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育技术: AECT94 定义: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AECT2004 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 践。 二者比较 从 2004 定义来看,缩小了它的内涵,不再提理论体系了,而只提研究和合乎伦理或道德的实践领域,这与国外 只将教育技术看成一个应用领域是直接相关的,与国人一定要将它学科化是相反的。 同时实践的范畴也只提创设,使用,管理呢,不再是以前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但其实本质的 过程是没有多大的变化的。关键在于它们后面加了“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作宾 语,翻译成“适切的与技术相关的过程与资源” ,可以作如下理解,学习与教学过程中与技术相关的过程与资源可 以作为教育技术的实践与研究领域,其它不相关的则不再是我们的研究与实践的领域,而这一点明显比 94 定义 更切符合教育技术的实质了,否则的话,依据 94 定义, “与技术相关”各“与技术不相关”的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都是我们的专业的,有些抢饭碗之嫌!在现在,这个技术尤指信息技术!这一点好像印证 了 greenforrest 以前的观点,教育技术就应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 材料一) 2.教育技术学 3 信息技术 (1) 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广义、中义、狭义 (2) 信息素质: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管理、创新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各方面品质的总和。有三 个基本要素: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感。 信息知识:人们在利用信息过程中所积累知识与经验的总和。是信息素质的基础 信息能力:是人们成功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需具有个性心理特征 是信息素质的核心。 信息情感与意识:涉及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情感、态度、意识及道德规范,是形成信息素质的重要动力。 4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 育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特征: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层面) 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 环境虚拟化(教育层面) 5.信息化教育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参见材料二) 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 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 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2 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 论的指导下) ,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 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的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 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目标: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 功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 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教学(系统)设计 定义: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的根本目的,应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以解决教 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也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目的: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研究对象:教学系统 研究方法:系统方法,科学方法 层次:以产品为中心:这个层次主要是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到当作产品来设计。 以课堂为中心: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是课堂教学,它是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计划下,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 定的教学设施的教学资源条件下进行教学设计。 以系统为中心:这个层次 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的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案的建立,试行和评价、修改等。 结果:经过验证的、能够实现预期功能各个层次的教学方案 8.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 9.系统方法 定义: 利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与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 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去发现系统的规 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 (1)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从而确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系统重新应具有的功能; (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3)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 (4)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 (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 (6)应用和推广。 3 10.绩效技术: Performance Technology :绩效技术是一种用于改进人的绩效水平的多学科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绩 效进行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来解决人的绩效提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善个体和组织的 行为,最终提高绩效水平。 电子绩效系统(EPSS):实质是一种集成化,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 的结合。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提供给每个学员具体的信息, 学习者可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走出了传统培训过程中学员所处的被动地位。第二,以绩效为中心。电子绩效 支持系统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人员介入达到高水平的工作绩效。第三,资源经验共享。电 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凡是与这个系统有关的人员都可以十分方便地获取信息资料以及别人的 经验等等,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信息发送到系统,与别人共享。 ) 11.(现代)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 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在应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第三代远程教育。 12. 网络课程 定义: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 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网络课程的构成: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同,它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的教材, 根据网上教学法的特点和人才的需要,完整的网络课程应由如下几个系统构成; 1、教学内容系统:包括课程简介、目标说明、教学计划、知识点内容、典型实例,多媒体素材等 2、虚拟实验室系统:包括实验情境、交互操作、结果呈现、数据分析等 3、学生档案系统:包括学生密码、个人账号、个人特征资料、其他相关资料等 4、诊断评价系统:包括形成性练习、达标测验、阅卷批改、成绩显示、结果显示等 5、学习导航系统:包括内容检索、路径指引等 6、学习工具系统:包括字典、词典、资料库、电子笔记本等; 7、协商交流系统:包括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聊天室、讨论区、教师信箱、问答天地、疑难解答 等。 8、开放的学习环境系统:包括拓展知识、参考文献、网址等。 13.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使多种 媒体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系统的技术 14.超媒体 参见材料 4 15 E-learning 参见材料 5 e-Learning 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 4 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 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16 Blending learning “混合学习” (Blending Learning) 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 )的优势结 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 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见材料 6 及请参见新版教学设计第 248 页) 17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模式 主导-主体( “学教并重” )教学法系统设计是在兼取以教为主教学法系统设计,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 两者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其理论基础也就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学与教”理论的结合,也就 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两者的结合。参见新版教学设计第 25 页 18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经对知识进行远东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主生,获得和重新利用。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 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 生产利用和共享。参见旧版教育技术学第 336 页 19 知识工程 一门研究人类智能及为类知识的机理以及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并促进人类知识发展的学科。 (黄 荣怀 2004)参见新版教育设计学导论第 162 页 20 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Automated Instructinal Design) 是指能够有效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 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其产品不仅仅是软件也包括一些教学方案,由 此可见,教学设计自动化的并不专指高度智能的开发工具,也不强调用机器代替教师、学科专家的所有 职责。 21 数字媒体 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媒体,或以数字化形式传递信息的媒介。数字媒体技术 是指在各种形态的数字媒体的设计、制作、利用、管理、评价以及数字化传播环境的创设中所运用的各 种技术的总和。参见新版教育技术学导论第 108 页 23 协作性学习 发现式、随机式、抛锚式 24 开放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 25 探究性学习 (23-25 请参见新版教学设计 第 90 页-113 页) 26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是指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 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强及其具体可操作折教学活动方式。 27 教学结构 5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式的稳定结构形式, 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28 人工智能(教育) 29 (教学)代理 30 个别化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学生个别需要的教学(参见材料 7) 31 教育评价: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教学行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 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进程。功能:诊断、导向、激励、调节 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论据,制定科学标准。运用一节有效的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 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32 过程性评价(参见材料 9) 33 发展性评价(参见材料 10) 34 诊断性评价 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而正常的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 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智力和体力以及情感等情感等状况进行“摸底” 35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 的问题,为下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36 总结性评价: ( Summative Evaluation)是指教育活动隆后关于教育效果的评价。 (二者区别 参见旧版教育技术第 346 页)以上 34-36 请参见新版教学系统设计第 155 页 37 学习资源的评价(参见旧版教育技术第 347 页) 38 网络课程的评价 39 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是由学生能回想起来的事实,概念、 命题、等理论构成。认知结构具有可利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农民工合同
- 岭南师范学院《健康管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装建筑合同范例
- 定制手册框架合同模板
- 定做门窗定制合同范例
- 兼职保姆合同范例
- 合资开工厂合同范例
- 加工装饰合同模板
- 个人 供水泥合同模板
- 智能家居设备维修与保养套餐合同
- 汽车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 安徽师范大学成绩单绩点说明
- 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
- 撤回支付令异议申请书
- 公元纪年法-完整版PPT
-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表参考模板范本
- 前列腺增生 讲稿
- 科技金融项目银行工作总结汇报PPT模板
- Q∕SY 02553-2018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
- 静脉采血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品质异常升级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