水系及水文 全县河流属长江水系。境内山青水长,山谷相间,沟壑纵横,沟壑密 度平均每平方公里 2.41 公里,共有大小河沟 7320 条,其中 10 公里以上 50 条,集水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有 9 条。主要有乾佑河、金井河、 金钱河、社川河等。乾佑河是县域内主干河流,流长 60.3 公里,平均总 比降 7,流域面积 865.76 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2.51 亿立方米;金钱河 其上游为金井河,其主要主要支流有蔡玉河、社川河、小河和红石河等, 境内流长 72 公里,流域面积 1041.46 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2.77 亿立方米。 全县地表水总流量 6.54 亿立方米。人均占水量 4100 立方米,为商洛市 人均 3.2 倍,是陕西河网密度大,水资源丰沣县(区)之一。 示范园建设大多依河而建,水量充足,无污染,可满足示范园灌溉 用水。 3.2.3 气候 柞水县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山地气候,具有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 渡的特点。年平均气温 12.2,极端最低温度为-13.9,极端最高温度 为 37.1,年日照时数 1860 小时,年降雨量 770.4 毫米,平均无霜期 205 天。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雨涝、霜冻、低温等,特别是河谷地带干 旱对农业生产危害最为严重。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3 3.2.4 土壤条件 因受纬度、气候、植被类型、高差等影响,土壤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 显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水平分布大致以小岭、凤凰至 柴庄一线,以北多为棕壤,以南多为黄棕壤;垂直分布海拔 1400 米以上 主要为棕壤,海拔 541-1400 米之间为黄棕壤。全县土壤共有 7 个土类, 14 个亚类,63 个土种。其中棕壤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的 52.58%,其 次为黄棕壤,占全县总面积的 43.07%,其它各土类占全县总面积分别为: 淤土 2.85%,潮土 0.26%,紫色土 1.12%,水稻土 0.07%,山地灰泡 0.04%。 示范基地土壤为黄棕壤。土层 45 厘米以上,质地中壤砂壤,肥力 较高,ph 值 7.07.2。 3.2.5 植被条件 植被属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个植被带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 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各类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种类极为丰 富。据有关资料,粮油农作物全县 8 类 35 种 187 个品种,木本植物有 25 科 37 属 245 种,中药材 500 多种,天然牧草 39 科 300 余种。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 66.5%,林木绿化率为 76.3%,植被覆盖率为 88.8%。构成森林植被的主要乔木树种有栎类、桦类、油松、华山松、冷 杉、云杉、杨类、刺槐以及青皮槭、黄连木、椴树等软硬阔树种;灌木有黄 栌、盐肤木、蔷薇、绣线菊、胡子枝、荚蒾、忍冬等;草本植物有苔草、蒿 类、白茅、大油芒、白羊草、野棉花、淫羊藿等。 经济林栽培树种有核桃、板栗、漆树、油桐、柿树、杏树、梨树、猕猴 桃等。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4 3.3 社会经济状况 柞水县现辖 16 个(乡)镇、120 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597 个 村民小组,总人口 15.54 万人,其中农业 13.38 万人,非农业人口 2.16 万 人,农业劳动力约 4.7 万个。平均人口密度 66 人/平方公里。 项目区涉及蔡玉窑、瓦房口、石瓮、小岭、凤凰、柴庄六个乡(镇)的 7 个行政村,共计 1965 户,总人口 7298 人,劳动力 2920 人,剩余劳动 力 550 人。 2009 年全县现价 gdp23.45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28.28 亿元,其中 工业产值 22.7 亿元,占 80.3%,农业产值 5.58 亿元,占 19.7%。人均产 值 18245 元。财政总收入 1.95 亿元,增加 4524 万元,增长 23.2%,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 7506 万元,增加 2162 万元,增长 28.8 %。农民人均纯收 入 2995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708 元。 项目区 2009 年农村总产值 1579 万元,户均收入 8035 元,人均收 入 2164 元。在农村总产值中,主要林业产值 732.00 万元,其中核桃经济 林产值 439.00 万元,人均纯收入 602 元,占人均纯收入的 27.8%。 