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浅析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浅析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浅析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浅析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 州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毕 业 论 文浅析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学生姓名x x x所 在 系管理工程系班 级2006级专 业农村行政管理指导教师x x x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正文浅析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摘要: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着发展模式粗放、产业化生产规模小、基础设施缺乏、政府和农民产业化发展的意识差、产业化的发展与生态发展结合不紧密等问题,要通过加强政策的扶持引导,完善农村金融机制;强化政府和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参与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生态旅游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设施和监测设施;促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转变等对策来促进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产业化组织 生态农业 农业产业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最早在山东推行且在当地发展迅速,也颇具规模,到目前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泸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要解决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光靠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符合泸县的实际,所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是必然趋势,也是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及其基本理论(一)农业产业化概念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并且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二)农业产业化组织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发展需要中介组织的介入与参与,从很大程度上讲,中介组织力量的强弱是产业化经营能否顺畅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强调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1为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根据各个地区生产发展,自然条件,历史因素,人文因素的差异有所不同。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1、生产型合作组织。指农户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取统一协调行动的专业合作组织,目的在于提高生产效率。2、加工型合作组织。指农户在农产品加工环节采取统一协调行动的专业组织,目的在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3、流通型合作组织。指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流通环节采取统一协调行动的专业合作组织,目的在于节约采购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据统计,目前我国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业占44.8%,畜牧业占24.1%,水产业占8.2%,林业占10.4%,其他占10.5%。完善产业化发展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在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占22.2%,合作、合同、股份合作三种方式所占比例达77.8%。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35725个,其中龙头企业61268个,中介组织62914个,专业化市场11543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额达9785亿元。龙头企业队伍壮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全国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447亿元,净利润1182亿元,上缴税金586.4亿元,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带动农户增收能力进一步提升,各类产业化组织共带动农户从产业化经营总增加收入总数达1166亿元。”2二、泸县农业产业化现状近年来,泸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截至目前,泸县共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年销售收入达88537.4万元,带动泸县6万多人从事产业化经营,户均增加收入达到780多元。以泸州科兴甜橙技术有限公司、泸县甜橙协会等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带动泸县10个项目镇新发展优质甜橙基地面积6.5万亩。依托“泸州后湾”龙眼果品有限公司,形成了以潮河、海潮、太伏、兆雅、福集等地为重点的龙眼生产基地,共落实面积6.2万余亩,其中年加工制干龙眼500吨以上。依托“喻寺良种猪”生产技术协会在全县19个镇均建立了仔猪协会,并发展良好。泸县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情况主要表现为:(一)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通过积极扶持“泸州华富”生物有限公司、泸县“吉龙食品”有限公司、“川玉牌”大头菜、“玉龙牌”精米等发展壮大,泸县在肉食加工、优质大米加工、大头菜为主的蔬菜加工等方面取得新发展和突破。现 “泸丰牌”和“后湾牌”龙眼、吉龙食品有限公司“世尊牌”分割肉已打入国际市场,出口东南亚、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二)合作经济组织稳固发展按照“民办、民管”的原则,泸县共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1个,覆盖粮食、畜牧、水产、瓜果蔬菜、蚕桑、花卉、中药材等各个行业类别,拥有会员35万人。2007年创产值1.22亿元,经营收入5047.5万元,基地规模28.5万亩,签订定单12.4万亩,联接带动农户4.97万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发展,一方面加强了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有效地架起企业、农户、市场间的桥梁,增强了抵御农业经营风险的能力,2007年各类协会组织共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技术培训479场(次),组织劳务输、转出人员近2万人。(三)流通队伍迅速扩大泸县各级组织千方百计捕捉信息,抢抓订单,引导农民注重市场信息、价格、销售等因素,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近年来全县有35%以上的农作物产品都实行了订单和产品购销协议种植。与此同时,当地一些流通能人和流通合作组织也积极参与进来,利用网络信息手段为泸县大宗和特色农产品找到了销路,2007年销售金额达1.5亿元,有力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据统计,泸县目前共有农产品流通协会21个,专门从事农产品流通运销的能人大户达426人,成为泸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虽然泸县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其他地方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在山东潍坊,是著名的蔬菜之乡,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年产量40亿斤,年产值38亿元。在潍坊市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全村215户,人口800人,总收入4098万元,人均收入10000元。由此可见泸县的产业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泸县的农业产业化要实现飞跃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三、泸县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一)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首先,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和重视,但是目前我国除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和其他指导性文件外,没有出台相关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来保护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次,农业产业化缺乏有力的资金保障。由于农户的底子薄,资金少,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种养活动和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政府对农户进行产业化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在技术和设备上的扶持也较少,一方面由于政府的支农资金有限,另一方面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要比对农户的扶持要大得多。第三,在技术上也没有相关部门的技术规范,尽管有相应的技术部门但是没有专业化的技术辅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指导,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会用。(二)生态意识较差,对发展生态农业认识不足首先,政府官员注重短期政绩,忽视长远规划,政府在对龙头企业的引导上,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只管眼前,不管长期发展,对资源的控制、保护上力度不够,虽然产业化发展了,但是资源的耗费很大,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农民重短期效益,忽视长远发展,只管企业发展,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人身体的影响肆意掠夺自然资源,滥用有害、高残留农药,农产品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第三,国际农产品在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农产品的安全要求很高,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也提出很大的质疑。