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滦南县城段综合整治工程(水系三期方案.doc_第1页
北河滦南县城段综合整治工程(水系三期方案.doc_第2页
北河滦南县城段综合整治工程(水系三期方案.doc_第3页
北河滦南县城段综合整治工程(水系三期方案.doc_第4页
北河滦南县城段综合整治工程(水系三期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施工组织设计1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 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附表三 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四 施工总平面图附表五 临时用地表目 录一、综合说明二、施工总布置说明书三、土建工程施工方案四、工程质量管理方案五、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六、防汛度汛七、文明施工建设措施八、环境保护管理方案九、施工工艺及工期保证措施十、有关施工建议附件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件二 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附件三 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件四 施工总平面图 附件五 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综合说明1.1 施工围堰本工程施工围堰项目包括:1)护坡后挡水围堰2)桥施工围堰1.2施工导流1.2.1导流工程施工措施计划我施工单位在施工导流建筑物开工按规定的导流工程项目,提交导流工程施工措施计划,其内容应包括:1)截至汛前的工程施工面貌;2)编制施工期度汛措施;3)永久和临时工程建筑物的防护措施;4)防汛器材设备和劳动力配置;5)施工区和生活区安全防护措施;6)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的应急度汛措施。1.2.2安全度汛措施计划在施工导流期间,我施工单位会在每年汛期前提交该年度的安全度汛措施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度汛前工程应达到的度汛形象面貌;2)临时和永久工程建筑物的汛期防护措施;3)防汛器材设备和劳动力配备;4)施工区和生活区的度汛防护措施;1.3 施工期导流控制标准施工导流标准按照河道内正常水量及汛期水量进行确定,防止因施工原因造成河道排水不畅,给当地的人民造成水患。1.4河槽排水1.41 河槽初期排水我施工单位负责围堰截流后的河槽排水,初期排水量可根据围堰填筑后的河槽积水、抽水过程中围堰和基础渗水量、堰身和河槽覆盖层含水量及可能降雨量进行估算1.4.2河槽经常性排水我施工单位负责排除河槽内施工期的围堰渗水、河槽渗水、降水和施工废水,以及不能从施工场地地表排水系统排除而进入河槽的地表汇水。1.4.3. 河槽排水设备承包人应负责提供河槽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所需的全部排水设备和设施,并负责设备和设施的安装、运行和维修。承包人应保证河槽排水设备不间断持续运行,配置应急的备用设备和设施(包括备用电源),避免造成河槽积水而延误工期。1.5 安全度汛汛前,我施工单位会对工程的安全度汛措施和工程应达到的施工面貌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度汛安全,同时将备足防汛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1.6编制依据1.6.1 北河滦南县城段综合整治工程(水系三期)第一标段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技术条款及招标单位有效的法律法规等文件。1.6.2 现行国家技术规范、规程、标准。1.7 编制内容 本施工组织设计分别对工程施工部署、施工方案、人员、劳动力、设备安排计划、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1.8项目目标1.8.1 工期目标 2012年6月6日2012年7月20日1.8.2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标准:合格1.8.3 安全目标 杜绝发生安全事故,争创省级“安全施工”样本工程1.8.4 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省级“文明施工”工地。第二章、施工总布置说明书1、工程概况北河滦南县城段综合整治工程主要设计思路为:通过导流和节制闸等工程事北河洪水不再入城区,直接通过新建导流渠下泄。北河城区段为静水面,基本不受洪水影响,北岸新城区和南岸老城区的沥水通过城区段河道的调蓄,辅以泵站排水解决。2、设计指标渠首生产桥位于北河导流明渠上,长40米(5孔8,米),宽5.5米(4.5米+20.5米)。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标准为公路二级。3、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实行项目法管理,积极开发、引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精心组织施工,以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坚持遵守下面的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以这些基本原则指导项目施工管理的一切工作,使管理效果达到最佳状态。3.1目标控制原则。即首先确定项目施工管理的总目标,然后逐层分解落实总目标,以构成项目施工管理的目标体系。3.2分解管理原则。将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分解到各分部分项工程中,并把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划分成多个专业工作事件单元,做到有的放矢、各个击破、突出重点、抓住矛盾,解决关键问题。3.3统筹协调管理原则。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协调手段合理解决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目标冲突、结构矛盾、行为冲突、环境矛盾,保持项目施工过程的有机统一,确保项目施工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3.4优化管理原则。