3.4 品种与资源条件 3.4.1 品种 柞水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目前栽培的核桃品种有 香玲、鲁光、辽核 1 号,各品种特性如下。 鲁鲁光:光: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1978 年人工杂交选育而成,1989 年通 过部级鉴定。一年生嫁接苗栽培 2-3 年即挂果。树势旺盛,树冠开张半圆 形,属中熟品种。分支力 14.7,侧芽结果率 85%,每果枝平均座果 1.44 个。坚果长椭圆形,壳面光滑美观,商品形状好,单果平均重 16.7 克,出 仁率 56.2-62.0%,仁味油香,特丰产,品质优良。该品种早期生长势较强,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5 适宜于土层深厚的山地、丘陵地栽植,也适宜林粮间作。 香玲:香玲: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1978 年人工杂交选育而成,1989 年通 过部级鉴定。一年生嫁接苗栽培 2-3 年即挂果。树势中庸,树姿直立,树 冠圆头形,中熟品种。分支力 13.5,侧芽结果率 96%,每果枝平均座果 1.1 个。坚果长椭圆形,壳面较光滑,单果平均重 9.5-15.4 克,出仁率 53-61.2%, 取仁极易,仁色浅,仁味佳。该品种丰产优良,抗寒耐旱。 辽辽核核 1 号号:由辽宁经济林研究所选育而成。为国家级首批鉴定的新 品种之一。侧芽结果率 79%,每果枝平均座果 1.67 个。坚果圆形,壳面 光滑,平均单果仁重 4.4 克,出仁率 53.85%。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质优, 比较耐寒耐旱,抗病性强。 3.4.2 资源条件 据调查,全县现有核桃树 700 万株,折合面积 23.2 万亩,其中连片 面积 2.12 万亩(平地和缓坡地建园面积 0.94 万亩,退耕还林连片面积 1.18 万亩),零星分布核桃树折合面积 21.08 万亩。 3.5 建设管理与技术条件 3.5.1 项目管理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管理单位为柞水县林业局。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局机关设办公 室、营林股、林政股、防火办 4 个股室和森林公安局、退耕办、天保管理 中心三个正科级单位。直属单位有林特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县林业站、 县动保站、四个国营林场、六个木材检查站、中心苗圃等 14 个事业单位 和 4 个森林公安派出所。下属单位有十六个乡镇林业工作站。现有干部 职工 244 人,其中行政领导 12 人,技术人员 57 人。在技术人员中,高级 工程师 4 人,工程师 5 人,中级以下职称 48 人。 全局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近年来辖区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6 病虫危害以及林政案件,多次获得商洛市林业局和柞水县政府造林绿化、 林政管理、科技推广先等进集体称号 3.5.2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柞水县林业工作站为本项目建设单位,该站成立于 1963 年,现有技 术人员 9 人,其中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1 人,初级职称 7 人。主要负 责全县林业技术推广及其监督与指导,试验、示范区的建设及管理,技 术人员培训、营造林生产设计等相关业务工作。项目区各乡镇均设置有 林业站,配备专职林业技术人员,长期指导农户开展农林业生产。核桃 作为当地的传统产业,广大村民在栽植、经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 经验,这对示范基地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5.3 科技支撑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柞水县林业站已与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签订科技合 作协议,该单位同意为本项目提供科技支撑服务。 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成立于 1984 年,属省级专职林业科技推 广单位,现有职工 18 人,其中教授级高工 3 人,高工 8 人,中级职称 4 人;有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 2 人。二十年来,坚持“面向”与“依靠”的科技 工作总方针,针对我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技术难题、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普及、推广工作,建立示范样板点 960 多 处,完成各类推广面积达 3772.2 万亩,直接经济效益 60 多亿元,极大地 提高了我省林业重点工程的科技含量及工程质量,促进了全省林业建设 的发展,是我省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八五”末的 35%提高到 40%, 科技贡献率由 22.7%提高到 29.2%。