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张恨水金粉世家的艺术成就尹玉琳(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08级1班,学号:2008051156) 【摘 要】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 “章回体”小说大家。从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二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 金粉世家。长期以来,对 金粉世家的研究停留在一种意识形态的简单争论上,它在文坛的重要地位却被忽视。本文试从在受鸳鸯蝴蝶派才子佳人式小说的影响、对中国现代章回小说的影响、雅俗共赏及平民视角、成功塑造的众多典型人物形象等四方面分析阐述了金粉世家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并肯定 金粉世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 【关键词】张恨水 金粉世家 鸳鸯蝴蝶派 中国现代章回小说 冷清秋我最初接触金粉世家是在念初中的时候,那时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在中央电视台第8频道上映,一首清新宜人的主题曲暗香:“当花瓣里开花朵,暗香残留”萦绕耳旁,帅气潇洒的陈坤饰演金燕西,还有董洁、刘亦菲等青春偶像的倾心演绎,金粉世家犹如一滴轻盈浮动的甘露,流过心田,让焦躁的心灵暂离干涸。金燕西在雨中追着车子奔跑的画面、金燕西和冷清秋悠然的躺在一大片向日葵上的画面、金燕西到学校向冷清秋大胆示爱的画面仍使我记忆犹新、久久难忘。 张恨水是中国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百余部中、长篇小说,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受到读者喜爱。从一九二七年二月十四日,至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连载于当时 世界日报 “明珠”副刊的长篇 “章回体”小说 金粉世家奠定张恨水的文坛地位。作者在 金粉世家中虚构了平民女子冷清秋与豪门公子金燕西的爱情悲剧,并以两人爱情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一家由盛而衰的过程。 金粉世家的问世,为 世界日报带来一路飙升的销量,读者群中出现许多 “金粉世家迷”。但由于小说采取的是中国旧小说 “章回体”的叙述形式,并且作者在文中一再将金、冷两人的爱情悲剧归结为 “齐大非偶”这样一个世俗化原因,历来,学术界对 金粉世家褒贬不一。经典的东西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金粉世家从问世到现今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电视剧的问世又有了一批批的影迷。这足以说明金粉世家有它独特的价值所在,具有独特的魅力。本文就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金粉世家的艺术成就,分析他得独特价值和魅力。一、鸳鸯蝴蝶派的才子佳人式小说鸳鸯蝴蝶派是发端于20世纪初上海 “十里洋场”的一个文学流派,他们最初热衷的题材是言情小说,写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上海文艺之一瞥),并因此得名而成为鸳鸯蝴蝶派。这一派的早期代表作为徐枕亚的玉梨魂,是用四六骈俪加上香艳诗词而成的哀情小说。这一流派的作者群先后多达两百余人,分散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后来集中到上海、天津、北京几个大城市。开始没有固定的组织,后来成立了青社与与星社。张恨水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鸳鸯蝴蝶”是以形象化的名称来指谓民初的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派别,但是由于这一流派的作家不仅仅是写才子佳人的恋情小说,因此用鸳鸯蝴蝶派命名已无法概括众多题材的特色,于是,有人取该派最有代表性的刊物礼拜六名之,将其称为“礼拜六派”。但五四新文化运动、鲁迅先生领导下的左翼文联(左联)等新文化阵营,“在批判复古论调的同时,新文学阵营不断地同鸳鸯蝴蝶派展开斗争”。他们认为鸳鸯蝴蝶派“文学”滋生于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风行于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几年间,是在人民开始觉醒的道路上的麻醉药和迷惑汤。虽然有少数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社会黑暗、家庭专制和军阀横暴等等,但其总的倾向却不外乎“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正如鲁迅说的是“新的才子+佳人”,“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标榜趣味主义,大都内容庸俗,思想空虚,“言爱情不出才子佳人偷香窃玉的旧套,言政治言社会,不外慨叹人心日非世道沦夷的老调”。