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热分析_第1页
大学生考证热分析_第2页
大学生考证热分析_第3页
大学生考证热分析_第4页
大学生考证热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考证热”分析 【摘要】:出于 “逃避自由” 的社会心理以及巨大的社会 压力和市场经济的“ 选择”下,大学 生的“考证热”高潮迭起,出现了一种“情非得已” 、 “盲目跟风” 、 “引领时尚” 的 “考证情 结”。现在“证书”作为一种“ 信任系统” 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 ”,已 经成为社会身份和个人荣誉 的象征。然而在彰显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同 时也导致了“ 过度教育”、 “人才高消费”、 “显性失业” 和“隐形失业” 等非理性化的社会负功能。无 论如何,大学教育不应该成为一个单纯的 “考 证” 教育 ,而要注重 创造能力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我 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大学精神 与市场之间寻求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信任系统;文化资本;非理性教育;失业;大学精神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 ,大学生逃课现象愈演愈烈:基础课有人逃,专业课有人逃,哲学、政 治经济学等公共课更是“逃课族”的首选。逃课的大学生在干什么?有的在上培 训班 ,准备考研、考托;有的在学电脑,为参加 CIT 英国剑桥信息技术考试、 NIT 全国信息应用技术证书考试、CISCO 网络资格考试、MCP 微软认证而忙碌; 有的在准备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外销员、海关 报关员、 导游员、秘书等一系列“资格证书” 考试;还有的在忙着学开车拿 驾照。 人们戏称如今的大学教育已经变成 “考证教育” 。 “文凭热” 尚未降 温 , “考证热 ” 又悄然兴起 ,这类社会性热浪真是一潮高过一潮。 “考证” 成为这群被称为 “候考族” 的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 ,花费惊人也在所不惜 ,他 们参加各种“证书”考试 ,拿到各种“证书”,以便增加自己求职的筹码。在他 们看来 ,手上不多一些证书很难在就业市场上与别人竞争 ,特别是冷门专业的 大学生更希望借助“考证” 来弥补自己的底气不足。如今热门的证书早已不是 英语、 计算机之类了 ,很多 “高、 精、 尖” 、 “与世界接轨” 的 “洋证 书” 在国内拥有人数甚至不足百人 ,况且每一张证书背后都是不菲的报名费、 书本费和培训费 ,但大学生们 “痴心不改”,甚至不惜 “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究竟为什么 ? 不妨对 “考证热” 做一番透析。 二、 “考证热” 的心理透析 前段时间,我们就“考证热”对我校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 150 份, 回收 146 份。其中 师范生 67 人,非师 范生 79 人, 男 37,女 109 人, 含盖了大 一至研一 的学生。 对 社 会 上 “考 证 热 ”现 象 的 看 法 130 13 5 8 7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 就 业 压 力 大 国 家 政 策 导 向 证 明 自 己 实 力 自 古 科 举 制 度 的 影 响 周 围 人 的 影 响 (一) “情非得已” 由上面这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考证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就业 压力大,实属“情非得已”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充满了危机意识。为了能 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找到一个让自己相对满意的工作,考几本社会上流行 的证书 ,至少让自己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有信心。绝大多数学生考证是迫于求 职的压力,如今用人单位都不约而同地将应聘者是否持有资格证书以及持有多 少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才层次高低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人才市 场,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多一张资格证书就等于多了一个求职砝码、 多一项 谋生的资本。 (二) “盲目跟风” 也有不少大学生对于 “为什么热衷于考证” 的回答似乎并不直接关系将 来的就业问题,答非所问地说:“为什么考证?流行呗!班上那么多的同学都在忙于 考证 ,自己也不能闲着啊 !”“别人都考,我总不能落后吧!” 看来任何流行事物都免不了 “追潮者” ,大学生“考证热”也受到“示范效应”的影响,就因为自己的同学 在考,就盲目加入以示“不落后” 。确实,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培训、考证项目时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比如各种各样的 IT 证书,很多大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将来 打算干什么,看到别人都花钱去培训、考证,自己也去,甚至考上四五个 IT 证 书。五花八门的证书中有多少是筹码又有多少是摆设呢? (三) “引领时尚” 还有一些大学生甚至将“考证”视为一种“时尚”:“谁要是拥有一张甚至 几张顶级的证书 ,别人有多么崇拜啊 !” 这些学生积极投身考证大军 ,也没有明确 目标,对他们来说, “考证” 更像一种潮流和时尚,自己要做时尚的引领者。 可见从众心理、追风时尚也成为“考证热” 的助燃剂,更多地显示出一种无信 仰的躁动与无目标的焦灼。弗洛姆曾用丰富的生活例证说明:人们认为是“他 们” 自己做出的决定,实际上是在各种内外压力强迫下, “不得不” 做出的决 策,其严重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1】 。弗洛姆分析了现代人 “逃避自由” 的诸 多心理机制 ,其中 “机械地自动适应” 具有重大社会意义。这是现代社会大 多数正常人用以解决矛盾的办法 ,个人不再是他自己 ,而完全按他人要求塑造 自己。这种心理机制犹如 “动物保护色”,个人完全放弃了自我 ,以为自己追 求的是需要的 ,却已欺骗了自己 ,这正是潜意识里孤独、 恐惧和各种直接威胁 我们生命自由的力量所驱使。个人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和精神活动的原动力 ,一 味地与他人自动同化 ,最终只能导致惶惶不可终日 ,徒增心理不安全感和孤独 感。大学生考证族 “情非得已” 、 “盲目跟风” 、 “引领时尚” 的 “考 证情结” 为弗洛姆的创见提供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新注解。 三、 “证书” 的角色分析 对考证趋之若鹜仅仅为了一纸证书吗?要透彻把握 “考证热” 的社会心 理,还必须追问证书在现代社会扮演何种社会角色?背后又蕴含怎样的社会学 深意? (一)证书:一种“信任系统” 因交往流动的扩大,现代社会将属于“人格信任” (熟人间的信任)的事务 交给了 “系统信任” (对制度的信任) 。信任系统的出现是与 “时空缺场” 相关联的现代现象。信任的首要条件是详尽的信息,如果一个人的活动和思想 过程清晰易见,如果事情的运作过程彼此完全了解,就无需信任,不存在对总 在眼前、 其活动能被直接监控的人加以信任的需要。现代社会时空隔离日益增 长,若无法拥有某一事件的完全信息,信任就必不可少。信任作为生存策略的 一种简化机制,将复杂的人和环境简化成“二元预限” :“可信任”和“不可 信任” ;信任并不能消除风险,但可促使人勇敢地进入不确定性之中,迅速地做 出信任与否的决策。人类合作从 “熟人”扩大到 “陌生人” ,建立了很多“信 任系统” (例如货币、 专家、 分数系统) 。现代职场,招聘与应聘就是一个 充满风险、 寻求信任的过程,要跨越致命的 “信息不对称” 、 圆满完成招 聘应聘行动,就需要信任系统。学历、文凭之外,证书愈来愈成为这样一 种 “信任系统” 。 (二)证书:一种 “文化资本”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为我们解读 “考证热” 提供了思想资源。资本是一 种通过实践、 以物质化、身体化形式存在的积累起来的劳动,可分为物质形式 的经济资本和非物质形式的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等 【2】 。文化资本 通过积累模塑成个人的整体文化习惯而成为进入现代社会分层秩序的一个重要 砝码。文化资本又具体分为身体化、 客观化和制度化三种形式,其中 “制度 化的文化资本” 表现为制度性的规定(如学历认定、 学术资格、 文化能力证 书等),摆脱了资本拥有者的个体生物性限制赋予其具有合法保障的非个体性价 值,更具有集体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并给予行动者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以体制上 的承认,还能在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设定某种转换率,由此确立其劳动力 市场上的货币价值,获得人自身价值的认同和保障。为此,现代人抛弃了个体 性的独特成才方式而争相获得官方认可的文化资本,除了竞相获取高等教育文 凭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颁发的形形色色的证书也成为人们为了赢得弥足珍贵的 “文化资本” 而不得不被迫接受的社会权力话语。