共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奖或林 业技术推广成果等奖 1 项、一等奖 7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获省 部委各级进步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8 项,三等奖 2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7 项。先后被国家林业局、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科协、陕西省人事厅等 部门授予“国家林业科技先进集体”,“陕西省科学技术普及先进集体”、 “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技术实力雄厚,在林木良 种繁育、林业技术推广方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愿为项目建设提供技 术服务支持。 3.6 土地资源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18.94 万亩,其中林地 14.95 万亩,占 77.6%;非 林地 4.32 万亩,占 22.4%。 在林地面积中,宜林地 0.96 万亩,适宜栽培经济林的面积 0.58 万亩。 在非林地面积中,其中农耕地 1.84 万亩,人均耕地 2.6 亩,在保证农民 基本口粮田的前提下,将其余坡耕地用于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林符合当地 实际,也符合当地产业布局。依据调查资料统计,可用于发展地方特色 经济林的坡耕地面积 0.66 万亩,其中最适宜于栽植核桃经济林的面积 0.47 万亩。 本项目新建核桃示范园 6260 亩,项目区可供项目实施的土地资源 充足,且与承包农户签署了土地使用协议,土地使用意向明确。 3.7 种苗供应条件 项目区有陕西省发展干杂果核桃良种繁育基地 100 亩,年产嫁接成 品苗 60 万株以上。该项目建设共需核桃良种苗 20.66 万株,苗木生产量 完全可以满足示范园建设需求。 3.8 基础设施条件 3.8.1 交通运输 柞水县地处秦岭南坡中部,区内交通极为便利。西康铁路、西康高 速公路纵贯南北,距西安市仅 62.5 公里,商柞公路、葛九公路、山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8 柞公路、镇柞公路、营广公路贯穿四邻,县内实现了乡乡通油路, 通村水泥路已完成过半,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基本形成,为项目建设 创造了便利条件。 项目区各行政村主干道路均实施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示范园地 均有生产道路或便道,交通方便。 3.8.2 供电与通信 柞水县供电局承担着全区的供电任务,供电网络遍布全区乡(镇)村 组,实现了户户通电的目标;区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和网通公司承担着全 区的无线和有线通话业务,网络覆盖全区,实现了区域内无盲区的目标。 3.8.3 灌溉与排水 示范基地作业地点分布于低山丘陵河谷地带的坡耕地或河谷阶地, 干旱季节灌溉用水与雨涝排水均较方便。 3.9 现状评价 根据上述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具 有一定的优势条件。 一是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核桃资源及其土地资源丰富,园地立地较 好,具有示范基地建设的基本条件。 二是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与实施单位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技术 力量雄厚,加之当地群众发展核桃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以及强有力的科 技支撑,为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是项目区交通方便,且有一定的灌溉条件,供电与通信覆盖全区, 信息畅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四是区域内种苗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可满足示范园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19 建设需求。 综上所述,目前的现状条件,可以满足柞水县核桃示范园建设的需 求。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 第四章 项目建设目标 4.1 项目建设目标 (1)通过新建 0.63 万亩核桃经济林示范园,使柞水县核桃栽培面积 达到 23.83 万亩,优质良种核桃基地达到 3.03 万亩,优质丰产生态型核 桃基地初步形成。 在正常年份,核桃示范园 3 年挂果,5 年亩产 30 公斤,十年亩产 120 公斤,平均亩产 75 公斤。示范园年产核桃 469.5 吨以上,年产值 939 万元。吸收剩余劳动力 417 人。项目区群众依托核桃经济林示范园户均 年收入增加 2792 元,人均年增收入 601 元。 (2)提高基层及农户经济林建设技术水平,使传统粗放分散经营向 集约规模化经营型转变,辐射带动区域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 (3)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 3.72 个百分点,进一步促进当地生态环 境的改善。 4.2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4.