然而,在阅读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一些作品后,我们可以感觉到这类作家的作品并非单纯的以描写才子佳人为主,还表现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的落后思想意识,表现了病态社会中小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比如张恨水先生的金粉世家以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发展为主线,描写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个豪门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金铨的四个儿子,从老大凤举到老四燕西,他们一个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坐享祖业,过着醉生梦死、挥金如土的生活。他们一个个“都是一双馋眼”(书中戏子白玉花语),成天泡在“金粉之香”中,逛窑子,娶小妾,捧坤角,跑舞场,是一伙行尸走肉般的浪荡公子,一伙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的纨绔子弟。金栓的妻妾及媳妇,也是一群精神空虚、百无聊赖的寄生虫。她们一个个互相算计,争权夺利,各自营私,特别是三嫂玉芬,更是个阴险、狡诈的王熙凤式的人物.至于这个家庭的家长金栓,虽然貌似“公正”“仁慈”,其实也和他的后辈一样荒淫无耻,只不过比自己的子媳们更加虚伪罢了。他口口声声要与家里的丫头讲平等,声称要“解放”女奴,俨然是一副尊重女权的新派人物的面孔,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反对儿子纳妾,自己却纳了两房妾,尤其是他身边那个浓妆艳抹的小妾翠姨以及他在她面前令人作呕的丑态,这正是给他的“道貌岸然”下了一个最好的注脚。这显示出了这部小说具有一定的揭露和谴责力量,从而体现出作家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倾向。二、金粉世家-中国现代章回小说的成型正是张恨水对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中国现代章回小说”。张恨水是通过创作三部社会言情小说完成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向现代章回小说的过渡,它们是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一)春明外史-中国现代章回小说的起步传统的章回小说能够吸引读者,依靠的是两种表现手段,一是故事情节的曲折,突出的是其中的“离奇”;二是人物情感的缠绵,突出的是其中的“缠绵”。春明外史的创新之处在于张恨水解决了怎样将章回小说中散乱的材料集中起来的问题。他把所有的材料都服从一个人的命运,用一个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从头到尾把故事情节贯穿起来。春明外史是民国以来第一部以一个人物的命运贯穿故事始终的章回小说,张恨水也是现代章回作家中第一个以一个人物贯串小说的作家。(二)金粉世家-中国现代章回小说的成型春明外史给中国章回小说确定了一个主人公、确定了一条发展线索、确定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使得现代章回小说“站立”了起来。金粉世家则给 “站立”起来的中国章回小说增添了充沛的“血脉”,它使得中国现代章回小说成型了。张恨水采用的方法是从中国传统、民间文学和外国小说中吸取营养,使之现代化。1、中国传统 金粉世家被称为是民国的红楼梦。在对红楼梦的学习、借鉴和模仿中,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最具典型性,可以说,它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更多接受红楼梦深刻影响的文本之一。这是因为:第一,张恨水少年时代就熟读红楼梦。他说:“在我家里,又有上半部红楼梦,和一部野叟曝言,我一股脑儿,全给它看完了。”“我收拾了一间书房,把所有的钱,全买了小说读。第一件事,我就是把红楼梦读完。” 张恨水.张恨水作品经典散文与杂文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第二,在金粉世家中,作者不断借人物之口提及红楼梦里的人与事。如在第七回中有这样的对话:“佩芳道:十六七岁要什么紧?我没来的时候你大哥就爱使唤丫头。燕西笑道:那倒是真的,那个时候,老大有些红楼迷,专门学贾宝玉。”第三,研究者也都认为金粉世家深受红楼梦之巨大影响。如早在40年代,有人就称誉金粉世家是“民国红楼梦” 张伍.忆父亲张恨水先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第四,张恨水自己也承认金粉世家所受红楼梦之影响,他说:“金粉世家之是何命意?都可不问矣。有人曰:此颇似取径红楼梦,可曰新红楼梦。吾曰:唯唯。”张恨水.金粉世家: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当然,这些方面可能还是外在性的表征,更具内在性的影响是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结构和描写方法等方面。2、民间文学 不仅从传统小说中吸取营养,张恨水还将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现代化。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写得既浪漫也时尚。例如:(1)融入了唐伯虎与秋香的三笑的故事:金燕西弄清楚了这个姑娘叫冷清秋,住在落花胡同。