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综合训练 课题名称 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学 院 汽车工程学院 专 业 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 班 级 11 级 汽 服 专(2)班 姓 名 学号 111101030124 指导老师 江西科技学院 毕业综合训练任务书 系(院)别 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 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 年级 2011 级 班级 汽 服 专(2)班 姓名 江 强 起止日期 2013-10-21 至 2013-10-31 题目 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1毕业综合训练任务及要求(根据题目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 了解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的基本状况 2. 了解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的基础知识 3. 了解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的概念 4. 认识汽车发动机组成结构 2毕业综合训练的原始资料及依据(包括做调研的背景,研究条件、应用 环境) 找出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的原因,与其排查的方式。更好的去解决汽车在修理过 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费用。 3 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郑启福.内燃机动力学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03 2胡光辉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第 2 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05 3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09 4徐兀 汽车发动机现代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08 5何渝生,魏克严,洪宗林,孙祥 汽车振动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1990.07 指导教师: 吴刚 2013 年 10 月 24 日 指导教师评语 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最终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目 录 一、怠速的基本概述 1 (一)发动机怠速定义 .1 (二)发动机怠速作用 .1 二、汽车发动机怠速抖动机理 1 (一)汽车发动机主要存在三类激振源 .1 (二)发动机在车架上的振动形式 .2 1.基本怠速设置 .3 2.目标怠速调节 .3 3.附件工作怠速调整 .3 三、怠速产生抖动现象的原因 4 (一)进气系统 .4 (二)燃油系统 .5 (三)点火系统 .7 四、故障诊断与排除 7 (一)进气系统故障 .7 (二)燃油系统故障 .9 (三)点火系统故障 13 五、总结 .13 六、 参考文献 .14 七、 致谢词 .15 1 一、怠速的基本概述 (一)发动机怠速定义 发动机空转时称为怠速,即汽车档位为空档。汽车的怠速不是一种速度,而是指一 种工作状况。怠速即是发动机“出功不出力” 。汽车发动机怠速是指发动机运行中,节气 门开度最小,汽车处于空档,发动机只带附件而维持最低转速的稳定,这时发动机就处 于怠速状态,发动机怠速时的转速被称怠速转速,它是维持发动机对外没有输出功率时 的最低转速。怠速转速可以通过调整节气门大小等来调整其高低,直到调整到怠速转速 一发动机不抖动、耗油最少时的最低转速为最佳。但是现在的汽车更多是电喷车,发动 机配有电脑板就无法人为调整怠速了。 (二)发动机怠速作用 不做无用功怠速是克服发动机本身的运转阻力,维持发动机最小转速,以便于 驾驶员在各种情况下行驶和临时停车提供便利的装置。如在等信号灯,或交通拥堵路段, 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暂时让发动机熄火,便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节能减排效果。汽车的怠 速不是一种速度,而是指一种工作状况。 发动机空转时称为怠速。在发动机运转时,如果完全放松油门踏板,这时发动机就 处于怠速状态。发动机怠速时的转速被称为怠速转速。怠速转速可以通过调整风门大小 等来调整其高低。 汽车的怠速功用 1.提供供电,维持气压,真空等基本状态,相当于电脑的“待机” 。 2.磨合、暖机。 3.在停车等候时不熄火,可以省油,启动时快。 4.加入清洗剂后,清洗发动机用。 5.车辆滑行时不熄火,既可以使制动真空助力器起作用,照顾到急刹车的安全,又 可以省油。 二、汽车发动机怠速抖动机理 (一)汽车发动机主要存在三类激振源 1. 离心惯性力和力矩。 2. 往复性力和力矩。 3. 反倒力矩。 第一类激振源通常在曲轴上配置平衡重即可予以平衡。第二类激振源通过多缸结构 可以在理论上将不平衡谐次提得很高,幅值已经很小。但常见 4 缸发动机,其中 2 次以下 的激振源中尚存在 2 次往复惯性力,实际运用中,为了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往往不予平衡。 第三类激振源通常也靠多气缸的相互抵消来解决。理论上的最低不平衡谐次与气缸数目 及冲程数有关。气缸内气体作用力的变化(个别气缸内气体作用力发生变化或各气缸内气 2 体作用力发生不同的变化)引起各气缸功率不平衡(每个气缸的输出功率不相同),以致发 动机因反倒力矩(每个气缸产生的使发动机横向摇倒的力矩)不平衡而发生怠速抖动。所 以可以这样说,凡是直接或间接引起发动机气缸内气体作用力变化(各气缸功率不平衡) 的故障都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怠速抖动,这是分析发动机怠速抖动现象产生原因的依据。 这些原因可以分成两大类。第 1 类是直接导致气缸内气体作用力发生变化的故障(简称直 接故障),它直接造成个别气缸功率的变化,从而造成各气缸功率不平衡,致使发动机产 生剧烈的怠速抖动现象。第 2 类是间接导致气缸内气体作用力发生变化的故障(简称间接 故障),此类故障导致发动机全部气缸内的燃烧状况不良,造成各气缸功率难以平衡,它 使发动机产生的怠速抖动通常较轻。 (二)发动机在车架上的振动形式 发动机在车架上的固定弹性支承上有 6 个自由度,具有 6 种运动形式,即 3 种直线 运动形式和 3 种角运动形式,假定发动机是理想安装,即其重心和弹性支承的形心重叠, 不产生关联振动。垂直振动其单自由度强迫振动微分方程为 mx + cx? x + kx x = px sin t 求解可得 x =pxm| f2- 2|sint 可见, 4 缸发动机在车架上的垂直振动的振幅与 2 次往复惯性力的振幅成正比。横 向摆动其单自由度强迫振动微分方程 iz + kx a2= msint 求解可得 =msintkx a2- iz2 可见,发动机横向摆动的大小与各主谐次的反倒力矩幅值成正比,实际上发动机重 心和弹性支承的形心并不重合,会出现关联振动,在这种情况下,其振动是由主谐次反 倒力矩和 2 次往复惯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工作状况。怠速即是发动机“出功不出力” 。汽车发动机怠速是指发动机运行中,节 气门发动机空转时称为怠速,即汽车档位为空档。汽车的怠速不是一种速度,而是指一 种 开度最小,汽车处于空档,发动机只带附件而维持最低转速的稳定,这时发动机就处于 怠 速状态,发动机怠速时的转速被称怠速转速,它是维持发动机对外没有输出功率时的最 低 转速。怠速转速可以通过调整节气门大小等来调整其高低,直到调整到怠速转速一发动 机 不抖动、耗油最少时的最低转速为最佳。但是现在的汽车更多是电喷车,发动机配有电 脑 板就无法人为调整怠速了。 3 不做无用功怠速是克服发动机本身的运转阻力,维持发动机最小转速,以便于 驾 驶员在各种情况下行驶和临时停车提供便利的装置。如在等信号灯,或交通拥堵路段, 虽 然时间很短,但是暂时让发动机熄火,便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节能减排效果。汽车的怠速 不 是一种速度,而是指一种工作状况。发动机空转时称为怠速。在发动机运转时,如果完 全放松油门踏板,这时发动机就处于怠速状态。发动机怠速时的转速被称为怠速转速。 