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离不开问题行为的矫正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离不开问题行为的矫正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离不开问题行为的矫正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离不开问题行为的矫正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离不开问题行为的矫正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应用心理学 专业 论文题目: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离不开问题行为的矫正 作 者: 刘直铄 班 级:08级应用心理学(1)班 2012年3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离不开问题行为的矫正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问题行为的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青少年问题行为不仅影响个体的学业学习和人格发展,而且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干扰,严重的还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青少年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佑,才能够有针时性地实施教育计划。本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述及问题行为的评佑标准、注意问题和对策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以此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消除或减少不良的行为问题。关键词:青少年;问题行为;危害;评估;对策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述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凡是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由于不同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综合来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除了身体条件之外,还包括认知、情感、人格、人际关系和行为等方面的因素。心理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青少年形成对社会、家庭、人生的认识,并对其今后一生的道路产生深远的指导意义。二、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评估标准问题行为在认识意义上经常等同于行为问题,是指儿童或青少年偏离正常的行为,程度上可轻可重,更具有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色彩。其特点为:虽然是心理困扰的反应,但主要以实际的动作和行为来表现,且常为家庭和社会生活所不能接受。问题行为通常指与情绪和人格有关的、较高级的整体的行为活动问题。在范围和表现形态上,既包括多动、攻击、违纪等外向性行为问题,也包括抑郁、焦虑、社交退缩等内向性行为表现。2.1问题行为的分类 目前,心理学界对问题行为有不同的分类。主要观点有这样两种:一种是将问题行为分为:智力活动问题行为(例如学业困难、逃学、厌学、抄袭等);情感问题行为(如上学恐怖、学科恐怖、考试恐怖、师生关系恐怖等);人格问题行为(如性格孤僻、粗暴,反社会行为,品德不良行为,成瘾行为等);青春期问题行为(如青春期自闭症、青春期逆反心理等);习惯性问题行为。另一种是将问题行为分为:反约束型问题行为(如上课迟到、早退、喧哗、起哄、考试作弊等);对抗性问题行为(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破坏公私财产等);自抑型问题行为(如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自暴自弃,无休止的自怨自责,长期不能自拔,性格孤僻,拒绝与人交往,失落)。 美国心理学家阿克森(l. ackerson, 1931)把它分为两类:不直接触犯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和触犯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也有人把青少年的异常行为表现分为三类:行为不足,行为过度,不适当行为。通过对左其沛教授案例的研究和自己查阅的资料,可以按照内部动因、外部情境、心理特点、行为后果、自我评价和性质程度等7项指标,把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和压抑型。如下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压抑型内部动因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等不良需要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主要是愤怒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主要是焦虑外部情境有利于该项行为的具体情境有利于该项行为的具体情境,或主动寻找、利用、制造有利情境挫折后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情境挫折持续作用的情境心理特点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认识能力低对道德规范认识错误或明知故犯,缺乏道德感和抗诱惑的能力,大多已形成不良道德意识和个性特点情绪易激动,多为胆汗质,性格外向,倔强急躁情绪易消沉,易生不良心境,多为忧郁气质,性格内向、怯弱行为特点违反纪律或一般行为规范,如骂人打架,恶作剧,说谎、损坏东西、逃课等,带有偶发性、情境性和盲目性违反纪律和道德规范,如偷窃、欺骗、斗殴、浪荡、破坏公物等,具有经常性、倾向性和有意性在青少年中还可能有集团性对特定的对象采取对抗、报复和迁怒等行为,一般带有公开性和发泄性逃避或退缩行为,如不参加学习、交往等活动或活动中消极应付,悲观消沉,自暴自弃,一般带有隐蔽性和持续性行为后果可能对集体或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有碍良好道德的形成对集体或他人造成伤害,妨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对他人或集体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妨碍个性的健康成长一般对集体或他人无明显的影响,主要是妨碍个性的健康发展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水平较低,不隐定,易受教育者的影响,对行为后果易有害怕、后悔等心理自我评价常不正确,易受伙伴或消极社会因素影响,不易接受教育者评价,对行为后果不后悔,甚至有满足或得意感自我评价往往偏高、自负,对教育者的评价往往有对抗情绪自我评价往往偏低,对自己不满、自卑,可能会接受教育者鼓励性评价的影响性质程度品德纪律问题,程度较轻品德纪律问题,程度较重情绪性格问题,或深或浅情绪性格问题,比较深刻2.2问题行为的原因 (1)学生自身方面。