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汇编3.doc_第1页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3.doc_第2页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3.doc_第3页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3.doc_第4页
安全管理制度汇编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安 全全 管管 理理 制制 度度 汇汇 编编 二二一一年一一年 目目 录录 法律、法法律、法规规、 、标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1 安全会安全会议议制度制度.3 安全生安全生产费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用提取和使用制度.4 安全培安全培训训教育制度教育制度.5 特种作特种作业业人人员员管理制度管理制度.10 班班组组安全活安全活动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12 风险评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价管理制度.13 隐隐患排患排查查治理制度治理制度.19 变变更管理制度更管理制度.21 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23 起重吊装作起重吊装作业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26 破土作破土作业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32 高温作高温作业业管理制度管理制度.35 抽堵盲板作抽堵盲板作业业管理制度管理制度.36 危危险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38 承包商管理制度承包商管理制度.42 供供应应商管理制度商管理制度.47 职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健康管理制度.49 应应急管理制度急管理制度.51 安全安全检查检查、事故、事故隐隐患整改制度患整改制度52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防火、防爆管理制度55 储储油罐区、油罐区、锅锅炉房等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炉房等重点部位管理制度56 生生产设产设施管理制度施管理制度.57 监视监视和和测测量量设备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制度.59 检维检维修管理制度修管理制度.60 防雷、防静防雷、防静电电、 、电电气气设备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62 电电器器线线路的路的检查检查和管理制度和管理制度.65 用火、用用火、用电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68 设备设备器材器材维护维护、管理制度、管理制度70 消防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72 劳动劳动保保护护用品用品发发放制度放制度.74 加油站接卸油管理制度加油站接卸油管理制度.75 安全生安全生产责产责任考核制度任考核制度.76 文件及档案管理制度文件及档案管理制度.81 领导带领导带班管理制度班管理制度.84 加油机加油机维护维护保养制度保养制度.86 临时临时用用电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87 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90 安全防火制度安全防火制度.91 明火管理制度明火管理制度.92 电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气安全管理制度.94 临时动临时动火管理制度火管理制度.95 安全安全组织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制度.99 现现金、票据管理制度金、票据管理制度101 受限空受限空间间作作业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103 高高处处作作业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109 断路作断路作业业安全管安全管理理制度制度.113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1 安全会议制度.3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4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0 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12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3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9 变更管理制度.21 事故管理制度.23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6 破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2 高温作业管理制度.35 抽堵盲板作业管理制度.3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38 承包商管理制度.42 供应商管理制度.47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49 应急管理制度.51 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制度52 防火、防爆管理制度55 储油罐区、锅炉房等重点部位管理制度56 生产设施管理制度.57 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59 检维修管理制度.60 防雷、防静电、电气设备管理制度.62 电器线路的检查和管理制度.65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68 设备器材维护、管理制度70 消防管理制度.72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制度.74 加油站接卸油管理制度.75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76 文件及档案管理制度.81 领导带班管理制度.84 加油机维护保养制度.8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87 交接班制度.90 安全防火制度.91 明火管理制度.92 电气安全管理制度.94 临时动火管理制度.95 1 法律、法法律、法规规、 、标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使加油站认识和了解与其作业活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 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共同提高法律意识, 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站内的一切活动及其活动相关方。 (三)管理内容 1.安全员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取人员。 安全员负责对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进行辩识列出最新版本 清单,该清单须在每次收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后进行更新。 2.根据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宪法、劳动法等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家职业 卫生、安全技术标准;部委颁布的安全、卫生、环境规章、企业职业卫生、安 全技术标准;地方政府职业卫生、安全、环境法规、技术标准;各级行政管理 部门的规定、要求、通知、公告等。 3.获取渠道主要是上级文件、行业协会、新闻媒体、服务机构、网络以 及上级公司。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序号名 称发布时间实施时间发布部门获取途径 1 2 3 4 5.加油站对“清单”中的法律法规要及时收集整理,建立法律、法规库、 科学规范管理,归口管理为安全员。 6.作为工作依据或必要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要及时传达到相关 人员。 2 7.站长负责对获取的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进行全员培训、 学习,通过举办学习班或召开会议形式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传达到站内 人员。 8.安全员要随时注意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变化,并及时获取和 更新。