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北部湾的咸水民歌是北海渔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渔民的生产历史和生活习惯,其音乐基本结构独具一格,韵律欢快活泼,是北海乃至广西的珍贵的渔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北海咸水渔歌的整理与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简单分析了音乐特征,却未做深入的理论研究。目前,咸水渔歌音乐理论研究仍很薄弱,学界还没有形成该歌种专门的研究成果,因此,拯救和挖掘咸水渔歌民间艺术遗产显得极为必要和紧迫。2北部湾查(dan)民历史由来渊源早在秦汉时期,巴蜀、江淮、岭南及闽浙等地就有踪迹,宋元以后, 兼营渡客、运输、贩盐、放木筏、驳艇为业, 多集中在东南沿海福建两广一带, 江浙、川滇及海南省也有零散分布南方查民的音乐来源复杂, 种类不一, 主要有: 珠江三角洲和北部湾海域一带查民的“ 咸水歌”、广西内地沿海一带查民的“海边歌”、福建东南一带查民的福建查歌和海南黎话置歌等。其中用广州方言所唱的“ 咸水歌” 是突出代表, 是南方水上文化精华的高度凝练7。江出海口, 历史上多次划归广东省管辖。北海查民大致在明代开始陆续从广东的江门、新会、雷州的江洪一带自发流寓至此7。据老一辈人自述,祖先在广东南海海域谋生时,发现北海港湾众多,航道宽阔, 且在南、东、北三面陆地的环抱中, 风浪较小,西面冠头岭又是阻挡西南浪的天然屏障,是避风寄旋的理想场所。开始偶然到此,后因加工、看管海产品的需要, 逐渐有老人和小孩留守于此, 最后干脆定居,列棚而居。 “查民”是对以船艇为家、捕鱼为生、长年累月浪迹江海的水上居民的旧称。“ 查”字可远溯至汉代, 古书作“疍、蜒、查、但”,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通用“ 查”,音义均同。查民世代袭居水上, 生于江海, 居于舟船, 随船往来1。乾隆以后,珠江口各水乡、沿海各县和雷州等地查民迁至位于北部湾一带北海的人数渐增,邻近的合浦县沿海渔民也有不少迁移至北海。3北部湾咸水歌的文化背景及流行范围3.1北部湾咸水歌的文化背景北海市位于南海北部湾东北海岸,祖先也是从广东地区转迁而来。嘉庆年间,移居过来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西北面外沙滩和傍海街区(今滨海路和海提街) 一带,光绪末年,外沙已有移居户有近70人。另一部分查民是从越南归来的华侨同胞,在1979年越南当局实行“ 排华”政策,导致约两万余名难侨渔民被强行驱赶回国,滞留北海,经疏散后,1979年6月,经国务院侨办和广西区革委会批准,在离市区南部7公里临海处成立华侨渔业公社(今侨港镇),安置剩余约七八千名归国华侨。这些难侨绝大部分是广东沿海和北部湾一带到越南谋生的查民。目前, 北海市有三万余名查民, 聚居于市区外沙和侨港镇的有两万多人,约占全市渔业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余散居于市区以外沿海各镇,涠洲岛也有少数6。北海查民由于迁徙至北海的时间较晚,寄居城市边缘,就连履鞋上街的权利也没有。上街时多为“ 赤脚”,社会地位甚至远比不上生活在周围的土著渔民。直至清朝雍正年间,粤、闽的“查民” 与陕西的“乐籍” 和江浙“惰民” 一起获得朝廷“恩赦”,准许与平民百姓同列甲户。民国初年,才申令开放。但卑下的社会地位和贫困处境, 直1949 年仍未有较大改变。1949 年后, 随着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搬到陆上定居,现已与陆民毫无二致,“ 查” 的称谓也逐渐衍化成渔民的俗称或别称1。查民社会地位低下,备受压迫,禁止与陆上居民结婚,他们都没有读过书、应试、当兵和在陆上定居的自由,不能穿绸着缎,查妇即使穿新衣也要补上一块旧布等旧的风俗。1949年前查民的家就是“ 艇” 和“船”,以“艇”为多,称“住家艇”。艇的前部长宽不过丈余,是撒网、捕鱼、吃饭、休息、待客的主要场所。后部主要是鱼仓,船尾装槽。全家都的活动和休息都是在船舱中,船舱很小,最长可容一人直卧。舟小篷低,只能蹲踞而事,日复一日,导致管民大多背驼、腿弯10。后来查民逐渐在海堤边搭建简易木棚,称“查家棚”,竹木单层结构,上覆竹瓦或陶瓦,地铺木板, 棚底主要靠几十根木柱支撑高出水面,小部分棚底固定在堤面上。3.2北部湾咸水歌流行的范围咸水歌, 主要流行于广州、珠海、中山、斗门、番禺、顺德、东莞、台山、广西北海等地7, 由于渔民长期与大海打交道, “ 咸水歌” 由此得名, 又有“咸水叹、木鱼歌、龙舟歌、后船歌、查(蛋)歌、蛮歌” 等称谓。