怠速转速可以通过调整风门大小等来调整其高低。 汽车的怠速功用 1.提供供电,维持气压,真空等基本状态,相当于电脑的“待机” 。 2.磨合、暖机。 3.在停车等候时不熄火,可以省油,启动时快。 4.加入清洗剂后,清洗发动机用。 5.车辆滑行时不熄火,既可以使制动真空助力器起作用,照顾到急刹车的安全,又 可以省油。 在搭载了电控发动机的汽车上,发动机电脑能够对发动机的各种工况进行精确控制。 对于发动机怠速工况的控制,一般可分为基本怠速设置、目标怠速调节及附件工作怠速 调整。 1.基本怠速设置 发动机的基本怠速设置主要是由发动机节气门的初始开度决定的,即进入进气歧管 内的总空气量由节气门初始怠速开度决定。这个开度值是在设计发动机时计算出来的, 也是保证发动机实现正常怠速的前提。但随着车辆的使用,发动机节气门处会出现不同 程度的污物,当污物增加后,发动机的进气量就会下降,从 而也会导致怠速转速下降。 2.目标怠速调节 发动机的目标怠速调节功能是通过发动机电脑的控制来实现的。发动机电脑通过对 怠速控制阀开度的大小进行调节(有些车型直接调节节气门开度),达到目标怠速转速。 当节气门开度变小或节气门处的污物增加时,实际进入进气歧管内的总空气量变小,将 导致电脑内设定的转速值高于实际转速。此时电脑将控制怠速阀开启以补充空气量,使 怠速升高至发动机电脑设定的目标转速。当实际转速高于目标转速值时,电脑又会通过 怠速阀开度的减小,降低发动机的实际转速达到目标转速。 3.附件工作怠速调整 当发动机怠速工况被增加负荷时,如打开空调、发动机充电、挂档滑行等, 发动机 电脑将通过调节怠速控制阀的开度,以适应怠速负荷的变化,防止发动机熄火。 (1) 离心惯性力和力矩。 (2) 往复性力和力矩。 4 (3) 反倒力矩。 第一类激振源通常在曲轴上配置平衡重即可予以平衡。第二类激振源通过多缸结构 可以在理论上将不平衡谐次提得很高,幅值已经很小。但常见 4 缸发动机,其中 2 次以下 的激振源中尚存在 2 次往复惯性力,实际运用中,为了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往往不予平衡。 第三类激振源通常也靠多气缸的相互抵消来解决。理论上的最低不平衡谐次与气缸数目 及冲程数有关。气缸内气体作用力的变化(个别气缸内气体作用力发生变化或各气缸内气 体作用力发生不同的变化)引起各气缸功率不平衡(每个气缸的输出功率不相同),以致发 动机因反倒力矩(每个气缸产生的使发动机横向摇倒的力矩)不平衡而发生怠速抖动。所 以可以这样说,凡是直接或间接引起发动机气缸内气体作用力变化(各气缸功率不平衡) 的故障都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怠速抖动,这是分析发动机怠速抖动现象产生原因的依据。 这些原因可以分成两大类。第 1 类是直接导致气缸内气体作用力发生变化的故障(简称直 接故障),它直接造成个别气缸功率的变化,从而造成各气缸功率不平衡,致使发动机产 生剧烈的怠速抖动现象。第 2 类是间接导致气缸内气体作用力发生变化的故障(简称间接 故障),此类故障导致发动机全部气缸内的燃烧状况不良,造成各气缸功率难以平衡,它 使发动机产生的怠速抖动通常较轻。 三、怠速产生抖动现象的原因 (一)进气系统 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进气压力传感器、气门门体、附加空气阀、 怠速控制阀、谐振腔、动力腔、进气歧管等组成。发动机工作时,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 操纵节气门的开度,以此来改变进气量,控制发动机的运转。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经空气 滤清器滤去尘埃等杂质后,流经空气流量计,沿节气门通道进入动力腔,再经进气歧管 分配到各个气缸中;发动机冷车怠速运转时,部份空气经附加空气阀或怠速控制阀绕过 节气门进入气缸。 图 1 进气系统结构 图 1 注释: 1.空气滤清器 2.碳罐控制阀 3.进气温度传感器 4.节气门位置传感 5 器 5.怠速空气调节阀 6.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7.空调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8.碳 罐 9.油箱压力控制阀 10.燃油压力调节器 11.空调高低压保护开关 12.曲轴箱强制 通风控制阀 13.燃油喷射器 14.氧传感器 15.燃油泵 1进气歧管或各种阀泄漏 当不该进入的空气、汽油蒸汽、燃烧废气进入到进气歧管,造成混合气过浓或过稀, 使发动机燃烧不正常。