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效应理论看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论文_第1页
从外部效应理论看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论文_第2页
从外部效应理论看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论文_第3页
从外部效应理论看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论文_第4页
从外部效应理论看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经济学课程论文 题目:从外部效应理论看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 姓名: 学号: 院系: 年级: 专业: 二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1 1.1 背景 1 1.2 研究现状 1 第二章、概念界定 2 2.1 养老保险制度 2 2.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 .2 2.3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并轨 .2 第三章、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制改革的原因 .3 3.1 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严重 .3 3.2 双轨制下管理混乱 .3 3.3 社会不公平 3 3.4 巨大的财政负担 4 3.5 妨碍人员流动 4 第四章、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正外部效应 .4 4.1 对国家的影响 4 4.2 对企业的影响 5 4.3 对个人的影响 5 第五章、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负外部效应 .5 5.1 对国家的影响 5 5.2 对企业的影响 6 5.3 对个人的影响 6 第六章、结语 6 参考文献 8 1 从外部效应理论看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 摘要 人口老龄化越发严重的形势下,养老保险制度起着保障全体居民老年基本物质需求的 作用。在部分积累制下,对代际收入和个人生命周期内的收入进行再分配,是社会的稳定 器。为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保障程度,国家先后颁布文件,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行并轨,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实行并轨,因此本文利用外 部效应理论对此项壮举进行解读,探寻其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外部效应 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金并轨改革 公平 第一章、绪论 1.1 背景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践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 原则“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经济基础薄 弱,未能实现全民覆盖的养老保险制度, “保基本”的原则都未实现。因为我国传统的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的出现了明显的分割,国家把大部分的财力、物力都投放到城镇 保障建设中去,城镇社会保险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国家对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 工作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1。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 年度报告 2014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体覆盖达到 80%左右,很明显没有统计农 村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存在存在城乡的不公平,而且行业之间也存 在不公平,表现最突出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差距。在此种背景下, 2014 年 2 月 7 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2015 年 1 月 14 日国务院发布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 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企业养老金实行并轨。 1.2 研究现状 研究并轨政策的文献数量颇多,大多数专家认为养老金的城乡和行业并轨有利于缩小 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收入再分配,更大程度的实现公平。郑秉文教授称机关事业人员将 与城镇企业职工采取同一个制度,也宣告中国养老金制度消灭“碎片化”向“大一统”迈 出了关键的一步2。但专家学者往往是站在经济角度上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很少从外部效 应理论出发。因此本文将对立足外部效应理论,对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国家颁布的政策法 规,以及对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进行解读,得出结论。 第二章、概念界定 2.1 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制度又称老年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形成养老基金, 当劳动者退休后支取退休金,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 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2.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 2014 年 2 月 7 日,国务院会议上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 保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统一缴费比例,统一退休金领取 待遇。 2.3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并轨 根据 2015 年 1 月 14 日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的决定 ,凡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 、事业单位及其 编制内的工作人员,都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范围内。上述单位编制外 人员应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 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 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 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3。 3 第三章、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制改革的原因 3.1 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严重 养老保制度的碎片化是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首要问题,其主要表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中的两个制度体系间存在差异,城镇职工的 养老金与工资挂钩,强制缴费,保障水平高,而农村居民没有工资收入的支持,自愿缴费, 老年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低。另一方面,是我国机关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保险也存在较大 的差异。由于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开展了多次改革,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国家 统筹与个人缴费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但是我国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较缓 慢,还停留在政府养老的阶段,所以二者差距越来越大4 。 3.2 双轨制下管理混乱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于缴费率和待遇水平不同,因此管理是两 条线。 目前大部分已经建立养老保险体制的国家普遍采用政府立法,并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 体系来运营养老保险制度。