在目标控制原则、分解管理原则、统筹协调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力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包括劳动力、资金、材料、设备、工期等)获得最大的产出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确保项目施工管理的整体最优化。4、总体施工组织布置规划4.1工程质量目标:合格4.2建设工期目标:在44天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4.3安全生产目标: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可靠,保护设施周密齐全,杜绝大小安全事故,保证施工安全,确保达到的优良以上等级。4.4文明施工目标:在建筑物附近按业主单位规定的范围设立文明安全施工标志栏,标志栏上装饰灯箱标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按文明施工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安全文明工地。4.5环境保护目标:确保周围环境和施工区域的良好环境。第三章、土建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测量本节内容包括工程的控制测量(平面控制、高程控制)、施工放样、验收测量的方案和施测方法及所用的仪器配备。1.1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其工艺流程见图21。1.2 平面控制网控制测量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的测量资料、成果及测量基准点(线),认真进行复核,校验测量基准点(线)的精度,确保测量资料和成果的准确性,利用经核验过的测量基准点,对施工段进行施工平面控制网点的布设,并对所布设的控制网进行外业施测及内业平差计算,分析控制网的精度,在满足精度的情况下,报监理工程师,取得批复后,进行施工。对测量基准点以及为满足施工精度所布设的控制点加以保护,防止损坏,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被移动或损坏后,立即对其进行恢复,以满足施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需要和现场施工条件,对所布设的控制网点进行加密,其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计划将施工控制网沿河道布置,在建筑物处进行加密。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控制测量,其注意事项如下: 选用相应等级精度的全站仪以达到控制测量的要求。 测量前对仪器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出发前检查仪器电池的电量。 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 在等级控制测量中,关闭气象、倾斜、常数的自动改正功能,在测量资料中人工逐项改正。 测量前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置,检测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的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改正等。提前设置好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 手工记录检查各项限差,内存记录用作对照检查。1.3 水准等级记录检核测量根据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所提供的高程控制点(水准点)对施工区域进行高程控制网布设,水准点布成结点网,在施工时便于引测高程(水准点间距控制在300m以内)。选择牢固的基石或埋设混凝土桩作水准点标石,再根据施工需要对高程控制点进行加密。按照施工要求及水准测量的有关规定,对所布设的水准网点进行测量,测量后对所测资料进行平差计算,得出各水准网点的高程,(首级控制点为三等,加密水准点为四等),并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以得到统一高程系统。三等水准使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往返观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每测站上,观测程序都是“后前前后”。四等水准使用s3型水准仪和木制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闭合路线和符合路线可以只进行单程观测,支线进行往返观测。每站上的观测程序是:“后后前前”。等级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用光学测微法读数厘米以下的小数代替直接估读,以提高读数精度; 水准路线尽量沿坡度平缓的交通道路布设; 选择标尺分划成像清晰、稳定和气温变化小的时间观测; 观测前二十分钟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凉处,晴天观测要打伞,迁站时罩上仪器罩; 视线长度、视线高不能超限,每站的前、后视距基本相等; 安置脚架使用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的左、右两侧,观测员绕第三脚于半米外走动; 一测段水准路线上的测站数设计为偶数。往、返测的前、后标尺进行交换。 各测段沿同一路线、用同类仪器与尺承进行往返测,最好是往返测的测站和尺承位置相同。 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不同时间段完成。 相邻测站观测程序相反。1.4 施工放样施工放样包括开挖放样、土方填筑放样,其工艺流程见图62。1.5放样前准备 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资料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资料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元、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使用有内存的全站仪时,提前将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1.6 放样的方法6.2.2.1 根据放样的对象不同,选择以下测量放样方法: 全站仪坐标设站极坐标法放样。 全站仪边角交会法设站极坐标法放样。 经纬仪测角后方交会法极坐标法放样。 方向交会法放样。 轴线交会法设站方向线法放样。 方向线平移法放样。 导线法(极坐标法)设站。1.7开挖工程放样 开挖工程放样测放出开挖轮廓线点,并用明显标志加以标定。 开挖过程中,经常在转点部位以醒目的标志标明桩号,高程和开挖轮廓点。 开挖部位接近竣工时,及时测放基础轮廓点和散点高程,并将欠挖部位及尺寸标于实地;必要时,在实地以适当密度标出开挖轮廓点以备验收之用。 