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午节在日本的嬗变谈中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从端午节在日本的嬗变谈中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从端午节在日本的嬗变谈中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端午节在日本的嬗变谈中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国的端午节究竟是何时被传入日本已无从考证,但据文献记载可以确认大约于7世纪。端午节传入日本后有几个比较典型的存在形态。七世纪中国的端午节传入日本后,主要是“药狩”、“骑射”、“走马”等形式,和中国是非常接近的;八世纪以后,逐渐演变成“菖蒲的节日”。在奈良时代,端午节的时候,天皇和群臣在出入宫殿时,头上都必须扎上“菖蒲缦”。在平安时代的端午节,民间也有佩戴菖蒲的习俗,希望可以避邪除恶;十三世纪以后,在江户时代,端午节开始演化成了“孩子节”,此时端午节的必需品除了菖蒲,还有风车、条旗和鲤鱼旗。至此,端午节成为了对男孩表达尊重和祝福的单一性节日(上已节三月三日,为女孩的节日)。鲤鱼旗出自于中国鲤鱼跃龙门的故事,但把这个故事应用在端午节上却是日本人独自的构想。传说登上黄河激流处龙门瀑布的鱼就可以变成龙,鲤鱼达到了这一个目标。这样在天空高挂飘扬的鲤鱼旗,象征了家长对男孩以勇猛的姿态争取发达成功所寄予的厚望。再回头看看中国的端午节。端午节发源于中国,在过去的几千年漫漫长路中得到了良好地传承与发扬,不仅在本国成为一个重要节日,而且陆续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中国的文化在别国变成了精典,但在本土却得不到良好地保护和重视。除了少数地方还保留有“竞龙舟”、“祭祀先人”等庆典以外,大部分地方已经演化成了简单的“吃粽子”日,好像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就没有了其他的意义。而端午节的起源,它的历史演化,它的真正意义,又有几个人曾去问起。关于屈原的故事,他的精神已在现代社会疯狂的追星族,肯德基快餐店,以及崇洋媚外中消耗殆尽,抑或是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们会问,屈原他的国籍在哪里?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等待我们重新拾起。关于文化,后现代文化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人从人自身、从人们的相互关系以及从自然中创造出的东西,就是文化,是有文化特征的世界。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全部由语言和符号构成的世界,也包括人在疏远自然中所“体现”的世界。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生活空间包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空间史中的生活秩序及生命意义。在广义上,文化是社会秩序、自我说明以及它和其他社会的有机体。一个社会文化包括宪法、国家机构、风俗习惯、人的语言符号形式等等,包括从口头流传下来的风俗到成文法、自由的艺术等各个秩序的形式。既然文化是人为的产物,具有社会的属性,那么它的发展肯定要受到社会或者人的态度的影响。日本人与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的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的影响。如武则天时代,由于其本人信仰佛教,故在全国上下大兴土木,修建了很多寺庙,佛教文化盛行。而同时,一直在思想上处于统治地位的儒教文化则相对处于压抑的状态。而后人对于前人的文化抱有一种坐享其成的态度。且不说由于朝代的更替毁掉了多少文化古迹,文化只要能拿来换成金银,再换成酒肉的,大都难免劫难。古书、古画、古碑、古字帖等在商人和收藏家的手里游转,很能体现文化被买卖的命运。中国人似乎总是很富有,作为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地大物博的大国,什么文化习俗,古玩古迹我们有的是,就拿西安为例,随便找个地方挖一个坑就能挖出好些个宝贝来。还有一些现在还挖不出来的秦始皇陵什么的,我们一直在想尽各种办法要挖出来显摆显摆。所以为了追求现代化社会更高水平的生活,我们偶尔砍个佛像头,掰个石狮脚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我们有的是。中国人似乎又总是很穷,从敦煌莫高窟的王道士偷运文物出国,到大竹石佛佛像头被盗,许多年来文物流失国外的事件不断,难道真的就缺那么几个钱吗。民众的无知和愚昧,政府的熟视无睹,我们就算有再多的金山银山总有一天也能,也能卖完。相比之下,日本却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首先表现在他们非常珍视自己的历史。汉光武帝赐倭奴国王印绶 “汉倭奴国王”的金印,他们视为国宝。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不因为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而感到丢脸,相反他们觉得那代表他们是有历史的,并为此感到荣幸。其次,从他们将中国字变成自己的文字,将端午节变成自己的节日的过程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重视文化的每一个细节,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这种珍视文化注重细节的精神也影响了他们的其他社会产业,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变得很强,从索尼的创立,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著名品牌,归功于日本人民族对文化的珍视和注重细节的品质。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不无道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东方文化,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现在,在许多外国人眼里,我们的文化魅力已渐渐被经济增长和军事壮大等所谓的综合国力所掩盖。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同西去黄鹤,世外桃源鲜有人问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使它重现光芒。而当文化的发展也会在促进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和谐。多年来,外国侵略者多次企图征服或者分裂中国的罪恶行径失败告诉我们,中国就像一盘炒饭,虽然看上去很松散,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那个盛炒饭的盘子,是民族的凝聚力,将中华民族紧紧地粘在一起。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是我们的根。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会影响民族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不能被忽视。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促进传统文化事业发展的项目的投入。另一方面,应该从孩子入手,让国民从小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这可以通过开展更多的普及活动和有效宣传等,让孩子们了解和热爱我们的文化,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对于韩国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历史文化遗产等现象,我们应该理性对待。文化不是物品,形成需要根基,不是谁说拿走就能拿走的。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参考文献:1. 后现代文化(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 著,毛怡红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年1月第一版2. 中国文化走向论田秉锷 著,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