但是由于我国采用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并存的体系,企业职工养 老保险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仍然由各个单位自行管理,每个 单位都要安置一定的部门和人员来负责退休事物的管理。这造成了机构的重叠和管理效率 的降低,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3.3 社会不公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数据显示,2013 年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约为 3400 元,而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只有 1900 元, 而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收入再分 配,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用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养老金的替代率高达 80%,而 2012 年有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对城镇基本养老金替 代率进行了测算。数据显示,2011 年的养老金替代率是 50.3%。按照国际标准一般把 55%作 为最低养老金替代率,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处于两极分化的水平。使得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 单位职工之间的退休收入差距拉大,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收入再分配这一期望,其不公平主 要体现在统筹方式,支付渠道和享受标准方面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义务相 对等的关系。 3.4 巨大的财政负担 由于中国未富先老,老龄化人口的激增,而且国家一直致力于扩大养老保险的保障范 围提高保障水平,导致了巨大的财政压力。据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 2015显示,全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不断增长,空账率已超九成。2015 年,全国个 人账户空账规模已经超过了 4 万亿。与此同时,个人账户基金从 2014 年的 5001 亿元下降 到 3274 亿元。账户里实实在在的资金还不到十分之一。 3.5 妨碍人员流动 实行并轨制度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存在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我国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发放依据职工的工作年限按退休前最后月工资为基数按比例发放, 而企业则依据缴费年限和缴费工资基数的高低来决定养老金水平的高低。由于机关事业单 位人员没有个人账户,一旦离开原有单位进入企业工作需要重新缴纳养老保险。 由于两者 的福利待遇差距过大,使得大部分的企业职工倾向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而机关事业单位 的人员不愿意向企业流动,企业工作人员更不愿返乡建设新农村。这造成了我国优秀人才 集中于一个领域的现象。 第四章、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正外部效应 4.1 对国家的影响 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镇与农村的收入差距,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消除社会矛 盾,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其次是减轻全社会养老压力后,公民无后顾之忧,减少储 蓄,社会上流动资金增加,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缓解人 口老龄化危机的同时,完善丰富养老保障体系。而且实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职能,提高政 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5 4.2 对企业的影响 第一是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的收入差距,提 高企业活动的积极性。第二是企业为雇员提供优厚的养老福利,可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第三是建立企业年金后,利用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企业资产。 4.3 对个人的影响 分散养老风险,减轻个人财政压力。加入企业年金后,其投资收益增长促进个人财富 增加,而且提高了个人工作积极性。 第五章、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负外部效应 5.1 对国家的影响 1)转轨成本巨大,空帐和隐形债务 除了上文提到的空账问题,还有巨大的隐性债务。 “统账结合”的企业基本社会养老制 度名不副实存在较大的隐性债务。 “统账结合”虽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在全国推广,但并 未能够真正落实。原因在于转轨后,统筹基金的当期支付出现大量缺口。 “老人”和“中入” 在改革前并没有私人积累。但是未来仍要支付他们的养老费用,这就意味着国家对这部分 入负有“隐性债务” 。但金额巨大国家财政很难一次性地拿出这么多资金来补偿对“老人” 和“中人”的隐性债务。据世界银行的一项估算。从 2001 年至 2075 年这一缺口将有 9 万亿元之巨。隐性债务的存在增加了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 2) 开放二孩和延迟退休政策 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对个人和家庭的养老压力增加,国家不得不推出新政策减缓 老龄化对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冲击。 3)可能导致政府危机 国民养老金属于公共品,讲公平,确保每位老人吃饭、看病,克服老年贫困,这是政 府责任; 个人储蓄养老金属于准公共品,讲效率,促进就业,多劳多得改善养老资产状况和提 高老年生活质量。养老金并轨后的结构缺陷不容小视。基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 模式,职工缴费(个人缴费工资总额的 8%)被计入个人账户,这笔钱在早期被用于国营企 业改革中的早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今后要继续承担早退休人员在 139 个人月后养老金。 1993 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强调的“做实个人账户”的制度安排,养老金并轨文 件未提此意,实帐运营个人养老储蓄账户和养老基金市场运营的机会可能就此被挤出,中 国养老金制度、 、将出现结构性缺陷。如此下去,领取基本养老金像搭乘公共便车,出现拥 挤现象,助长提前退休和减少劳动力供给,出现养老金责任和风险向政府一边倒的不良倾 向,当基本养老金的支付水平和替代率将伴随国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而降低时,政府将 面对社会舆论的谴责,从而陷入既缺位又越位的困难境地5 。 5.2 对企业的影响 一方面,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和行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即便机关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制度进行改革,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和行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的收入差距依然巨大。另一方面,建议更高层次的企业年金提高职工退休收入,增加了企 业的用人成本,而且企业年金的运营投资面临很大的风险,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5.3 对个人的影响 第一是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没有考虑到个人意愿,在一定 程度上打击了公民个体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第二是对于职工而言,由于个人要承担工 资的 8%和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占工资的 4%的职业年金,其工资收入相对减少。第三是由于 职工和个人缴纳了养老保险,保障了其基本的老年物质需求,导致职工年轻时无所顾忌地 提前消费,透支消费。最后可能唤醒个别群体的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心理,不工作坐等 政府救济。 第六章、结语 衡量一项公共政策的好坏,要看其是否实现公平与效率。一般情况是将公平放在首位, 效率在其后,但参考北欧国家高福利政策对政府财政的拖累,尤其是希腊政府的破产,不 7 难发现公共品的提供也不能不顾效率,只顾公平。养老金待遇水平受到预算约束和生活成 本约束,即不能随意拉高,引发大面积财务风险;也不能随意降低,引发大面积社会风险。 因此,养老金并轨之后,既要防止随意提高公共部门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负面标杆效应,更 要防止企业和居民养老金与公共部门攀比,继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