当漏气位置只影响个别汽缸时,发动机会出现较剧烈的抖动,对 冷车怠速影响更大。 常见原因有:进气总管卡子松动或胶管破裂;进气歧管衬垫漏气;进气歧管破损或 其它机件将进气歧管磨出孔洞;喷油器 o 型密封圈漏气;真空管插头脱落、破裂;曲轴 箱强制通风(pcv)阀开度大;活性炭罐阀常开;废气再循环(egr)阀关闭不严等。 2节气门和进气道积垢过多 节气门和周围进气道的积炭、污垢过多,空气通道截面积发生变化,使得控制单元 无法精确控制怠速进气量,造成混合气过浓或过稀,使燃烧不正常。常见原因有:节气 门有油污或积炭;节气门周围的进气道有油污、积炭。 3怠速空气执行元件故障 怠速空气执行元件故障导致怠速空气控制不准确。常见原因有:节气门电机损坏或 发卡。 4进气量失准 怠速进气量的失准属于间接原因,由于各种传感器,比如说氧传感器,霍尔信号传 感器,由于它们有故障,信号不正常,ecu 接收到错误的信号以后发出的不正常指令,会 错误的干预节气门的开度,使怠速失准,燃烧不正常。常见原因有: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怠速开关;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温度传感器;ecu 故障。 (二)燃油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燃烧所需要的汽油。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 箱、燃油泵、1.空气滤清器 2.碳罐控制阀 3.进气温度传感器 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5.怠速空气调节阀 6.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7.空调蒸发器温度传感器 8.碳罐 9.油 箱压力控制阀 10.燃油压力调节器 11.空调高低压保护开关 12.曲轴箱强制通风控制 阀 13.燃油喷射器 14.氧传感器 15.燃油泵 1进气歧管或各种阀泄漏 当不该进入的空气、汽油蒸汽、燃烧废气进入到进气歧管,造成混合气过浓或过稀, 使发动机燃烧不正常。当漏气位置只影响个别汽缸时,发动机会出现较剧烈的抖动,对 冷车怠速影响更大。 常见原因有:进气总管卡子松动或胶管破裂;进气歧管衬垫漏气;进气歧管破损或 其它机件将进气歧管磨出孔洞;喷油器 o 型密封圈漏气;真空管插头脱落、破裂;曲轴 箱强 6 制通风(pcv)阀开度大;活性炭罐阀常开;废气再循环(egr)阀关闭不严等。 2节气门和进气道积垢过多 节气门和周围进气道的积炭、污垢过多,空气通道截面积发生变化,使得控制单元 无法精确控制怠速进气量,造成混合气过浓或过稀,使燃烧不正常。常见原因有:节气 门有油污或积炭;节气门周围的进气道有油污、积炭。 3怠速空气执行元件故障 怠速空气执行元件故障导致怠速空气控制不准确。常见原因有:节气门电机损坏或 发卡。 4进气量失准 怠速进气量的失准属于间接原因,由于各种传感器,比如说氧传感器,霍尔信号传 感器,由于它们有故障,信号不正常,ecu 接收到错误的信号以后发出的不正常指令,会 错误的干预节气门的开度,使怠速失准,燃烧不正常。常见原因有: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怠速开关;进气温度传感器、冷却温度传感器;ecu 故障。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燃烧所需要的汽油。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 箱、燃油泵、燃油缓冲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燃油滤清器、喷油器,节温定时开关和冷 起动阀(冷起动喷油器)等部件。 喷油器的喷油量不均、雾状不好,造成各汽缸发出的功率不平衡。常见原因有:喷 油器堵塞、密封不良、喷出的燃油成线状等。 图 2 燃油供给系统结构 图 2 注释:1.蒸发软管 2.双通管 3.燃油软管 4.回油软管 5.燃油表组件连接器 6.燃 油箱部件 7.然油箱盖 8.燃油注油口软管 9.燃油注油口颈和蒸发软管部件 1喷油器故障 喷油器的喷油量不均、雾状不好,造成各汽缸发出的功率不平衡。常见原因有:喷 7 油器堵塞、密封不良、喷出的燃油成线状等。 2燃油压力故障 油压过低,从喷油器喷出的燃油雾化状态不良或者喷出的燃油成线状,严重时只喷 出油滴,喷油量减少使混合气过稀;油压过高,实际喷油量增加,使混合气过浓。常见 原因有:燃油滤清器堵塞、燃油泵滤网堵塞,燃油泵泵油能力不足,油泵安全阀弹簧弹 力不足使得燃油压力过低;进油管变形,油压调节器故障,油管压瘪导致堵塞使得油压 过高。 