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_第1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_第2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_第3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_第4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选课、 分流方案介绍(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 目录目录 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1 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3 (一)通识教育课程.3 (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4 1、 历史学类.4 2、社会科学试验班.5 3、经济管理试验班.5 4、自然科学试验班.6 5、医学试验班.7 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7 (三)专业教育.8 三、选课注意事项.9 四、复旦大学跨院系专业大类学生选专业工作方案 .15 附件 1:复旦大学 2011 级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修读说明 复旦大学教务处 2011 年 8 月 25 日 1 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一)新生第一年按七个专业大类组织实施教学。(一)新生第一年按七个专业大类组织实施教学。我校现有本科学科门类 包含人文类、社会科学类类、经管类、数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和医 学类七个大类;其中 2011 年有五个实施跨院系招生与培养的大类,各专业大类 与所涉及院系、专业的关系如表 1。 表表 1.1.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专业对应的专业院系。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专业对应的专业院系。 学科门类学科门类院系院系专业专业跨院系大类跨院系大类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汉语言(对外语言文化方向、对外商务汉语方 向) 哲学学院 哲学、哲学(国学方向)、宗教学 外文学院 朝鲜语、德语、俄语、法语、日语、英语、翻 译 新闻学院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 学、传播学、广告学) 历史学系 历史学 人文类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博物馆学 历史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社会学、社会工作 社会科学 试验班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 科学类 法学院 法学 经济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财 政学、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统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 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历史学系 旅游管理 经管类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经济管理 试验班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类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理论与应用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物理学系 物理学 化学系 化学、应用化学 生命科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高分子科学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自然科学 试验班 自然 科学类 材料科学系 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时与 教2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方向)、环境 科学(环境管理方向) 学科门类学科门类院系院系专业专业跨院系大类跨院系大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核科学与技术系核技术 技术 科学类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基础医学 药学院药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 医学 试验班医学类 上海医学院法医学、临床医学(六年制) *: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在跨学科课程设置上有独特之处,将单独介绍。 (二)课程代码:(二)课程代码:本科教学三大类课程的代码规则见“课程代码使用说明课程代码使用说明” (见2011 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 9 页)。 1、每门课程有一个由十位字母、数字组成的代码。 2、左起第一至四位大写英文字母是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教学单 位英文名简写和缩写),表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 3、左起第五位数字是课程面向学生的代号,“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本 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均为本科教育课程)。 4、第六位数字是课程性质的代号,即“1”代表通识教育课程;“2”代表 文理基础课程;“3”代表各专业课程。 5、第七至十位数字表示该课程在这一个序列的顺序号。“通识教育核心课 程”是在通识教育课程代码“1”后面的 4 位顺序号的第一位数字为“9”。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赏析 课程代码是:CHIN110001 CHIN 1 1 0001 代表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英文名缩 写),表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CHIN 代码 是中国语言文学系); “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 代表课程性质,“1”表示通识教育课程; 3 表示课程在这一个系列的顺序号。 时与 教4 , 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本科生课程结构及修读要求见表 2。 表表 2.2. 