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宗词艺术的新发展_第1页
北宗词艺术的新发展_第2页
北宗词艺术的新发展_第3页
北宗词艺术的新发展_第4页
北宗词艺术的新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白朴词艺术 赵维江 (510630 暨南大学 广东 广州) 【摘要】 【主题词】女真 汉化 词学 【作者】赵维江,男,河北邯郸人。文学博士,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亡后至混一前,北宗体派的创作高峰仍然坚耸不倒。如果说遗山乐府还算金遗民之 作的话,那么这一阶段艺术成就最高者非白朴天籁词莫属了。天籁词不仅在抒情向度上为 元代北宗词提供了可仿效的视角,而且在艺术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也是北宗词新发展的标 志。 (一)遗山之嗣 就词学渊源言,天籁词直接嗣承于遗山乐府。与白朴“有三十年之旧”的王博文在 天籁集序中说:“遗山之后乐府名家者何人?残膏剩馥化为神奇,亦于太素集中见之 矣。然则继遗山者,不属太素而奚属哉?知音者览其所作,然后知予言之不为过。 ”王氏之 说当为知言。明人陈霆酹江月词也说白词“还似遗山风节” 。这种关系首先来自于二人 特殊的交往。王氏在序文曾详细谈到元好问对白朴的养护与教育: 元白为中州世契,两家子弟每 举长庆故事,以 诗文相往来。太素即寓斋仲子,于遗山为 通家侄。甫七岁,遭壬辰之难,寓斋以事远适。明年春,京城变,遗山遂挈以北渡。 尝罹疫,遗山昼夜抱持,凡六日,竟于臂上得汗而愈。盖 视亲子弟不啻过之。既 读书,颖 悟异常。儿日亲炙遗山謦欬, 谈笑悉能默记。数年寓 斋北归 ,以诗谢遗山云:“顾我真成 丧家狗,赖君曾护落巢儿。 ”居无何,父子卜筑于滹阳。律 赋为专门之学,而太素有能声, 号后进之翘楚者。遗山每过之,必问为学次第,常赠之诗曰:“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 ” 未几,增长见闻,学问博览。 元好问为一代文宗,白朴得其鞠养并受其长期教导,在作词方面也承其衣钵,得其真 传。在天籁词中,不论选调、用语、作法等,都不难找到遗山词的影子。比如二人词皆路 数较宽,词风刚柔兼济,作法上皆喜用前人诗句等等。且看白朴这首摸鱼子 七夕用严 柔济韵: 问双星、有情几许。消磨不尽今古。年年此夕风流会,香暖月窗云户。听笑 语。知几处。 彩楼瓜果祈牛女。蛛丝暗度。似抛掷金梭,萦回锦字,织就旧时句。 愁云暮。漠漠苍 烟挂树。人间心更谁诉。擘钗分钿蓬山远,一样绛河银浦。乌鹊渡。离别苦。啼 妆洒尽新 秋雨。云屏且驻。算犹胜姮娥,仓皇奔月,只有去时路。 读此作,令人想起遗山那首著名的雁丘辞: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 是中更有疾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 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 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 访雁丘处。 二词同调同韵,同写情爱,就连起首句式、句意都一样,发以痴问,归以“情”字。 元词有双雁不朽,不与“莺儿燕子俱黄土”之想;而白词则有牛女“犹胜姮娥”去而无归 之说,其构思何其相似乃尔!白朴不一定是刻意模仿,但二词的相似却让我们不能不相信 天籁词与遗山词血脉相通的联系。当然,元、白词相比,差异也很明显。白词虽也称豪健, 但不及元词的沉雄之质和悲慨之情,所抒情感也未达元词之深挚。不过,白朴曾遍游大江 南北,其视野较元更为开阔,其词中江南景物与风情也为元词所未有,至于其婉丽之笔较 元或过之。总之,于蒙元词坛,元启白续,前后相属,构成了元词北宗初期发展的主线, 为元代北宗词创作创作提供了范例,奠定了繁荣的基础 当然,元、白词相比,差异也很明显。白词虽也称豪健,但不及元词的沉雄之质和悲 慨之情,所抒情感也未达元词之深挚。不过,白朴曾遍游大江南北,其视野较元更为开阔, 其词中江南景物与风情也为元词所未有,至于其婉丽之笔较元或过之。总之,于蒙元词坛, 元启白续,前后相属,构成了元词北宗初期发展的主线,为元代北宗词创作创作提供了范 例,奠定了繁荣的基础。 (二)清逸之风 与遗山词的众皆称善不同,对天籁词的评价则历来毁誉悬殊,对其词风的概括也说法 不一。 