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大看房产_第1页
从十八大看房产_第2页
从十八大看房产_第3页
从十八大看房产_第4页
从十八大看房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十八大报告看房地产业:2020 年前仍是重要机遇期 资料图 2020 年前仍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因为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快速 发展,新增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将会持续增加。但住房建设将由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发展 转为今后一个时期较快发展。朱中一 当前,我国房地产调控依然处于敏感时期,党的十八大自然成为业内预期政策变化的 关键节点。十八大报告中哪些内容与房地产密切相关?报告传递了怎样的楼市调控政策信 号?十八大后政策走向如何?房产税扩大试点会不会近期推出?明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专访了证券时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 会长朱中一。 相关报道:人民日报:楼市回暖放缓 房价反弹底气不足 70 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上涨 楼市调控难放松 京沪部分楼盘酝酿涨价 专家称年内楼市或现惜售 住房制度是双轨制 但不能截然分开 各地一定要把组织编制和实施住房建设发展规划与计划作为引导预期、调控市场的重 要手段。 证券时报记者:十八大报告中与住房有直接关系的仅两句话,一句是“建立市场配置 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 ,另 一句是“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 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如何理解这两句 话的内涵? 朱中一:报告中提到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对此,应当这 样来看:尽管是双轨制,但不要截然分开。关于保障性住房,当前比较急迫的是要解决好 建设资金问题和配套设施问题。如果地方资金没有落实,建后变成代建单位垫资,政府不 购买,这就可能变成“三角债” 。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支持力度, 避免一些项目建成后不能充分利用。另外,希望政府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鼓励各地通过 政府收购、包租中小套型存量房等多种形式来拓宽解决保障房房源的办法,以缓解一些地 方存量房较多而新建保障房资金、土地紧缺的矛盾。此外,现在大量保障房进入分配阶段, 老百姓更注重质量和公平分配问题。 要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各地一定要把组织编制和实施住 房建设发展规划与计划作为引导预期、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过去在调控上更多把调控房 价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地方政府存在应付调控的情况,但如果由地方政府按照总量基本 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基本平稳的要求制定规划并且明确责任,就能够调动市场主动 调控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目标。 2020 年前仍是房地产业 发展重要机遇期 新增住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将会持续增加。房地产市场“扩大内需” ,改善性住房将是 重要内容。要让老百姓全面实现小康,对改善性住房需求就一定要支持,对一年内买了新 房卖出旧房的可以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证券时报记者:除了上面两句与住房直接相关的内容,十八大报告中,还有哪些与房 地产相关的重要内容可以作为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给未来的房地产调控提供 方向和依据? 朱中一:报告指出,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中可以看出,2020 年前仍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因 为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新增住房需求 和改善性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新建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约 6500 万7000 万套,总建筑面 积约 50 亿55 亿平方米,而“十一五”时期全国新建住宅为 37.68 亿平方米。 “十二五” 时期总量超过“十一五”的重要原因是保障性住房规模较大,再加上商业地产、旅游地产、 产业园区地产等规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房地产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把握好房地产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客观分析哪些条件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由前十几年的平均超过 10%调整为“十二五”时期平 均 7%8%,房地产的增速自然也会因宏观经济的影响,资源、能源、环境条件的制约以 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而由快速发展转向较快发展。 其次是居民的居住条件已有明显改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到 2011 年已达到 32.7 平方米。所以今后应更注重住房条件的改善、品质的提升和保障制度的落实,而不是 简单的数量增加。 三是政府今后将更加强化住房的居住属性和改善保障民生的社会功能,对投机炒房等 行为将继续采取抑制措施。 上述三点,是住房建设由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转为今后一个时期较快发展的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在前十几年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二是城镇化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 的发展。也就是说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不协调,或者说与实体经济的 发展不协调。因此,十八大报告还专门提出四个现代化要协调发展,要更加注重实体经济 的发展,这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肯定是有影响的。