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_第1页
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_第2页
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备、储存、解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邱玉霞,赵彦燕,李渝 作者单位:( 焦作市中心血站 考核信息科,河南 焦作 454000) 加入收藏夹 【摘要】 目的:提高冰冻机采血小板在制备、冰冻储存、解冻复苏、运输过程中的质量,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报废。方法:分析探讨我站 2 082 袋冰冻血小板在制备、冰冻、储存、 解冻和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与融化后出现絮状物的关系。结果:冰冻储存温度控制在(- 804) ,絮状物发生率为 0.3%;融化温度在 42 ,融化时间不超过 5 min,絮状物发生率为 0.11%,与冰冻储存温度 -75 、融化时间5 min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 论:通过制订有效措施,加强制备、冰冻、储存、解冻复苏、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 制,使解冻复苏后的冰冻血小板符合质量标准 ,在融化中或融化后不会出现大批絮状物析出 , 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临床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关键词】 冰冻机采血小板 ; 融化; 絮状物析出; 质量控制 血小板的深低温冰冻储存及复苏研究工作至今已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漫长历程,与新鲜血 小板相比,有保存期长、可大量储存、无需预约、供应及时等优点, 近十年来,临床普遍应用 的冰冻机采血小板为加入终浓度为 5%的二甲基亚砜(DMSO),-80 保存的机采血小板。 冰冻机采血小板广泛应用于外科、妇产科手术,各类急性出血性疾病(如肝癌、肝硬化引起 上消化道与门静脉高压大出血,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后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等)的防治12 。 输入冰冻血小板后虽然血小板计数增加不明显,不如新鲜血小板, 但出血症状改善明显,止血 效果优于新鲜血小板34 。我站于 2002 年初开展冰冻机采血小板的制备工作,发现融化时 或融化后有少量絮状物析出的情况,经过反复试验、分析,找出了质量控制关键,现总结如下。 1 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1 冰冻原材料机采血小板的质量控制 在采集过程中,血细胞分离机应运行正常 ,无冲红、脂浆出现 ,采血顺利,采集的血小板应 外观呈淡黄色云雾状,无纤维蛋白析出、黄疸、气泡 ,无重度乳糜 ,容量 250 ml 左右, 血小板 含量2.51011(袋)-1。 1.2 DMSO 的浓度和加药速度 精确计算 DMSO 注入量,一般控制在 5%终浓度为宜。因为 DMSO 含量过高将增加其 对血小板的毒性作用,同时增加病人的生理代谢负担 ;含量不足达不到抑制冰晶形成的作用。 加药前,尽量排尽袋内空气,加药时的振荡会使残余的空气形成大量气泡 ,气泡破裂产生碎片 易激活凝血系统,导致絮状物出现。在加入 DMSO 过程中, 水合作用会释放大量热能,所以应 严格控制加药速度,以 1 mlmin-1 为宜, 一边加药一边不停地轻轻摇动使之混匀,避免局部瞬 间高热导致血浆蛋白和血小板膜蛋白变性。 2 冰冻及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血小板冰冻储存过程中温度变化与絮状物出现的关系见表 1。深低温冰冻保存血小板 的作用是减低细胞生物酶活性,从而使细胞的代谢处于基本停止状态, DMSO 分子量小,易透 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对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冰冻血小板储存过程中, 温度波动范围在(- 804) 是安全的,不会引起大批血小板融化后出现絮状物5,而温度波动范围越大、时间越 长,出现表 1 冰冻血小板冰冻储存过程中温度变化与絮状物出现的关系 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入 DMSO 的机采血小板外观检查合格后 ,应平整放于外包装盒中,迅速放入-80 以下深低温冰箱中进行速冻。一台冰箱内一次放入 12 袋,单袋摆平, 不可两袋重叠,避免一 次放入过多而引起冰箱温度升高,达不到速冻效果。 (2) 冰冻血小板在储存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储存温度,否则将会因水分子在不同低温条 件下改变分子排列,使结晶体发生变化 ,还可能造成对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破坏 ,导致解冻复苏 后的血小板悬液内有絮状物析出7。若储存温度波动范围较大,血小板内冰晶反复形成,对 血小板可造成机械性损伤,同时 ,因细胞内外渗透压的迅速变化也可造成血小板胞膜化学损 伤,导致融化时絮状物的出现 8。因此, 储存冰冻血小板的低温冰箱温度应恒定在(-804) 。 如遇冰箱除霜时,应将冰冻血小板放入另一台 -80 低温冰箱中,不应放入-50 或-30 冰 箱中;如遇停电,应立即启用备用电源。 (3) 速冻与储存应分开处置 ,避免频繁打开低温冰箱门。在打开前低温冰箱的温度一定 降至-80 以下,特别是新置入低温冰箱的血小板必须降至-80 以下方可再开冰箱出入物 品。 3 解冻复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冰冻血小板不同融化时间与絮状物出现的关系见表 2。解冻是保存的最后步骤,不正确 的解冻方法同样会对血小板造成损伤。融化过程中,从-80 以下低表 2 冰冻血小板不同融 化时间与絮状物出现的关系 温冰箱中取出冰冻血小板后迅速放入 42 恒温水浴箱内进行解冻复苏,边融化边轻轻 摇动,水要浸没血小板保存袋 ,并不断移动血小板袋,保证周围水域温度在 42 , 以防解冻复 苏过程中温度不均使细胞内发生重结晶现象而破坏血小板细胞膜。另外,在解冻过程中不得 用手捏搓未融化的血小板,以免损伤血小板导致絮状物析出。 解冻时间对复苏的血小板悬液外观质量也有一定影响。解冻时间一般为 23 min,当肉 眼看不到冰块时还应在水浴箱内延长 1 min 左右,因冰冻血小板刚完全融化时 ,其内部还存在 少量肉眼看不清的微细凝丝,此时从水浴箱内拿出血小板袋, 可看到细小颗粒状物慢慢析出, 并越来越多,最后絮状物析出 ,导致此袋血小板悬液外观质量不合格而报废 ,特别是在冷天或 周围环境温度低时较易发生。在水浴箱内延长 1 min 左右即可保证复苏后的冰冻血小板不 再因微细凝丝的存在而产生上述现象。如果融化时间过长,血小板在 42 条件下可引起细 胞变化,对血小板的活性也有一定影响。因此 ,融化时间不宜超过 5 min。4 运输过程中的质 量控制 已融化的冰冻血小板应放在(222) 血小板保存箱内运输 ,并尽量缩短其运输时间,保 证在融化后 2 h 内输入患者体内。送血车与医院输血科、输血科与使用科室之间的运输应 使用专用容器,特别是冬季更应注意 ,避免温度的变化造成血小板的报废。 本站经过以上措施的执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使解冻复苏后的冰冻血小板符合质量标 准,2009 年融化后的冰冻血小板仅有 4 袋出现了絮状物,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为临床抢 救危重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郭美媛 ,彭光平,肖萍.吉安市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情况J. 中国输血杂志,2009,22(5): 409. 2 杨鲜平 ,魏绪廷.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新鲜、冰冻两种血小板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 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37138. 3 夏穗生 .血液病诊疗指南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200 4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10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00. 5 杜克清 ,吴绪华,刘景汉,等. 冰冻机采血小板出现析出物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J. 中国 输血杂志,2006,19(2):135. 6 张玉芬 . 温度波动引起冰冻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