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灭菌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灭菌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灭菌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灭菌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灭菌技术 【本章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培养基灭菌的原理;了解发酵培养液的无 菌检查方法;了解空气除菌的原理。 2.熟悉空气过滤除菌的流程和常见设备无菌。 3.掌握常用的灭菌方法和原理;掌握培养基分批 灭菌和连续灭菌的操作流程;掌握发酵用空气的 质量标准。 Date1 第一节 灭菌 灭菌是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除 掉物料及设备中一切有生命的有机体的技 术或工艺过程。 一、常用灭菌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化学物质(药剂)灭菌 化学药剂适用于生产车间环境的灭菌,接 种操作前小型器具的灭菌等。 常用的化学药剂介绍如下: Date2 1乙醇 70%-75%乙醇溶液杀菌作用最强 2甲醛 将甲醛溶液(37%)直接加热, 按18ml/m3计算用量 3新洁而灭 0.25%的溶液 4石炭酸3%-5%的水溶液 (二)辐射灭菌 紫外线波长在240-300nm范围内 (三)干热灭菌 一般要求160-170,保温1-2h 。 Date3 灭菌温度()灭菌时间(min) 17060 160120 150150 140180 121过夜 表4-1 干热灭菌所需温度和时间 Date4 (四)湿热灭菌 一般的湿热灭菌条件为121,30min (五)过滤除菌 二、培养基的灭菌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培养基的灭菌通常采用 湿热灭菌法,包括实罐灭菌(实消)、连 续灭菌(连消)两种方法 Date5 灭菌温度( ) 灭菌时间(min)培养基营养成分破 坏量(%) 10040099.3 1103067 1151550 120427 1300.58 1400.082 1500.011 表4-2 不同灭菌条件下对培养基营养 成分破坏的情况 Date6 (一)微生物的死亡速率与理论灭菌时间 1微生物的热阻 致死温度: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下,杀死全部微生物 所需要的时间成。 在致死温度以上,温度越高,致死时间越 短。 Date7 热阻:是指微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主要是温度 和加热方式)下的致死时间。 相对热阻是指某一微生物在某条件下的致死时间 与另一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的致死时间的比值。 表4-3 微生物对湿热的相对抵抗力 微生物名称细细菌芽孢孢霉菌孢孢子病毒大肠肠杆菌 相对对抵抗力31062-101-51 Date8 表4-4 在不同温度下的湿热灭菌杀死芽 孢所需要的时间 温度()时间时间 (min) 1001200 110180 11530 12115 1256.5 1302.5 1400.9 Date9 2微生物的热死规律对数残留定律 微生物热死是指微生物受热失活直到死亡。微生 物受热死亡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内酶蛋白受热 凝固变性所致。 在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时,微生物受热后,其死 亡细胞的个数变化与化学法反应的浓度变化一样 ,遵循一定的规律,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受热死亡 的速率与任一瞬间残存的微生物数量成正比,这 就是“对数残留定律”,用下式表示: dN/dt= - kN (4-1) 式中 N培养基中残存活菌数 t 受热时间,min k 反应速率常数(又称比死亡速率常数),min- 1;与灭菌温度、菌种特性有关 Date10 Nt=N0e-kt 式中N0灭菌开始时原有的菌数,个; Nt 灭菌结束时残留的菌数,个。 根据上述的对数残留方程式,如果要求达到彻底灭菌, 即Nt=0,则所需的灭菌时间t为无限长,这在实际生产中 是不可行的,因此实际设计时,常采用Nt=0.001(即在 1000批次灭菌中只有1批是失败的)。如以残留菌数的对 数与灭菌时间t的实测数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图,得出的 残留曲线为一直线其斜率的绝对值为比死亡速率常数k。 