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_第1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_第2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_第3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_第4页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以南京市大学生为例 摘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成长与发展都 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 系,并且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南京市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大学生自我 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 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水平起到正向预测的作用。自我效能感越高,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 Abstract:The statu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a reflection of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lif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s a positive impact,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research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College students in nanjing city as the object, this study examined 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level have the effect of forward prediction. Self-efficacy is higher,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lf-efficacy; Subjective well-being 一、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与结构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iacy)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是否能成功的完成某件事情,获 得成就感的主观判断和推测,它既是一种对自我能力上的知觉,同时又是一种 情感上的自我体验,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1。 自我效能感的纬度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水平,人们在这一纬度上的差别导致 不同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其次是强度,低的自我效能更容易受不相符的 经验影响而被否定,高的自我效能更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导致自我怀疑,而是 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最后的胜利,从而面对重重困难仍不放弃努力;再次是广 度,有的人只在很狭隘的领域内判断他们自己是有效能的,另一些人则在很广 泛的活动及情境中都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二)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特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幸福是从 1930 年 Dodge 提出幸福理论开始的,幸福 可理解为整体的生活质量,包括客观与主观两方面的良好状态2。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是指评价者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 价,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心理指标,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 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 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方面特点,第一是主观性,即评定主要依赖于评价者 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个体幸福与否只有自身才能获得 最真实的体验,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测量时也大多采用主观的自我报告法 进行。第二是整体性,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 判断,是综合性的心理指标,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特征。第三十相对稳定性, 虽然每次测量受当时情绪和情境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主观幸福感有一个相 对稳定的测量值,并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发生重大的变化。 (三)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从文献上分析,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影响主观幸福感,具 不同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高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 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3。因为高自我效能水平学生大都是对自 身能力有着较高信心的人,他们会把困难的任务视作有待征服的挑战,而不是 需要回避的威胁。这种效能的观点有助于促进人们对生活的内在兴趣和深刻投 入。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能为自己设立挑战性的目标,并保持对目标的承诺。 他们在遇到失败或挫折后,或者在困境中都坚信自己可以控制局面,能够很快 恢复效能感,或者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或者将失败归因于缺乏相应的知识 和技能。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对象 以南京市的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三种学校类型为对象,包 括一至四年级本科生和一至三年级的专科生。其中重点院校 203 人(南京大学) , 一般本科院校 386 人(南京体育学院 83 人,南京财经大学 74 人,南京师范大 学 229 人) ,专科院校 257 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共包括男生 360 人, 女生 486 人。 (二)研究工具 1、总体幸福感量表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是美国心理学家 Fazio 在 1977 年修订的用来 评价被试主观幸福感的量表,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编制。此量表共有 25 项。 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除了评定总体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 6 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 6 个因子进行评分。这 6 个因子是:对健康的担心(H)、 精力(E)、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忧郁或愉快的心境(SH)、对情感和行为的控 制(O)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RT)4。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 0.48 和 0.78 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 0.56 一 0.88,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 0.91、女性为 0.95,重测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50,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其中, 第 1、3、6、7、7、9、11、13、15、16 项为反向评分。 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最初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健康心理学家 Ralf Schwarzer 教授和他的同事于 1981 年编制完成,开始时共有 20 个项目,后被 改进为 10 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目前该量表己被翻译 成至少 25 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的 GSES 最早由张建新和 Schwarzer 于 1995 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5。中文版的 GSES 也有良 好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83。效度方 面,GSES 的 10 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60 和.77 之间。因素分析抽取一个 因素,解释方差 47.09%,表示 GSES 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三)经典调查问卷 该经典调查问卷包括的基本信息有:性别,民族,年级,专业,家庭所在 地,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学生干部,身体健康状况,学业水平等信息。 (四)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集体施测。使用 SPSS10.0 进行数据的方差分析、LSD 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优势分析等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南京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 1、不同人口学因素水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 为比较南京市大学生不同人口学因素上主观幸福感是否有差异,本研究对 各人口学因素的不同水平上被试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得分进行 t 检验和 F 检验。 表一:不同人口学因素水平上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数、标准差、t 检验及 F 检验结果 人口学因素人口学因素各水平MSDtF 男生(n=360)106.87513.372性别 女生(n=486)106.75111.863 0.140 汉族(n=636)107.32212.661民族 少数民族(n=210)105.23311.972 2.101* 学生干部(n=239)106.63212.936是否学生干部 非学生干部(n=607)106.87212.362 -0.251 来源地城市学生(n=371)107.08912.4870.585 农村学生(n=475)106.58112.561 身体好(n=772)107.58612.341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差(n=74)98.64711.483 5.986* 一年级(n=290)106.32412.207 二年级(n=243)105.73312.466 三年级(n=84)108.44113.890 年级 四年级(n=229)107.94812.370 1.856 文史类(n=363)107.66912.760 理工类(n=332)106.29212.675 专业 文体艺术类(n=151)105.84811.498 1.587 经济较好(n=49)108.57112.944 经济中等(n=602)106.96712.380 家庭经济状况 经济差(n=195)105.85612.831 1.098 成绩优(n=133)107.42112.786 成绩良(n=666)106.99712.372 学业水平 成绩差(n=47)102.31913.234 3.274* 注:*P0.05)。 也就是说,性别不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与国内外大部分研究结 论相符;(2)是否学生干部。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二者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3)城市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二者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4)年级。四个年级 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5)专业。三个专业的大 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6)家庭经济状况。三种家庭经济 状况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而南京市大学生在下列人口学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1)民族。汉族与少数 民族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二)南京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状况 1、不同人口学因素水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状况 为了比较各人口学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是否具有差异,对自我效能量表的 得分进行 t 检验及 F 检验。 表三:不同人口学因素水平上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平均数、标准差、t 检验及 F 检验结果 人口学因素人口学因素各水平MSDtF 男生(n=360)27.140.531性别 女生(n=486)25410.472 4.892* 汉族(n=636)26.340.521民族 少数民族(n=210)25.5611.972 1.956* 学生干部(n=239)26.630.481是否学生干部 非学生干部(n=607)25.960.513 1.742 城市学生(n=371)26.310.511来源地 农村学生(n=475)26.020.499 0.819 身体好(n=772)26.210.499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差(n=74)25.490.559 1.179 一年级(n=290)25.500.500 二年级(n=243)26.340.522 三年级(n=84)26.540.562 年级 四年级(n=229)26.6120.462 2.550* 文史类(n=363)26.530.503 理工类(n=332)26.010.500 专业 文体艺术类(n=151)25.530.512 2.302 经济较好(n=49)28.490.498 经济中等(n=602)26.000.496 家庭经济状况 经济差(n=195)26.030.521 5.675* 成绩优(n=133)28.260.466 成绩良(n=666)25.740.493 学业水平 成绩差(n=47)25.870.626 4.343* 注:*P0.05);(2)来源地。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在自我效能感量表上不存在显 著的差异(P0.05);(3)身体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好的大学生与身体健康状况 差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量表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4)专业。三个专业 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量表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南京市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下列人口学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l)性别。男 生与女生在自我效能感量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P0.05)。 (2)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 LSD 检验 表五: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量表上的 LSD 检验结果 变量较好中等较好差中等差 自我效能感2.459*2.464*-0.003 此表中 LSD 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比家庭经济状况中 等和差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P0.05)。 (3)不同学业水平上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 LSD 检验 表六:不同学业水平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量表上的 LSD 检验结果 变量成绩优成绩良成绩优成绩差成绩良成绩差 自我效能感2.520*2.391*-0.129 此表说明学习成绩优的学生比学习成绩良和差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而学习成绩良与差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量表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三)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表七:社会各维度下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变量主观幸福家庭因朋友因其他因总的社会因自我效能 感素素素素感 主观幸福 感 1.000 家庭因素.265*1.000 朋友因素.265*.472*1.000 其他因素.227*.562*.681*1.000 总的社会 因素 .299*.809*.844*.882*1.000 自我效能 感 .250*.197*.228*.215*.252*1.000 注:*P0.05,*P0.01,*P0.001 此表说明,社会各维度之下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 关系(P0.001),说明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效能感越高,其主观幸 福感的水平就越高。 2、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表八:社会各维度下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标准回归系数 变量家庭因素朋友因素其他社会因素自我效能感 主观幸福感 (R2=0.128) 0.160*0.152*-0.0060.185* 注:*P0.05,*P0.01,*P0.001 此表显示以南京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各来源和自我 效能感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示,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存在 正向预测作用。 四、讨论 (一)南京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发现,南京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普遍较强,主观幸福感不存在男 女差异,这与国内外大部分研究结论相符;但是也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不一致 6。笔者认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不显著,被试的取样或来源是影响 研究结果的主要原因。 汉族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少数民族。