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基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品牌化” 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 以示范园建设为核心,以科技支撑为动力,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服务 组织为载体,坚持示范带动、规模经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项目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条的构筑,形成区域化、规 模化、标准化核桃产业示范基地,提高核桃产业化发展的综合效益,促 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2.2 建设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1 产业基础和市场趋势,加快发展区域具有特色的优良品种,形成优势突 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 (2)坚持科技先导与标准化原则。以科技为支撑,使用优良品种,实 施品种化栽培,坚持高起点、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 (3)坚持规模化与效益优先原则。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合理布局,集 中连片,规模发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最大限度发挥土 地生产力,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既增强项目区经济实力和群 众收入,又实现区域内环境、资源、人口、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全面规划、国家支持、农户自愿、注重实效的原则。统筹规 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积极引导农户转变观念,形成建设标准化、生 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地方优势特色产业。 4.3 建设任务 4.3.1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为: (1)应用核桃综合丰产技术,新建 6260 亩优质丰产核桃示范园; (2)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项目区及整个区域核桃经济林产 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 (3)开展技术培训与宣传,使项目区农户掌握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建 设宣传设施,使基地建设家喻户晓,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社会各界支持 参与。 4.3.2 建设规模 (1)示范园建设:新建核桃经济林示范园 6260 亩。 (2)设施建设:宣传牌 2 块,标志碑 6 座。 (3)技术培训与宣传:使项目区 1572 个农户接受核桃经济林优质丰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2 产综合经营管理技术,并使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4)购置挖镢、铁锨、机动喷雾器、诱虫灯等必要的生产工器具 501 件(套)。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 项目总体布局与范围 5.1.1 总体布局 根据柞水县自然地理条件,核桃资源分布及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 “集中连片,版块推进,突出重点,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项目布 局在柞水县南部和东部的乾佑河、社川河流域海拔 7501250 米的低山 丘陵区与河谷坡塬区。 5.1.2 项目建设范围与规模 项目区包括蔡玉窑、瓦房口、石瓮、小岭、凤凰、柴庄六个乡(镇)的 7 个行政村,示范园总面积 6260 亩,土地权属均为集体。各(乡)镇建设 规模为:蔡玉窑镇 242 亩,瓦房口乡 523 亩,石瓮镇 630 亩,小岭镇 486 亩,凤凰镇 2803 亩,柴庄乡 1576 亩。各行政村建设规模见附表 3。 5.2 示范园建设 5.2.1 技术路线 园址选择规划设计选择良种壮苗整地科学栽植抚育管理。 5.2.2 示范园栽培技术措施 5.2.2.1 品种选择 根据项目区核桃品种资源分布情况,选择在当地生长良好,优质丰 产和抗逆性强的辽核 1 号和香玲两个品种,其中辽核 1 号 2971 亩,占示 范园总面积的 47.5%;香玲 3289 亩,占示范园总面积的 52.5%。项目区 品种选择见表 5-1。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3 5.2.2.2 造林苗木 苗木质量:苗木采用 1 年干 2 年根的级嫁接苗。