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员工到关键员工_第1页
从问题员工到关键员工_第2页
从问题员工到关键员工_第3页
从问题员工到关键员工_第4页
从问题员工到关键员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问题员工到关键员工 企业界有这样一种共识:20%的优秀员工产生 80%的绩效,20%的问题员工产生 80%的问题。虽然 每个公司都希望拥有一批心态积极、业绩突出、 与公司价值观一致的“关键员工”,但员工如果 自我调整、自我激励意识差的话,很容易变成 “问题员工”。 问题员工主要有 3 类。 第一类是“短板”员工。“短板”员工会产 生“木桶效应”,从而降低整个公司或团队的业 绩。这类员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心理失衡 的员工:工作作风懒散,工作拖沓,玩世不恭。 二是“独狼意识”的员工:倚老卖老,不肯配合, 不愿分享,爱吹毛求疵,或不惜牺牲同事的利益、 破坏组织内部的协调关系。三是认知障碍的员工: 不能集中精力,难以承受工作压力,经常受到不 良情绪的困扰。四是焦虑抑郁的员工:缺乏自我 控制能力,对职业前途悲观失望。 第二类是违纪员工。或者称为“公司蛀虫”, 即出卖公司利益的人。比如,微软公司的一个员 工曾通过微软内部的购买系统,低价购买并转售 了价值 1700 多万美元的软件,从中侵吞差额利润。 可口可乐公司的一名前雇员因心怀不满,控告公 司有质量问题和舞弊行为,令美国联邦检察官对 可口可乐展开了调查。这类事情非常多。 第三类是跳槽员工。对于很多公司而言,年 底都是人事经理们周期性头痛发作的日子,因为 2 这个时间也是很多员工拿了红包走人的时候。方 正、猫人、波司登、海信、青岛啤酒、新浪、欧 莱雅等公司都发生过大规模的“集体出走”事件。 在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跳槽已经成为一种 司空见惯的事情,尤以 IT 业为代表,市场销售人 员、知名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技术研发人员则是 跳槽的高发人群。但是,大多数跳槽者并没有一 个明确的目标,对于职业规划通常是一头雾水, 过的是一种体验型人生,而且在职业心理上多少 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导致在职业发展中遇到 种种阻力,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毛病出在哪里。 问题员工的破坏性是很大的,轻者如工作积 极性降低、效率低下,使事故率增加、公司额外 费用增加,严重者则会导致公司倒闭。 一般来说,公司的经营者们会非常慎重地使 用自己的资源,不会在绩效不佳的员工身上浪费 时间与精力,而是直接将其淘汰出局,以保证在 高绩效的、核心的关键员工身上投入较多的资源、 时间与关怀,因为只有关键员工才是公司的精英 和公司未来的希望,才是公司高绩效增长的动力 和公司竞争力的保障。 因此,有必要问问自己:我是关键员工还是 问题员工呢?如果觉得自己真是问题多多,属于 问题员工的那一类,那在公司的日子就朝不保夕 了。要想在公司的平台上继续发展,必须实现从 问题员工向关键员工的转变。实际上,这个转变 并不难。 首先,实现从问题员工到关键员工的转变要 贯彻一个目标意识。 3 我们经常会感慨: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 大呢?现在看看我们的中小学同学和大学同学, 毕业时大家起点都一样,可是 5 年、10 年、15 年 后,有的人开着奔驰、宝马、沃尔沃,有的人开 着帕萨特、宝来,而有的人却骑着自行车。这是 为什么呢?是智力差距、机遇有别,还是运气使 然?我认为都不是。 成功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 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关键员工与问题员工的 根本差别也在于此。人生或职场成功的关键就是 人生目标的确立。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 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 25 年的跟踪 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 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 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 长远的目标。 25 年后,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人,几乎都生 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 于失业状态,靠社会救济,并且时常抱怨他人、 社会、世界;那些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 社会的中下层,能安稳地工作、生活,但没有什 么特别的成就;有清晰的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 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生 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 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而 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 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和 社会精英。 4 你这一生要干什么?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要做成什么样的事业?你有没有一个清晰而长 远的目标呢? 有想法的人很多,想改变自身处境的人也不 少,但是很少有人把改变的欲望转化成一个个清 晰而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当然,有了目标还只是一个前提,关键是要 实现,而实现目标要遵循“SMART”原则: Specific具体化 Measurable量化 Achievable可行 Result-oriented结果导向 Time-limited时间限制 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动 计划,把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或者说将 目标分解为可行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 标,并为每个目标设定一个时间期限,按照下面 的倒推法来操作: 即时行动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 其中,量化和时间限制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 素。 所谓量化,一是指数字具体化,比如我要在 一年内赚到 50 万,两年内赚到 100 万,3 年内赚 到 500 万,这就是数字量化;二是形态化,比如 我要在 3 年内赚到一个多大的房子,5 年内买一辆 什么样的车等。有了具体化的目标,我们的行动 就有了方向。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时间限制。所有的目 标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期限,不然就会变成空想。 5 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假如你能活 80 岁,你其实 只不过拥有这些时间: 8036529200(天) 2920024700800(小时) 7008006042048000(分钟) 42048000602522880000(秒) 如果你想在 35 岁前成功,而你从 25 岁开始 选定目标,那你只有 10365=3650 天的时间;如 果从 30 岁才开始选定目标,那你就只有 5365=1825 天的时间。 你今年多少岁了?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目 标实现了吗?你要用多长时间去实现?这些问题 你想过没有呢?公司中那些关键员工,或者说已 经成为高管、经理、老板的人,一定是有着清晰 且长远目标的人。如果你还没有目标,那才是你 真正的“问题”所在。 其次,实现从问题员工到关键员工的转变, 关键在于职业化。 在公司中,关键员工其实指的就是三种人: “人财”,为公司创造财富的人;“人才”,有 特殊才能的人;“人材”,有发展潜力的人。问 题员工则是两种人:“人在”,人在心不在,对 公司来说可有可无的人;“人灾”,给公司带来 麻烦和灾难的人。“人财”创造了公司 80%的财富, “人才”创造了 10%,“人材”创造了 10%;“人 在”的贡献是零;“人灾”的贡献是负数。 用能力为自己定位,用业绩书写简历,用埋 头苦干来引发注意,用坚持来拒绝放弃。 “人财”是能为公司赚钱、创造最大利润的 6 人,属于公司那 20%的重要资产,却能创造 80%的 利润。全世界的公司对人才的定义都一样,即 “能为我所用者,能给我创造利润者”。如果不 能创造利润,即使有再高的学历、再渊博的知识 和再丰富的经验,也不会为公司所青睐和倚重。 “人才”和“人材”虽然也算是关键员工, 但他们的潜力需要激发,需要转化。转化得好, 可能会成为“人财”;转化不好,也可能会变成 “问题员工”。 “人在”和“人灾”属于问题员工,基本上 是让公司赔钱的。在追求人力成本最优化的今天, 这样的员工很容易遭到淘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