鉴于各地城镇化率的差异性和居民居住条 件的差异性很大,所以各地一定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认真编制并公 布住房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以引导市场的理性发展和居民的合理消费。 报告中还指出, “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 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 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 这段话与房地产调控总基调吻合。我国房地产处于转型发展阶段,要认真调整房地产 业结构,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而房地产市场“扩大内需” ,改善性住房将是重要内容。 房地产“扩大内需” ,既要考虑“自住” ,也要考虑“改善” ,要让老百姓全面实现小康, 对改善性住房需求就一定要支持。过去“自住”提得多, “改善”提得少,而改善性住房需 求是一种真实需求,是居民消费升级的客观反映,如果政策上给予适当优惠,这个市场是 很大的,对拉动经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稳定增长都有积极作用。希望政府能支持合 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调整完善相关政策,避免调控对“改善性”需求的“误伤” 。比如, 对一年内买了新房卖出旧房的(或在一年内卖出旧房买新房的 )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对贷款 已还清且房产已出售的,按照购房人实际购房套数确定贷款政策等。 另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加大科 研投入,大力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项目,提高住宅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全装修房比例。在 结构调整方面,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引导企业进入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产业园区和老 年社区的开发建设与运营,以推动形成商品房体系与保障房体系相互衔接,商品房市场、 二手房市场、房屋租赁市场以及住宅地产与非住宅地产相互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 减少土地财政依赖性 注重房地产业金融创新 要引导有条件的居民将以往对住房直接投机投资转到开发建设环节,并控制合理的投 资收益水平,如将投资回报率控制在高于当年 CPI 涨幅 23 个百分点。 证券时报记者: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关于改革征地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内容,对房地产 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朱中一:报告中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 改革 土地制度,采取措施盘活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存量土地,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要探索 将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允许试点省市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 公共租赁住房;探索已进城落户的农民工,将在农村的宅基地和房产作为资产流转,提高 他们在城市购买和租赁住房的能力;探索从一次性收取土地出让金向收取土地年租金制度 转变,为地方财政构建稳定长效的土地收入来源;通过壮大产业、完善相关税收分配制度 等措施,培育地方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扭转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过度依赖的局面。 另外,报告中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 融稳定” ,这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行业的 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我个人认为,在坚决抑制投机炒房的同时, 要引导有条件的居民将以往对住房直接投机投资转到开发建设环节,并控制合理的投资收 益水平,如将投资回报率控制在高于当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 23 个百分点,这既 有利于拓宽房地产的融资渠道,也可缓解大量民间资本不断积聚的投资压力。 此外,还应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政府加大对信誉好、开发项目符合政策要求的 企业的信贷支持,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建议组建“国家住房发展银行” ,将公积金等社会资金纳入该银行,同时通过吸收存款等手 段,从根本上解决公共住房融资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十八大报告中,对于税收问题仅提到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 ,您认为 房产税扩大试点何时会有新进展? 朱中一:房地产要健康发展,财税很重要,但税收问题难度较大。房地产税费种类多, 有的重复,建议在不增加企业和消费者总税负的情况下,精减合并房地产税费,加强征收 环节的监管。对目前社会上高度关注的房产持有税问题,建议在总结上海、重庆试点的基 础上,对该税种征收目的、税种(是财产税还是消费税) 以及与 70 年土地出让金的关系进一 步论证。在此基础上,再积极稳妥地推进。 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 仍是主基调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是房地产业下一步深 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化,今后在调控方式和政策体系上会有所调整,调控手 段也将会更加注重市场手段和法制手段。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把握后十八大时代楼市调控思路? 朱中一:十八大报告是纲领性文件,是原则性的内容,房地产的调控方向还应结合温 家宝总理 10 月 12 日和 10 月 17 日的两次讲话内容,即“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但依然不 稳定,必须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 。