分部工程开挖竣工后,及时测绘竣工地形图或断面图。 对有地质缺陷的部位,详细绘地形图。1.8 放样点的检查 所有放样资料由两人独立计算和编制。 选择放样方法要考虑检核条件。没有检核条件的方法在放样后采用异站的方法进行检查。 对轮廓点进行校核,以发现错误为目的,尽量简单易行。检查结果记入放样手簿。外业检核以自检为主,放样与检核尽量同时进行,重要部位另派小组进行检查。 对于建筑物基础块的轮廓点进行放样,采用同精度的,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全部检核,检核点与放样点的差大于误差时,重新放样。 对于同一部位轮廓放样点的检查采用简易方法检核,如丈量相邻点之间的长度、点与已浇筑的建筑物边线的相对尺寸及检视同一直线上的诸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对于形体复杂或结构复杂的建筑物,检核和放样采用同一组测站点,以保证其位置尺寸准确。1.9 验收测量验收测量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和回填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验收及竣工验收测量;验收测量工艺流程见图23。1.10 工程量验收测量 工程开工前实测或复核原始地形图,并报送测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工程量验收测量时分别出具土方开挖、回填工程量。土方开挖工程量区分土层的方量,土方回填区分各种回填材料的方量。 工程量验收测量采用地形图法或断面法进行测量。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架在断面上进行测量,测出边线3m10m,断面间距根据情况在520m范围内选择。 工程量计算时,在地形图上布设断面线位置和间距,与测量监理工程师协商一致,并使用统一的原始地形图和设计断面图。 面积计算方法采用解析法和图解法。 工程量计算完成后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工程量计算表、断面图(或实测地形图)一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1.11土方开挖和回填竣工验收测量 土方开挖和回填到设计线时,及时进行竣工验收测量。测绘竣工地形图(或高程平面图)、关键部位的竣工断面图。 土方开挖、回填竣工断面的布置和比例尺尽量保持与设计图一致。 竣工地形图和断面图测量方法与工程量验收测量方法相同。但技术要求要高一些,测点相对测站点的允许偏差,平面和高程误差均为5cm。 土方回填竣工断面图间距10m20m,建基面竣工断面间距5m10m。 横断面垂直于建筑物主轴线,纵断面重合或平行于建物主轴线。 断面位置布设先在设计位置布设,再在结构变化处布设,最后按断面间距要求布设。 竣工地形图、断面图整编后归档,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和竣工验收管理部门。2土方开挖土方工程施工工序关系见附图2-42.1土方开挖采用1 m3挖掘机倒退法全断面分层进行开挖配合20t自卸汽车运输,先清除表层不合格土料,将其运至弃土场,合格土料用于回填。运输车进行苫盖,避免污染环境。开挖按设计边坡的坡度,机械开挖须留置斜坡边,机械开挖留20-30cm保护层, 以保护原地基不受扰动,待下道工序开工前用人工开挖并清底至设计高程,做到尽量不扰动原土层,开挖工作完成后,要对原土层进行钎探,并做钎探记录,下道工序开工前按要求检查开挖平面的尺寸和高程、开挖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取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报予监理验收依据。2.2土方开挖需注意的事项 开挖时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输设备碰撞损坏。 夜间施工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拦。 多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作业时挖掘机间距大于10m,多台挖掘机械在不同台阶同时开挖验算边坡稳定,上下台阶挖掘机前后相距30m 以上。 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机械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机械行使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进出车辆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招标文件及图纸,该工程包括建筑工程部分土方开挖与回填。开挖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边坡观测、完工验收签的维护,以及将开挖可利用或废弃的土方运至监理人制定的堆放区并加以保护、处理等工作。 2.3 准备工作根据本技术条款、施工图纸的要求和监理人的指示,按土方明挖工程的开挖线进行施工,我单位会注意保持永久开挖边坡稳定,在施工前,我公司会组织施工单位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可能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体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在陡坡下施工,应仔细检查边坡的稳定性,如遇有孤石、崩塌体等,会事先做好妥善的清理和支护。在已有建筑物附近进行开挖时,我公司的施工措施会尽量保证原有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并尽可能做到不影响正常使用。2.4 场地清理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其范围包括永久和临时工程、料场、存弃渣场等施工用地需要清理的全部区域地表。(1) 植被清理1.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及监理人指明的其他有碍物。2.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外侧至少5米的距离。3.主体工程的植被清理。须予挖除树根的范围应延伸到离施工图所示的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5米距离。4.及时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 5.场地清理范围内,砍伐的成材或清理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应归发包人所有,我方将根据指示,将其运到指定地点堆放。6.