善于歌唱的查民, 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劳动生产, 触景生情或意兴阑珊之际, 便以歌代言。随口而歌, 见人唱人, 见物咏物, 尤其婚丧等场合, 更少不了托歌言情5。广东新语云: “ 蛋人亦喜唱歌, 婚夕两舟相合, 男歌胜则牵女过舟。”清道光二年( 1830年) 7阳江县志: “婚娶率以酒相馈遗, 妇子饮于洲岸, 是夕两姓联舟、多至数十艇, 庚唱迭和以为乐。”4北部湾咸水歌的歌曲种类及表现形式4.1北部湾咸水歌的歌曲种类北海咸水歌,依据不同标准可有多种划分方法。北海查民对咸水歌的传统分类法,是根据曲调和演唱风格,分为“叹”和“ 唱” 两类。如按歌曲内容划分,可分为“ 生产歌”和“ 生活歌”两类。生产歌,多在劳作时唱,表达劳动情景及传授生产知识,包括打渔歌、驳艇歌、摇稽歌、出海歌等。生活歌, 包括情歌、嫁娶歌、丧葬歌、儿歌以及其他娱乐歌等2。如按演唱情绪区分,则可分为“欢歌”和“苦歌”两种。“ 欢歌”多乐意陶陶、喜气洋溢,“ 苦歌”多描写艰辛及离愁别恨。传统的“ 叹”,是吟唱风格的咸水歌,演唱时不追求热情奔放的放声高歌,轻声曼语,吟哦低唱,内在含蓄,旋律平缓。4.2北部湾咸水歌的表现形式查民以前是用“ 叹”代表“ 言”,实际上就是相当于我们想在所说的即兴说唱一个意思。这一类的偶三种曲调: 叹家姐、唉调和叹调1。“ 唱”类, 曲调纷繁多样,情绪较热情奔放,音很广,旋律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表演性。北部湾的咸水歌一般都很少用较为花俏、复杂的装饰手法。旋律的常以“弧型”为主,形成了柔美、连绵缓和、高低起伏不大的旋律特色9。咸水歌的调式以五声调式为主,有些是加入偏音的五声性六声调式。其调高的活动范围一般不大,歌曲的音域也不宽广,绝大部分都在一个八度之内。主要在人声的中、低音区进行。旋律大多没有构成功能性的节拍形式,散拍子居多,规整化节拍相当少见,以松散的自由节奏为主,速度普遍偏慢,而且很多句子都是一口气唱完一句的2。北海查民观念里,“ 唱”才算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歌唱”。根据功用、场合划分,此类又可分为“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情歌、儿歌、娱乐歌”等。现以摇槽歌和叹家姐(节选)两首具有典型意义的歌曲为例,分析其艺术特征。5咸水歌种类之“摇槽歌”5.1“摇槽歌”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北海查民主要从事渔业和运输业。水上劳作,由于严峻的自然条件和有限的生产条件制约,摇船驳艇、织网绞缆,20 世纪50 年代前,除老弱留守棚户外,家人同载,男子担任驾船、下网、起网等重活,女眷负责炊事兼帮下钓等轻活。正是因为日夜重复性很强的工作性质查民都会高歌几曲咸水歌消乏解闷、振奋精神,成为了记录水上风情的“无形”特写6。“ 唱”类咸水歌属于日常劳动之歌。图1:白话歌词7:姑嫂拢格( 呀),我等哥汁) 摇前(哪) 。停格( 呀),我等哥哥摇前(哪) 。新排姆鱼( 哪),新排无鱼( 哪),旧排有( 哇) 姑嫂旧排有( 吐) 姑埋妹,妹,我拉我起凉槽帷) 嘟系摇过(个) 排头哇。停槽(哇) 还是摇到排头哇。这个曲悠扬甜美,描绘了渔家姑娘出海打渔的风情画卷。节奏舒缓自由,旋律起伏摇曳。乐段分节变唱结构,由多个小节的变唱段落组合而成。调式是羽调式色彩的四音音列,音程进行为主,“ 上弧”与“ 下弧”音型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波浪型”音调占主导,整个旋律形成向心环绕的平衡匀称效果,造就柔美、平和、温婉的风格2。音乐表达意义远远大于在文学上的表达意义。 因其浓郁的独特海韵,有人甚至视为北海查民歌声的代名词。6咸水歌种类之“叹家姐”6.1“叹家姐”内容及表现形式“叹”的内容主要是感念祖宗多年保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兄妹的情意,不愿离开爹娘兄妹的伤心情感等。这种活动称为“辞娘”。唱者将感恩惜别等内容即兴编词加上固定曲调,自己独唱,或与母亲、朋友“对叹”。被叹之人可以回叹,称“ 对叹”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对唱。母亲及妇女长辈“叹”的内容,不外乎是教导新娘为人妇之道及恋恋不舍之情。伴嫁娘“ 叹”的内容,主要是“叙旧”。回忆彼此多年的情感场面,难分难舍。“骂媒” 是咒骂媒人把她们与亲密的伙伴活活分开等。