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低产改造(定)(1)_第1页
初步设计低产改造(定)(1)_第2页
初步设计低产改造(定)(1)_第3页
初步设计低产改造(定)(1)_第4页
初步设计低产改造(定)(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初步设计 二一年十二月 国 家 农 业 综 合 开发 土 地 治 理 项 目 目录 目 录 1 概况 1 1.1 项目区概况 1 1.2 项目概述 8 1.3 投资及构成 9 1.4 建设工期 .10 2 总体设计 .11 2.1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11 2.2 设计依据、取费依据及有关标准 .11 2.3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 .12 2.4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14 2.5 项目分乡、分村规划设计 .19 3 主要措施及建筑物设计 .20 3.1 水利措施 .20 3.2 农业措施 .22 3.3 林业措施 .29 3.4 科技措施 .30 4 苗木、良种购置计划 .32 4.1 采购计划 .32 4.2 采购方式 .32 4.3 管理方法 .32 5 项目投资及主要工程概算 .33 5.1 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33 5.2 项目分措施概算及资金构成 .37 5.3 项目分村概算及资金构成 .37 目录 5.4 单项工程(措施)及配套工程概算 .37 6 效益评价 .43 6.1 效益概述 .43 6.2 经济效益 .43 6.3 社会效益 .45 6.4 生态效益 .45 6.5 节水、节能效益 .45 7 工程实施及运行管理 .47 7.1 组织管理 .47 7.2 实施计划 .49 7.3 工程设施运行管理 .50 8 科技措施实施方案 .51 8.1 科技措施实施方案 .51 8.2 科技推广管理 .53 附录: 一、附表 附表 1 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表 2 *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估算表(概算法) 附表 2-1*甘家村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估算表(概算法) 附表 2-2*崔家村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估算表(概算法) 附表 3 财政资金使用表 附表 4 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水利措施概算 附表 5 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措施概算 附表 6 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水利措施概算 附表 7 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水利措施概算表 附表 7-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科技推广分部工程估算表(2011 年) 附表 7-2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科技培训估算表(2011 年) 附表 8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渠道衬砌工程总估算表(2011 年) 目录 附表 8-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渠道衬砌工程估算表(2011 年) 附表 9*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渠系建筑物工程总估算表(2011 年) 附表 9-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渠系建筑物工程估算表 附表 10*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农业措施分部工程估算表(2011 年) 附表 10-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机耕路分部工程估算表(2011 年) 附表 11 -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效益估算表(2011 年度) 附表 11-2*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效益估算表(2011 年度) 附表 12 总估算表 附表 13 *农业综合开发种植业情况表 附表 14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 二、附图 1、2011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位置图 2、2011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现状图 3、2011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规划布局图 4、水利工程建筑物设计图 三、附件: 1、关于上报*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项目初步设计的报告 2、*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项目初步设计的报告的审查意见 3、*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项目科技培训与推广技术依托合同书 4、*2011 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项目初步设计的报告的审查意见的修 改说明 1 概 况 1 1 概况 1.1 项目区概况 1.1.1 总体概况 *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是国家级贫困县,也 是我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东乡族聚聚的地区,长期以来财政十分困难, 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残缺,农田抗御自然 灾害能力不强,生产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农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 平较低,产业化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土地 生产潜力和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肥料市场价格上涨, 种植业成本增加,直接影响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2010 年粮食作 物平均亩产仅有 153.65kg,农民人均纯收入 1419 元,低于全省 3308 元 的平均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产业化经营水 平偏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生产现状已经制约着全县经济的进一 步发展,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 面推进。