根据主要造林 项项目区核桃品种目区核桃品种选择选择一一览览表表 表 5-1 品种 乡镇 行政村 合计辽核 1 号香玲 合 计626029713289 蔡玉窑镇马房湾村242242 瓦房口乡老庄村523523 石瓮镇四新村630630 小岭镇金米村486486 小计28032803 瓦房村22542254 凤凰镇 东垣549549 柴庄乡安坪15761576 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61/t3782006),苗木具体质量标准为:苗高 40 厘米以上,地径 1.0 厘米以上,主根保留长度 30 厘米以上,大于 5 厘米 侧根 15 条以上,根幅 25 厘米以上,且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 苗木的起运与处理:起苗前一周灌一次透水,使苗木吸足水分,而且 便于掘苗。苗木掘出后,对地上部分结合整形适当修剪;地下部分剪除所 有劈裂、折伤和病虫害根,以利于刺激新根的形成。 苗木运输必须遮盖,防止苗木水分损失,并随起随运随栽,缩短苗 木根系暴露时间。对于暂不栽植的苗木,用湿土掩埋根系,假植在背风 阴凉处。 为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增加抗逆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植前采 用 abt3 号生根粉对苗木根系进行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为:abt3 号生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4 根粉 1 克,兑水 40 公斤,浸根 0.5-2 小时。 5.2.2.3 园地选择 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及群众 积极性高的原则,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壤深厚肥沃、质地壤土或 砂壤土,排灌条件好,交通方便的低山丘陵缓坡地或平地作为示范园地。 从基础上保障示范林的健康生长和提高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抵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 按照陕西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项目区属秦巴山地立地区,秦岭南 坡山地立地亚区,秦岭南坡土石山地立地类型小区,低中山带阴坡、低 中山带阳坡和低中山带谷(沟)地坡麓三个立地类型组,分别属于低中山 带阴向缓斜坡中厚层土、低中山带阳向缓斜坡中厚层土和低中山带土质 谷(沟)地坡麓立地类型。 5.2.2.4 整地 (1)整地时间:春季栽植于先一年秋末冬初整地,秋季栽植时于栽植 前一个月整地。 (2)整地标准:采用局部整地、穴状整地方法。平地栽植树穴长、宽、 深均为 1 米;缓坡地建园,应先沿等高线挖成长、宽、深均为 1 米的坑, 栽植后逐步改修成梯田。挖穴时应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每穴施用充 分腐熟的农家肥 10 公斤,磷肥 1 公斤,与表土混合均匀填入坑内,再将 心土覆盖其上,直至将坑穴填满。 5.2.2.5 栽植 (1)栽植密度:每亩 33 株,株行距 45 米。采用三角形配置,见核桃 示范园建设造林模式配置图。 (2)配置授粉树:授粉树应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匹配的品种,主栽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5 品种与授粉品种按 81 的比例呈带状或交叉状配置。授粉品种与主栽品 种间距不得超过 50 米。 (3)栽植时间:秋末冬初或早春均可。春栽宜在 3 月中旬至萌芽前, 秋季栽植宜在 10 月下旬至土壤结冻前。 (4)栽植要求:栽植时,埋土深度以高出根颈 35 厘米为宜。做到苗 端位正,根系舒展,埋土紧实,栽后立即灌足定根水。待水下渗后覆土保 墒,并修筑蓄水盘。最后用 11.5 平方米的地膜覆盖树盘。 5.2.2.6 栽后管理 (1)抹芽:发芽后及时抹除定干高度以下侧芽和砧木萌芽。 (2)摘除花果:栽后三年内及时摘除雌雄花和幼果。 (3)成活率调查和补植:苗木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及时进行成活率 调查,对缺苗地段,用同品种 2 年生大苗及时补植。 (4)幼树防寒:寒冷地段幼树栽植后,当年越冬前进行堆土和树干涂 白防冻。 5.2.2.7 间作 (1)间作期:定植后至郁闭前可进行适当间作,间作物要距树干 1.5 米以上。最好在行间呈带状间作,以利通风透光。 (2)间作原则:低于(高度)0.5 米以下、浅根性、无攀缘作用、生长年 限不超过两年,且与核桃树无共同病虫寄主。 (3)间种作物的种类:a果粮间作:主要作物有大豆、各种杂豆、花 生等;b果菜间作:可选择马铃薯、红薯、辣椒、大葱等;c果药间作:可 间种丹参、柴胡、板兰根、生地等;d果肥间作:肥源不足时,可隔年间 种毛苕子、豌豆等绿肥作物,于显蕾期深翻埋入土中。 5.2.2.8 整形修剪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6 (1)整形修剪时期 秋季落叶前或次年萌芽后的 1 个月。 (2)整形 a.定干:所选品种均为早实品种,定干高度 0.61.0 米。 b.树形培养:树形为主干疏层形,分 23 层,层间距 4050 厘米, 选留 57 个主枝,每个主枝上再均匀配置 34 个侧枝。 (3)修剪 培养各级骨干枝,使其形成良好的树体骨架。控制顶端优势和背后 枝,调节骨干枝长势,充分利用辅养枝,培养结果枝组。 5.2.2.9 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凡间作的示范园,结合间作物的管理进行土壤管理。 未间作的示范园,每年早春或秋末深耕 12 次,深度 2025 厘米。