他就跑到这个胡同口去等。终于看到冷清秋了。冷清秋看见一个人呆傻傻地看着她,又那么一笑。这一笑将金燕西的魂都笑没了。(2) 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到了新婚之夜,冷清秋也没有直接同意金燕西上床,还要考他做诗。一个急得要上床,一个态度坚决要考诗。情急之下,金燕西居然做起了这样一首诗:紫幔低垂绛腊明,嫁衣斜拥不胜情。檀郎一拂流苏动,唱与关睢第四声。双红烛夜如何他这么一念将在窗外听新房的人听得大笑。大家一起朗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弄得冷清秋很不好意思。 3外国小说 金粉世家也是张恨水第一次大规模地运用外国小说创作手法的小说。其中运用最多的手法是场面描写和心理描写。(1)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拓展的是小说的空间概念。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的最大毛病就是叙述故事中的因果关系,它是一种线性的时间结构。金粉世家注意到在同一时期、同一场合写不同人物的表现,这就是场面描写。小说中金燕西办了个诗社,还开了诗会。诗会中金燕西也写了诗,诗很臭,但所有的诗人都说这首诗最好。这个场面描写把每个人的形态、心态都写了出来。还有一个精彩的场面是金总理死后的葬礼上的描写。官场上的婚丧嫁娶往往是各种矛盾最激烈的时候,总理死了以后,虽然大树倒下了,但是人家根深盘结的很多关系在这儿,你怎么出面,送什么礼物,以及怎么讲话,都很重要。在这个场面上,张恨水将人情世故刻画得相当深刻。(2)心理描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章回小说没有心理描写。中国小说受话本的影响很大,人物心里想什么并不描述出来,而是通过写人物语言、表情、动作暗示出人物的心里所想。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将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到小说中间来,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度明显地加强。例如:金燕西去偷偷地看冷清秋,看完以后心理活动的描述: 我守着看人家不是有些呆吗?这就回得家去,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呆想,那人在胡同上那微微一笑,焉知不是对我而发的?当时可惜我太老实了,我就回她一笑,又要什么紧?我面孔那样正正经经的,她不要说我太不知趣吗?说我不知趣呢,那还罢了,若是说我假装正经,那就辜负人家的意思了。他这样想着,仿佛有一个珠圆玉润的面孔,一双明亮亮的眼珠一转,两颊上泛出一层浅浅的红晕,由红晕上,又略略现出两个似有似无的笑涡。燕西想到这里,目光微微下垂,不由得也微微笑起来。张恨水.金粉世家:上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金燕西在冷清秋家前等着,冷清秋走了过来无意之中看到这么个男孩子傻站在这地方,就微微地向他一笑。一般情况下,如果说你心中无意,不管这个女孩子怎么笑都没关系。这个时候金燕西心中有意,冷清秋此时对他这么一笑,自然会引起他复杂的心理活动。一般的章回小说,写到这儿,就过去了。但是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恰恰在这里开始运用了心理描写,将一个单相思的男孩子的心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完整的小说结构、丰富的情节内涵,金粉世家完成了传统的章回小说向现代章回小说的过渡。(三)啼笑因缘:中国现代章回小说的成熟如果说金粉世家使得现代章回小说有血有肉地站立了起来,啼笑因缘就是赋予现代章回小说一个灵动的魂。这部小说已经深入到小说内在结构中,将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结合了起来,并且以人物性格的刻画来展开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三 、雅俗共赏的平民文学(一)雅俗共赏的写作手法 与新文学家大力强调小说的社会功能不同,张恨水不以“文以载道”作为自己的文学使命,而是把文章定位在供人消闲的通俗文学上,作“完全贴近大众的心”的小说。他毅然挽起章回体即将被丢进茅厕的命运,就是肯定文学之“通俗”的最突出表现。张恨水的小说多写言情故事,以言情来构筑小说的骨架,以增加小说的娱乐性趣味性,他循着传统的叙述路径,适当加入一些新的技巧,讲述一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力求做到为“匹夫匹妇”所喜爱。 例如,金粉世家以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发展为主线,描写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史,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这个豪门之家骄奢淫逸、糜烂堕落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同时,小说以男女主人公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恋爱、结婚、反目、离散为线索贯穿全书,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作者在编织故事时又能充分运用误会法来增加情节的魅力,使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能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之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这样,作品就适合了各类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尤其符合都市小市民阶层的心理和幻想。