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绝缘子及其应用_第1页
复合绝缘子及其应用_第2页
复合绝缘子及其应用_第3页
复合绝缘子及其应用_第4页
复合绝缘子及其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合绝缘子及其应用复合绝缘子及其应用 为了提高绝缘子的机械强度、绝缘强度和耐污闪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 低成本,克服电瓷和玻璃绝缘子固有的缺点,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世界各国 均着手研制以高分子有机材料基材料的复合绝缘子,用来代替传统的电瓷和玻 璃绝缘子。自 19 世纪末出现高压输电线路以来,瓷绝缘子用于高压外绝缘领域 已有 100 多年历史,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绝缘子所受的机点负荷的加重,以 及大气污染的加剧,瓷绝缘子在使用中暴露出性能上的缺陷。复合绝缘子的使 用弥补了瓷绝缘子的缺陷与弱点。 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双酚环氧树脂绝缘子就开始用于户内绝缘。这 种绝缘子重量轻,耐冲击能力强,易于加工成复合的绝缘结构。但由于其耐老 化性能、耐漏电起迹及耐点蚀性能差,不能用于户外。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了 性能更好的脂环族树脂绝缘子,60 年代初,已有少量此类绝缘子运行于 400kV 输电线路以及 500kV 电站。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欧洲及美国开始制造用于输 电线路的聚合物绝缘子。早众多的聚合物中,高温硫化硅橡胶在耐老化、耐恶 劣环境方面优于乙丙橡胶等其他材料,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复合绝缘子不断获得改进和改善。针对早期复合绝缘子 在运行中所暴露的问题,除改善了伞裙的配方外,还增加了芯棒的机械强度和 耐水解的性能,改进了粘接剂的材质和复合绝缘子两端的金具的密封结构和金 具卡装结构,从而使复合绝缘子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改善。 我国电力部门及生产厂家在多年的悬挂式复合绝缘子应用与制造的经验中, 也逐渐体会到复合绝缘子除耐污性能优异外的其他诸多优点,如重量轻、体积 小、不易破碎、运输安装方便、生产工艺简单、废品率低、生产耗能低、生产 过程对环境污染小等。在野外施工及运行维护时,电力部门对复合绝缘子的优 点则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不断扩大了硅橡胶绝缘子的应用范围,在不少轻污 秽区或清洁公司也开始推广使用复合绝缘子。 复合绝缘子(composite insulator)又称合成绝缘子、非瓷制绝缘子、聚合 物绝缘子、橡胶绝缘子等,其主要结构一般由伞裙护套(hosing and shed) 、玻 璃钢芯棒(FRP core)和端部金具(end-fitting)三部分组成。其中伞裙护套一 般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如乙丙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等;FRP 芯棒一般是玻 璃纤维做作增强材料、还氧树脂做基体的玻璃符合材料;端部金具一般是外表 镀有热锌铝的碳素钢或者碳素结构钢。 早期的复合绝缘子芯棒与伞裙的连接方法是利用伞裙套内径与芯棒外径的 负公差,夸张套筒,将单个伞裙逐个挤套在芯棒上,芯棒与散套界面用介电类 粘接剂密封粘接,由此形成早期的复合绝缘子生产工艺,第二带复合绝缘子为 了保护芯棒免受外界潮湿大气的侵蚀,开始先在芯棒上包一层弹性材料护套, 再用介电类粘接剂将伞裙护套、粘接在护套上,第三带工艺生产的复合绝缘子 也有不少采用护套保护芯棒的方法,但是护套是由挤包机直接挤出包裹在芯棒 上的。 芯棒受力的合理与否,对绝缘子的机械寿命影响甚大,因此端部结构的合 理设计与安装是关系复合绝缘子机械性能的关键。