这是因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 学生由于成长背景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进入大学后认识与行为有一定差异。相 对来说,汉族学生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大多高于少数民族学生生源地,他们见 多识广,物质生活水平较高,形成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因而相对拥有较高的主 观幸福感7。而现在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虽然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 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与汉族学生生源地相比还有距离,因此他们的主 观幸福感略低。 身体状况好的学生比身体状况差的学生有更强的主观幸福感,这是由于身 体状况好的学生,有较少的身体上的担忧,并且可以更多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 其他活动中,从而使其主观幸福感增加。 学习水平好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地高于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对于大学生而 言,学习仍是其主要任务,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主观幸福感的体 验水平。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只是分数的高低,还可以是学生的能力的表现或 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而且学习成绩好,不仅使大学生有一种自我实现感,还 会受到老师家长的喜爱和重视以及同学的羡慕尊重8。因此,对大学生来说, 学习成绩对主观幸福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另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 和学习结果对其主观幸福感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面对大学这一特定的学习环 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积极主动地的应对能力,没有掌握科 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或因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致使学习 效率低下,成为学业成绩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会产生自信心下降、自卑等一系 列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导致整个心理活动的混乱,降低了他们对主观幸福感 的体验水平。在大学期间,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业成绩优或良的学生可 以体验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另外,由于大学里,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整体 素质的唯一指标,所以,学业成绩良的学生也照样能体验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因而学业成绩优和良的大学生之间,二者主观幸福感水平没有显著差异9。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家庭经济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这首先是由于家庭 经济状况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消费状况。其次,有研究表明,经济状况只有在 非常贫困的情况下才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经济因素的影响 作用就较小了10。 大学生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主要 是由于大学生价值判断趋于多元化,大学的学生干部己经不能象中、小学那样 受到尊重与羡慕,这一点使得大学学生干部体验不到更多的幸福。同时,作为 学生干部,他们在找工作时可能比普通学生更占有优势,因而会有部分学生产 生嫉妒从而降低了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 (二)南京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发现,在性别上,男生比女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这一结果也和 国外有关研究一致。这可能与我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关,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 观念认为男性是主动的、理性的和有能力的,而女性则是被动的、情绪化的和 富有同情心的。此外,我国一直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社会地位较低,男 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机会。所有这些都会使男性有较多优越感,男性的这种社 会角色决定他们认为自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需要更大的能力去完成他们 被要求的责任,从而使他们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性。 汉族学生比少数民族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这可能是由于汉族所占的 经济和教育等资源都明显地要好于少数民族。一般情况下,由于从小接触面比 较广,因而汉族学生的眼界视野要比少数民族学生宽阔一些。因此,他们在社 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认为自己有资本和能力完成某件事情,具有较高的自我效 能感11。 在年级上,四年级的学生比一年级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而一年级 与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二年级与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三年级与四年级 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四年级学生之所以比一年级学生有更 高的自我效能感,是因为四年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其知识结构已经得 到了完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心理趋于成熟。而大学一年级学生刚进 校,要适应新的环境,甚至要打破原有的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体系并进行重建, 这导致了其自我效能感低于大四的学生。 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比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差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效 能感,而家庭经济状况中等与差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经济状况好 的家庭在科学文化教育、才艺发展以及能力培养方面能够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 物质条件。而家庭条件中等和差的家庭不会过多地将金钱投入子女的能力培养 上。 在学业水平上,学习成绩优的学生比学习成绩良和差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 效能感,而学习成绩良与差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如前所述,学习 在高校中仍然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良好的学习成绩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良 好体验,是高校大学生评价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学习成绩优的学 生觉得自己的能力要比其他学生强。 (三)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本研究还发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自 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水平起到正向预测的作用。自我效能感越高,大学生的 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水平的相对贡献中,在已 预测方差中的百分比为 33.98%。这是因为高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在 某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这种较高的自信心会使个体产生积极情感,自我效能 感高的学生往往把行为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 程度的不足或客观的不可控因素,这种归因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成就动 机水平,发展技能,增强正向的情绪体验,使其更加努力,以期获取更大的成 功,在积极努力的过程中提高主观幸福体验12。而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 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会增加他们的幸福感。而具有 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在活动遇到初步失败和挫折时,便开始怀疑自己能否成功, 甚至半途而废、放弃自己的努力,产生一些不利于幸福感的负性情绪,导致主 观幸福感的降低13。Plays 等的目标理论也认为,建立强大的自我效能可以提高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四)建议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直接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