3喷油量失准 各传感器或线路故障,导致控制单元发出错误指令,使喷油量不正确,造成混合气 过浓或过稀,属于怠速不稳的间接原因。具体原因有:空气流量计(或进气歧管压力传 感器)故障;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节气门怠速开关故障;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 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氧传感器失效;以上传感器的线路有断路、短路、接地故障;发 动机控制单元插头因进水接触不良或电脑内部故障。 (三)点火系统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 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 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1点火模块与点火线圈 近些年各车型多将点火模块与点火线圈制成一体,点火模块或点火线圈有故障主要 表现为高压火花弱或火花塞不点火。常见原因有点火触发信号缺失;点火模块有故障; 点火模块供电或接地线的连接松动、接触不良;初级线圈或次级线圈有故障等。 2火花塞与高压线 火花塞、高压线故障导致火花能量下降或失火。常见原因有:火花塞间隙不正确; 火花塞电极烧蚀或损坏;火花塞电极有积炭;火花塞磁绝缘体有裂纹;高压线电阻过大; 高压线绝缘外皮或插头漏电;分火头电极烧蚀或绝缘不良。 3点火提前角失准 由于传感器及线路故障属于引起怠速不稳的间接原因,控制单元发出错误指令,使 点火提前角不正确,或造成点火提前角大范围波动。常见原因有:空气流量计或进气压 力信号故障;霍尔传感器故障;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爆震传 感器故障;以上传感器的线路有断路、短路、接地故障;发动机控制单元因进水引起插 头接触不良或内部电路损坏。 4其他原因 三元净化催化器堵塞引起怠速不稳,这种故障在高速行驶时最易发现。自动变速器、 空调、转向助力器有故障会增加怠速负荷,引起怠速不稳。发动机控制单元与空调、自 动变速器控制单元之间的怠速提升信号中断,在安装 can-bus 的车辆存在总线系统故障。 8 随着新技术、新结构的增加,引起怠速不稳的因素会更多,诊断时必须全面考虑问题。 四、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进气系统故障 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进气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体、附加空气阀、 怠速控制阀、谐振腔、动力腔、进气歧管等组成。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掉杂质后,流 过空气流量计,经由进气道进入进气歧管,与喷油嘴喷出的汽油混合后形成市适当比例 的油气,由进汽门送入汽缸内点火燃烧,产生动力。 1故障点:进气系统或真空系统漏气 诊断方法:检查进气系统的管路接头、真空软管有无漏气。 2故障点:节气门和进气道积垢过多,出现堵塞 诊断方法:清洗节气门和进气道油污和积炭,积碳的清除其实就是把日积月累附着 沉积在气门、发动机汽缸内的胶质与积碳清洗掉,使发动机“返老还童” 。主要有两种方 法来清除“免拆”和“解体” 。燃油添加清洗剂在发动机工作时,被燃油泵随同燃油 一起吸入供油管路内。随着燃油的流动,它不仅能清洗掉油箱内、汽油泵滤网上的胶质 和喷油嘴上的胶质与积碳,还可以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自动清洗掉气门上和发动机汽 缸内的积碳,使发动机“返老还童” ,重新焕发出澎湃动力。由于从油箱、燃油泵滤网以 及燃油管道内清洁下来的胶质会沉积在汽油滤清器内,所以免拆清洗后,必须及时更换 燃油滤清器,由于清洗剂中的化学清洗成份对橡胶供油管路有一定腐蚀作用,使用该方 法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周期与间隔时间,不然会加快燃油橡胶供油管路的老化和腐蚀。 “免拆清洗”简单省力,只须按正确的方法使用即可。但对于积碳严重的发动机,这种 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无法达到完全清洗洁净的目的。 “免拆清洗”后,若发动机工作性 能仍旧恶劣,而技师告诉您问题就是气门和缸内积碳太多引起时,那就不得不采用拆解 发动机的方法来解决了。气门积碳的清洗较为简单,在拆下进气歧管后,用手工或采用 清洁药物浸泡即可清除。至于发动机缸内积碳的清洁,则必须“大动干戈” ,拆下汽缸盖、 正时皮带等才可以清洗。由于发动机拆卸重新装配后,其动力、密封性能会逊色于原厂, 所以一般情况下,清洁发动汽缸内的积碳不宜经常进行。万不得已时,也必须到正规的 维修厂进行,否则发动机性能将大打折扣。 3故障点:空气滤清器过脏、潮湿等 诊断方法:清洗空气滤芯,这是个纸质、柱状物体,把上边的固定螺丝和挡板拆掉, 向上拽挡板,即可拿起空滤了,一般空滤都是上半个干净,下半个脏,因为进气口在下 面,清理它可以用手拍吸,用吸尘器从外侧吸,或者用高压空气泵由内向外吹(注意, 如果用压缩空气吹,必须从内向外吹,一定不能反了)整理完毕,颜色也会变浅了,按 原位都装回去就好了。 4故障点:空气流量计或 map 传感器故障 诊断方法:检测空气流量计或 map 传感器信号如有故障,则更换一个同类型号的传 9 感器,并将火花塞清洁,装配好。 5故障点:怠速控制阀工作不良 诊断方法:检测怠速控制阀:首先检查怠速控制阀的供电电压拔出怠速控制阀的插 头,打开点火开关,用万用表测量线束插头上的电压,对于 3 线制怠速控制阀而言只有 1 根线有 12v 电压、对于 4 线制怠速控制阀而言有 2 根线有 12v 电压、对于 6 线制怠速控 制阀而言也是有 2 根线有 12v 电压。如不符合上述情况则说明怠速控制阀的供电有问题, 则应检查 efi 继电器、保险丝或线路。然后检查怠速控制阀的电阻拔出怠速控制阀的插 头,用万用表测量怠速控制阀的线圈电阻应该符合厂家规定。3 线制怠速控制阀有 2 组线 圈,4 线制怠速控制阀也是有 2 组线圈,6 线制怠速控制阀有 4 组线圈。每组线圈之间的 电阻值是差不多相等的。最后做怠速控制阀的动作试验将点火钥匙拧至“on”挡但不要 起动发动机,仔细听怠速控制阀动作的声音,应能听到怠速控制阀动作的声音。 6故障点:怠速调整不当 诊断方法:按规定的程序,调整怠速:电控燃油喷射式发动机的怠速控制系统比化 油器式发动机的怠速控制系统要复杂得多,它的怠速调整分为机械调整和电脑自动控制 两部分。由维修人员对怠速系统进行的机械调整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再由电脑根据各种 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进行运算,选择最佳的控制目标,指令执行机构完成,使怠速转速接 近目标值。由维修人员进行的怠速调整是基本怠速调整,此时已排除电脑参与控制的作 用。对于有怠速调整螺钉的机型应先调整该螺钉,一般是旋入螺钉使转速下降,旋出螺 钉转速提高。如果没有怠速调整螺钉则需调整节气门限位螺钉,此时只有旋入限位螺钉 使转速提高到基本怠速值。如果节气门未动,转速已高于基本怠速值应检查进气道是否 有漏气,可采用断堵每根真空管路来试验,最后检测喷油器与进气歧管间密封胶圈是否 老化漏气。 (二)燃油系统故障 燃油系统是由汽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输油管、回油管、油压调节器、 喷油器等组成,有些车型还装有优雅缓冲器。燃油系统的作用是提供汽油喷射所需的压 力燃油,并在电脑的控制下将燃油喷入进气歧管。 1故障点:喷油器雾化不良 诊断方法:当喷油压力过低,喷孔磨损有积碳,弹簧端面磨损或弹力下降时,都会 致使喷油器提前开启,延迟关闭,并形成喷油雾化不良的现象。此时应将喷油器拆开清 洗,检修,重新调试。 2故障点:喷油器滴油 诊断方法:当喷油器工作时,针阀体的密封锥面会受到针阀频繁的强力冲击,再加上 高压油流不断地从该处喷射出去,锥面会逐渐出现刻痕或斑点,从而丧失密封,造成喷 油器滴油这时可拆开喷油器,在针阀头部沾少许氧化铬细研磨膏(注意不可沾在针阀孔内)对 锥面进行研磨,然后用柴油洗净,装入喷油器试验。若仍不合格,则需更换针阀偶件。 10 3故障点:燃油压力故障 诊断方法 一般怠速时的燃油压力为 250kpa 左右,如果过高,检查油压调节器,如果太低,则 要检查油压调节器、燃油泵、油箱、燃油滤清器等。 4故障点:燃油泵故障 诊断方法 (1)燃油系统静态油压的测量,用一根短导线将电动汽油泵的两个检测插孔(一般电 控车上都有,如找不到可直接给电动汽油泵供电)短接。打开点火开关(但不要启动发动机), 让电动汽油泵运转。测量燃油压力,其正常油压应为 300kpa 左右。若油压过高,应检查油 压调节器;若油压过低,应检查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和油压调节器。