发现现行做法与其不符合时要及时向站长报告,并组织整改。 11.站内每年开展一次由相关人员参加的年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 性评审,并在定期的安全标准化评审中对有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评估。 12.加油站站长负责编制年度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报告。对审核及评 审中发现的不符合性状态,责任相关人员及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 3 安全会安全会议议制度制度 为了及时传达上级安全会议及文件精神,切实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油站站长定期(每月至少一次)组织本站所有员工召开安全生产 会议,传达上级安全会议及文件精神,分析社会安全形势,总结本站安全生 产经验,剖析加油站安全事故,吸取事故教训,落实加油站安全生产责任制, 本站安全注意事项,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安排本站日常安全管理事项等。 二、重大节假日前,加油站必须结合本站以及周围治安环境等因素,召 集全体员工召开安全会议,传达上级安全会议及文件精神,分析社会治安情 况,布置做好加油站防抢防盗以及人身安全工作,安排好节日期间人员轮流 值班等。 三、季节变化时,加油站要召开季节变化安全生产会议,根据不同季节 气候特点,对加油站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根据季节变化特点落实各项安全措 施。 四、加油站安全会议必须由站长或副站长主持,会议内容及时记录到 加油站安全管理记录本中,并且参会人员要对会议内容签名确认。 4 安全生安全生产费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安全经费的提取、使用、管理,确保安全经费的专款专用,建立 加油站安全生产经营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加油站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维 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2006年12月8日由财政部、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 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加油站安全经费的提取、使用和管理。 3 职责 3.1 站长负责安全费用的使用审批。 3.2 安全员负责安全费用的筹措落实,并建立安全费用台帐。 4 控制程序 1.安全投入应按照国家、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合理提取。 2.安全投入每年根据实际,由站内“安全领导小组”报请公司提取,建立 专款帐户不得挪作他用。 3.安全投入使用必须经站内“安全领导小组”写出投入计划,报公司批 准方可使用。 4.安全投入如当年未能使用完,应当转入下一年度的安全投入计划内, 不得挪作他用。 5.如当年安全投入不够,应由站内“安全领导小组”写出计划报站长批付。 5 安全培安全培训训教育制度教育制度 1.目的:为明确培训要求,对加油站员工及合约商进行培训,以满足站 内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加油站及合约商的安全生产培训管理。 3.职责:站长是本程序的主管人员,负责编制站内年度培训计划。 4.程序: 4.1 培训需求分析 4.1.1 需求的来源 风险评估的结果; 法律法规的要求; 安全标准化的要求; 安全生产专业技术的要求; 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 相关方与其他方面的要求。 4.1.2 每年年初根据本站的风险评估结果、更新情况结合员工安全意 识、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4.2 培训的分类、内容、时间和培训方式。 年度培训教育计划 填报单位(公章): 序 号 培训 班名 称 隶 属 部 门 负 责 人 时 间 课 时 地 点 培 训 对 象 人数 师资 备注 6 员工培训登记表 培训时间 编 号 姓名 身份 证号 开始时 间 结束时 间 培训班 名称 培训 内容 举办 单位 考 核 成 绩 备注 4.3 培训的组织实施 4.3.1 三级安全教育:对生产岗位所有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公司) 级、车间(加油站)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 56 学时。其中公司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 24 学时,加油站级安全教育时间 不得少于 24 学时;班组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 8 学时。 4.3.2 特殊作业安全教育:凡从事电气、锅炉、焊接、车辆驾驶等特殊工 种作业人员,必须由企业有关部门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专业性安 全技术教育,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工作。特种作业 人员应按当地安全监察部门的有关规定,定期参加培训和复审,成绩记入个 人安全教育卡片。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各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制新的 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专门教育。有关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作业证后, 方可上岗操作。 4.3.3 日常安全教育:加油站必须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活动,班组 安全活动每月不得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1 学时。加油站全站安全活动每 月 1 次,每次不少于 2 学时。安全活动时间不得挪作它用。 4.3.4 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进站施工人员在施工前,主管公司(或) 加油站应与施工队签订安全合同,明确双方责任,落实安全措施,对施工人 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 7 4.3.5 在安全教育中,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按照 有关加油站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消防法等的规定,结合事故教训,针对 各岗位的不同(见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安全基本技能、常识的培训。 4.3.6 未经安全培训教育的员工,或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 4.4 培训记录的管理 各类安全培训均应建立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安全培训计划; 安全培训考核记录; 安全培训考核后获取的资格证书记录。 二、安全培训教育内容 (一)厂级安全培训教育内容 新工人入厂后,在分配到站内之前,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厂级 教育,时间为 35 天。厂级教育结束后,应进行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分 配到加油站。学习内容主要是: 1.有关的法律、法规; 2.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 4.作业场所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5.有关事故案例等。 厂级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 24 学时。 (二)车间级安全培训教育内容 车间级教育应有加油站负责,时间为 24 天。 1.本加油站安全生产特点;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4.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措施等。 车间级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 24 学时。 (三)班组安全培训教育内容 班组教育应有班组长负责,时间为 12 天。 8 1.岗位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故; 2.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质、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3.岗位事故预防措施,事故案例等。 班组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 8 学时。 