“ 叹家姐”是婚礼哭嫁的专用曲调,又可以称为“哭家姐、哭家姊 。1949年前,北海查民“士人不与通婚”,联婚大多是查民与查民之间,按照父母意愿的媒灼之言。婚嫁仪式非常有情趣,有鲜明的水上居民特色。新娘出阁前十天,不许抛头露面,晚上才开始哭嫁,场地设在查家棚的大堂里,上列祖宗神位,人们在下面席地而坐。如在船上,一般在船尾棚,新娘在陪嫁妹的陪伴下,先从早已故去的列位祖宗叹起,直到父母兄嫂弟妹。 图2:(注:以上谱例引自北海民歌选集)歌词并不刻意讲究文彩,或押韵,只追求通顺、流畅、自然、朴实、朗朗上口即可。无论什么内容都可以,天南地北、包罗万象。女伴相互嬉戏地你问我答,好像是在猜谜。从“ 叹家姐”的旺盛生命力体现了查民的歌唱特征。叹者一般是女性,男性演唱者很少几乎没有。一叹一答,一直表演到深夜,“叹” 到声嘶力竭。叹者伤心,闻者落泪,场面十分悲切。直至当今,“ 叹家姐”仍保持着专由女性演唱的传统,男性查民从不唱“ 叹家姐”,甚至不出席“ 叹家姐” 场合。现在婚礼“ 哭嫁”仪式逐渐消失,“ 叹家姐”调现已不限于“哭嫁”时唱,而是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喜庆及逗乐场合,如过节的时候、新居落成的时候、朋友聚会等场合,可独唱、对唱、亦可轮唱。6.2“叹家姐”的演唱形式“叹家姐”此曲为乐段分节变唱结构,歌词的短或长、字数多或少,由演唱者表达的内容需要决定。既不刻意讲究优美、华丽和修饰,又不追求句间押韵、平仄和对仗,这与查民的率真、纯朴以及文化水平有着密切相关1。这种曲调有个很具特色的地方就是“重音错置”的词曲结合。将一个词组内的歌词分割在两个乐节里,造成词拍重音与旋律节拍重音错位。即一个词组内处于轻读音节的歌词被置于旋律节拍重音位置,或词组内处于重读音节的歌词被置于旋律节拍弱拍处。这个曲子中的“开言”,意思就是说话,一般应为一个词拍,却分拆在两小节内,“开”字为该词拍的第一音节,语气本应加重,但却处于第四小节的第二拍弱拍位置。本该轻读的“言”字,却位于后一小节的重拍上,并与后一个词拍的第一音节,“合”字连在一起,组合成第五小节1。这一现象可能与白话的语调有很大的关系。我个人认为一般的人理解会觉得整个词组和它的旋律很不不吻合,容易导致不易理解现象,但是了解它的人们就不会觉得这是败笔,它是查民独有的歌唱习惯和审美观,很独特的歌词排列方式,形成独特韵味。让人们感觉它里面的阴柔美9。7北部湾咸水歌的文化涵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翻身解放,人民有了土地,生活有了好转,咸水歌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所发展。特别是进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阶段,集体化的大生产使人们更容易进行对唱。这一阶段,反思过去生活,歌颂劳动人民,歌颂党恩,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作品尤其多。如回忆过去生活的:摾起饭碗感党恩,过去人民受苦深,丢下牙镰无米煮,借来谷担穷一生。其中既表达了对党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对过去困苦生活的回忆6。还有描写疍民居住区新面貌的作品,如:灯笼爆石满天光,党的领导更辉煌,誓把农村变了样,茅寮改变换砖房。这首歌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改变过去的面貌,人民住上了新房,无需再住那些“好天之时日又晒,落雨之时水瓜棚”的“寮仔” 10。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描写爱情的作品。疍民生性纯朴真诚,对爱情专一。即使在以前居住环境恶劣,经常男女杂处一船的情况下,疍民也很少有伤风败俗的事件发生。疍民妇女温纯贤良,她们不会“红杏出墙”,当然也希望男人不要做“花心郎”或“负心汉”,所以她们会经常唱歌提醒他们。如:有句话儿告诉哥,阿哥爱妹莫心多。苏木煲药因色死,石榴断枝因花多。身为男人心坦荡,见人妻好莫思量,人类不是禽兽族,安分守己幸福长。8北部湾咸水歌审美特征的形成及它的地位8.1北部湾咸水歌的审美特征的形成从以前开始,蛋家人在劳作时终日面对茫茫大海,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制约,许多艺术形式极难与之相适应。歌唱,以其人类的本能性和随意性而成为蛋民的首选。所以无论是出海打鱼、摇船驳艇、织网绞缆,都唱歌以消乏解闷、振奋精神、激励生产。年长月久便练就了即兴创编、随口而出的本领,进而达到以歌代言、托歌言志的境界。