可见,张恨水确实是将其创作主要面向市民阶层,尽可能照顾他们的审美习惯和阅读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小说成为广大市民读者喜爱的作品。然而,在向“俗”定位的同时,张恨水的小说并不像一般的滥俗文学靠一味迎合大众,使读者获得单纯的娱乐快感而取胜,他在自己的小说中融入更深更广的东西,达到了“高等艺术”的层次。总之,张恨水的小说以独特的创作个性,饶有兴味的故事,生动活泼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和需要。既有大众通俗文学的趣味性、情节性、又善于制造叙述内容上的陌生化效果,一部部经典耐读的“叙事传奇”在商业运作中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名副其实的“双料冠军”。张恨水小说他作品中的高雅不是纯艺术的脱离民间情趣的高雅,作品中的通俗也不是完全平民化的毫无文采的通俗,他创作的现代大众通俗小说体现的通俗与高雅是相互融合的。这种高雅化的通俗使得他的作品既能在文人士大夫中流传,又能为广大市民接受,对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有着独特而卓越的贡献。张恨水在现代通俗小说中进行的自我改良,真正做到了打通雅俗,以俗为雅的境地,而在文本的思想含上,他“以言情为纬”编织的是社会的广阔图画。历史的风云、时代的变革、阶层的压迫与对立、人类的辉煌与脆弱,都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都使他的“俗”文学进入了更高的境界,成为了高等的艺术。(二)平民视角作者在 金粉世家中虚构了平民女子冷清秋与豪门公子金燕西的爱情悲剧,并以两人爱情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一家由盛而衰的过程。本文试把张恨水在 金粉世家中的创作方法称为 “平民视角”,分析 金粉世家中所体现的 “平民视角”,并肯定 金粉世家及其“平民视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其一:从 “齐大非偶”看 金粉世家的“平民视角”“平民”, 辞海中的解释是老百姓。 “平民视角”是相对于庙堂文学、主流文学和文人文学的创作方法而言。二十世纪初期,新文学倡导者陈独秀在 文学革命论中提出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一九一九年,周作人又提出 “平民文学”的概念,他指出 “平民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状,忠实地反映 “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 “真挚的思想与事实”。这是早期新文学作家对 “平民文学”的定义,他们把 “平民”加于 “文学”之前, “平民”是相对于 “贵族”而言: “贵族文学”是封建传统的旧文学,“平民文学”恰是反其道而行之。 “平民文学”是一个政治性隐喻,具有文化启蒙意义。作家们骨子里充满浓烈的精英意识,极力扮演着教父式的精神导师角色。诚然,启蒙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作家们高度的理性主义和对国民劣根性充满深深的焦虑和反思以及亟待改变现状的心态就当时的社会情形而言,的确是必不可少的举措。张恨水则不同,他的作品完全以平民立场平视生活、平视读者。 金粉世家就是 “平民化”的典型之作。这部小说的 “平民视角”首先体现在常被评论界批判的 “齐大非偶”思想上。“齐大非偶”,语出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 人各有偶 (耦),齐大,非吾偶(耦)也。”旧时凡因门第不相当而辞婚的,常用此语,表示不敢仰攀。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多次提到自己婚姻失败由于 “齐大非偶”。她写给金燕西的决绝书中郑重提道:“然齐大非偶,古有明训,秋幼习是言,而长乃昧于是义,是秋之有今日,秋自取之。” 张恨水.金粉世家:上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47页这样一个在新式学校读过书的人竟然用 “齐大非偶”这种封建传统思想来反省自己,难怪评论界会认为这四个字导致 金粉世家思想性下降。张恨水将作品目标受众定位在平民大众, “齐大非偶”显然是强化平民价值观,以照顾一般受众阅读趣味。其二: 金粉世家的 “平民视角”体现在作者注重文本的传奇性和故事性。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是完全自觉地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他们常常使作品中的叙述描写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使小说带有一定的 “主观抒情性”。在叙述视角上,他们会尝试不同的叙述者,往往还会让作者、隐含作者、读者、叙述者、人物交织在复杂的小说叙述网络之中。