复旦大学本科生课程结构及修读要求复旦大学本科生课程结构及修读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A 组课程均为必修,B 组选修 1 门通识教育通识教育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六大模块每一个模块选读一门课程 体育大一、大二每学期修读 军事理论完成课程学习之外,还需参加军训 大学外语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 入学后需参加英语分级测试,根据测试结 果选择适合自己的起点英语课程。 按要求修读课程之外,还需通过“复旦大学 英语水平测试”(详见方案说明)。 专项教育专项教育 课程课程 计算机课程 针对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 按要求修读课程之外,还需通过“复旦大学 计算机水平测试”(详见方案说明)。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 课程课程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 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不能选择自己所属院系开设的此类课程,即远 离原则。 文理基础文理基础 课程课程 共有人文、社会科学、经管、数学、自然科学、技术课程、医学七组文理基础课程, 根据自己专业或大类所属,在相应的课程组中进行修读。(人文、社会科学、经管 类各专业学生还需修读跨大类的文理基础课程,详见培养方案要求。) 专业教育专业教育 课程课程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除此之外,部分专业还设有若干任意选修学分,可用来修读任意类型的课程。 (一)通识教育课程(一)通识教育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分三部分组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 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见2011 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 11 至 31 页)。 1 1、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 共同基础,并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其主导原则是突 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一代 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 神感悟的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六大模块课程,总学分要求为 24 分。具体修读要求如下: (1 1)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须修读 12 学分,其中 A 组为必修课程,共 10 学分, B 组为选修课程,任选一门,2 学分;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课程课堂教学为每周 3 学时,计 3 学 分; 历史学专业学生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须在 B 类课程中另选一门。 (2 2)六大模块)六大模块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见表 3。 表表 3.3.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六大模块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六大模块 模块序号模块序号模块名称模块名称 模块 I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模块 II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模块 III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模块 IV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模块 V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模块 VI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六大模块”的总学分要求为 12 学分,学生须在每一模块中各修读 2 学分 (即 1 门课程)。 2 2、专项教育课程、专项教育课程 专项教育课程包括大学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理论四类课程。 3 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开放性和系统性的要求进行设置,强 调德、智、体、美相互渗透,注重课程相融的综合、交叉与渗透,使之能够更 充分地发挥我校教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更适合低年级学生修读。该部分课程按 照学科领域划分为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医学与 药学四个板块。 (二)文理基础课程(二)文理基础课程 文理基础教育课程旨在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并逐步向 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基础教育过渡。文理基础课程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和学 术性原则设置,具有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获得严格的学科基础训 练。全校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 文理基础课程。 2011 级新生有五个实施跨院系招生与培养的大类(见2011 年本科教学 培养方案第 193 页至第 337 页),他们是历史学类、社会科学实验班、经济 时与 教6 , 管理实验班、自然科学实验班和医学实验班,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逐一具 体介绍如下: 1 1、历史学类、历史学类 历史学类含历史学系的历史学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 博物馆学专业;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表 4。 表表 4.4.