北海疍家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社会群体。一方面,“渔文化”塑造出他们淳朴憨厚、刻苦耐劳的性格;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弱势,以及陆居族群的岐视,迫使他们养成胆小怕事、言行瑾慎、社交冷淡的消极避世心理,造成性格中内向、压抑、自悲的一面相对凸显,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因而往往表现为:一方面素爱直抒胸臆,不善于借助其他事物来表达情感,由此,歌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愁怨都非常真实直露。一方面缺乏自信,很害怕“唱错歌”、“说错话”而招至横祸。此外,蛋家人生存的环境大海也有双重的性格1。当风平浪静,水波荡漾,朝有日跃东海壮观,夜有催眠浪涛昵哝,此情此景,他们的歌声就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感叹。然而,当狂风暴雨猛烈吹打,惊涛骇浪肆虐横行,坚守在船舱里的人们,经受着生死的考验,哪个还会引吭高歌、纵情娱乐?据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蛋家人为什么以朴实无华、庄重沉稳、柔顺详和为美了。所以说,特定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蛋家人的双重性格,而蛋家复杂、细微的人文因素形成了咸水歌的审美特征。8.2北部湾咸水歌地位疍家单纯的“水文化”兼容了城市文化的成分,呈现出多元、综合的特质。蛋家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咸水歌,与各种礼俗风习联系紧密,因此,他们常常津津乐道的是独具特色的蛋家婚礼,而引以自豪的却是家喻户晓的咸水歌。咸水歌的社会功能明确而单纯,许多歌种还有专门的演唱场合、时间和人员。它的交际功能多在蛋家内部行使,蛋民常以歌声交谈闲聊、互述衷肠、传递信息;有时还被引申为青年蛋民谈情说爱、择偶婚配的一种手段1。咸水歌又是蛋民娱乐休闲的方式之一,他们通过歌声相互逗乐打趣、谈天说地,既娱乐自己也娱乐他人,特别为那些难以适应现代娱乐方式的中、老年人所喜爱。咸水歌也是蛋民进行知识教育和经验传授的有效方法,因为缺乏教育、文化水平滞后、较少使用文字,所以许多生产经验、生活百科知识和伦理道德规范只能以唱歌这种口头方式来传承。咸水歌不仅是蛋家民俗礼仪性质和过程的标志,还是蛋家人界定、理解、和表达“美”的一种方式。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咸水歌在蛋家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9北部湾咸水歌时代符号的隐喻及意义机缘巧合,我有幸观看了大型的咸水歌舞蹈诗咕哩美的表演,那浓郁的北部湾滨海地域民族风谱成的一篇独特、典型海文化舞蹈诗,非常有新鲜感的一台舞蹈诗剧。海浪轻吟,海鸥低唱,有船、斗笠、灯、网、帆,还有当地特有的“烟筒”,新奇美感,演员演出非常卖力。“咕哩美”的意思我不甚明白,便网上搜索。原来“咕哩美”是北海民间曲调“咸水歌”的一句叹词,当地人欢聚喜庆、离别忧伤时都喜欢唱。作为南珠的故乡和中国最早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之一,北海在历史上很长时期被称为“咕哩村”“咕哩寨”,因此“咕哩美”的意思就是“北海美”。我想后面隐藏的远不止我们所感受的4。这优美的咸水歌,实际展现了北海查民每个时期生活变迁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时代精神和人们在那时代下的精神状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查民”居住在如此狭小破旧的船舱里,经受着狂风、暴雨、烈日、恶浪的考验,生存环境相当恶劣,生命财产没有安全保障,在社会中没有政治经济地位,一直是一个饱受歧视和压迫、政治地位极其卑贱的社会阶层1。无奈的查民过着我们不能想象的恶劣的生活。咸水歌就很自然地讲述、悲叹生活苦难、自我排解的手段和方式,造就了咸水歌音域窄,演唱的音区较低,表演者的音量偏小。由于他们的身份非常的低微,不得与陆上居民通婚、交往,由此,听者至今不难感受到过去苦难生活的斑斑血泪。时代背景不仅深刻影响着咸水歌的音乐风格,还隐控着咸水歌歌种的形成和歌唱内容。