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 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报告还 指出,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 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 是房地产业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调控政策体现的重要方面。 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是 2010 年以来的调控,在抑制投机炒房、加强住房保障及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房价反弹等方面,方向是正确的,也是顺应民意的。当前仍要坚 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实施差别化的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 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今后在调控的方式和调控的政策体系上会有所调整。调控手段也将 会更加注重市场手段和法制手段。三是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系统配套、科学有效、稳 定可预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要有一个过程,要求马上就见到成效是不现实的。 另外,报告中的一大亮点是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报告中强调的“坚持节约 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及着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及 “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利用、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 山清水秀”的要求,这也是我们今后房地产开发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房地产业处于转型期 住宅市场正向买方市场转变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评价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您对未来的房 地产市场走势怎么看?对企业有何建议? 朱中一: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总体是平稳的,是朝着国家调控的方向发展的,主要 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合理需求得到遏制,市场趋于理性,房价趋于稳定;二是今年 1 10 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57629 亿元,同比增长 15.4%,增幅虽明显低于前些年, 但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放缓基本是一致的;三是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逐季上升, 第三季度的销售面积逐月上升,前 10 月累计销售商品房面积为 78743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1%,估计全年的销售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四是保障性住房推进顺利,全年计划新开工 700 多万套,基本建成 500 万套,已经完成。 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一些地方房价上涨的压力较大;二是一些地方 土地购置面积和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三是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现在进 入了竣工和交付使用的阶段,百姓对质量问题与能否公平分配格外关心。因此,10 月 17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到低收 入群众的手中,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有不少房企不愿降价,盼着市场回暖,对此您怎么看? 朱中一:房地产企业应客观判断市场,房地产业处于转型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高速 增长,而是进入平稳健康发展时期。房地产尤其是住宅市场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向买方 市场转变,老百姓更关注性价比,要提高房屋品质,把房子做好,以合理价格销售。在转 型过程中,住宅地产仍是房地产的最大板块,历年来投资占 70%左右,其他商业、旅游、 产业园区地产也应该关注,但不要盲目进入,应根据企业自身资金和人员配备情况考虑, 因为不同业态的运营管理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旅游地产以自己持有为主,资金需求量大, 回报周期长,盲目被动地进入另一个产业,不一定能干得好。 王健林:房价远未真正涨到位 楼市能再繁荣 15 年 王健林于 1988 年创立大连万达集团( 廊坊万达广场),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万达已形 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投资、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五大产业,企业资产 2500 亿元, 年收入 1400 亿元,年纳税 200 亿元。 买房最佳的时期,我看其实就是 2011 年、2012 年。 这时候房价基本上不涨了,略跌。想以后指望房价大跌的理论都在数据上得不到支持, 现实当中也没有可能性。 “既不打死也不过热” 新京报:你曾预测认为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会“更困难”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似有点超出你 此前的预计。比如说成交量的稳步回升,土地市场再度开闸,标杆房企指标未出现明显下 滑。你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这些现象? 王健林:我不认为市场已经好转。不能仅仅是看大企业的增长指标,还是要看整体。其实 市场还是比较困难,只是在这种困难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了,大型 企业的市场占比反而在提高,基本每次调控都是这样。 但第三季度同比去年几乎持平,按照以前来看销售、开工等每年都是同比两位数增长,但 今年来看这些指标,新拿地新开工同比是减少的。这就意味着明后两年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要么更加困难,要么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因为新开工量持续萎缩,会对后市产生影响, 至于是正面还是负面还有待观察。所以现在不能果断认为形势就是好转了。但从现在执行 效果看,房地产企业销售额可能到今年四季度基本上会和去年持平,可能会略有增长。 