另外,他们还有意识地借鉴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来从事小说创作,并且试图将它们熔为一炉,于是出现了 “诗化小说”等新型样式。新文学作家注重的是文体实验,他们急于将从西方学来的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之中,对于文本的故事性相对忽略。张恨水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为符合市民层阅读习惯,他采用中国传统小说 “章回体”形式。小说分一百二十回,每一回都有一个辞藻华美、上下对仗的回目。回目点出所属章节故事的高潮。采用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张恨水俨然成了一个 “说书人”,他除了重点叙述了金、冷两人的婚恋,还贯穿了国务总理金铨及其四子四女的配偶、外偶的各种矛盾纠葛,旁及男仆、使女四十余人的庞大家族以及他们的姻亲女友、政客军阀和妓女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枝叶婆娑、盘根错节的社会伦理关系网。为了让故事说得出彩,作者大量采用口语、俚语、方言。比如 “读书种子”、 “妈妈爹” (奶娘的配偶)、 “耳报神” (喜欢通风报信、传话的人)、 “挑剔”某某 (麻烦别人为自己做事) 等这些语言相当生活化,富有情趣。其三: 金粉世家中塑造了两个 “平民化”人物:冷清秋和金燕西。冷清秋本是寒门出身,她的经历容易引起普通百姓的同情和关注,她 “白色的纱袍,白色的丝袜,白色的缎鞋,脖子上挂一串亮晶晶的珠子,真是玉立婷婷,像一树梨花一般。看那样子,不过十七八岁,挽有坠鸦双髻,没有说话,脸上先绯红了一阵”张恨水.金粉世家:上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她也会在接受金燕西送的绸缎、首饰之后爱不释手。张恨水没有把冷清秋写成一个完美女性,冷清秋不是一个出身寒门言行却超出寒门阶层的女子。作品中,作者很好地把握了冷清秋的平民少女性格。金粉世家的结尾,冷清秋虽然以自己的才情美德鹤立鸡群,却终是招来豪门子弟的排挤,她唯有乘大火焚毁自己闭门学佛的小楼之时离开金家,最终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冷清秋的这种选择正是市民阶层洁身自好的处世哲学的具体呈现。这种 “平民化”处理,张恨水同样赋予金燕西。金燕西被评论家称为 “时装贾宝玉”。丫头小怜不慎打碎大少奶奶吴佩芳从巴黎带来的香水,惟恐受骂,金燕西恰巧有一瓶就主动送给了小怜 ,还有他与丫头们打成一片的描写,都会让读者联想到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不同的是,金燕西没有贾宝玉具有的叛逆精神。起先,他能打破门第之见大胆追求冷清秋,但婚后不久就恢复起纨绔子弟的生活习性,沉溺于交际场中,甚至还在家道中落之际拜倒于前女友白秀珠的石榴裙下,希望通过白秀珠之兄白雄起为自己讨份工作。张恨水无意于将金燕西塑造成一个家族叛逆者,正如他在稍后的作品 啼笑因缘自序中所说: “有人说小说是 创造人生,又有人说小说是 叙述人生。偏于前者,要写些超人的事情;偏于后者,只要是写着宇宙间之一些人物罢了。” 张恨水: 啼笑因缘作者自序, 张恨水选集 z,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27页。金粉世家中,他只是把金燕西当作 “宇宙间之一些人物”来写,金燕西的经历是按照纨绔子弟的生活逻辑进行下去的,作者没有赋予他深层含义。在这里,金燕西不是 “平民”,他的故事却是 “平民化”。其四:作家从平民的立场出发,代群众说话,这是“平民视角”在文中的又一体现。作者将多年的见闻和体验融入文本,使描写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至当时 “许多大官僚 尤其是当过国务总理的,都以为在说自己,很怕揭发阴私”张友鸾: 张恨水选集序, 张恨水选集z,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参考文献:1 张恨水金粉世家,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2 张恨水张恨水作品经典散文与杂文,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3 张恨水啼笑因缘作者自序,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4 张友鸾张恨水选集序,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小说里,金铨的妻妾暗中斗法,大少奶奶吴佩芳放高利贷放到自己丈夫身上,大少爷金凤举在外包藏妓女,三少爷金鹏振大捧坤角 这些既满足读者的娱乐性、消闲性和刺激性的需要,也是对社会腐败堕落现象的揭发,虽然不动声色,同样大快人心。上述四点,正是 金粉世家中 “平民视角”的体现。 金粉世家在当时文坛,另辟蹊径,为白话文小说的创作注入了独具特色的活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很大的价值。四、成功的塑造了众多典型人物形象金粉世家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仅从众多人物中选取了冷清秋这一人物形象来进行分析。冷清秋,人如其名,清丽秀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礼,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给人一种素雅的美。