他们缺乏科学、远大的理想;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行为没有约束;自我抑制力差,易受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对人、对事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遇事好冲动;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2)家庭方面。一是家长的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一旦家长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就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其目的。二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能针对孩子的过错因势利导,而是一味的以“训、骂、打“解决问题,结果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会造成其严重的逆反心理。三是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严重脱节,让孩子放任自流,单亲家庭或父母与孩子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或出现的问题行为不能得到家长的及时、正确的指导和纠正,以致造成孩子问题行为的频繁发生;父母感情不和睦等,容易使子女产生焦虑、恐惧、沮丧、怨恨的心理,从而产生反抗违规的行为;父母有不良习惯和嗜好;隔代教育的孩子等。(3)学校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追求高分数、升学率,忽视了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的人格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一是竞争激烈:分数主义、升学主义、能力分班之弊病等,多数学生生活在焦虑紧张之中。二是课外活动功能不强:没有适当和足够的课外休闲活动,活动场所也缺乏,使学生过多精力无处宣泄,造成三五成群,闲荡冲突,惹事生非。三是学校心理辅导功能未能有效发挥或教师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不够圆满妥协妥当。四是师生关系日渐淡薄:师生关系疏远、沟通不足。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实施辅导,而学生的困扰也无处倾诉。五是同伴团体的影响:结交品行较差的同伴,受到不良影响。(4) 社会方面。文化市场管理不善,不健康的报刊、杂志、音像制品毒害了青少年学生;吃喝、赌博等社会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结交不良友伴,或受不良组织帮派的牵累;进出不正当场所而沉溺于不当的娱乐;暴力、色情及其他不正当观念和行为的过度渲染,使学生容易受到引诱竞相学习。 2.3问题行为的表现(一)学业困难:学业困难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并因人而异。分析起来,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1)基础薄弱。(2)教师教学的片面性、高起点、快速度。(3)部分学生爱凭个人的爱好学习,有偏科思想。还有一些学生对某些老师有成见,上课有逆反心理,不愿学该老师教的课,甚至一些学生为了报复教师或家长的某些行为以故意不学习来进行抵抗,结果导致成绩不良。(4)部分学生,由于常受指责,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5)有些学生由于期望值过高,制定目标不切合实际,经几次考试达不到目标,就灰心丧气,产生畏难情绪,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进入后进生的行列。(6)不良习惯。如晚上熬夜、电脑成瘾、上课喜欢做小动作。(7)环境因素。如有的家庭矛盾重重,父母离异、吵架、缺乏关心。(8)学习方法不当。(二)厌学行为:厌学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厌学,而更多地是由于多次或长期遭受到学习生活的失败和学习压力造成的,具体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不适应学校生活;(2)人际关系紧张,同学间存在欺侮行为;经常受到教师的强烈斥责;(3)学习困难;(4)父母的高期望值。(5)个人自身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自制力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的意义存在理解和认知障碍,缺乏毅力。(三)抄袭、作弊:抄袭和作弊都是一种意义缺失和责任缺失的行为表现。抄袭的发生往往基于这些因素:(1)课业负担太重,为完成任务而抄;(2)能力不够,但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而抄;(3)甚至有些同学是为了作业全对,少被老师批评而抄袭。作弊是一种极不道德行为。其产生根源有:(1)家长、老师的高期望值;(2)极强的虚荣心,如一个年级第一名的学生考试作弊就是为了保住年级第一名;(3)投机取巧心理和不劳而获思想,平时不努力学习,想通过考试作弊来取得好成绩。抄袭和作弊极大地影响了校风和学风建设,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四)嫉妒:嫉妒是一种混合心理状态,是发现别人处在某种优越状态或取得某种成绩,而自己不如别人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感、厌恶感,甚至憎恨感,同时伴有屈辱、羞耻、自卑、负罪感等心理体验的复杂情绪。自身自满自大,缺乏自信心有自卑感或者有较重的个人中心主义,也是嫉妒产生一个重要原因。(五)课堂扰乱行为:课堂扰乱行为是一种反课堂规则的行为。课堂扰乱行为的原因:(1)好动的学生常受批评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断扰乱课堂。(2)教师对有捣乱行为或学习不良的学生总是抱有厌恶态度,极少关心、注意和鼓励他们,认为他们“不可教也”。这样,学生会由于孤立、缺乏关注,而“破罐破摔”地更加捣乱,以此来满足自己需要他人注意的情感体验。(3)学习基础差、知识有漏洞、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些学不进去的学生坐在教室有如坐牢一般痛苦,他们刚上课时就盼望下课,开始还好,只要坐了一会,如老师讲的东西不能吸引其注意力,他们就会坐立不安,往往做出与课堂不相符的事情来。(六)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是人类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为方式,但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明显。青少年学生的攻击通常采取打、推、勒索等方式,也包括取外号、讲下流的故事等。