复合绝缘子的端部连接部分 为内楔式、外楔式、机械挤压、胶装四种。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已逐渐放弃 了早期的内、外锲式的传统连接工艺,代之以机械挤压极粘接剂连接,而国内 目前情况是以上四种工艺并存。 复合绝缘子根据使用特点不同,其端部金具的结构也不同,国内用于输电 线路的合成绝缘子大都采用“球头-碗头“的结构型式。金属端头的设计除了满足 抗张强度、满足要求、与芯棒可靠连接以外,还需要满足在高电压下应用的特 殊要求。复合绝缘子一般都制成棒形,自身电容小。因此绝缘子表面的电压分 布很不均匀。这样,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电晕将带来危害,因此需要采用均 压措施,此外,合成绝缘材料不能耐受几十千安电流的电弧,在短路故障时会 使靠近导线和杆塔处的伞盘烧毁,因此需要采用引弧措施,国内外普遍采用加 装均压环的方法来均匀端部电场,减弱电晕,引开故障电弧。 复合绝缘子的均压环是复合绝缘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控制绝缘 子内部电场强度,避免内部局部放电,减小外部、特别是金属连接部件表面的 局部电场强度,减小无线电干扰,引开工频电弧,避免烧损绝缘子表面,以及 尽量减小靠近端部表面的局部电场强度,提高其抗污闪性能。为了完成不同的 作用,均压环的设计可以是不同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复合绝缘子是需要长期运行的外绝缘器件,设计要求其使用寿命一般至少 为 3050 年。在长期运行中,复合绝缘子承受的载荷形式是变化的但主要的基 础负荷是拉伸载荷,因此,对长期机械性能的研究主要是拉伸性能的研究。复 合绝缘子长期拉伸性能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当载荷超过强度极限时,强度随时间 推移而下降,即具有强度蠕变的特性。为了保证绝缘子在长期运行后的强度仍 能满足运行线路的负荷要求,必须对绝缘子强度蠕变特性进行充分的研究,以 保证绝缘子的长期安全运行。 国际上曾对复合绝缘子进行长期试验,并在 IEC61109 中制定了绝缘子强 度蠕变曲线的要求。国内 JB5892 只是引用了 IEC61109 的相关内容,但是国内 一直没有自己的长期试验数据,国内占主导地位的内锲模式绝缘子和新型压接 式绝缘子的长期蠕变特性到底如何,对 IEC61109 中绝缘子强度蠕变曲线如何 使用,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有机复合绝缘子的机械强度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金具强度、芯棒 强度以及连接结构的强度。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的连接形 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有锲接式接头结构(包括内锲式、外锲式以及内外锲 结结合式)和压接式接头结构。国内挂网运行的外锲式复合绝缘子数量比较少, 挂网运行中的主要是内锲式复合绝缘子,在保证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 内锲式复合绝缘子,在挂网运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在国内电网中得到大 规模的使用,使用量增长十分迅速。其中运行时间最长的已达十几年了,经过 这样长时间的运行后,绝缘子今后继续运行的安全性是用户密切关注的问题。 压接式复合绝缘子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在其生产过程中不会对芯棒造成损坏,在 实验室中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目前挂网运行的实际情况也证实了压接式接 头结构工艺的优势,运行中表现出良好的机械特性,但国内压接式结构绝缘子 挂网运行时间比较短,运行经验还很欠缺。 