生 长季节中耕除草 23 次,深度 1520 厘米。其范围以树干为中心,达 到树冠外缘,使园地经常保持无杂草。 (2)施肥 a.肥料种类和用量:幼龄树(5 年生以下)每年每平方米冠幅投影施 纯氮 50 克、磷 20 克、钾 10 克,有机肥(圈肥、人粪肥、堆肥等)3 公斤。 结果树(6 年以上) 每年每平方米冠幅投影施纯氮 40 克、磷 30 克、钾 20 克,有机肥 10 公斤。 b.施肥时期:基肥以秋季落叶前或次年春季萌芽前进行,肥料以有 机肥为主。追肥每年 2 次,肥料以无机肥为主。第一次施肥为开花前后, 氮肥比例相对较大(约占全年用量的 70)。第二次为果实硬核及灌油期, 磷钾肥比例增大(约占全年用量的 30)。每次追肥量各为全年用量的各 一半。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7 c.施肥方法:幼树采用环状施肥法。在树干周围沿树冠外缘挖深、宽 各 30 厘米左右的环形沟,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埋土即可。成年树采用放 射沟施法。以树干为中心,在距树干 1 米处向外均匀开挖 46 条深、宽 各 30 厘米的放射沟,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用土覆盖即可。也可结合深翻 和中耕,将肥料撒于冠下翻入土中。 (3)灌水:项目区春季降雨偏少,夏季高温与多雨一致,因而易出现 干旱天气,需灌溉以补充降水的不足。具体灌溉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当时 气候、土壤墒情而定,一般应保持园地田间最大持水量不低于 60%。 5.2.2.10 核桃病虫害综合防治 根据病虫的发生、发展动态提出预报和最佳防治时间,采取农业措 施与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 以及调整施药期和施药量等。 (1)核桃举肢蛾为主的果实害虫的防治(核桃黑):采果后至土壤结 冻前或次年春季,对树冠下垦复,深度 1520 厘米,消灭越冬代幼虫; 秋末冬初铲除树冠下杂草、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68 月份及 时摘拾黑果,深埋销毁;重灾区于 67 月份幼虫危害期树冠喷药。药 剂为 50%的杀螟松 10001500 倍液或 2.5%的敌杀死 3000 倍液,每隔 10 天喷药一次,共喷 23 次。 (2)核桃小吉丁虫、黄须球小蠹为主的枝芽害虫的防治:45 月 份发芽后至成虫羽化前或秋季采果后至落叶前,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虫 干枯枝,并带 35 厘米的活枝,集中烧毁;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 合防治,促进树体旺盛生长;结合防治核桃举肢蛾,在成虫产卵期和卵 孵化期,树冠喷布 50%的杀螟松 10001500 倍液。 (3)云斑天牛(铁牛子)为主的蛀杆害虫的防治:57 月份成虫发 柞水县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建设项目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8 生期人工捕捉成虫;68 月份在核桃树和周围杨树上寻找卵槽,砸卵 或挖除卵槽;78 月幼虫蛀食木质部时,用铁丝钩出粪屑,再用 50 倍 的敌敌畏加少量煤油蘸棉球堵塞虫孔,外用黄泥封口。 (4)核桃横沟象(根象甲)、芳香木蠹蛾为主的根茎部害虫防治:刨 土晾根,破坏幼虫的生存环境;46 月份,挖开根茎泥土,每株灌入人 粪尿,23 天后结合施肥培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考前心理准备试题及答案
- 现代农业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辅导员考试教育创新思维提升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2024年高三第二学期阶段考试数学试题
- 2024年农艺师考试的多维分析试题及答案
- 积极面对的2024花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辅导员招聘与学生关系试题及答案
- 关注2024年农村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企业管理故事与哲理
- 花艺理念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表(2024版)
- 常务副总经理职责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 后勤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
- 完整初一历史上学期记忆时间轴
-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
-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反事故及预防措施
- 农业昆虫学-形考测试四-国开(ZJ)-参考资料
- 中式烹调师理论知识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 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2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历史地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