(三)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没能有机结合据了解,我县的农产品只能销到两广,很少能出口,原因在于农药残留较重。有关资料表明,77%的美国人认为一个公司的环境信誉影响其购买决定;40%的欧洲人更喜欢购买“绿色产品”。据调查目前我国使用的约250种农药中,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只占15%左右,剧毒高残留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率仍占很高比例。实践证明粉剂农药仍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也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施用农药的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药剂漂浮于空中。由于没有注重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致使出口的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质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声誉。这说明,目前环保问题已经提到了经济发展的首位,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长远发展,只有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不能盲目,尽管现在我们的产业化水平和规模还达不到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但是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注意生态农业产业化与普通农业产业化的区别,要在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专业化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将生态农业产业化与整个区域内的产品生产链条相互连接,形成原料到产品,废弃物变成原料的相互交织,资源高效利用,无废弃物的清洁生产网络;生产健康、安全、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在注重产品安全的同时,与名、优、特品牌战略相结合。(四)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不健全一是除主导产业外,其他产业基地的规模较小,大部分种植,养殖,林业化的销售都是单家独户各自为阵,整体规模较小,比重轻,实力弱,带动力度小,产业链不健全;二是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标准,没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措施不到位,缺乏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设备和监测设备。(五)产业化组织的结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基本类型是“公司+农户”,但是随着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提高,这种传统的组织形式以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存在利益联结机制弱、联结成本高、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引入新型的组织经营形式。四、加快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健全农村金融体制一是,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多出台对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产业化扶持和发展有利的政策,一方面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文件、政策,强化群众的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各级农技部门要多组织农户进行专业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学习,并要亲身参与到生态农产品的生产中去,不仅要教会农户懂政策会技术,而且要让他们都成为“田秀才、土专家”。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县域金融服务政策,积极引导强化县域金融服务环境,强化和完善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规范民间信贷。加大对支农资金的良性循环投放力度,对农户进行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小额贷款限额应适当放宽;合理确定贷款投向,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监控和化解,增强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防止农村信用资金流入股市。让农村金融机构成为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坚强后盾。(二)强化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要把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和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制定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管理制度,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列入各级公务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开展全民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在各级学校、行政学院、党校开设相关课程,要从青少年起开始普及生态意识,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思想;通过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方向、多形式、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培训,普遍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科技文化素质和实践技能;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用要严格控制,不急功近利,不要为了个人政绩而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站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协调发展,使农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三)以生态旅游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层次已经得到升华,不在只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当前旅游业发展迅速,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并脱颖而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一是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把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通过生态工程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二是通过游客亲身参与生态农业生产过程,感受生态农业的优点,宣传生态农产品的品质、特点,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要让乡村旅游成为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要发展绿色经济,把基地建设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建设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集约经济,提高农业的有机构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发展物质经济,推动农产品的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实现增值增效;发展循环经济,引导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有机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标准化。(四)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设施和监测设施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提高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生态意识,要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产业化放在工作的重点,加大对标准化生产设施的投入,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对农产品的监测和质量监督要严格,不能讲人情,不能因为是本土的农产品就加以庇护,这样表面上看农产品是打入了市场,实质上不安全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后并不能得到顾客的青睐,反而会影响我国全部农产品的声誉;要把好质量监测关,打造绿色、无公害,让顾客放心的特色化、有机、农产品;相关农技部门要积极创新,开发研制新型生物性农药,动物药品,动植物营养物质和调节生长发育物质,以不断扩大对化学物质的替代,肥料向复合型,专用缓释,长效和可控方向发展;农业技术要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向农业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育种方向发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能提高农产品的储存时间,并且将会成为解决21世纪食物安全、人民健康、环境保护、能源短缺等重大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五)农业产业化组织向“农业专业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转变农业产业化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的关键,“农业专业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保证农产品附加值都归于农户,防止农业利益流失;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内部融通资金;享受国家的某些减免税待遇,提高农产品的比较利益;有效地为会员提供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因此,要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专业经济组织+农户”模式的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媒,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大力宣传和推广普及生态农业的相关科学知识,让其深入人心;相关部门要向农户推荐这种发展模式,通过“农业专业经济组织+农户”模式的试点和示范,引导农民建立各种专业经济组织,发挥专业经济组织的中介作用和市场流通作用,促进农产品的良性循环;在推广“农业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