厂、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卡 姓 名 出生年 月 性 别 健康状 况 从何处 来 出队时 间 工 种 技术等 级 厂教育 内容摘要: 教育时间: 年 月 日至 日共 学时,考试成绩: 教育负责人 签字: 车间教 育 内容摘要: 教育时间: 年 月 日至 日共 学时,考试成绩: 教育负责人 签字: 班组教 育 内容摘要: 教育时间: 年 月 日至 日共 学时,考试成绩: 教育负责人 签字: 受教育 人意见 9 教育主 管部门 意见 保存部门: 三、日常安全教育 加油站必须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得少 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1 学时。加油站全站安全活动每月 1 次,每次不少于 2 学时。安全活动时间不得挪作它用。安全活动应针对具体岗位、工种,做到 科学、规范。班组负责人应对安全教育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公司安 全管理部门每月至少 1 次对班组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 班组安全活动的内容: 1.学习国家和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安全通报、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 安全技术知识; 3.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案例,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育; 4.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 理和应急预案演练; 5.开展岗位安全技术练兵、比武活动; 6.开展查隐患、反习惯性违章活动; 7.开展安全技术座谈,观看安全教育电影和录像; 8.熟悉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 10 特种作特种作业业人人员员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1加油站站长负责对站内特种作业人员的需求审核和岗位核定,建立 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档案,并对站内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 行安全监督和指导。 2特种作业的范围: 2.1电工(运行、维修)作业。 2.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2.3起重作业(包括桥、塔、门式起重机驾驶、起重工等)。 2.4站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 2.5压力容器操作。 2.6司炉工作业。 2.7登高作业。 3.日常管理: 3.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 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理论 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有关行政管理 机构该发的有效操作证件方能上岗作业。 3.2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 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3.3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周围影 响安全作业的物品,严禁设备没有停稳进行检查、修理、焊接、加油、清扫等 违章行为。焊工作业(含明火作业)时必须对周围的设备、设施、物品进行安 全保护或隔离,严格遵守站内用电、动火审批程序。 3.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严禁使用有缺陷 的防护用品用具。 11 3.5安装、检修、维修等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作业技术规程,作业 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残留物,关闭电源,防止遗留事故隐患。 3.6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期间,发觉视力障碍,反应迟缓,体力不支, 血压上升行身体不适等有危及安全作业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任何人 不得强行命令或指挥其进行作业。 3.7特种作业人员在工具缺陷、作业环境不良的生产作业环境,且无可 靠防护用品和无可靠防范措施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 3.8加油站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 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 3.9安全员有对违章从事特种作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 12 班班组组安全活安全活动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1.加油站必须开展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日活动,每两周一次,一般活 动时间为周二下午。安全日活动时间不得挪作它用。 2.活动内容 2.1 学习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知 识,总结上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提出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的对策和要求。 2.2 结合上级下发的事故通报,组织分析、讨论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举一反三,吸取教训。 2.3 根据事故预案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异常情况紧急处理能 力的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防火、防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训练。 2.4 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操作法等安全知识的学习和考试。 2.5 进行安全座谈,就安全管理和隐患整改等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3.安全日活动要做到有领导、有内容、有记录(即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基层单位领导和安全员要对记录进行检查和签字,并写出评语。 13 风险评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价管理制度 (一)目的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移,事前预 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 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范围 适用于站内生产经营活动。即: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 (10)企业周围的环境 站内安全风险评价小组,根据风险评价范围,按照风险评价准则,及时 对加油站范围内的各类事件进行评价,并按风险评价结果,制定风险控制措 施,确保完成年度的安全生产目标。 (三)风险评价组织及职责 加油站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1)站长负责本企业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 责建立安全评价小组,并确保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进行应有的培训, 以承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以及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14 (2)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站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及 巨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加油站的危险源的控制进 行监督。 (3)从业人员应从实际操作过程中及以往出现过的安全隐患处理经验 等方面着手,在公司组织的风险评价过中针对管理、操作、职业卫生等方面 识别风险有害因素并提出实际可操作的控制措施。 站内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岗位员工要积极参与风险 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 (四)评价时机 加油站每月组织一次常规的风险评价。如遇到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 及其它要求,拆除、新改扩项目、较重要的隐患治理项目和较重要的工艺变 更,设备变更对事件及事故或其它信息的新认识,组织机构发生的调整等, 及时组织非常规的风险评价。 (五)评价准则与依据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采用风险度 r=可能性 l后果严重性 s 的评价法,具体评价准则规定 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判断准则 等 级 标 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 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正常 情况下经常发生)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 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 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危险容易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 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 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 15 事件。 (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 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偶尔发生)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 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极难发生) 事件后果严重性 s 判别准则 等 级 法律、法规及其 他 要求 人员 财产损 失/万 元 停 工 公司 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 和标准 死亡50 部分装置 (2 套)或 设备停工 重大国际国 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和 标准 丧失劳动能 力 25 2 套装置停 工、或设备 停工 行业内、省 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 或行业的安全方 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 听力丧失、 慢性病 10 1 套装置停 工或设备停 工 地 区 影 响 2 不符合公司的安 全操作程序、规 定 轻微受伤、 间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 几乎不停工 公司及周边 范围 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 损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r 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 20-25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 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 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 估 立即或近期 整改 9-12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 加强培训及沟通 2 年内治理 16 4-8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 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 费时治理 4 轻微或可忽略 的 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 录 风险度计算(r=事故可能性 l后果严重性 s) 严重性 s 可能性 l 12345 112345 2246810 33691215 448121620 5510152025 (六)评价程序 依据确定的评价准则,将经过风险评价的风险程度确定是否在可接受范 围的全过程。 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或生产设备、设施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 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2.危险源的辩识 2.1 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 2.1.1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安全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 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 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2.1.2 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 建筑物、车辆等。 2.1.3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7 2.1.4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2.2 识别的方法 1) 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 2) 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 3) 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顾客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 4) 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 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 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 和确认; (七)评价方法 根据加油站的实际情况,确定选择:安全检查表分析 (scl)、工作危害 分析表(jha)。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 解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 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 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 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 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 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 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 操作规程的分析。 (八)风险控制的策划 1.风险控制的策划应首先考虑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其次考虑采取措施 降低风险,最后考虑个体保护。 2.重大安全风险控制 2.1 在一段时期内需采取专门措施控制时,应建立详尽的实施计划。 18 2.2 紧急情况下的重大安全风险,应制定应急预案。 2.3 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编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2.4 监控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2.5 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6 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3.一般风险控制 对一般风险危险源,对职工进行安全风险教育,加油站应完善现有制 度和措施,加强运行监控。 4.危险源的更新 根据加油站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工作,对新增危险源 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新增重大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 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时; 2) 在工作程序将发生变化时; 3) 开展新的活动之前(如新建工程等); 4) 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 5) 采用新的物质; 6) 发现新的危险源时。 5.记录 5.1 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序号危害 潜在事 件 及的后 果 风险 等级 部门、 装置、 工艺设 施 改进 措施 操作、 技术人 力资源 需求限 制 评估 负责人 6.