历史学类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历史学类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类类 别别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学学 分分 修读专业修读专业 国史概要HIST1200032历史学、博物馆学 世界文明史通论HIST1200022历史学、博物馆学I 组 史学原典导读HIST1200012历史学 15 世纪以前的世 界 HIST1200092历史学 近代的世界HIST1200102历史学 考古学导论MUSE1200012博物馆学 民俗学概论MUSE1200052博物馆学 II 组 中国文字源流MUSE1200042博物馆学 2 2、社会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 社会科学试验班含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国际政 治、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社会学、 社会工作专业,共 5 个专业;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表 5。 表表 5.5.复旦大学复旦大学 20112011 年级社会科学实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年级社会科学实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类别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代码学分学分备注备注 法学基础理论LAWS1200013 政治学原理POLI1200013组 社会学导论SOCI1200013 必修课程 国际法LAWS1200023全英语课程 宪法LAWS1200033 高等数学 DMATH1200074注 1 国际关系导论POLI1200023 公共行政学POLI1200033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OLI1200043 社会研究方法 ASOCI1200023 社会工作导论SOCI1200033 组 心理学导论SOCI1200043 注注 1 1:课程名称后缀的 A 或 B 或 C 或 D,表示课程内容广度、深度的阶序,从 A 到 D 递减。例如,在数学类课程中,“数学分析”的课程内容广度、深度阶序最高。在学分认 7 定中,高阶序的课程可以替代低阶序的同类课程,低阶序的课程不能替代高阶序的同类课 程。 3 3、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 经济管理试验班共 14 个专业,含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 融学、财政学、保险等专业(以上 5 个专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 学位),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等专业,公共卫生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历史 学系的旅游管理专业(以上 9 个专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除统计学专业授理学学 士学位外,其他 8 个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 表 6。 表表 6.6.经济管理试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经济管理试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类别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周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数学分析(上)MANA12000156春秋 数学分析(下)MANA12000256春秋 高等数学 A(上)MATh12000156春秋 高等数学 A(下)MATH12000256春秋 高等数学 B(上)MATH12000356春秋 组 高等数学 B(下)MATH12000456春秋 注 1 政治经济学ECON12000133春秋 微观经济学 AECON12000233春秋 宏观经济学 AECON12000333春秋 微观经济学 BECON12001333春秋 宏观经济学 BECON12001433春秋 注 2 管理学导论MANA12002433春秋 会计学ECON12001534春秋 注 3 组 线性代数MATH12004434春秋 注注 1 1:学生根据专业意愿对数学课程的需求在 I 组的三类课程中选修。 注注 2 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二组选一修读;其他学生修读“微观经济学 A”和“宏观经济 学 A”。 注注 3 3:经济学类学生选修“会计学”,理学、管理学类学生选修“管理学导论”。 4 4、自然科学试验班、自然科学试验班 自然科学试验班内含物理学系的物理学专业,化学系的化学、应用化学专 业,高分子科学系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和 生物技术专业,共 6 个专业;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表 7。 表表 7.7.自然科学试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自然科学试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代码学分学分备注备注 高等数学 A(上)MATH1200015注 1 时与 教8 , 高等数学 A(下)MATH1200025 高等数学 B(上)MATH1200035 高等数学 B(下)MATH1200045 大学物理 A(上)PHYS1200114 大学物理 A(中)PHYS1200124 大学物理 B(上)PHYS1200134 大学物理 B(下)PHYS1200144 基础物理实验PHYS1200152 注 2 普通化学 A(上)CHEM1200052 普通化学 A(下)CHEM1200062 普通化学 B(上)CHEM1200072 普通化学 B(下)CHEM1200082 普通化学实验 ICHEM1200091 普通化学实验 IICHEM1200101 注 3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ABIOL1200023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BBIOL1200033 注 4 注注 1 1:物理学专业必须选修“高等数学 A”。 注注 2 2:物理学专业必须选修“大学物理 A”。 注注 3 3: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须选修“普通化学 A”,同时 修读“普通化学实验 I”和“普通化学实验 II”。 注注 4 4: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 专业必须选修“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A”。 5 5、医学试验班、医学试验班 医学试验班含上海医学院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 (八年制)等专业,公共卫生学院的预防医学专业,药学院下设药学专业,共 5 个专业;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表 8。 表表 8.8.