凡属无价值可燃物,将尽早焚毁,在焚毁期间,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并对燃烧后果负责。7.凡属无法烧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按制定的地区进行掩埋。掩埋物不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河川。8.场地清理中发现的文物古迹按规定办理(2)表土的清挖、堆放和有机土壤的使用1.表土开挖按指示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的地区堆放,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2.堆存的有机土壤应利用与工程的环境保护,按要求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合理使用有机土壤。2.5土方开挖开挖采用1m3反铲挖土机挖装,推土机配合3m3装载机运100m至弃渣区。土砂料用推土机推运至弃碴区。基础开挖的高程及边坡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严禁超欠挖。2.6 土方运输方案 挖掘机挖掘出土方后,直接装至拖拉机翻斗车运输到指定土方集放地。 配备足够多施工机械设备及足够多的作业人员,运输汽车与装载机、挖掘机均采用先进技术,保证土方堆放现场不余留大量的土方而影响其他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 配备施工机械的燃料供应、维修等技术组,保证施工机械的良好工作性能。我单位在已往清淤工程中的施工现场。3.下部构造施工1、施工顺序:从0号台依次推进。2、钻孔灌注桩施工本工程拟采用正循环钻机泥浆护壁成孔,该种机型对各种地层土壤适应性较强,钻进速度快。施工技术方案及工艺操作要点灌注桩施工程序:场地平整填筑工作平台挖泥浆循环沟池桩位放样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机就位水平仪测平钻杆画深度标记清孔量测孔深、孔径、斜度、沉淀量置放钢筋笼安放砼导管灌注水下砼退机拔除护筒。(1)护筒埋设因河床覆盖层多为粉砂和亚粘土,为防塌孔,施工时每桩孔口必须加钢护筒,护筒直径大于桩径20cm,高度为1米。钢护筒的埋设必须认真进行,护筒底部及四周应用粘土填筑,并分层夯实处理,护筒顶要高出地面0.5m左右,其中心线与桩中心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0mm。并在顶部焊吊耳,开出水口。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护筒是否发生偏移和下沉,并要及时处理。护桶埋设如图所示:(2)钻孔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固定平稳,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钻机转盘中心与钢护筒中心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cm。开始钻孔时,稍提钻杆,在护筒内打浆,并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方开始钻进。进尺要适当控制,对护筒底部,应低档慢速钻进,使底脚处有较坚固的泥皮护壁。如护筒底土质松软出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内倒入粘土块,再放入钻头倒转 ,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空隙,稳住泥浆后继续钻进。钻到护筒底部以下1m 后,则可按土质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注意土层变化,每进尺2m或在土层变化处应捞取渣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柱状图核对。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随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详细交待本班钻进情况及下一班需要注意的事项。钻孔过程中要保持孔内有1.52m的水头高度,并要防止扳手、管钳等金属工具或其它异物掉落孔内,损坏钻机钻头。钻进作业必须保持连续性,升降锥头时要平稳,不得碰撞护筒或孔壁,拆除和加接钻杆时力求迅速。钻孔泥浆采用的优质粘土在泥浆池内制备,泥浆池容积为8m3,并设容积为6m3的沉淀池二个,串联并用。造浆用的粘土符合下列技术要求: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造浆率不低于0.006m3/kg0.008m3/kg泥浆性能指标符合下列技术要求:泥浆相对密度 1.2漏斗粘度 28s含砂率 95%失水量 30ml/30min钻孔作业的劳动组织:每台钻机每班配备操作人员5名,其中指挥1人,卷扬机1人,机电工兼记录员1人,装拆钻杆及清渣2人。桩孔钻至设计标高后,对成孔的孔径、孔深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满足设计要求后约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检验,并填写终孔检验记录。钻孔如图所示: (3)清孔终孔检验合格后,立即进行清孔作业,拟采用换浆法清孔。清孔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孔内原有水头高度,以防塌孔。清孔的沉渣厚度不得大于0.3m,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1左右。(4)钢筋笼制作与安放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地分段制作,运至现场后吊入孔内,为使钢筋笼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运输和吊放过程中不产生变形,在钢筋笼内侧绑扎沙杆,与主筋绑扎在一起,80厘米一道铅丝,防止钢筋笼吊装时发生变形。在箍筋上设穿心圆式混凝土垫块。钢筋笼用吊车起吊,放入孔内后口,将挂环挂在孔口并临时与护筒口用铁丝连接牢固。钢筋笼在下放时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难,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插入。钢筋笼安放后的顶面和底面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误差不得大于5cm,并用定位铁圈校正,使钢筋笼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重合。钢筋笼置放如图所示:(5)灌注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接头为丝扣连接,直径300mm,壁厚5mm,分节长度0.5-2m,最下端一节长5m。