其它要求 6.1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并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19 6.2 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整改计划。 6.3 风险评价的结果由站长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岗位和作业中存 在的风险和控制 措施。 6.4 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风险评价的内容。 20 隐隐患排患排查查治理制度治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站内安全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 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加油站隐患治理项目,包括日常安全检查发现的隐患项目、 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 (三)管理 1.隐患分类 1.1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2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 的隐患。 1.3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 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 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隐患治理 2.1 对于一般性事故隐患,站长应要求有关(班组)限期排除。 2.2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站长应联系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做出暂时局部、全 部停车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督促有关班组进行限期彻底整改。 2.3 站长每周应会同站内安全管理人员,对站区进行隐患排查一次,每月 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 2.3.1 对所排查的安全隐患,由站长会同安全管理人员编制整改措施,并 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由具体负责人负责落实整改。 2.3.2 对难以立即整改的重特大事故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方案需包括: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2.3.3 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负责整改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1 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 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 使用或停车,对难以停止使用或停车的相关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 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2.3.4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加油站站长应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监管有关部门 报告,报告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以程度 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2.4 整改责任班组要按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对事故隐患认真整 改,并于规定的时限内,向加油站站长报告整改情况。整改期限内,要采取有 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专人监控,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2.5 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班组要按要求写出隐患整改回执单,由站长组 织检查验收。 3.事故隐患的范围 3.1 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3.2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3.3 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 22 变变更管理制度更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变更管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特制定 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加油站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变化的 控制。 3 职责 3.1 加油站站长负责加油站管理变更、人员、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设施变 更的批准及配同有关人员实施变更。 3.2 安环部负责人员变更、生产设施、工艺、技术变理的归口管理。 3.3 加油站所有职工负责本职责范围内的的变更申请。 4 控制程序 4.1 变更类型 4.1.1工艺、技术变更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原料介质变更; 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 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操作规程的变更; 工艺参数的改变; 公用工程的水、电、气的变更; 23 4.1.2 设备设施的变更 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安全设施的变更; 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 设备材料代用变更; 临时的电气设备; 4.1.3 管理变更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更所起公司管理相应的变更; 人员的变更 管理机构的较大变更; 管理职责的变更 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变更; 4.2 变更程序 4.2.1 加油站员工在职责范围内因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需要 变更时,应向站长提出申请,说明变更的原因及技术依据,并对变更过程及变 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 4.2.2站长在接到变更申请后,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 要确定是否进行变更。 4.2.3 变更批准后,由站长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实施,任何临时性的变 更,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超过原批准的范围和期限。 4.2.4 变更实施结束后,站长应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确保变更达到计划 要求。 4.2.5 所有变更的记录应填写在“变更审批记录表”上。 24 事故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 一、事故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进一步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 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站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站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工作。 (三)生产安全事故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通常会造 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 (四)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 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 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 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 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 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轻伤事故,构不成重伤、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 (五)事故报告 5.1 报告程序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最初发现者应立即向加油站站长报告,而后迅速逐级 报告到上级主管部门。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应报告到公司总经理。对一般及以 上等级事故,公司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在 1 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5 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当地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 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 发生之日起 7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5.2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 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 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 的情况。 (六)事故的救援 6.1 接到事故报告的单位领导,在进行事故逐级上报的同时,应采取有效 措施,或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和财产损失。 6.2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继发事故, 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将受伤或中毒人员用适当的方法和器具搬运出危险地 带,并根据具体情况施行急救措施。在医务人员未赶到现场前,现场人员不得 停止对伤害人员的抢救和护理。 6.3 情况较轻者,现场人员可采用妥善办法。情况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 救治。 6.4 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 故扩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志,绘制简 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七)事故调查处理 7.1 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的规定由相应级别政府组织调查,公司有关领导、部门以及事故发生单位要做 好积极配合工作,对事故按照“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 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的原则 进行处理。 7.2 发生轻伤事故,由分管安全的经理负责组织调查。调查组由公司有关 26 领导、事故部门以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7.3 事故调查的成员要求:应当具备有事故调查所需的知识和专长,并与 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7.4 调查组职责有:查明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害情况、直接经济损失, 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总结教训,提出防范和 整改措施等。 (八)其它要求 8.1 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无论何时,事故部门必须于 1分钟内将 事故报告给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有关领导。轻伤事故要先口头报告,并且在 1小时内将书面报告报安全管理部门。 8.2 事故报告要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8.3 公司应建立事故档案,该项工作由站长负责。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 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仪表记录、旁 证材料、综合调查材料及登记表、报告书等应妥善保管。 8.4 对不积极组织参加事故抢救、瞒报、迟报事故、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 故现场、事故调查中弄虚作假的责任人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7 起重吊装作起重吊装作业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1 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对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特制 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各区域内的起重吊装作业。 2 职责 2.1 安全处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及本制度执行情 况进行监督检查。 2.2 相关部门是本制度的协助部门,对自己所管辖区内的起重吊装作业安全负 责。 2.3 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起重吊装作业过程负责。 3 定义 起重吊装作业: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 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 4 起重吊装作业的分级 起重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质量分为三级: a)一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 100t; b)二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大于等于 40t 至小于等于 100t; c)三级吊装作业吊装重物的质量小于 40t。 5 作业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5.1 吊装机具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2 吊装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起重工)应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8 方可从事吊装作业指挥和操作。 5.3 吊装质量大于等于 40t 的重物,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吊装物体虽不足 40t,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以及在作业条件特殊的情况 下,也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5.4 吊装作业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经派工部门和安全处/分公 司安全生产科审查,报分管经理(或分公司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5.5 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 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 80。 6 作业前的安全检查 吊装作业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安全检查: 6.1 吊装机具引进部门和安全处共同对从事指挥和操作的人员进行资质确认。 6.2 派工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有关安全事项的研究和讨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 况进行确认。 6.3 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起重吊装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 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6.4 实施吊装作业单位使用汽车吊装机械,要确认安装有汽车防火罩。 6.5 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 括吊装区域的划定、标识、障碍)。