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朴词淸隽婉逸,意惬韵谐,可与张炎玉田词相匹,惟以制 曲掩其词名。 ”而王国维人间词话则说:“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 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 ” 元代张翥在其沁园春( 客汝之 乎)题记中曰:“盖白朴所宗者,多东坡之变调。 ”清人朱彝尊在天籁集跋中说:“兰谷词 源出苏辛,而绝无叫嚣之气,自是名家。 ”王国维“粗浅之甚”的断语,以宋词为准则忽略 了金元词的特点,其艺术偏见并不足取,不过他与稼轩比,也表明他认为天籁词与稼轩词 风格同属一类,这一点与张翥、朱彝尊一致。四库馆臣所云“清隽婉逸” ,实际上与白词有 苏、辛之风并不矛盾。相较于稼轩,苏词于豪放中更取放逸清旷一路,故王鹏运称之为 “清雄” 1,陈廷焯称之为“清超” 2。 天籁词源出苏、辛,其词虽然也多有人生悲悯之意,但缺少稼轩词的悲壮慷慨之气; 似与苏词清旷放逸一格更接近。试看其念奴娇 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一词: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 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 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 1 王鹏运半塘遗稿 。 2 白雨斋词话卷八,词话丛编本。 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一声长啸,海 门飞上明月。 此词为白朴徙居金陵后所作, “用坡仙韵” ,也颇得坡仙豪逸之气。词作述景寄意,跌宕曲 折,上片以极称“南州风物”之“信美” ,感古城之景丽人杰;下片怀古伤今, “惊叹”世 事沧桑, “生灵”易灭,然“一声长啸” ,词人跨越“海门” , “飞上明月” ,居宇宙之高俯察 人间往事,那人生的“万刧”之灾和无尽哀痛由此而归于消释。 白朴历母失家破之惨祸,睹王朝数替之变幻,其内心的悲伤忧怨和迷惘抑郁非常人可 比拟。残酷的现实及其历史和人生价值观念的改变,让他选择了隐遁之路,在“玩世”于 士林与市井之间的艺术生涯中,他消解了传统儒士济苍生安社稷的壮志,所以在他的词里 找不到稼轩和遗山词中那份悲壮与豪迈;东坡式的超旷让他脱拔于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得 以从历史宿命与人生意义的视野中去看待他所处身的世界,从而过滤掉了个人情思中基于 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痛苦、怨恨与意志,其词风貌也自然显出了一种清与逸的品质,有 论者称其词“如鹏抟九霄” 3应指此意。 白朴作为一代才人,遍游南北,其词学观念并无门户之见,学词也是多方师从,不拘 一格, 天籁集中便有多篇效法前贤或时人的作品。对于南宋词,白朴十分看重,并有意 识地借鉴学习。其垂杨词序曾记载:“中统建元,寿春榷场中,得南方词编,有垂 杨三首。 ” 白作垂杨即是仿效之作。词人壮年长期南游,晚年又迁居江南,其词风 自得南宗沾溉,天籁词中不乏清柔婉丽之作。四库馆臣“清隽婉逸”之说显然注意到了这 一方面,并予以特别强调。白词这方面的特点与其作为曲作家也应有关系,许多词与其清 丽淡雅的写情散曲颇相类,如:玉漏迟题阂: 碧梧深院悄,清明过也,秋千闲了。杨柳阴中,又是一翻啼鸟。人去瑶台路远,孤 负却花 前欢笑。音信杳,西楼尽日,凭栏凝眺。 缥缈,露阁云窗,恨梦断青弯,夜深寒悄。玉 敲残,握得五更风小。寮注金狙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芳径晓,惆 怅落红多少。 在总体上清旷豪逸的天籁词中,也有一些风格偏重于豪雄勃郁的词作,如石州慢: 丙寅九日,期杨翔卿不至, 书怀用少陵诗语 千古神州,一旦陆沈,高岸深谷。梦中鸡犬新丰。眼底姑 苏麋鹿。少陵野老,杖藜潜步江 头,几回饮恨吞声哭。岁暮意何如,快秋风茅屋。 幽独。疗饥赖有、商芝暖老,尚须 燕玉。白壁微瑕,谁把闲情拘束。草深门巷,故人 车马萧条,等闲瓢弃樽无绿。风雨近重 阳,满东篱黄菊。 此作当为白朴游金故都汴梁时所作,神州沉陆的变迁,让他切身感受到了老杜当年“几回 饮恨吞声哭”的巨大悲痛。