导管在使用前须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灌注混凝土前将灌注机具如储料斗、漏斗等准备好。导管在吊入孔内时,其位置应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水下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5,坍落度18cm20cm,并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适量缓凝剂,初凝时间不小于6h。采用漏斗车运输混凝土到现场,用吊车吊起漏斗车倒入导管内进行灌注,混凝土接近桩顶时,提高漏斗及导管高度以增加混凝土压力。 灌注期间要随时测定坍落度,每根桩留取试块不得少于二组。灌注混凝土之前,要对孔内进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淀层厚度符合规定,认真做好灌前的各项检查记录并经监理工程确认后方可进行灌注。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控制在40cm,且使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混凝土集中搅拌出机后运到现场,再由吊车吊起运输车上的漏斗型料斗,将装有混凝土的料斗口对准导管上的漏斗,把混凝土送入桩孔内。预先将预制的小于管径的混凝土球装入漏斗下口,用铁丝吊住,混凝土达到一定量后,剪断铁丝,随即混凝土下到孔底,保持混凝土与水隔开。开导管时,贮斗内必须储存一定量的混凝土,以保证完全排除导管内泥浆,并使导管出口埋于至少0.8m深的混凝土中。在整个浇筑过程中,下端导管口埋在混凝土面以下25m。利用混凝土的超压力使混凝土摊开,浇筑面逐渐上升并与泥浆隔离,与此同时,顶着桩孔内混凝土上升排除孔外,提升导管时用8吨汽车吊进行,如此逐段拔管直至全桩混凝土完毕为止。剪球灌注开始后,连续进行,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深锤探测孔内混凝土面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的埋深控制在2m5m为宜,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1m或大于6m 。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为防止钢筋笼上浮,采取以下措施:1)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2)当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m2m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增大钢筋笼下部的埋置深度;为确保桩顶质量,桩顶加灌0.5m1m高度。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全部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拔除钢护筒,清理场地。混凝土浇注如图所示:3、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4、注意事项(1)把场地平整密实、坚硬,保证钻机支放平稳,排水泥浆池、沉淀池循环畅通,保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不拖泥带水。加强计划管理、现场管理,成孔、清孔完成前钢筋笼必须到位,砼拌合、运输、浇筑机械、人员就位、准备完毕,保证钻孔、下笼子、灌混凝土各工序的紧凑衔接。(2)定位问题:经纬仪对中、复测,保证测量误差不超过5mm。(3)防止孔口坍塌,采用强压法埋设护筒方案。(4)泥浆的制备按要求,泥浆配制用粘土配制,特殊地段为满足泥浆性能要求,泥浆护壁不坍不缩,采用钠质膨润土造浆,掺入剂采用cmc和fci,专人负责,加强控制。(5)斜孔弯孔的防止,在钻进之前对钻架导杆和垂直度进行精确测量,钻机垫稳放平,用水准仪测平台四角标高,在钻进过程中每5m复测一次。(6)防止缩孔、塌孔的措施是采取慢速缓进和提升钻的方法钻进,钢筋笼入孔轻置慢放,防止碰撞孔壁,各工序衔接紧密,缩短凉孔时间。(7)保证钢筋位置,增加限位环。灌注桩各工序必须连续施工,钢筋笼放入后4小时必须灌注砼。(8)防止断桩咬泥的措施,灌注桩砼时导管提升不能过猛,要保证埋置深度大于1米,灌注砼量和导管提升的速度要经计算并吻合,实测导管埋置深度、导管外砼高度作比较。(9)做好钻孔、砼灌注现场记录。4、灌注桩质量控制程序(见图)。二期柱、帽梁的施工当一期砼桩浇筑完成后待砼达一定强度时,对一期桩顶进行处理(一期浇砼要高出一期桩顶设计高程0.5m0.8m,以便保证一期桩顶砼的材料匀质,强度均匀)把高出一期桩顶多余的部分砼冲凿掉,处理的界面用清水冲净。同时清洁筋上杂物,校对好桩方位,并对主筋作焊接前的弯曲处理,然后采用双面交流电弧焊,保证有足够的搭接倍数,待主筋焊完后,即开始进行二期桥墩柱的模板支设。桥墩均为圆形柱式墩台,直径均为1.1m,故采用组装式圆形钢模板。图示: 整体圆形柱模6、模板;7、横肋;8、连接销子;9、可调螺丝为了缩短安装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将拼装模板的高空作业改为平地操作,减少了安全施工隐患。待模板(模板为两个半圆形)组装完成后,用8t吊车进行吊装就位,并在四周牢固撑拉,挂线进行测量校正,以确保其垂直度准确。帽梁需要现场立模浇注。两端帽梁底模可填筑土方,用砖砌抹平。中间部位的帽梁用木模板作为底模,上铺橡胶板,用钢支柱作为支撑。侧模均采用钢模板,用螺栓对拉固定。混凝土用运输车运至浇筑地点,8 t汽车吊将料斗吊起进行浇筑,并采用机械振捣。4.上部结构混凝土工程1、钢筋(1)带肋钢筋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1)的规定,光圆钢筋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的规定;钢筋骨架的钢板及其他项目所用的结构钢材,按要求及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700-1998)的q235钢的性能要求。结构钢材和钢筋一样进行检验;在检验以前,每批钢筋标易识别的标签并附有一式三份的工厂实验报告。标签上标明制造商试验号及批号;钢筋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试验室进行,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分批验收,分别堆存,并立牌以便于识别。钢筋进行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量和冷弯试验及焊接性能试验。(2)钢筋试验:提供钢筋时附工厂质量保证书(或检验合格证);进场后的钢筋每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厂家生产的每60t为一批)内任选三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每组3个(拉力试验、冷弯试验、可焊性试验)试件。