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较大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从气候条件 看: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和,完全能够满足各种农怍物的生长 发育需要;从资源条件看:全县有 30 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土地潜 力很大;在粮食生产上,针对连续干旱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 响,从调整结构,扩大抗旱作物、耐旱品种入手,突出抓了地膜覆盖、 种子工程、机耕机播等旱作高效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生产能力有 了很大提高;从服务体系建设来看:县上有农技推广中心、畜牧中心、 林业技术指导站、园艺站、水保站等农技推广机构,乡(镇) 设立了农技 农经站、畜牧站、水保站,全县形成了以县直服务单位为龙头,乡镇服 务组织为依托,村级服务组织为主体,民间服务组织为补充,上下贯通 1 概 况 2 的技术服务网络,一些农技、养殖实用技术得到了及时推广运用,并积 累了大量的经验。 *水利灌溉骨干工程基本具备,农业灌溉水源有保证,但因斗农 渠衬砌率低,渠系利用系数仅为 0.51。各级部门已认识到增加和加快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 构,大力发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必须改造中低产田,发展水利,改善 生态环境,实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必须坚持产量、质量、 结构、效益的统一,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改良品种、提高质量。通过 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变来推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全镇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村社经济发展极不平 衡,影响着全镇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山区村与川区村发展差距较大, 川区村中已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村与未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村 之间以及社与社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物流 不畅影响了项目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区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 的过渡地带,农业生产大多供应临夏市需求,信息闭塞,物流不畅,不 能有效的扩大市场范围,影响了项目区农业生产走向全省及全国市场。 三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投资严重不足,项目区的渠系衬砌率低,标准低, 年久失修,破坏严重,损坏率高,渠道渗漏严重损耗极大,不能充分保 证农田的有效灌溉;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低效益,使农民不 愿意将过多精力集中在农业生产上,生产水平不高是普遍现象;由于缺 乏投入,适用于农业的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滞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后 劲不足,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低、粗放经营等现象,科 技致富的观念还没有深入民心。四是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抵御自然风险 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全镇经济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主要 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山区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川区村主要以 1 概 况 3 蔬菜为主;五是广大群众的科技水平较低,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效 益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因此,在*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对改变水 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科 技意识和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和可持续 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1.1.2 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及范围 *位于东经 1031010344,北纬 35303556,海拔高度 17362664m。东隔洮河与临洮县为邻,南与广河县、和政县接壤,西 依大夏河与临夏县、临夏市为界,北临刘家峡水库与*隔水相望。总 土地而积 1510km2,东西长 50km,南北宽 47km。