新京报:对于 2012 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符合你的预期吗? 王健林:差不多。年中的公司年会我说过,房地产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上半年两会期 间我曾经说过,预计房地产市场上半年会困难,下半年会好过一点,整体的走势应该是前 抑后扬,逐步回暖。因为政策释放也差不多了。这种局面倒可能是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都 希望看到的,既不打死也不要过热。这个局面才是正常的,如果这种局面能坚持 5 年、10 年,也许真就是很成功的市场。 恰恰是 2009 年和 2010 年不正常,我认为调控不仅没有把原来的问题解决掉,反而导致了 2004 年以来房价的暴涨,因为打破了市场供求关系。 另一方面,土地供应闸门的收紧,招拍挂价高者得最直接的后果,正面意义是遏制腐败、 规范市场,但是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推高房价,但如果在 2004 年严格推行 831 大限( 所 谓 831 大限,指的是 2004 年 3 月 30 日,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开展 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 ,规定 2004 年 8 月 31 日后, 不得再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以 公开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进行)时,就启动保障房建设,占据市场总套数 40%的时候, 可能推高价格的效应不会成为社会问题,市场反应不会那么大。但是当时忽略了保障房, 所以房价 8 年来的涨幅,基本上是前 20 年的总和。现在想通过恶补保障房来压制商品房价 格的矛盾就更明显一些。 房价既不会大跌也不会暴涨 新京报:年初以来,各级地方接连出现楼市政策的松绑,这种“明紧暗松”现象在近期更 加频繁,但是去投资化大的调控方向没有改变,因此价格仍然未现大幅度回升。有人称目 前仍是自住需求购房较为合适的窗口期,你怎么看? 王健林:买房最佳的时期,我看其实就是 2011 年、2012 年。这时候房价基本上不涨了, 略跌。想以后指望房价大跌的理论都在数据上得不到支持,现实当中也没有可能性,因为 房地产不是单纯只看本行业贷款的情况,还有不动产、土地等各方面,如果房地产暴跌将 会涉及到整个资产贷款的威胁。房价大降在当前中国基本可以排除可能性。最近,可能包 括明年都是置业的好时机。 新京报:业内有人预测明年 3 月份之后,房价将会出现大面积回弹。你又怎么看? 王健林:也没有任何可能性。我不同意老任(任志强) 提出的房价暴涨论,只看土地供应量 和新开工量减少就推断出明年价格暴涨,这是在火热年代的数据参考标准;但在调控的环 境中,这个参考数据不一定成立。 原因有几个:第一,政府不会完全放弃对房地产调控,我认为新一届政府会延续本届政府 对房地产调控的思路;第二,保障房体系未完全建立,数量占比偏少,迫使政府不敢放松 调控。现在如果放开,真有可能引起暴涨,调控的目标和计划也将功亏一篑。 建议更多的调控尽可能多用市场手段来调控,最好少用行政手段。 形成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是 20 多年积累的结果,想两三年把它治理掉不现实。我认为在看 得见的 10 年之内,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这一条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是逐渐减弱。 计划是十二五末实现量占比市场总额 20%,我认为至少要达到套数占市场三分之一以上的 份额,房价才会失去上涨的动力,才能谈放开;第三,我觉得现在整个中国城市化还处在 高速成长期,终端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在这个时候放弃调控可能会前功尽弃。这三个原 因决定房价不可能暴涨。 房价、地价远没有涨到位 新京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带来了地价、房价的双双上涨,未来土地市场和楼市的 方向如何发展? 王健林:关于地价、房价涨,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地价和房价还没有真正涨到位。意思是, 地价、房价还没有真正反映中国土地稀缺的现实。 比如说国土部规定容积率 1.0 以下不批,我觉得应该是 2.0 以下不批,现在中国人均用地排 在世界 100 名以外,中国 80%的土地是不能用的,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得很远,中国的 土地资源是相当紧缺的,其实类似于韩国、日本的水平。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占用还会继续扩大,这些都毫无疑问。但是在大多数人心目 中的感受,土地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个思路是错的。中国的土地价值应该更高, 促使大家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当然一下子暴涨也不可行,要逐步采取一些办法。 少用行政手段调控 新京报:对于楼市的调控又该如何持续? 王健林:关于调控,政府两只手都干预市场,整体的思路是可以的;但更多的还是应该采 用一些经济的手段。 比方说把限购改为限售,不让买房实际上是一种歧视和不平等,原来提出进行的户籍改革 本来应该淡化户籍功能,但在现在看来变得更加重要了。可以学习新加坡或者香港的办法, 在销售的年限和税收上加以制约,新房 5 年之内出让增收高额税收。 还有,现在二手房交易特别多,而阴阳合同是普遍存在的,政府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提出成 立国有租赁公司也不现实。 应该怎么办?现在国外的土地房产、土地都有专业的评估机构来进行操作,评估的结果直 接承担法律责任,在国外也很少因为价格发生纠纷。国内的房租涨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没有 一个评估机构来做这件事,租赁双方没有依据标准,只能根据心理感受来谈。这些问题的 解决都需要有一个合理公正的机构来承担。 我建议更多的调控尽可能多用市场手段来调控,最好少用行政手段。第二,把我们这些年 急需建立的一些制度、队伍作为调控重点来抓,比如政府应该加快对评估师队伍的建设。 而不能再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毛病。 改变经济怪圈 新京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政府稳增长的压力逐渐增大,在房地产市场上的集中 反映就是地方政府加快土地的供应,新的一年里,宏观调控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如何平衡? 王健林:首先,形成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是 20 多年积累的结果,想两三年把它治理掉不现 实。 我认为在看得见的 10 年之内,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这一条是无法改变的,只能 是逐渐减弱。 比如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土地仅占财政的个位数,广东深圳土地占比一样很低,因为 替代产业衍生出来了,服务业发展跟上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