在形式上,攻击表现为直接攻击(包括直接身体攻击,如打、踢和直接言语攻击如辱骂、起外号)和间接攻击(如背后说人坏话、群体排斥等)。和直接攻击相比,间接攻击更加隐蔽,发生的比率也更加频繁。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子女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子女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学校的反攻击性的条例、教师对攻击的态度和对攻击行为的处理等都会影响到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当具有群体攻击倾向时,个体的攻击行为发生比率也就大大提高。挫折、受排斥、与同伴关系差、社交技能缺乏等社会心理因素会导致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另外,通过传媒,学生学会了一些攻击性行为方式,并使学生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从而使暴力合法化并习以为常。总之,学生攻击行为往往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传媒诸因素引起的。(七)离家出走:离家出走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1)学习困难、产生厌学情绪,但又有来自家长、老师的压力,作为教育者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一味地过于严格要求。(2)家长、老师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3)家庭教育的简单粗暴,亲子关系紧张,缺乏沟通与理解。(4)受到不良信息和他人的影响。(5)要胁家长、老师,以便放松对其管理。(八)早恋: 早恋是青少年学生性成熟后的一个表现。早恋的出现因素很多,主要有:(1)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学生学习不好,转而去谈恋爱。(2)对过早恋爱的影响认识不够,有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认为恋爱可以促进双方的学习进步。(3)从众心理。认为别人谈恋爱而自己不谈,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4)虚荣心理。不谈恋爱会被人认为自己没有魅力。(5)家庭矛盾重重,缺少关爱,想通过恋爱来寻求情感依托。(6)不良影视片刺激青少年学生的性冲动。(7)逆反心理。本来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是正常的,但却被父母或老师无端干涉,为赌气而被逼恋爱。(九)网络成瘾: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方便,但由于青少年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网络现在已经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为有些青少年学生已经有了网络瘾。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主要是由于:(1)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对子女的行为缺乏应有的有力的监控。(2)人生目标不明确,甚至是人生目标的丧失,没有正当的兴趣爱好,不能面对现实,逃避人生,喜爱生活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3)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4)意志品质差,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十)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疑心重、个人中心主义,对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分析和归因,交往技能差,以及个人的反社会、反集体行为而遭到群体排斥都是青少年学生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三、对青少年问题行为评估时应注意的问题问题行为是与正常行为、变态行为相比较而言的,在行为的发生和行为的机制上,并无严格的界线,因此在判断和确定青少年的行为是否问题行为时,要持慎重态度。 3.1客观性青少年问题行为评估的客观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实事求是的态度;(2)必须考虑到青少年生活的客观条件,即青少年周围社会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和生物条件;(3)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3.2发展性青少年是有着自己身心发展规律、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在评估青少年问题行为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变化的眼光看待,而不能用眼前的表现武断地给青少年下一个发展的结论。3.3注意区分“问题行为”和“问题青少年” 问题青少年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群体。这类青少年有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往往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不遵守社会公认的正常社会规范,在处理事情、学习等方面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别。间题青少年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有两种后果:一种是成为精神病性青少年,一种是形成怪癖性格,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社会适应不良,易做出越轨举动,走上反社会道路。问题行为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提及问题行为时,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对行为发生者做出整体评价,也就是说要区分好“问题行为”和“问题青少年”的概念。比如:问题行为可以存在于差生身上,也可以存在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身上,不能片面地认为问题行为只有在差生身上才会出现。3.4要多方面搜集信息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与青少年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需要、气质、情绪和性格等有关,也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家庭状况、交友情况、社会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诱发问题行为的因素。