受益范围包括*甘 家村、崔家村 2 个行政村。 项目区位于*。距兰州市约 65km,交通十分便利。 (2)水文、气象 黄河、洮河、大夏河环绕该县北、东、西三面。黄河流经河滩、春 台、考勒、董岭四乡,河线长 38km,多年平均流量 948m3/s,年径流量 1599 亿 m3;洮河流经车家湾、达饭、唐汪、董岭四乡,河线长 60km, 年均流量 160m3/s,年陉流量 50.7 亿 m3;大夏河流经东塬、河滩二乡, 河线长 22km,年均流量 26.9m3/s,年径流量 8.51 亿 m3。 本工程区地处洮河流域,为常年性河流,属洮河的一级支流广通河 的支流,洮河流经车家湾、达饭、唐汪、董岭四乡,河线长 60km,年 均流量 160m3/s,年陉流量 50.7 亿 m3。 东乡气候特点是山地高寒而河谷温暖,山区四季不分明、冬长无夏、 春秋相连、无霜期短,日照丰富,降雨集中于夏季,春早、初夏旱、冰 雹、霜冻是本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 1 概 况 4 据*气象站 19591962、19691980 年资料统计,县内年平均气 温 5,最冷月份为元月、平均气温-7.3 ,极端最低温度-25.7 ,最 热月份为七月、平均气温 16,绝对最高气温 32.8。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 546.2mm,降水量不仅年际分布不均匀,年内 分布也不均,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60.5,最大 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 2.2 倍。 年蒸发量 1421.2mm,其中 46 月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 39.8,而 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 25.9。干旱指数与平均年降水量比值为 1.7。年平均日照时数 25052525 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55,太阳 全总辐射量达 139.9 千卡/cm 2。*多年平均无霜期为 138 天,一般在 10 月 1 日可见初霜,最早在 9 月 3 日出现过霜冻,最晚为 10 月 11 日。平 均终霜冻在 5 月中旬,最早在 4 月底,最晚 6 月 8 日,绝对无霜期为 86 天。多年平均风速 2.5m/s,最大风速 24m/s。最大积雪深 16cm,最大冻 土层 1.12mm。 (3)地形、地貌及土壤 洮河流域西部源头海拔 2000m,东部下游最低处 1860m,大部分地 区海拔在 2100m 以下。河床两岸土地被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地块,地块大 的面积 2300 亩,小者仅 70 余亩。 灌区位于为河谷一、二级阶地,地势平坦,坡度均在 1以下,引水 灌溉便利。土壤类型属壤质川谷麻黄土(那勒寺以西) 和川谷白麻土(那勒 寺以东) 。土层厚度多为 15m,部分一级阶地及漫滩地土层不足 1m, 下为砂砾层,分布零散,面积小。*平川地大部分己发展成水浇地, 但由于水源不足,灌区士壤有黑垆土、栗钙土、黄绵土、红粘土 4 个土 类,10 个土属和 14 个土种,其中耕种土壤共有 9 个土种,属于黑垆土 的 5 个土种,黄绵土的 1 个土种,红粘土的 3 个土种。灌区土壤受当地 气候、地形、植被、母质和人为耕作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 1 概 况 5 征。土壤肥力情况见下表 2-1。 表 1-1 *土壤肥力平均情况表 PH 值 有机质 % 全氮g/kg 全磷g/kg 全钾g/kg 速效磷 g/kg 速效钾 g/kg 7.3-8.8 1.32 12.2 0.87 21.4 14 180 土壤潜在的氮、磷、钾比例为 1:0.7:17(全氮、全瞵、全钾) ,土 壤肥力较高。 (4)水资源 *灌区水源为洮河。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 系数 1.65,多年平均径流深 219.4mm,多年平均径流量 160 万 m3,75% 保证率的年径流量 2140 万 m3,50%的年径流量 2675.0m3。因此,灌溉 保证程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总土地面积 226.5 万亩,耕地总面积 36.79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 的 16.24;有效灌溉面积 12.554 万亩,保灌面积 9.711 万亩,林业用 地 39.5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17.44;草场面积 87.0 万亩,占全县总 面积的 38.41。荒山荒坡面积 37.7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16.64,其 他占地 25.51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11.26。 项目区耕地总面积 6700 亩,崔家村 4106 亩,甘家村 2594 亩。所 以项目在这两个村实施,土地资源有保障。 需要改造的中低产田面积大,土质疏松,易于开发,适宜耕作。光 热资源丰富,改造后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6)自然灾害 *的气候特点是:山地高寒而河谷温暖,山区四季不分明,冬长 无夏,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县境西南部偏湿润,东北部偏干旱。降 雨集中在夏季。春早、初夏旱、冰雹和霜冻是主要的自然灾害。 1 概 况 6 1.1.3 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及劳动力 项目区包括*的崔家村和甘家村 2 个行政村,总人口 5480 人,全 部为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 2643 人。 (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 0.92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 0.67 万亩,林地 0.06 万亩,牧草地 0.1 万亩,水域 0.03 万亩,农村居民点 0.04 万亩,未 利用土地 0.02 万亩。 (3)农业生产水平 2010 年*农作物总种植面积 38.26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 积 36.34 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0.65 万亩,粮食总产量 5.58 万吨,平 均亩产 153.55kg。