她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更有卓越的才华学识,可以说是张恨水笔下最具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这样一个宛若清泉的纯净女子,身处浑浊乱世中,依然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在作者笔下,冷清秋这一人物集现代气质美、反抗美、悲剧美于一身。(一)、冷清秋性格中具有的现代气质美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冷清秋走进豪门金府,就像红楼梦里林黛玉进贾府一样,然而与林黛玉不同的是,冷清秋实现了自己的爱情,在她身上洋溢着一种现代气质的美。冷清秋是一个相当有才华的气质非凡的现代女性,按理说不应该看上金燕西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玩世不恭的豪门少爷。然而,一个正值青春年少且情窦初开的少女,遇到一个相貌英俊、风度翩翩,又处处对自己关怀备至的青年男子,面对猛烈的爱情进攻,哪个女子不动情?这种感情让人无法抗拒,于是爱情的火焰在冷清秋的心中瞬间迸射出来,并且一发而不可收。在爱情面前,感性战胜了理性,那么所谓的门第之见、思想差异统统不虑,冲动成就了爱情的浪漫,爱情火花般得到炽热,让冷清秋忘记了自我。冷清秋明明很清楚自己不适合当金府的少奶奶,但是为了爱情,她还是决定走这条路。她明明知道自己与金燕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但她坚信不同的两个人也可以在一起,只要他们彼此相爱。单纯的冷清秋不知道有了爱,并不代表拥有一切,她堵上了自己的人生与金燕西结合,幸福地和金燕西牵手踏上了绵延不绝的红地毯。受过新思想教育的冷清秋,她身上体现着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她追求独立、思维新潮,憧憬着资产阶级的个性尊严与自由,即使在腐朽堕落的金府,依然能够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然而,冷清秋性格中的现代气质使她通过自由恋爱换来的不是幸福美满的婚姻,反而是冰冷的牢笼的束缚,她因看不惯其他少奶奶整日无所事事,自己就开始外出谋业,却招来非议,使她在金家的立场变得更加难堪。如果没有所谓的现代意识在作祟,也许冷清秋会固守自己的婚姻,维系自己的家庭,就是因为她身上的现代气质使她认为:“夫妻是完全靠爱情维持的,既然没有了爱情,夫妻结合的要素就没有了,要名义上的夫妻有何用。”所以最后冷清秋还是冲出家庭牢笼、携子出走。这样的结局虽有些凄凉,然而,冷清秋身上所体现出的现代气质,却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二)、冷清秋追求幸福中体现出的反抗美受过新思想教育、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冷清秋,追求独立自主,追求纯真美好的爱情,追求幸福的婚姻,处处体现出一种现代的美,不但如此,她还有着出众的才华,她的才气在她追求幸福中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用张恨水的话说,她是“才纳古今”,凭借才气,征服了金燕西的姐姐们,使她们力促冷、金二人的婚姻;凭借才气,才得到了金燕西父亲的认可;凭借才气,冷清秋获得了金府上上下下的认可;贫民出身的她终于幸福地嫁入了豪门金府。然而不同阶层的两个人,他们之间有着太多的不同,激情过后的平静生活,使冷清秋追求到的幸福婚姻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当她终于看清楚金燕西喜新厌旧、见一个爱一个的少爷本性时,知道昔日的爱情在他们之间已荡然无存,她决心不再维系这段失去感情的婚姻,不再忍受丈夫的压迫,她依然选择了放弃,坚信不靠金家自己也一样能活下去,因此她义无反顾地提出离婚,离家出走。这样的举动具有娜拉的勇气,是一种反抗意识。这种反抗意识在当时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她如果能和其他女人一样,顺从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对丈夫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高沟通技巧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个人购房借款合同
- 模拟医学护肤培训课件
- 2025租房合同简化范本
- 2025加盟代理合同范本
- 2025优化股权激励计划租赁直升机合同
- 前端面试题 题库及答案
- 2025企业预拌混凝土采购合同
-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甲骨文和金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汕头大学《高等代数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05价值观探索-职业生涯规划
- HY/T 075-2005海洋信息分类与代码
- 全封闭声屏障施工专项方案正文范本
- 颊癌病人的护理查房
- 体外培育牛黄-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课件
- 智能化成品保护方案
-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范本)
- 汉译巴利三藏相应部5-大篇
- 2022年青海大学医学院附属藏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