(3)钢筋的保护及贮存:钢筋储存于地面以上0.5m的平台、垫木其他支承上,并保护它不受机械损伤及由于暴露于天气而产生锈蚀和表面破损;钢筋不得有尘、有害的锈蚀、松散锈皮、油漆、油脂、油或其他杂质;钢筋无有害的缺陷,裂纹及剥离层。(4)钢筋整直:盘筋和弯曲的钢筋,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5)钢筋的截断及弯曲:钢筋按图纸所示的形状进行弯曲;主钢筋的弯曲及标准弯钩按图纸及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的规定执行;箍筋的端部按图纸规定设弯钩,并符合gb50162-92规定。弯钩直线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5d,抗震结构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6)安设、支承及固定钢筋:所有钢筋准确安设,当浇混凝土时,用支承将钢筋牢固的固定。把钢筋可靠地系紧在一起,不允许在浇混凝土时安设或插入钢筋。桥面板钢筋的所有交叉点均绑扎,以避免在浇混凝土时钢筋移位。但两个方向的钢筋中距均小于300mm时,则可隔一个交叉点进行绑扎;用于保证钢筋固定于正确位置的预制混凝土垫块,其形状大小符合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同时,其设计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倾倒。垫块混凝土的集料粒径不得大于10mm,其配合比按照招标文件办理,其强度与相邻的混凝土强度一致。用1.3mm直径的退火软铁丝预埋于垫块内以便与钢筋绑扎。不用卵石、碎石或碎砖、金属管及木块作为钢筋的垫块;钢筋的垫块间距在纵横向均不得大于1.2m。桥面板混凝土的钢筋安设按照图纸要求,在竖向不大于5mm的偏差;任何构件内的钢筋,在浇筑混凝土以前,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否则,浇筑的混凝土将不予验收;钢筋网片间或钢筋网格间,相互搭接使能保持强度均匀,且在端部及边缘牢固地连接。其边缘搭接长度不小于一个网眼;安装在预制构件上的吊环钢筋,只允许采用未经冷拉的i级热轧钢筋。(7)钢筋接头:受力主筋的连接仅允许按图纸或按批准的加工图规定设置;如不在图纸或加工图所示位置连接钢筋,在安设钢筋以前,提交表明每一个接点位置的专用图纸,请监理工程师批准;钢筋连接点不设于最大应力处,接头交错排列。(8)焊接接头:热轧钢筋如图示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所有焊工在开始工作之前经考核或试焊,合格后持证上岗。焊接工艺、参数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每个焊点经合格的检查人员彻底检查;钢筋的纵向焊接,采用闪光对焊;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帮条焊、搭接焊)。钢筋焊接接头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的规定;在不利于焊接的气候条件,施焊场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钢筋在焊接前预热;当温度低于-20,不得进行电焊;钢筋与钢板连接,按电弧焊的规定焊接。(9)绑扎搭接接头:绑扎搭接,除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同意(当无焊接及机械接头条件时,且钢筋直径25mm)外,一般不宜采用。绑扎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在受拉区,光圆钢筋绑扎接头末端设180弯钩。带肋钢筋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受压带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在受压区,对于直径为12mm及以下的光圆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构件内的任何直径的纵向钢筋,均不需设弯钩,但接头的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30倍钢筋直径;搭接部分在三处绑扎,即中点及两端,采用直径0.71.6mm(视钢筋直径而定)的软退火铁丝;除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另有指示外,在构件任一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区段内,搭接接头的钢筋面积,在受拉区不得超过其总面积的25%,受压区不得超过其总面积的50%。上述区段长度不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在同一根钢筋上尽量少设接头。受力钢筋绑扎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如因空间限制,不按上述要求办理时,另拟钢筋搭接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钢筋搭接点至钢筋弯曲起始点的距离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亦不宜设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2、模板(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其挠度不超过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其挠度不大于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2)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不大于1.5mm。(3)钢模板的钢棱和柱箍变形值不大于l/500,b/500。(l为计算跨径,b为柱宽)。(4)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抗倾倒稳定时,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5)梁及墩台帽的突出部分,做成倒角或削边,以便脱模。并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在结构物的某些部位设置凸条或凹槽的装饰线。(6)在模板内的金属连接件或锚固件,按图纸规定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将其拆卸或截断,且不损伤混凝土。(7)模板内无污物、砂浆及其他杂物。以后要拆除的模板,在使用前彻底涂以脱模剂或其他相当的代用品,使能易于脱模,并使混凝土不变色。