其中:夏粮种植面积 6.32 万亩,粮食产量 6405 吨, 平均亩产 101.35kg,秋粮种植面积 30.02 万亩,粮食产量 49433 吨,平 均亩产 164.67kg。年羊出栏 50.16 万只,大牲畜出栏 0.89 万头。 *粮播面积 6532 亩,粮食总产量 2324.13 吨,羊出栏 10297 只, 大牲畜存栏 1818 头,人均纯收入 1407 元。 甘家村总耕地面积 2594 亩,粮食总产量 1012.44 吨,平均亩产 390kg,羊出栏 948 只,大牲畜出栏 107 头,人均纯收入 1410 元。 崔家村总耕地面积 4106 亩,粮食总产量 830.0 吨,平均亩产 400kg,羊出栏 1024 只,大牲畜出栏 114 头,人均纯收入 1404 元。 (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007 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 5.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91%。在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 72.4%,非公有制经济占 41.2%。 第一产业 19648 万元,增长 8.33%,第二产业 13272 万元,增长 17.77%,第三产业 21226 万元,增长 11.55%。人均生产总值为 1972 元。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 36.2924.5139.2,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农 1 概 况 7 业人均收入 1123 元。 (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由县农技推广机构 5 个和 10 个乡镇农技站组 成,县乡农技服务体系健全,服务网络完善。县乡农技系统共有农技推 广人员 98 人,近年来,县乡农技服务机构不断改善工作机制,创新服 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通过开展技物配套服务,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送科技下乡,建立科技示范场和农民专业协会等不同服务方式,大搞农 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土 壤肥料,良种经营等工作,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农产品品质,增加 了农民收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1.4 基础设施 (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灌区控制灌溉面积 1.04 万亩,有干、支渠 4 条,2 条建于 1949 年以前,2 条建于 1970 年,引水流量 0.33m3/s,有各类渠系建筑物 103 座。 (2)田间工程现状 *灌区支渠部分损坏严重,田间工程(斗、农渠)基本没有配套, 渠道未衬砌,均为土渠,渠水在输送过程中除了蒸发和渗漏损失外,田 间的跑、冒、漏现象也十分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浪费现象 加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和灌溉效益的发挥。由于部分渠 道纵断面设计不合理,加之部分建筑物进出口段水头损失过大,渠道流 速小,灌溉水泥沙含量大,泥沙沉积量大,造成渠道淤积严重,每年清 淤量大,加重了农民负担。 (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健全,全系统现有干部职工 98 人, 1 概 况 8 农技推广机构 5 个,乡镇农机站 10 个。 全县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95472KW。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 982 台, 各种农业机械 5031 台件,完成农机经营总收入 6010 万元。 *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4103KW。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 40 台,各 种农业机械 302 台件。 (4)交通与电力 *灌区田间配套的面积全部集中在*境内,*县城至临夏 25km,距兰州 100km。干渠沿线有通向东乡、和政、广河三甲集的县级 公路,乡村道路也比较完善,总体来讲,工程区的内外交通比较方便。 按照供电电源划分,东乡电网基本上形成 4 片,即锁南、祁家、达 扳、河滩,锁南片由临夏州泄湖狭电站输送至锁南变电所,祁家片是兰 州市供电局古城 110kv 变电所 35kv 出线供电,有祁家、三塬、唐汪三 个 35kv 变电所,达板片有兰州网添铺 110kv 变电所 35kv 出线通过临洮 安家咀变电所送达达板变电所,河滩由泄湖狭电站 10kv 出线。 全县有 35kv 线路 53km,6kv 线路 696km,配电变压器 51 台 28788kvA,电力充足。 1.2 项目概述 1.2.1 项目范围 2011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在*实施,项目区 包括甘家村和崔家村个村。计划改造中低产田 4500 亩,技术培训 2 期 4 场次,共培训 2000 人次。项目建设工期为 1 年。 1.2.2 建设规模及任务 2011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在*实施,计划改 造中低产田 4500 亩,其中:整修梯田 3800 亩,平整土地 700 亩;购进 陇薯 3 号一级良种 30.0 万 kg(脱毒马铃薯) ;修建机耕路 7km;衬砌渠 1 概 况 9 道 19km;配套渠系建筑物 965 座;营造农田防护林 100 亩,技术培训 2 期 4 场次,共培训 2000 人次。项目区建设规模详见表 1-2。 表 1-2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规模表 数量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合计 甘家村 崔家村 一 水利措施 1 渠道衬砌 km 19 7 12 2 渠系建筑物 座 965 451 514 二 农业措施 1 改良土壤 亩 4500 2100 2400 2 购陇薯 3 号一级良种 kg 30000 15000 15000 3 机耕路 km 7 2 5 三 林业措施 1 防护林 亩 100 50 50 四 科技推广措施 1 技术培训 人(次) 2000 800 1200 2 示范推广 亩 2000 800 1200 1.3 投资及构成 1.3.1 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 450.00 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 150.00 万元;农 业措施投资 245.00 万元;林业措施投资 13.00 万元;科技措施投资 1 概 况 10 24.00 万元;项目管理费 18.00 万元(其中管理费 14.00 万元,工程管护费 4.00 万元)。