因此,对问题行为的分析要从多方面人手,收集社会、家长、各科教师、同学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反映,看问题行为的征兆、环境特点、表现形态,以克服所获信息的片面性。 此外,对问题行为的评估要考虑到行为发生的经常性、表现的稳定性、对他人或自身的扰乱性等因素。对那些暂时的、偶然的、得到及时纠正行为不能列为问题行为,那些经常出现的、稳定的、对青少年的发展影响较重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教育才能矫正的行为,才可以判定为问题行为。四、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对策 由于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对他们的行为问题有不同于成人的处理方式,教育和辅导的重点在于积极预防。对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的辅导,应在充分认识各类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把行为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同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4.1行为矫正的方法正强化法在学生表现出或引导其表现出某一正常行为后,加以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在时间上,强化应该紧跟行为表现之后,不要过长地拖延时间。强化时应确保学生知道自己的哪种行为受到了奖励,使之明确以后该怎样做。当期望的行为建立和巩固后,应该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强化,促进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控性。惩罚法当学生发生不良行为,通过给予厌恶刺激,或者减少,消除正强化来减少或终止行为,在学校实际教育工作中,这是一种应用较多的方法。近期的一些研究也指出,惩罚能使个体的某种行为与焦虑或恐惧联系起来,一旦这种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本身就可以导致焦虑和恐惧。学生为了避免这种焦虑和恐惧,就不得不终止不良行为。但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要注意惩罚的强度和限度,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惩罚都是有效的。负强化法当学生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时,减少或消除他不喜欢的刺激或情境,以促进学生以后此种良好行为的继续出现。负强化也利用了不良刺激,但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良好行为,并且个体是愉快的,这和惩罚的效果不同。正强化是利用奖励来促进良好的行为。惩罚是利用不良刺激制止或减少不良行为,而负强化是通过减少或消除不良刺激来促进良好行为。消退法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强化来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也可通过逐步减少和消除强化因素来消除不良好的行为,后者就是消除法,消除法在教育中常见的就是“冷处理”。当青少年出现某些不良行为时,教师或家长可以采取漠视、不理睬的态度,使其自己觉得无趣,这样效果有时反而更好。认知行为矫正法认知行为疗法就是通过矫正患者的思想、信念、态度和认知风格等来改变个体的行为表现。随着青少年心理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认知活动,尤其是社会认知活动的行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时起着主导作用。有研究表明,有品德问题的青少年可能在解释社会交往信息方面有问题,他们更容易把别人的言行看成是敌视的,拒绝性的,因此更容易“看到”别人的这类行为,从而更容易引起别人的这类行为。 4.2树立正确的问题行为观 家长、教师除了要掌握问题行为矫正的一般方法外,还应该树立正确的问题行为观,从而科学、有效地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近一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解释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这种观点认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并不是个人的缺点或不足,不少问题行为是学校和家庭中人际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要减少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要善于应用生态系统原理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具体地说,生态系统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技术: (1)重拟技术。即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做一种新的拟定,把某种往常认为是消极的。、不合情理的行为,拟定为积极的、合乎一定情理的行为。如某学生在课堂上未经老师同意就抢答或插老师和同学的话。对此,一些老师和家长不把它认为是学生在出风头或故意捣乱,而是重新拟定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思考的表现。如果老师将学生的抢答行为看成是一种消极的问题行为,就容易对学生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而采取批评、指责、讽刺、挖苦等手段。反之,如果把学生的这种行为看成是积极的行为,对学生就会是另外一种态度和教育方式。(2)积极动机内涵技术。即把学生的行为动机想象为并非受到某种不好的、甚至很坏的动机的支配,而是受正确良好的动机所支配。例如,上面所举的学生抢答的例子,教师既可以把学生的行为动机看成是出风头和故意捣乱,又可以看成学生是出于喜欢教师,想急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经验证明,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家长和老师少从或不从消极的动机方面考虑,而是多从积极的动机方面去推测,更有利于对他们的教育。(3)积极功能内涵技术。是指对青少年的行为要从积极方面去发现,研究它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比如,学生抢答或插嘴的行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去认识,认为学生的这种行为可以提示教师在提问方法上、讲课或组织教学上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起到促进教师进尸步改进提问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4.3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