个人的“幽独”之感与故国之思在词中浑为一体,盘旋回转, 任“满东篱黄菊”也无法让他忘却。这类作品与那些清旷超逸之作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也 反映了词人词风的多样性和词风转变的过程。 3 涵虛子词品 ,说郛卷八十四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三)天籁之语 天籁集的命名,据序可知来自于白朴好友王博文的建议,王序曰:“凡当歌对酒, 感事兴怀,皆自肺腑流出,予因以天籁名之。 ”通览现存白朴词可以认为,王序这一评价并 非溢美。白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不管是写兴亡之感,还是表隐逸之怀,还是抒爱恋私 情,皆为有感而发, “自肺腑流出” ,绝无“为文造情”之作;在表现方式上也往往是率直 而言,爱憎分明,旨意显豁,自然质朴,不刻意雕琢。就其总体风貌言,称之为“天籁” 基本上名实相符。这样说不是否定白词之“婉” 。辞意率直,并不妨碍表现形式上的回环起 伏、一唱三叹。如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爱人间尤物,信花月、与精神。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风流旧家樊素,记樱 桃、名动洛阳春。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 天公不禁自由身。放我醉红裙。想 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莫要琵琶写情, 与君同是行人。 这是一首赠妓词,宋词中这类作品很多,作者往往逢场作戏, “无其事而有其情” 。而白朴 此作并非单纯应付,由歌妓樊娃的歌声写到作者“醉红裙”的狂态,再言及自身的遭际和 对“故国”的哀思,进而引出“与君同是行人”的感慨。这一基于自己真实生活的感受在 词中表现得直率挚切,而行文一波三折,婉曲有致。词中用了“东山” 、 “北海”及“琵琶” 等典故,但其义晓畅,毫不滞涩。 白朴词中的多数作品具有这种真率自然的风格。有一些与元廷高官酬唱的作品,直言 对于元朝混一大业的赞颂和对朋友功名的期许,若一概以言不由衷论之,便失之于武断, 实际上它透露的是作者“难忘天下”的心迹,也是白词率直之风的体现。当然,这种率直 显豁之语在白词中有时缺少打磨,典雅不足,王国维所谓“粗浅之甚”大概指此类情况。 (四)谐美之音 在一般论者看来,北宗词人对于词体格律形式不太讲究,但王博文特别注意到了天籁 词这方面的造诣,他指出: 律赋为专门之学,而太素有能声,号后进之翘楚者。曩会江东,尝与予言:“作诗不 及唐人,未可轻言诗。 ”平生留意于长短句,散失之余 仅二百篇,愿吾子序之。读之数过, 辞语遒严,情寄高远,音节协和,轻重稳惬。 所谓“律赋之学”当也包括了词体格律在内。南宋和金之后,词体逐渐疏离音乐,成 为一种新型的抒情格律诗。词乐虽然大多失传,但是词乐对文辞的字声、音韵、句式、章 法及个修辞表达上的要求,即格律,却通过词作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填词的依据。与近 体诗相比,词的格律更为复杂和严格,故更难掌握。这也是历来古人诗多词少的一个原因。 宋代词坛上周邦彦南、姜夔精通音律,作词极重格律,在他们影响下南宋形成了一个格律 词派;而金以来的北方词坛,由于与词乐的疏离更早更快,加之中原音韵的变化,词人们 对于格律的掌握功力则相对要弱一些,这也往往引起南宗派的诟病。江藩词源跋载: “盖声律之学,在南宋时知之者已鲜。故仇山村曰:腐儒村叟,酒边豪兴,引纸挥笔, 动以东坡、稼轩、龙洲自况。 ”仇远的批评显然主要针对北方词人。 而白朴在词的格律方面却十分用心,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今存天籁词中多处留 下了词人这方面努力的痕迹。如满庭芳 (雅燕飞觞)小序记: 屡欲作茶词,未暇也。近选宋名公乐府,黄、 贺、陈三集中,凡载满庭芳四首,大概 相类,互有得失。复杂用元、寒、删、先韵,而 语意苦不伦云云。近人词此四韵多通 叶,昔贤不谓然也。夫词虽慢调,韵不逾十。即如寒、删两韵,本韵之字即独用不患 不敷,矧已通叶,何必再阑入元、先部乎。其为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