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高压----有关问题、老年情况及诊治误区y_第1页
慢性肺高压----有关问题、老年情况及诊治误区y_第2页
慢性肺高压----有关问题、老年情况及诊治误区y_第3页
慢性肺高压----有关问题、老年情况及诊治误区y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肺高压-有关问题、老年情况及诊治误区作者:张承宗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 医院心脏科 肺循环疾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部分,包括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在从肺静脉、肺毛 细血管和肺动脉到右心的各部位,并不少见。其次又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 和全身免疫系统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急性和慢性病变有所不同,急性表现轻重程 度差别巨大,以血栓为主的各种栓子引起的急性肺栓塞,并引起急性肺动脉高压;各种原 因的慢性病变则是发生在肺循环不同部位产生慢性肺高血压。目前各种表现形式的急性肺 栓塞,特别是预防 由此导致的猝死已在本世纪大大提高了重视程度,然而对于慢性肺高 压还存在概念上的混乱和诊治的误区。 一、 关于肺高压的定义与分类【1】 根据 2003 年 WHO 意大利威尼斯第 3 次肺动脉高压会议的诊断分类原则,肺高血压 (简称肺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为肺内循环系统发生高血压,包括肺动脉高压、肺 静脉高压和混合型肺高压,整个肺循环任何系统或者局部病变而引起的肺循环血压增高均 称为肺高压【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 )系肺高压的一种, 指孤立的肺动脉血压增高,而肺静脉压力正常。主要原因是肺小动脉原发病变或其他的原 发疾病而导致的肺动脉阻力增加,引起右心衰竭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其诊断标准必须是海 平面状态下,静息时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收缩压(PASP)30mmHg 和/或肺动脉平均压 (MPAP)25mmHg 或运动时 MPAP 30mmHg,且肺毛细血管楔压15mmHg,应有肺 血管阻抗(PVR)3Wood 单位。 威尼斯会议已改变 1973 年 WHO 瑞士日内瓦会议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提法。 第 1 类是肺血管原发性疾病。根据近五年的变化,2008 年 WHO 在美国加尼福里亚州 Dana Point 第 4 次肺动脉高压会议上,基本确认了威尼斯分类,作了轻微变更【2】 。在第 1 类中包括特发性(IPAH) 、结缔组织疾病、HIV 感染、门静脉高压、药物和中毒性、血 吸虫病、慢性溶血性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持续性等,由于 IPAH 和家族性在遗传 基因突变与否相互混淆,将原分类中家族性改为可遗传性 PAH,并细分为不同基因的亚类。 将先天性心脏病分类进行了细化,临床体肺循环分流伴 PAH 可分成 4 个表型:(1) 艾森曼 格综合征;(2)PAH 合并体肺循环分流;(3) PAH 合并小缺损;(4) 心外科矫正后 PAH.。将 第 1 类中肺静脉梗阻性疾病(PVOD)和/或遗传性出血性肺毛细血管扩张症(PCH)单独 列出,虽然少见,它们病理和临床表现类似,与 IPAH 有共性又有差别,故将其列为 1 类。第 2 至 5 类分别为肺血管继发性病变,称为非肺动脉高压性肺高压(Non-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第 2 类为左心来源,由于左心室收缩和舒张 功能改变或左心瓣膜病导致肺静脉高压。第 3 类为肺疾病和/或低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包 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间质疾病、睡眠呼吸障碍、慢性高原缺氧等。第 4 类为 慢性血栓和/或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CTEPH) ,不再分成近端或远端肺动脉血栓栓塞及非血 栓性肺栓塞。第 5 类为原因不明和/或多种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改变了混合性肺动脉高压 的提法,分成血液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包括淋巴血管瘤、甲状腺疾病性、肺血管压 迫等。其诊断各有不同,其治疗尤其第 1 类与第 2-5 类之间有明显区别。 2007 年中华医学 会心血管病分会发表了肺动脉高压筛查诊断与治疗共识【3】 。2009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 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发表了肺高压专家共识【4】 , ,尤其是 2009 年 8 月欧洲心 脏病学会(ESC)年会发布的(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5】 , ,使上述分类 得以明确。 目前的误区是内科和心血管医师对 PAH 的分类概念模糊,多认为有原发和继发之分, 缺少细化和准确性。原发性 PAH 不仅指新分类的特发性 PAH,还涵盖了其他类型。因此 该误区影响了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二、关于老年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情况 各种类型的肺高压均可见于老年人。就特发性 PAH 而言,发病率美国的统计每年 1-2/ 百万,我国大约每年 1-2 百万人,女:男 3-4:1,包括老年和幼儿。平均年龄 36 岁,生 存年限 2-3 年。入院前误诊率可达 94。如有无法解释的气短、右心室大、肺动脉段突出, 排除 COPD、先心病等,应考虑特发性。 除个别可见 IPAH 外,在老年人更主要是第 3 类和第 4 类,还有第 2 类左心疾病所致的 PH,但首先要除外肺部疾病引起的 PAH,如有打鼾等情况,为睡眠呼吸暂停所致的 PAH。如有下肢肿痛提示深静脉血栓,CT 检查肺血管正常,未作肺灌注扫描不能排除慢性 肺栓塞所致的 PAH,如有发热、关节痛、口干,检查有自身抗体,可提示由于结缔组织病 所致的 PAH。 