医学试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医学试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代码学分学分周学时周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学期 高等数学 C(上)MATH120005451 高等数学 C(下)MATH120006452 普通物理 BPHYS120003341 基础物理实验PHYS120015231 普通化学 A(上)CHEM120005221 普通化学 A(下)CHEM120006222 普通化学实验 ICHEM12000911.52 有机化学CHEM120003442 有机化学实验 ICHEM12001111.52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CBIOL120004221 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其他: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9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均授予理学学位,其文理基础课程要求是跨平台的, 具体分安排如表 9。 表表 9.9.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专专 业业 人文类人文类社会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医学类医学类 心理学 4915 护理学 6136 心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医学类基础课程中修满 15 学分普通 化学(含实验)和有机化学(含实验)除外,在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中修满 9 学分(“心理学导论”、“社会学导论”、“社会研究方法 A”),并在人文 类基础课程中选修 4 学分。 护理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医学类基础课程中修满 6 学分(“现代 生物科学导论 C”、“有机化学”);在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中修满 13 学分 (“社会学导论”、“公共行政学”、“心理学导论”、“高等数学 D”), 并在人文类基础课程中选修 6 学分。 (三)专业教育(三)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专业必修课程 以规范严谨、精炼优质为建设目标。专业选修课程侧重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 专业前沿信息和复旦科学研究特色的传播。 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可参见2011 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 请关注教学培养方案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文理基础课程 修读要求,关注各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指导性修读计划是院系为学生提供的 课程修读安排参考表,对学生修读课程规划很有帮助。 时与 教10 , 三、选课三、选课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一)选课注意事项(一)选课注意事项 请认真阅读请认真阅读复旦大学复旦大学 2011-2012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上的上的“学生选课学生选课 须知须知”和和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育课程、大学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的选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育课程、大学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的选 课注意事项。课注意事项。 (二)选课要点(二)选课要点 1 1、 “思想政治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 每学期选修学分不超过 5 学分。 2 2、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英语专业)外语能力培养方案、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英语专业)外语能力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英语专业)外语能力培养目标是通过大学外语课程的 学习,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说和写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 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至少一门外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 素养;同时,能够应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等。 (2)培养要求 本科生在读期间,必须根据培养方案修满 8 个学分的外语课程,并通过 “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以下简称“英语水平测试”)。若学生在校期间 所学英语学分超过 8 学分,参照学生所属专业培养方案,如无特别规定,超出 部分则可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学分。 (3)课程设置和成绩记载 大学外语课程分综合英语课程、英语专项技能课程、学术英语、英语文化 类课程和第二外语课程五大模块(见32011 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 18 页)。 其中综合英语课程如表 10。 表表 10.10.综合英语课程名称及学分综合英语课程名称及学分 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 大学英语(预备级)ENGL1100492 大学英语 IENGL1100502 大学英语 IIENGL1100512 大学英语 IIIENGL1100034 综合英语课程成绩设通过(P)和不通过(F)两种,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 但不计入绩点。其余模块课程的成绩按 A,B,C,D,F 记载并记入绩点。 学生入学后,凡需修读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均需参加英语分级测试,进校 时已获得托福成绩 90 分或雅思成绩 6.5(需向大学英语教学部提供成绩单原件), 这部分学生可免测试。 11 大学英语分级测试成绩优秀和免试的学生,可直接在英语专项技能课程、 学术英语、文化类课程及第二外语课程模块中自由选择修读课程。若学生认为 被确定的修读起点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可在开学第一周和第二周自行在选课 系统内进行调整。 对于小语种学生(特指在高中期间未修读英语的中国学生)、无任何英语 基础的体育特招生和非英语国家来的留学生,大学英语教学部建议从大学英语 预备级开始,逐次递进修读。 (4)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 所有学生需参加并通过英语水平测试。该项测试每学年举行一次,时间定 在每年 12 月。测试成绩分 A、B、C、D、F 五等,F 为未通过,以 4 个标准学分 计算绩点(不计入缴费的学分计算)。学生可以多次参加测试,取最后一次考 试成绩记入成绩单,第一次考试不需缴纳考试费用,第二次起需按学校有关规 定缴费。 学生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后可选修英语专项技能课程、学术英语、英语文化 类课程以及第二外语等模块的课程。未通过者需根据自身情况修读课程,以提 高英语能力和水平。 (5)大学英语课程选修时间安排如表 11。 表表 11.11.各大类、各专业各大类、各专业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时间段安排课程时间段安排 三三 1-21-2,五,五 6-76-7三三 3-43-4,五,五 8-98-9三三 6-76-7,五,五 1-21-2三三 8-98-9,五,五 3-43-4 法学院 社会科学实验班 思想政治+心理学 历史学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 哲学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 外文学院(10 级) 医学院留学生 经济管理实验班自然科学实验班 医学实验班 护理学 法医学 核科学与技术系 数学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力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科学类 软件学院 其他注意事项:其他注意事项: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 8 个学分,每学期只能读一门大 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不能逆向选择。即大学英语 II 起点的学生,在以后 各学期不能选大学英语 I;大学英语 III 起点的学生在以后各学期不能选大学 英语 I、II。 大学英语课程使用两套教材,21 世纪大学新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 (第二版)。新生第一学期使用哪套教材根据修读课程而定。 时与 教12 , 2011 级新生第一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不必进行选课操作,但学生必须按规 定时间预留英语课的时间。在大学英语教学部确定分段分班名单后,由教务处 统一导入选课系统,新生可上教务处选课系统查询分段分班情况。 学生必须在指定的英语时间段内选课。 3 3、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方案、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目标是通过计算机基础 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够顺利使用至少一门程序设计 语言编写专业学习和工作所需的小型程序。 (2)培养要求 本科生在读期间,一般可根据培养方案选修 2 个学分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 程(I 组),通过“复旦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以下简称“计算机 水平测试”),以及 2 个学分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II 组)。若学生在校期间 所学计算机学分超过 4 学分,参照学生所属专业培养方案,如无特别规定,超 出部分则可作为任意选修课的学分。 (3)课程设置和成绩记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 I 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II 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III 组计算思维课程三个模块(见2011 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 20 页)如表 12。 表表 12.12.各大类、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各大类、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代码学分学分备注备注 计算机初级办公自动化COMP1100341 计算机高级办公自动化COMP1100011 最多只能选择一门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初级)COMP1100321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高级)COMP1100331 最多只能选择一门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COMP1100031 I 组 计算机基础与数据库COMP1100041 C 程序设计COMP1100362 II 组 VB 程序设计COMP1100372 III 组计算思维COMP1100352 计算机 I 组课程成绩设通过(P)和不通过(F)两种,通过后获得相应学 分,但不计入绩点。计算机 II、III 组课程成绩记载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成 绩记载规定按浮动记分制记载。 (4)复旦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 13 所有学生需参加并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该项测试每学年举行一 次,时间定在每年 12 月。测试成绩分 A、B、C、D、F 五等,F 为未通过,按 2 个标准学分计入绩点(不计入缴费的学分计算)。学生可以多次参加测试,并 取最后一次成绩记入成绩单。第一次考试不需缴纳考试费用,第二次起需按学 校有关规定缴费。 学生未通过计算机水平测试,需继续通过修读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提高计 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 其他注意事项:其他注意事项: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可在 1 学分的课程中选择 2 门,或者 选择 2 学分的计算思维;还需要在“C 程序设计”、“VB 程序设计”中选 择 1 门。 计算思维只在秋季学期开设;其他课程春秋学期都会开设,但秋季学 期以 1 学分课程为主,春季学期以“C 程序设计”、“VB 程序设计”为主。 建议留学生修读 I 组课程中的“计算机初级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多媒 体应用(初级)”以及 II 组课程中的“VB 程序设计”。 (5)“计算机基础”课程选修时间安排如表 13。 表表 13.13.