(8)当所有和模板有关的工作做完,待浇混凝土构件中所有预埋件亦安装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才能浇筑混凝土。(9)支架不得支承于除基础以外的结构物的任何部分。(10)支架稳定、坚固,并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偶然冲撞和振动。支架立柱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不发生超过图纸规定的允许沉降量。(11)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板,当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向下挠度超过跨径的1/600时,设预拱度。(12)支架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并使结构线形符合图纸要求,支架和拱架预留施工拱度时,考虑下列因素: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由于墩台受推力的水平位移,对拱圈引起的挠度;由结构重力引起梁或拱圈的弹性挠度,以及1/2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引起梁或拱圈的弹性挠度。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受载后,所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在受载后的沉陷。(13)模板、支架的拆卸在拟定拆模时间的24h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拆模建议,并经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不承重的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的情况下方可拆除,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承重模板和支架,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自重时方可拆除,跨径超过4m的梁、强度达到混凝土设计等级的75%时,方可拆除。模板、支架拆除时的技术要求,执行图纸要求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3、混凝土(1)材料选择集料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匀持,并不含结块、软弱或片状颗粒,无粘土、尘土、盐碱、壤土、云母、有机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必要时,集料予清洗和过筛,以除去有害物质;不同来源的集料不得混合或储存在同一料堆,也不得交替使用在同类的工程中或混合料中;用于混凝土的水泥、集料及掺加剂等,分别进行含碱量试验,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发生碱集料反应(aar)集料。在非含碱环境中,如果必须采用此类集料时,按规范要求,选用碱含量小于0.6%的低碱水泥,并限制混凝土中的总碱量。(2)细集料:细集料由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砂构成,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混凝土配制时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情况,细度模数的计算可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细集料的级配范围、坚固性、杂质的最大含量,试验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3)粗集料:粗集料由坚硬碎石组成。c40及c40以上的混凝土,采用碎石;粗集料的技术要求及有害物质含量;粗集料最大粒径控制在结构物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当设置二层或多层钢筋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粗集料粒径也控制在100mm以下;粗集料予以冲洗;除另有注明者外,粗集料的试验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进行。(4)水中不能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及油脂、糖类、游离酸类、碱、盐、有机物或其他有害物质。(5)水泥标准及规范: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 1344-1999);所有水泥取自监理工程的同意的产源,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所用的任一类水泥取自同一生产厂商,但监理工程师批准者例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每批水泥的清单,说明厂商名称、水泥种类及数量,以及厂商的试验证明,证实该批水泥已经试验分析,在各方面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对进场的每批水泥均按相应水泥标准中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取样检验,检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合格水泥不得使用;水泥运到工地后尽快使用,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监理工程师认为变硬或不能使用时,从工地运走。(6)外加剂: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如果使用一种以上的外加剂,必须经过配比设计,并按要求加入到混凝土拌和物中;外加剂掺量根据产品质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的规定,使用前复验其效果,使用时按产品说明及本规范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筑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7)材料运输和存贮集料:混凝土用的集料,在运输或工地存贮时,使其不受污染;集料按不同尺寸运抵工地,并贮存在相互分开的不同料堆中;粗集料堆按厚度不超过1m的水平层堆放,以免集料发生离析。如果集料有离析时,必须重新拌和,以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水泥:水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用防水篷布或其他有效的防水覆盖物加以覆盖。