详见表 1-3。 表 1-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安排表 财政资金序 号 项 目 总投资投资 (万元) 中央财政 省级配套 自筹资金 1 水利措施 150.00 143.80 2.00 4.20 2 农业措施 245.00 138.20 84.00 22.80 3 林业措施 13.00 10.00 3.00 4 科技措施 24.00 24.00 5 其他工作措施 18.00 8.00 10.00 合 计 450.00 300.00 120.00 30.00 1.3.2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 450.00 万元,中央财政资金 300.00 万元,省级财政 资金 120.00 万元,自筹资金 30.00 万元(群众投劳折资) 。 1.4 建设工期 计划工期为 1 年,从 2011 年 6 月份动工建设,2012 年 6 月底完工。 2 总体设计 11 2 总体设计 2.1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立足农业综合 开发的基本任务,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稳 定增收的目标,更加注重支持粮食主产县和开发大县,着力加强中低产 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资 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支持粮、棉、油、 糖以及优势特色种植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效益, 努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2.1.2 规划设计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2)坚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 (3)坚持依靠科技,注重效益原则; (4)坚持公平竞争,择优立项原则; (5)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水、科技措施 综合配套原则; (6)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先易后难、逐步扩大的原则。 2.2 设计依据、取费依据及有关标准 2.2.1 设计依据 (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 ,GB/T157721995;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GB/T164531996; (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 ,GB/T157741995; (4) 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 2 总体设计 12 (5)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1993; (6)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1999) ; (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 ; (8)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 (9)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1991; (10) 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 ; (1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 (甘农发办2004 55 号) ; 有关农业、林业、科技行业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的法规和政策。 2.2.2 取费依据 水利措施取费执行甘肃省水利行业标准,农业措施中工程类执行甘 肃省水利行业标准,其它部分取费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有关规定进行。 2.3 项目总体规划设计 2.3.1 建设标准 2.3.1.1 总体标准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林业、水利、 科技措施综合配套,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的高效稳产田,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农作物产量、抵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得以提高;通过凋整农业产业结结构和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 经营体系基本形成;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有 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广大农民的科 技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体标准如下: (1)作物产量 2 总体设计 13 主要粮食(以小麦计) 产量由无项目的 280kg/亩提高到 350kg/亩;玉 米产量由无项目的 560kg/亩提高到 650kg/亩。 (2)田间工程 地表平整,耕作层深度大于 30cm,斗农渠配套,田间渠、路、林 配套,农业机诫能进入田间作业。 (3)灌溉工程 发展节水农业,项目区渠道、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渠道全部衬砌, 使项目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 0.60,扩大保灌面积。 (4)土壤改良 通过推广深松耕、秸杆还田技术,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使耕层 疏松土壤厚度达 20cm 以上,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5)良种覆盖率 通过良种引进、示范、自繁推广,使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 75%以 上。 