关闭点火开关 (off),拔掉电动汽油泵检测插孔的短接线。 (2)燃油系统保持压力的测量 测量静态油压结束 5min 后,观察油压表的示数,此时的压力称为燃油系统保持压力, 其正常值应不小于 147kpa。若油压过低,应检查电动汽油泵保持压力、油压调节器保持压 力及喷油器有无泄漏。 11 发 动 机 怠 速 不 良 外 围 检 查 是 否 有 漏油 、 漏 气 、 电 器 、 插头 松 动 、 真 空 泄 露 等现 象 ? 视 情 排 除 自 诊 断 , 是 否 有 故障 代 码 ? 按 代 码 的 含 义 检修 元 件 与 电 路 检 查 节 气 门 位 置 传感 器 的 怠 速 触 点 信号 是 否 正 常 ? 更 换 节 气 门 位 置 传 感器 或 检 修 电 路 单 缸 断 火 , 是 否 有缸 工 作 不 良 ? 检 查 怠 速 控 制 阀 是 否工 作 正 常 ? 更 换 怠 速 阀 或 检 修 怠速 控 制 电 路 检 查 空 气 流 量 计 ( 或进 气 压 力 传 感 器 )信 号 是 否 正 常 ? 更 换 空 气 流 量 计 或 检修 电 路 检 查 氧 传 感 器 工 作是 否 正 常 ? 更 换 ecu 更 换 氧 传 感 器 或 检 修电 路 检 查 不 良 缸 的 火 花 塞是 否 正 常 ? 检 查 不 良 缸 的 喷 油 器是 否 正 常 ? 检 查 缸 压 , 做 机 械 修理 清 洗 或 更 换 喷 油 器 更 换 火 花 塞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是是 是 图 3 发动机怠速不良故障诊断流程图 12 (三)点火系统故障 汽油发动机汽缸内的混合气是采用高压电火花点燃的,因此必须装置一套专门的点 火系统,点火系的作用是将电源(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的低压电变成高压电,并根据 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点火时间要求,适时,准确地点燃各缸的可燃混合气。主要由点火 信号发生器、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花塞等组成。 1故障点:火花弱 诊断方法:首先取下高压分火线,距离火花塞约 5mm,察看跳火情况。如火花跳距短 而细,声音小而发红,有时还有断火现象,即为高压火花弱故障。检查跳火时,应注意 高压分火线和火花塞的距离必须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地比较进行,防止因距离远而造成 不跳火或因距离近跳火弱,而引起误判如果中心高压线火弱,不是蓝色的较粗的火,而 是黄色的较细的火,应拆下电容器再试。拆下电容器后,火花不变,故障则在电容器; 拆下电容器后,火花更弱,故障则在点火线圈。然后根据具体故障修理或更换电容器或 点火线圈。 2故障点: 点火正时失准 诊断方法:最佳点火时刻是随发动机工况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 都能获得最佳点火提前角,分电器内装有离心式点火调节器和真空点火调节装置,初始 点火提前角检查调整(点火正时)需人工进行。将发动机运转至正常温度,在车速为 2530km/h(试验转速因车型而不同)时突然急加速,若能听到短促而轻微的爆燃声并 立即消失,表明点火正时正确;若无爆燃声为点火过迟;若爆燃声严重为点火过早。点 火过迟或点火过早均应进行调整。松开分电器固定板,逆着分火头旋转方向转动分电器 外壳(增大点火提前角)或顺着分火头旋转方向转动分电器外壳(减小点火提前角) 。重 复上述过程,点火提前角达到正常后将分电器固定。 3故障点: 火花塞不工作 诊断方法 (1)断缸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发动机怠速工作时,通过人工控制,使发动机的任一个 汽缸停止工作,通过观察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有无改变来分析该缸的工作性能是否正常。 在中断该缸工作后,如果发动机的转速和平稳度有较大变化,说明该缸各元件工作正常, 若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大,可以断定这缸相关的零件工作有问题。 (2)互换法:当您断定是哪缸工作不正常后,可以用正常工作汽缸的相关零件来互换, 用以测定问题的具体所在。这个方法在实际的故障诊断维修中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