PAH 预后不良,采取积极和现代化的治疗措施一年死亡率 15左右,老年人无统计数 字,可能会更高。 老年 PAH 症状缺乏特异性与心肌缺血、左心衰竭类似,包括活动和静态气短、乏力等。 进一步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可误为 COPD 和缺血性心肌病。 三、关于诊断和动力学评估 肺动脉高压最终引起右心功能改变和右心衰竭。就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而言,无原发各系 统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致丛性病变,表现为内膜细胞增殖,肌型肺动脉中层肥厚洋葱 皮样改变,管腔狭窄至完全闭塞,晚期小动脉可扩张,纤维素样坏死及丛样病变形成。根 据上述病理渐进性发展特征,需要注意早期筛查罹患各种肺高压的危险人群,进行鉴别诊 断,进行 WHO 功能分级( -级)和 6 分钟步行试验(6MW)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 【6】 。超声心动图作为筛查,虽然测量 PASP 与右心导管测法相关良好,但 PASP 40mmHg 仅作为拟诊标准,不是确切的诊断指标。右心导管测定则是诊断肺动脉高 压的金标准。人们在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的关系方面仍存在误区,对于所有血流动 力学平稳,无介入检查禁忌症者均可作导管检查,其检查目的包括明确诊断,分析病情程 度,进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肺动脉造影,判断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和介入治疗。肺动脉 高压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 MPAP 25-40mmHg,中度 MPAP 41-55mmHg,重度 MPAP55mmHg。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ECT 肺通气/灌注显像、胸部 CT、核磁共振显像(MR) 、肺动脉造影、脑钠肽(BNP)等,并判断低危和高危,进行风 险预测。 误区是诊断及预后评估不足,超声心动图虽对判断 PAH 有较大的拟诊价值,但不做右 心导管检查仍无法确定诊断、不进行 WHO 功能分级及 6 分钟步行试验准确评估预后。 四、关于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 原理是发病机制之一是存在肺血管痉挛性因素,试验阳性者提示肺循环有相当的肺小动 脉动力性改变,钙通道阻滞剂(CCB)可使部分阳性患者临床和预后得到改善。此试验必 须通过右心导管检查并测量心排血量(CO) 。阳性标准必须满足 MPAP10mmHg;MPAP 降至 40mmHg 一下;CO 增加或不变。实际情况是 IPAH 阳性率仅 10%左右,其他类型 PAH 阳性率更低,口服 CCB 一年后复测仅为初次阳性率的 一半,只有药物试验阳性者才能较安全使用 CCB【7】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硝苯地平、氨氯 地平和地尔硫卓,但不能用负性肌力作用强的维拉帕米。目前的误区是不区分适应症、未 做急性血管扩张反应试验而滥用 CCB,尤其是在老年人。由于 CCB 为非选择性血管扩张 剂,若体循环阻力下降程度明显大于肺循环阻力下降程度,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试验药 物有依前列醇(epoprostenol)需静脉给,在我国尚未上市;一氧化氮(NO)吸入装置复 杂;腺苷(Adenosine)静脉泵入不良反应多;目前国内已上市伊洛前列环素( Iloprost,万 他维)方案为 20g(2ml)放入肺泡型雾化器内,雾化吸入 20g 约 2-10min。 五、内科药物治疗问题 老年肺高压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包括基础治疗和靶向治疗【8】 。基础治疗提出生活调节, 根据非对照临床试验华法令抗凝治疗用于所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不排除原位血栓,INR 控制在 1.5-2.0。治疗右心衰竭包括利尿剂及地高辛。氧疗法维持氧饱和度90%。误区是在 PAH 不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 和 受体阻滞剂,尤其是在 IPAH 不能使用,如对其应用将产生体循环阻力下降,肺循环 阻力上升,引起低血压。甚至导致矛盾性肺动脉高压加剧,肺内右向左分流增加,缺氧明 显,并可产生急性心力衰竭及肺水肿。PAH 时心率增快为代偿作用,应用 受体阻滞剂 后可增加负性肌力作用,加重右心衰竭及猝死风险。硝酸盐制剂也不在推荐范围。 现有研究资料表明炎症机制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提示抑制参与炎症过程的信号分 子,打断信号通路有望阻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提示其可能是有希 望的药物,有动物试验及小规模非随机临床试验支持,现我国正在进行攻关课题研究。 靶向治疗均有循证医学证据。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我国已上市的为波生坦 (Bosentan,全可利) ,开始为 62.5mg 每日 2 次,四周后加至 125mg 每日 2 次,由于潜在 肝毒性,每月应查肝功能,但价格昂贵。此外还有西他生坦(Sitaxsentan)和安贝生坦 (ambrisentan) 。前列环素制剂,伊洛前列环素,为吸入法,作用较短,每日吸入 6-9 次, 每次 5-20ug,需要培训。还有依前列醇( epoprostenol)和曲前列环素(treprostinil )均非 口服用药。贝前列腺素可以口服,但药品说明书尚未列入治疗肺高压的指征,目前也在研 究中。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我国专家共识已写入西地那非( Sildenafil,万艾 可) ,剂量 20mg 每日 3 次,还有伐地那非( Vardenafil)和达他那非( tadalafil) 。荆志成教 授主持的多中心随机伐地那非试验(EVALUATION)还在进行中,5mg 每日 1 次,4 周后 可用 5mg 每日 2 次,疗效明确。靶向治疗主要用于第一类肺动脉高压,特别是 IPAH,对 于非肺动脉高压性肺高压则部分疾病有少量研究,如 COPD 应用波生坦或西地那非,但尚 不成熟。对左心疾病和右心疾病引起的 PH,AHA 和 ESC 指南均不建议应用特异性靶向药 物。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