专业专业“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 ”课程课程 I I 组上课时间安排组上课时间安排 专业(类)专业(类)专业专业计算机上课时间计算机上课时间 经济管理实验班14 个专业二 1-23-4二 8-9 五 11-12 材料科学类 材料化学、材料物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三 1-2五 6-7 环境科学三 1-2五 6-7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 与计算科学 三 1-2五 6-7 历史学类2 个专业三 3-4五 8-9 哲学类哲学、宗教学三 3-4五 8-9 新闻传播学类4 个专业三 3-4五 8-9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三 6-7五 1-2 心理学三 6-7五 1-2 法学三 6-7五 1-2 思想政治三 6-7五 1-2 社会科学实验班5 个专业三 8-9五 3-4 医学实验班5 个专业一 1-23-4四 6-78-9 医学类护理学、法医学一 1-23-4四 6-78-9 力学类2 个专业一 6-7四 1-2 核科学与技术系一 6-7四 1-2 自然科学实验班6 个专业一 6-78-9四 1-23-4 外文学院7 个专业一 8-9四 3-4 留学生一 1112三 1112 留学生二 1112四 1112 时与 教14 , 各专业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段内选课,不要到其他系的时间段内选课。 计算机 III 组课程“计算思维”(各大类)上课时间安排如下:周二 3-4 和周四 3-4 ;第 1-8 周上课,第 9 周考试。 4 4、 “体育体育”课程课程 (1)学分:本科生第一至第四学期,体育课为必修,每学期 1 个学分,学 生必须连续修完 4 个学分。第五至第八学期为高年级补修、重修和选修。 (2)体育保健班:因身体异常、特型和病、残、弱及高龄等原因,不宜参 加剧烈体育活动者,须由三级甲等以上(含三级甲等)医院或校医院开具证明, 学生持证明于开学两周内到体育教学部教务室办理确认手续,经同意后,安排 上体育保健班。 (3)第十周不接受体育课的退课申请。 (4)学生应尽量在指定的时间段内选课,安排如表 14。 表表 14.14.各大类、各院系、各专业各大类、各院系、各专业“ “体育体育” ”课程上课时间表课程上课时间表 节次节次周一周一周二周二周三周三周四周四周五周五 1-2 电子信息科 学类 经济管理 实验班 医学 实验班 外文学院 社会科学 实验班 3-4 经济管理 实验班 核技术 自然科学 实验班 护理学 新闻传播学类 哲学学院 法学 思想政治 心理学 历史学类 6-7材料科学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 环境科学 数学类 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 力学类 软件工程 5 5、军事理论课程、军事理论课程 军事理论课程可在大学四年的任何学期修读。但对于高年级不在邯郸校区 修读的学生,建议在迁往其他校区前修读。 6 6、与选课有关的几条教学管理规定、与选课有关的几条教学管理规定 (1)每学期修读学分数:复旦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三章 第 十二条 (一) “第一至四学期,学生修读课程每学期不应少于 20 学分。”建 议学生第一学期选课控制在 25 学分左右,以后各学期的选课最多不得超过 32 学分。 (2)选课:“复旦大学本科生选课、退课和免听课程规定” 一、选课 第五条“学生同一学期中不得重复选修课程代码相同的课程。对已选定的课程, 15 必须参加教学活动。”如有的课程开多个平行班,有 A、B、C、D 位老师上课, 学生吃不准选哪位老师的课,想同时选不同老师的课,系统不允许,只能选一 门课。当然学生可以去听其他老师的课,最后确定修读某一位老师的课。 选课序号中小数点以后所标的 01、02、03,表明同一门课程开出的三个平 行班。如:CHIN120001.01/CHIN120001.02 和 CHIN120001.03“文学原典导读”, 开了三个班(见课程表第 45 页)。所有开出平行班的课程,学生只要选一 门即可。 同一时间段不能选修两门课程,即使两门课程只有一节课相冲突也不能选。 (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远离原则”:“复旦大学本科生选课、退课和 免听课程规定” 一、选课 第六条 “学生修读本院系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程,不计学分和成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远离原则”,各院系向全校学生 提供的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而设置的,学校鼓励学 生向远离自己专业的学科领域修读课程,使学生利用有限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学 分,更大范围地选修复旦大学众多的学科领域各个不同方面的课程,以开阔视 野,了解各学科思维方式、科学方法论以及学科的训练。 7 7、同名课程不可任意选修问题、同名课程不可任意选修问题 有的课程虽然名称相同,因为分属不同学科,由不同院系开设,会给予不 同的课程代码。所以学生在选课时必须仔细核对课程名称和课程代码,防止选 错课程。 如:经管类基础课程“数学分析(上)”MANA120001 和技术科学类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上)” COMP120001。 8 8、 “选修专业选修专业”提示提示 请注意课程表上每一门课程后的“选修专业”提示。 9 9、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修读说明、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修读说明 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修读说明(见2011 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 35 页),或附件 1。 时与 教16 , 四、复旦大学跨院系大类学生选专业工作方案四、复旦大学跨院系大类学生选专业工作方案 一、跨院系大类的学生入学后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并参考所属大类内各专 业教学培养方案(具体内容参见复旦大学 2011 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 读某一院系(专业)的一年级课程。 二、2011 级专业大类学生选专业时间安排如表 15. 表表 15.15.跨院系专业大类学生选专业时间跨院系专业大类学生选专业时间 专业大类专业大类选专业时间选专业时间 经济管理试验班第一学年结束后的暑假期间 自然科学试验班第一学年结束后的暑假期间 社会科学试验班第一学年结束后的暑假期间 历史学类第一学年结束后的暑假期间 医学试验班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说明:管理学院试行 3+1 模式,选专业后仍然在学院层面培养。其他大类学生选专业 后,均进入专业教学。 三、各大类学生选专业前,教务处公布大类所辖各院系(专业)接收学生 计划数。 四、学生选专业报名与院系录取安排两个轮次进行。 五、第一轮次选专业时,学生应根据各自所修读课程的实际情况与所属大 类内各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对第一年课程(医学类为第一学期)修读要求进行报 名;学生只可填报一个院系志愿,院系志愿下可填报多个专业,并明确是否接 受院系内部的专业调剂。当报名学生数少于专业接收计划数时,只要学生满足 相应院系的最低录取要求,则直接予以录取;当报名学生数多于专业接收计划 数时,相应院系可采取综合考察学生课程修读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