文化资本的体制化使文化资 格拥有者间的相互比较成为可能,而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策略又导致稀 缺优质教育资源被近乎疯狂地争抢;规格统一的人才批量生产又日益巩固着这 种公认的体制化权力话语。在文凭略呈贬值趋势的今天,证书成为了新的标榜 个体价值的符号、 新的个体文化资本价值的合法屏障。证书成为新的社会信任 系统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不仅能代表一个人的教育水平进而明显增加个人的 未来货币收益,而且给个人带来许多非市场收益(如声望、 福利、 闲暇、 健 康、 职业阶梯等) ;证书成了一种有价证券,给人提供安全感的保值品,求职、 跳槽不仅必须展示这张纸片,而且成色要佳、 品味要高,否则还是举步维艰( “与世界接轨” 的 “洋证书” 之热颇能说明这个问题) 。证书成为社会身份 和个人荣誉的象征。 四、 “证书热” 的负功能阐释 证书作为一种信任系统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彰显出现代社会的理性色彩。 然而片面理性化(尤其是工具理性)的彰显既是现代性的成就也是不幸的渊薮, “证书热” 的负功能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 一部分学生为了报考证书,学习被拖了后腿,少数的甚至期末考试亮起了 红灯。其实,很多大一大二文化课程安排很紧,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而且还 有英语跟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着学生,如果此时去报考与课程关联不大的证书, 那么学习难免会顾此失彼。 “高校遇到的考证问题使一些学生往往对本专业并不太感兴趣,比如商学院学生喜欢 主持播音、喜欢旅游业而报了普通 话等级证书、 报了导游证 ,由于专业 跨度大,正常的学习 很可能落下。 ”目前学生跨专业考证现象还普遍存在,而且有少部分学生对考证认 识还存在一定误区,盲目求多求高,没有有的放矢,到头来白白浪费了宝贵的 时间。 而且,当今社会上在是学历、 文凭、 证书显而易见的功利价值驱下,使 人们把谋求高学历、 “洋证书” 视为通向更好就业、升迁机会、更高工作收入 的有效途径;更在整个社会滋生出一种将文凭、证书直接视为社会财富化身的 大众心态,在这种心态的潜移默化下,文凭、证书被赋予了极端的支配权,人 们愈发地成为教育产品的疯狂消费者,不再关心教育的本质含意和内在价值。 越来越非理性化的教育直接推动劳动力市场上文凭、证书的价格猛烈攀升。 而教育非理性化导致积重难返的 “过度教育” 和“人才高消费” 。 “过 度教育” 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和社会不稳定,严重扭曲社会整体的人力资 源配置。 “优化配置、 节约使用” 应是人力资源配置最基本原则,需求总量与 使用总量平衡、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吻合,各得其所、人尽其力。 “人才高消费” 显然是错位的人力资源配置。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已显示出“过度教育” 的基 本征兆, “高聘低用” 、 “大材小用” 、 “储而不用” 、 “才无以用” 、 “弃而 不用” 等现象屡见不鲜(例如 “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 中专靠边站站” 的畸形局面),更是引发出 “考研热” 、 “考证热” 等社会 热潮。 现在,我国高学历人群失业率( “显性失业” 与 “隐性失业” )随之增 加 ,造成就业市场失序。可见,无论“学历社会 ” 还是“考证热” 鼓吹的 “证书社会” ,其本质并未发生颠覆,仍是一个以文凭和证书取人的社会。面 对大学校园如此的 “考证热” ,我们何以作为 ? 五、 如何在大学精神与市场之间寻求平衡 ? 大学校园 “考证热” 并非空穴来风,最直接的影响源来自市场经济,如 今高校都直言不讳声称就是为市场生产产品。既然大学生是产品,各类证书就 是产品的外包装,越华丽越能吸引买主的眼球。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对大学教 育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教育与市场密切结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 使大学教育逐渐走向了工具化和功利化;“考证热” 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 同时,也造就着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甚至不惜荒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其实“证书” 只是专业知识技能的派生物,没有坚实专业知识作基础和过 硬专业技能作保障,靠短时死记硬背获得的证书,即使能换取一时之利,也无 法保持长远发展后劲。一个只重视技术培养却没有人文精神的民族,很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