虽然压接式复合绝缘子在国际上的使用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有很丰富的 运行经验,但是在国内的使用时间还比较短,没偶什么运行经验,对其长期性 能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另一方面,在这很短的使用期间内,压接式复合绝 缘子已经表现出优良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受到用户和生产厂家的广泛欢迎,压 接式复合绝缘子的使用量正在迅猛增长。对压接式复合绝缘子,用户同样关心 长期运行性能的稳定性。实验室模拟的内锲式复合绝缘子长期蠕变曲线图如图 9-11 所示,其中最长的试验时间达 630 天,同样把其中短时耐受破坏的数据点 和长期耐受破坏的数据点合在一起,进行线性模拟,得到图中所示的压接式复 合绝缘子全程强度强度蠕变曲线,斜率为-2.07%Mav/对数时间单位。此斜率远 优于-0.8%Mav/对数时间单位的要求。 对于老线路改造,我们建议按以下原则选用复合绝缘子。 一、尽可能选择结构高度大的复合绝缘子 针对结构高度为 1240mm 及以下的复合绝缘子,发生各种闪络的概率比较 高,有些电力部门就提出了加强复合绝缘子高度的要求,山东电力公司于 1995 年就下文要求各个电力分公司选用结构高度为 1440mm 的 110kV 复合绝缘子, 这几年来,这种绝缘子很少闪络。 海拔 1000m 以上的地区,结构高度还应更长些,高海拔地区,特别是有季节性 水源的地区,下季是南方的大型候鸟栖息的地方,冬季又是西伯利亚来的大型 候鸟栖息地,使用结构高度为 1350mm 的复合绝缘子,没有有效的防鸟害措施, 发生“不明原因“(鸟害)闪络概率会很高。 二、选择用合理均压环 均压环的结构形式非常重要,在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均压环,结构不太合 理,均压环相对绝缘子的端部金属附件的边缘没有一定的抬高,均压效果差, 安装均压环的螺钉没有很好的屏蔽,起始电晕电压很低。同时也没有防止反装 的措施,现场均压环反装的很多,不但均压效果差,而且连接螺钉完全暴露在 电场之中,起始电晕电压很低,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电晕很严重。所以建议使用 对接式合金均压环。这种对接式均压环的特性在于均压环是由两个结构、形状 相同的半圆环薄壳对接组成,圆环有比较大的曲率半径和抬高,使沿绝缘子轴 线的电场进一步均匀分布,在靠近绝缘子端部附件又有一个圆形电极,对于均 压环的连接螺钉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因此,大大提高了绝缘子的起始电晕电压 等电气性能,同时还有防止反装结构,能确保均压环的正确安装。 三、不宜选择太大的爬距 复合绝缘子的最大优势就是硅橡胶表面有憎水性,而且还有很好的憎水 迁移特性,落在复合绝缘子表面的灰尘,7296h 后,其污秽层也具有很好的憎 水性,因此,生产了一些爬距比相应瓷和玻璃绝缘子小的复合绝缘子,几年来 在各地瓷和玻璃绝缘子发生大面积闪络事故时,在重污秽区的复合绝缘子并没 有发生大规模的闪络事故。 因此,我们认为复合绝缘子的“爬距有效性“比瓷绝缘子好,复合绝缘子的爬电 比距可以适当小一点,最多与瓷绝缘子相同,比瓷绝缘子要求更高是没有必要 的,有人提出在不增加结构高度的情况下增加几个伞裙,这并是不最好的选择, 因为多增加几个伞裙,会使伞间距离减小,伞间距与伞伸出之比减少,爬距的 有效性降低,污闪有可能不沿伞表面发展,而从伞边直接桥接,限制了污闪电 压的提高,因此,如果要加大爬距,就必须同时增大绝缘子的结构高度。 四、复合绝缘子与瓷和玻璃绝缘子的重量问题 在老线路改造,用复合绝缘子代替瓷和玻璃绝缘子时,绝缘子串要加长, 同时重量又减小了,风偏加大了,在刮大风时又可能导致绝缘子串高压端对杆 塔放电,即“风闪“。为此,我们设计了“配重均压环“,就是将均压环与电力部 门常常使用的配重锤结合起来,配重均压环用铸铁制造,110kV 重量为 27kg 左 右,220kV 重量为 40kg。在不增加复合绝缘子长度的情况下,增加绝缘子串的 重量,对 110kV 而言,带配重均压环的复合绝缘子串的重量已经大于瓷绝缘子 的重量,所以这样的绝缘子将比瓷绝缘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