Date11 4-5表121下,不同细菌芽孢的k值 细细菌名称K值值/ min-1 枯草芽孢孢杆菌3.8-2.6 硬脂嗜热热芽孢孢杆菌FS15180.77 硬脂嗜热热芽孢孢杆菌FS6172.9 产产气梭状芽孢孢杆菌PA36791.8 Date12 (二)培养基的分批灭菌(实罐灭菌、实消 ) 1培养基预热 灭菌时,培养基需要先加热到80- 90,然后再导入蒸汽升温到120-130进行灭菌 。预热的方法是:先将各排气阀门打开,将蒸汽引 入夹套或蛇管进行预热,待罐温升到80-90,将 排气阀门逐渐关小。 预热的目的:一是防止直接导入蒸汽时由于培养基 与蒸汽的温差过大而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使培养基稀 释,二是防止直接导入蒸汽容易造成泡沫急剧上升 而引起物料外溢。 Date13 2培养基灭菌 当罐温升到80-90时,将蒸汽从进气口、 排料口、取样口直接导入罐内、使罐温上 升到120-130,保温30min。 灭菌时应注意:各路蒸汽进口要畅通,防 止逆流;罐内液体翻动要剧烈,以使罐内 物料达到均一的灭菌温度;排气量不宜过 大,以节约蒸汽用量。 Date14 图4-1 实罐灭菌设备示意图 Date15 3冷却 待灭菌将要结束时,应立即引入无菌空气 以保持罐压,然后打开夹套或蛇管冷却水 冷却,以避免罐压迅速下降,产生负压而 抽吸外界空气。 注意:在引入无菌空气前,罐内压力必须 低于过滤器压力,否则培养基(或物料) 将倒流入过滤器内。 Date16 (三)培养基的连续灭菌(连消) 培养基配 料 配料 罐 预热 桶 加热 器 维持 罐 冷却 器 发酵 罐 加入灭菌的 培养基 连消泵 Date17 1连续灭菌工艺的特点 (1)在较高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内灭菌,营养 成分破坏的少; (2)发酵罐非生产占用时间缩短,容积利用率 提高; (3)热能利用合理,适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4)不适用于粘度大或固形物含量高的培养基 灭菌; (5)增加了一套连续灭菌装置,操作环节增多 ,从而增加了染菌的机率。 Date18 2连续灭菌操作步骤 (1)配料 (2)培养基预热 在预热桶内,一般可先 将培养基预热到70-90。 (3)加热使料液温度在较短的时间(20- 30s)内迅速达到灭菌温度,连续灭菌的温 度一般以126-132为宜,加热采用的蒸汽 压力一般为4.5-8105Pa,加热器有塔式 和喷射式两种。 Date19 (4)保温(维持) 图3 维持罐结构 Date20 (5)降温 (40-45) 图4 喷淋冷却器 Date21 三、空罐灭菌与发酵附属设备及管路的灭菌 (一)空罐灭菌(空消) 空罐灭菌即发酵罐罐体的灭菌。空罐灭菌一般维 持罐压1.5105-2.0105Pa、罐温为125-130 、时间为30-45min。灭菌时要求总蒸汽压力不低 于3.0105-3.5105Pa、使用压力不低于 2.5105-3.0105Pa。 Date22 (二)发酵附属设备的灭菌 发酵附属设备有总(分)空气过滤器、管道、计 量罐、补料罐、消沫系统等。 1.糖水罐的灭菌 一般糖水罐灭菌时罐压为 1105 Pa,保温时间为30min。 2.油(消沫剂)罐的灭菌 油(消沫剂)罐灭 菌时的罐压为1.5105-1.8105 Pa,保温时间 为60min。 3.总(分)空气过滤器的灭菌 维持压力1.74105 Pa,灭菌时间2h。 4.管道的灭菌 管道灭菌时的蒸汽压力不应低于 3.4105Pa,保温时间为1h。 Date23 第二节 空气除菌 一、空气的过滤除菌 (一)空气过滤除菌的原理 1绝对过滤 绝对过滤所用介质的孔隙小于营养细胞和孢子, 能将微生物阻留在介质的一侧,从而获得无菌空 气。如用聚四氟乙烯或者纤维素酯材料做成的微 孔滤膜(孔径在0.22m)。 2深层介质过滤 Date24 图4-5 带微粒空气围绕一圆柱形纤维流动的模型 (引自熊宗贵 发酵工艺原理,2003) 深层介质过滤所用介质( 如棉花、玻璃纤维等)孔 隙大于微生物,例如, 空气中微粒的直径dp一 般为0.5-10m,而作为 过滤介质的棉花纤维直 径dt在16-20m,玻璃 纤维直径dt在5-19m, 同时,纤维之间存在着 较大空隙,(在50m左 右),那么纤维是如何 捕集空气中的微生物粒 子呢? Date25 主要有以下几种机理: 微粒随气流通过滤层时,过滤层具有一定的厚度 ,滤层纤维所形成的网格阻碍气流前进,迫使气 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无数次改变气流速度大小和 方向的绕流运动,这些改变引起微粒对滤层纤维 产生惯性冲击、重力沉降、拦截、布郎扩散、静 电吸附等作用而将微粒滞留在纤维表面。同时因 为滤层是由无数单纤维层组成,所以就增加了捕 获微粒的机会。 Date26 图4-6 除去液滴或颗粒的纤维工作原理 图4-6 除去液滴或颗 粒的纤维工作原理 在上述五种除菌机制 中,截留和静电吸附 作用不受外界影响, 而其他三种机制遇空 气流速直接相关。一 般认为惯性冲击、拦 截、布朗扩散截流的 作用较大,如图4-6所 示。而重力沉降和静 电吸附的作用较小, 但最终的结果是几种 作用的综合效应。 Date27 (二)空气过滤介质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棉花(未脱脂)、颗粒 状活性炭、玻璃纤维、超细玻璃纤维纸、 石棉滤板、烧结材料。 