警戒区域及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 并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安全警戒标志应符合 gb 16179 的规定。 6.6 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在施工现场核实天气情况。室外作业遇 29 到大雪、暴雨、大雾及 6 级以上大风时,不应安排吊装作业。 7 作业中安全措施 7.1 吊装作业时应明确指挥人员,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应佩戴安全帽, 安全帽应符合 gb 2811 的规定。 7.2 应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 gb 5082 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指挥 人员按信号进行指挥,其他人员应清楚吊装方案和指挥信号。 7.3 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 应将工件放回地面,排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装。 7.4 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未经有关部门审查 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作为锚点。 7.5 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 6 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7.6 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没有指挥令,任何人不得 擅自离开岗位。 7.7 起吊重物就位前,不许解开吊装索具。 7.8 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 起重机械所承受地载荷不得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 80。 8 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规定 8.1 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 出,均应立即执行。 8.2 司索人员应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并及时报告险情。 8.3 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操 30 作。 8.4 严禁起吊超负荷或重物质量不明和埋置物体;不得捆挂、起吊不明质量, 与其他重物相连、埋在地下或与其他物体冻结在一起的重物。 8.5 在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 等情况下严禁起吊操作。 8.6 应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 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 试吊后,再平稳吊起。 8.7 重物捆绑、紧固、吊挂不牢,吊挂不平衡而可能滑动,或斜拉重物,棱角吊 物与钢丝绳之间没有衬垫时不得进行起吊。 8.8 不准用吊钩直接缠绕重物,不得将不同种类或不同规格的索具混在一起 使用。 8.9 吊物捆绑应牢靠,吊点和吊物的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8.10 无法看清场地、无法看清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吊。 8.11 起重机械及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和吊物不得靠近高低压 输电线路。在输电线路近旁作业时,应按规定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 时,应停电后再进行起重作业。 8.12 停工和休息时,不得将吊物、吊笼、吊具和吊索吊在空中。 8.13 在起重机械工作时,不得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在有载荷的情况 下,不得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8.14 下方吊物时,严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8.15 遇大雪、暴雨、大雾及 6 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露天作业。 31 8.16 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例如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 作业时,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起重机械的操作规范。 9 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的工作 9.1 将起重臂和吊钩收放到规定的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应放到零位,使用电 气控制的起重机械,应断开电源开关。 9.2 对在轨道上作业的起重机,应将起重机停放在指定位置有效锚定。 9.3 吊索、吊具应收回放置到规定的地方,并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9.4 对接替工作人员,应告知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及尚未消除的故障。 10 吊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10.1 吊装质量大于 10t 的重物应办理作业证,作业证由安全处负责管理。 三级、二级由安全处进行审批,一级由公司分管经理(或分公司经理/制造部长) 审批。 10.2 项目单位负责人从安全管理部门领取作业证后,应认真填写各项内容, 交作业单位负责人批准。对本标准 5.4 规定的吊装作业,应编制吊装方案,并 将填好的作业证与吊装方案一并报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10.3 作业证批准后,项目单位负责人应将作业证交吊装指挥。吊装指挥 及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证,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10.4 应按作业证上填报的内容进行作业,严禁涂改、转借作业证,变更 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 10.5 对吊装作业审批手续齐全,安全措施全部落实,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的,作业人员方可进行作业。 10.6 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将吊装作业许可证交回安全处。否则每丢失一 32 份罚款 50 元。 10.7 分公司吊装作业许可证的管理由分公司安全员负责。 11 考核 11.1 凡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扣责任单位安全考核分 10 分或罚款 50-500 元。 11.2 情节严重的或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交由公司研究决定。 33 破土作破土作业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定义及范围 第一条破土作业是指挖土、打桩、地锚入土深度在 0.5m 以上的;地面堆放 负重在 50kg/cm2 以上;使用推土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进行填土或平整场地 的作业。 第二条 破土作业的范围: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由企业组织实施的动土作 业。 第三条 有资质的外单位在企业所属区域进行动土作业,若其作业对企业 构成影响、危及安全,应及时制止。 第二章 破土作业安全要求 第四条 破土作业前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必须办理动土安全作业证, 获得批准后,方可作业,没有动土安全作业证不准动土作业。 第五条 破土作业前,项目负责人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负责人 对安全措施进行现场交底,并督促落实。 第六条 破土作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护栏、盖板和警告标志,夜间应 悬挂红灯示警。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回填土,并恢复地面设施。 第七条 破土作业必须按动土安全作业证的内容进行。对审批手续不全、 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施工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第八条 严禁涂改、转借动土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