散装水泥运输车辆的储料斗和筒仓,不残留不同类型的、低级别的水泥或其他任何材料;水泥贮存足够的数量,以满足混凝土的浇筑需要。任何时候不能因水泥供应中断而暂停浇筑;在适当地点建立完全干燥、通风良好、防风雨、防潮湿的足够容量的库房放置水泥,地板高出地面不少于0.3m,以防止受潮。袋装水泥紧密堆放,以减少空气流通,堆垛高度以不超过12袋为宜。堆垛至少离开四周墙壁200mm,各垛之间留置宽度不小于700mm的通道。散装水泥宜在专用的仓罐中贮放,散装水泥在库内贮放时,水泥库的地面和外墙内侧进行防潮处理;不同种类的水泥贮存于不同库房;不同批交货的水泥,其贮存方式以便于按交货的先后次序予以使用;水泥在交货后尽快使用,使用时为松散流动体和没有结块;对于小型结构物使用的水泥可以露天存放,并有高的平台和严密的防雨设施。(8)混凝土拌和称量:称量和配水机械装置,维持在良好状态。其精确度控制在0.4%,并至少每周校核一次。如监理工程师认为必要,以精确的质量和体积对比进行精度校核;所有混凝土材料,除水可按体积称量外,其余均按照质量称量。预制场或搅拌站集中拌制的混凝土,细、粗集料称量的允许偏差为2%;水、水泥、外加剂的允许偏差为1%。在现场拌制混凝土,上述允许偏差可各增(+)或减(-)1%。拌和:混凝土只能按工程当时需用的数量拌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不允许用加水或其他办法变更混凝土的稠度。浇筑时坍落度在允许规定限界之内,并应按监理工程师批示处理;混凝土可在工程现场、搅拌站集中拌和。使用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类型和容量的搅拌设备。能自动控制混合的配合比、水灰比以及自动控制进料(各种集料、水泥、水)和出料,并自动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所有搅拌设备都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状况,任何不符合规格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完好设备,或有缺陷的搅拌设备均不得用于混凝土的拌和,均须撤出工地;混凝土拌和工作,将各种组合材料搅拌成分布均匀、颜色一致的混合物。最短连续搅拌时间,从所有材料进搅拌筒到混凝土从搅拌筒排出控制在2.5min;搅拌筒的转动速度,按搅拌设备上标出的速度操作;每盘混凝土拌和料的体积不超过搅拌筒额定容量的10%。对额定容量每盘少于一袋水泥的搅拌设备不得使用;在水泥和集料进筒前,先加一部分拌和用水,并在搅拌的最初15s内将水全部均匀注入筒中。筒的入口无材料积结;除非监理工程师另外同意,搅拌筒拌和的第一盘混凝土粗集料数量只能用到标准数量的2/3;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筒内的拌和料全部倒光。搅拌设备停用超过30min时,将搅拌筒彻底清洗才能拌和新混凝土。如改变水泥类型时,彻底清洗搅拌设备;工地现场均准备急的完好搅拌设备,以应付随时出现的问题;除非监理工程师批准,混凝土不得使用人工拌和。当采用人工拌和时水泥的用量应较同样等级机拌混凝土规定用量多10%,每批人工拌合混凝土的体积不得超过0.5m3。(9)混凝土运输:用以运输及存放混凝土的容器不渗漏、不吸水,必须在每天工作后或浇筑中超过30min时予以清洗干净。为了避免日晒、雨淋和寒冷气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当需要时,将运输混凝土容器加上遮盖物。当用轻轨斗车运输混凝土时,轻轨应铺设平整,以免混合料因斗车振动而发生离析。从加水拌和入模的最长时间,按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10)混凝土浇筑标准:混凝土的浇筑,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支架、模板和钢筋预埋件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查,并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使之不得有滞水、冰雪、锯末、施工碎屑和其他附着物质,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不得在结构任何部分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仔细周到,使砂浆紧贴模板,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250mm以内。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低于180min;混凝土在浇筑前,混凝土的温度维持在1032之间;除非监理工程师另外同意,混凝土由高处落下的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采用导管或溜槽。超过10m时采用减速装置。导管或溜槽,保持干净,使用过程要避免发生离析;浇筑混凝土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混凝土初凝至达到拆模强度之前,模板不得振动,伸出钢筋不得承受外力;在晚间浇筑混凝土,具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适当的照明设施;工程的每一部分混凝土的浇筑日期、时间及浇筑条件都保有完整的记录,供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使用。(11)混凝土捣实一般要求:所有混凝土,一经浇筑,立即进行全面的捣实,使之形成密实、均匀的整体。设备:混凝土的捣实,使用内部机械振捣;振捣器的类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振捣器能以每分不小于4500脉冲的频率传递振动于混凝土,使在距振捣点至少0.5m以内的混凝土产生25mm坍落度的可见效应;工地上配有足够数量的处于良好状态的振捣器,以便可随时替补。振捣:振捣在浇筑点和新浇筑混凝土面上进行,振捣器插入混凝土或拔出时间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表面振捣器移位间距,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当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尽可能地避免与钢筋和预埋构件相接触;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辅以插针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及其表面平滑;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引起离析;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