常用的滤膜有:新型绝对过滤介质可 耐蒸汽灭菌的膜材料PVDF(聚偏氟乙烯) 和PTFE(聚四氟乙烯)以及尼龙膜等,增 加了灭菌效果。 Date28 (三)空气过滤器 表4-6几种过滤器的适用条件及性能比较 过 滤 器 类 型 适 用 条 件 及 性 能 传统过滤 棉花、活性炭 可以反复蒸汽灭菌、但介质经灭 菌后过滤 效率降低,拆装劳动 强度大, 环保条件差。活性炭对油雾的吸附效果较好,可作为总过滤 汽用 于去除油雾、灰尘、管垢和铁锈 等。 维尼纶 无需蒸汽灭菌,靠过滤 介质本身的“自净”作用。要求有一定的填充密度 和厚度,管路设计 有一定的要求,介质一旦受潮容易失效。可作为 总过滤 器及微孔滤膜过滤 器的预过滤 。 超细玻璃纤 维纸 可蒸汽灭菌,但重复次数有限,拆装不便,装填要求高,可作为终过滤 器,但不能保证绝对 除菌。 金属烧结 材料 耐高温。可反复蒸汽灭菌,过滤 介质空隙在1030m,过滤 阻力小,可 作为终过滤 器,但无法保证绝对 除菌。 新型过滤 器 硼硅酸纤维 亲水性,无需蒸汽灭菌,95%容尘空间,过滤 精度1u,介质受潮后处理 能力和过滤 效率下降;适合在无油干燥的空压系统中,作为预过 滤器、除尘、管垢及铁锈 等;过滤 介质经 折叠后制成滤芯,过滤 面积大,阻力小,更换方便,容尘空间大、处理量大 聚偏氟乙烯 疏水性,可反复高压蒸汽灭菌,容尘空间为 65%,过滤 精度0.10.01u; 可以作为无菌空气的终端过滤 器;过滤 介质经 折叠后制成滤芯过 滤面积大、阻力小、更换方便 聚四氟乙烯疏水性,可反复高压蒸汽灭菌,容尘空间为 85%,过滤 精度0.01u,可 100%除去微生物;可以作为无菌空气的终端过滤 器,无菌槽、罐 的呼吸过滤 器及发酵罐尾气除菌过滤 器;过滤 介质经 折叠后制成 滤芯过滤 面积大、阻力小、更换方便 Date29 二、发酵用空气的质量标准 生物浓度104个/m3作为空气的污染指标 发酵用无菌空气,就是将自然界的空气经过压缩 、冷却、减湿、过滤等过程,达到以下标准: 1连续提供一定流量的压缩空气。 2空气的压强(表压)为2105-4105Pa,压 强过低不利于克服发酵罐中的下游阻力,压强过 高,则是浪费能源。 3空气在进入过滤器前,相对湿度70%。这是 为了防止空气过滤器过滤介质受潮,影响过滤效 果。 Date30 4进入发酵罐的空气温度可以比培养温度 高10-30。 5压缩空气的洁净度,在设计空气过滤器 时,一般指标取失败概率为10-3,也可以 把100级作为无菌空气的洁净指标。100级 指每立方米空气中,尘埃粒子数最大允许 值0.5m的为3500个/m3,尘埃粒子数最 大允许值5m的为0个/m3;微生物最大 允许值为5个浮游菌,1个沉降菌/m3。 Date31 图4-7 空气净化设备系统流程图 1-粗过滤器;2-压缩机;3-贮罐;4,6-冷却器;5-旋风分离器;7- 丝网除沫器;8-加热器;9-空气过滤器 Date32 一般把这个流程中空气进入空气过滤器以前的部 分称为空气预处理阶段。下面我们将预处理阶段 的设备简单介绍如下: 1采风塔 采风塔应建在工厂的上风口,远离 烟囱。采风塔越高越好,至少10m,设计气流速 度8m/s左右 2粗过滤器 过滤介质可采用泡沫塑料(平板 式)或者无纺布(折叠式),设计流速为0.1- 0.5m/s。 3空气压缩机 Date33 4空气贮罐 5冷却器 6汽液分离设备 (1)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沉 降进行汽-液或汽-固沉降分离的设备。主要除去 空气中较大的雾滴(油、水),可以除去空气中 绝大多数的20m以上的液滴。 (2)丝网除沫(分离)器 丝网分离器是利用 惯性拦截的原理来进行汽液分离的设备。主要分 离空气中较小的雾滴(1m以上),去除率约为 98%。 7空气加热设备 Date34 Date35 Date36 1、 高空采风、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 适当加热流程 特点特点 :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适当加: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适当加 热。空气第一次冷却到热。空气第一次冷却到30303535,第二级,第二级 冷却至冷却至20202525,经分水后加热到,经分水后加热到3030 3535,因为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下降。,因为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下降。 Date37 2 2、冷热空气直接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冷热空气直接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 特点特点 :省去一级冷却和分离设备及空气再加:省去一级冷却和分离设备及空气再加 热设备,简化了流程,使冷却水用量也降低了热设备,简化了流程,使冷却水用量也降低了 。压缩空气从贮罐出来分两路,一部分进冷却。压缩空气从贮罐出来分两路,一部分进冷却 器,经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