10北部湾咸水歌的时代创新之处查民由于常年居住在海边,忙渔务,缺乏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多不识字,对文字的掌握有限,整体文化水平相对滞后,许多生活生产经验只能以口头的方式传承下来, 但是在咸水歌中我们也能看到先辈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积累得到的许多生活百科知识和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尽管歌中的许多文字,人名、物名都是唱者旁来听之而得,大多人云亦云。但查民不断传唱,使知识代代相传。如唱“ 拆字歌” 或“ 叹字眼”,用来学习和记忆汉字。用极其形象的手法将一个文字的写法拆编成歌词,既有趣又方便记忆5。如:一心奉请,四句歌词分别是:东边起笔西头定,一个峨媚照三星,三人骑一个无角牛,一个言字又逢青8。婚嫁时新娘母亲和女性亲戚长辈唱的“ 劝世歌”和“祝贺歌”, 常附带有教导新娘成为人妻后的道理。如梳头歌吼一梳梳头手生生, 手拿红绳扎牡丹, 我家有个大食懒, 娶嫂勤人就补番( 回);二梳梳头手松松, 手拿镜子照芙蓉, 叔公老大( 年迈)要茶烟敬奉, 团结婶嫂要商量;三梳梳头梳到尾, 你二人白发兼齐眉, 神前香灯要打理, 归家守纪勿被人家欺1。此外,鱼描绘了十二种鱼的特征;十月果木罗列了在一至十月应季果木的名称 传唱过程中, 极大地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教导和熏陶作用, 弥补了查民文化方面和其他知识层面( 如农、林业等方面)的不足, 成为文化知识结构的有益补充1。1952年狂风暴雨般的渔改运动和民主建政运动, 他们先后由若干互助组组成低级合作社, 进而到高级合作社, 最后组成渔业大队和水上运输大队, 集体经济日益扩大。咸水歌演唱也在北部湾畔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咸水歌十唱外沙好姑娘描绘了由外沙查民妇女负责的“ 妇女一号” 船, 创下连年增产先进, 到北京接受过政府”表彰的光荣事迹。在时代引领下, 查民文化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含义的改变, 咸水歌在原有单纯“水文化” 基础上, 兼容了城市主流文化“ 汉一陆文化” 成分, 表演形式和歌唱场合日渐丰富多样, 咸水歌日益呈现出综合的文化特质6。结语: “北海咸水歌”是一种洋溢着海之韵味、极富情调的民间歌谣。查民咸水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事项, 它所述说的话语、表达的思想、引发的感情、体现的意识、刻划的心理都是在查民在特定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发生和互动的结果,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规则的反映。本次论文从咸水歌的历史起源,流行的范围,当地的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中的实验与探索
- 九年级语文学业评价计划
- 五年级英语学习反馈与评估计划
- 信息技术对标先进-提升系统质量计划
- 乐器声学特性优化研究-全面剖析
- 外墙氟碳涂装施工方案
- 博物馆展览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计划
- 社会资本与创业成功关系-全面剖析
- 轨道碎片监测与规避-全面剖析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创新与教师培训计划
- 苏州卷-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教程题库及答案
- 2025新能源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菌材料创新-深度研究
- 2024山西三支一扶真题及答案
- 技术经纪人(初级)考试试题(附答案)
- 农庄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职教高考《机械制图》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中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字词积累 练习题(含答案)
- 大学美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长春工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