2.3.1.2 单项措施标准 水利措施建设标准 通过疏挖整修沟、渠、路新建配套建筑物,渠道防渗节水建设,大 幅改善灌排效果,缩短灌溉周期,实现科学灌溉,节水灌溉。 农业措施建设标准 以梯田建设为重点,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坚持土地平整与改良土壤相结合,改革耕作制度,轮作倒茬,深松旋耕, 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种植条件;有机施肥与无机施肥相结合, 科学配方施肥,大幅度改善提高土地肥力;田间道路的密度和宽度合理, 路面平整,保证农业机械顺畅通行;购置农机具,增加农业机械动力, 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2 总体设计 14 林业措施建设标准 坚持以提高生态效益为主,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机耕路两边和渠道 一侧营造农田防护林。结合渠道和机耕路,配置农田防护林。 配置方式是在道路两边各栽植一行速生柳,株距 3m,共需速生柳 苗木量 12000 株,折合造林面积 100 亩;全面进行农田防护林建设,使 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 90%以上,三年后的保存率达到 85%以上,且林相 整齐,结构合理。 科技措施建设标准 通过科技培训,使每个项目实施村有 12 名懂科技、用科技的新型 农民;积极推广作物栽培、节水灌溉、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田间管理 及病虫害防治、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应用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学技术 在增产增收中的巨大作用。建设千亩以上的无公害生产示范推广基地, 充分发挥好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大良种引进和推广力度,保证 良种应用率达到 95%以上。 2.4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2.4.1 水资源概况 (1)地表水 黄河、洮河、大夏河环绕该*北、东、西三面。黄河流经河滩、 春台、考勒、董岭四乡,河线长 38km,多年平均流量 948m3/s,年径流 量 299 亿 m3;洮河流经车家湾、达板、唐汪、董岭四乡,河线长 60km,年均流量 160m3/s,年径流量 50.7 亿 m3;大夏河流经东塬、河 滩二乡,河线长 22km,年均流量 26.9m3/s,年径流量 8.51 亿 m3。 全县自产地表水 6407.8 万 m3,自产地下水 601.0 万 m3,合计 7008.8 万 m3,仅占全县总水资源量的 0.2,人均占自产水量 325m3。 其他全部为过境水,占 99.8。由于水低地高,过境水难于利用,所以 2 总体设计 15 该县实际可利用水资源和自产水资源均十分贫乏。 全县过境水及常流自产河水均属适度硬水,矿化度小于 1g/L,化学 上属碳酸盐类型。适于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就地下水而言,县境西南 部矿化度小于 1g/L,东北部大于 1g/L,大部分地区人畜尚可饮用。但靠 近黄河及洮河一带的潜水,矿化度大部在 37g/L 之间,水质化学类型 为 CLS04MgNa 和 S04CaMg 型,不能饮用。 *灌区所在洮河流域,为常年性河流,属洮河的一级支流广通河 的支流,洮河流经车家湾、达饭、唐汪、董岭四乡,河线长 60km,年 均流量 160m3/s,年陉流量 50.7 亿 m3,50保证率的年径流量 2675.0 万 m3,为*灌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年供水总量 4675 万 m3。 (2)地下水 *自产地下水 601.0 万 m3 ,*灌区所在地洮河流域,主要分布 着河谷沙砾石层潜水,富水性约 250500t/日,可开采量 10.95 万 m3, 水质较好,径流条件良好。地下水埋藏于冲积砂砾石层之中,以河漫滩、 I、II 级阶地下部富水性较好,高级阶地及基座阶地富水性较差。 2.4.2 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2.4.2.1 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的灌溉水源洮河,*灌区每年可供水量 4675 万 m3,其中人畜 用水量 121.50 万 m3,工业及乡镇企业用水量 51.63 万 m3,农业灌溉用 水量 1364.3 万 m3,富余水量 3167.27 万 m3。由于*支渠直接从洮河取 水,保证程度高。 2.4.2.2 项目区现需水量 设计灌溉制度:*支渠,沿洮河左岸布置,灌溉面积 1.35 万 亩,该地区属于半干旱偏湿润区,粮、经、林种植比例为 65:25:10, 夏秋比为 80:20,拟定作物灌溉制度:夏禾冬灌泡地水 1 次,作物生育 2 总体设计 16 期灌水 3 次,秋禾春灌泡地水 1 次,作物生育期灌水 23 次,灌水定 额 4060m 3/亩,泡地水定额 6080m 3/亩。最大灌水率 qmax 为 0.23m3/s/ 万亩,最小灌水率 qmin 为 0.01m3/s/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为 0.63,设计 流量 0.31m3/s。 灌溉用水量确定:根据前述设计的灌溉制度,运用综合灌水定 额法确定灌区的综合净灌水定额及年灌溉用水量。根据相关规范要求, 并参考条件相似灌区,本灌区在进行灌溉需水量计算时,灌溉设计保证 率取 50,灌溉水利用系数选 0.65,经计算项目区设计灌溉面积 0.6 万 亩,代表年综合净灌水定额 210m3/亩,灌溉需水量 126 万 m3。 表 2-1 *灌区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设计表 灌水时间作 物 名 称 种植 比例 灌水 次数 灌水 定额 (m 3/亩) 灌溉定额 (m 3/亩) 起 (月、日) 止 (月、日) 灌水延续 时间 (T) 灌水率 (m 3/s/万 亩) 冬灌 90 10月 15日 11月 5日 20 0.0781 一水 60 5月 1日 5月 16日 15 0.0694 二水 50 5月 21日 6月 6日 15 0.0578 小 麦 25 三水 60 260 6月 6日 6月 26日 15 0.0694 冬灌 90 10月 15日 11月 5日 20 0.0781 一水 60 5月 1日 5月 16日 15 0.0694 二水 50 5月 21日 6月 5日 15 0.0578 油 料 等 经 济 作 物 25 三水 50 250 6月 6日 6月 6日 15 0.0578 冬灌 90 10月 15日 11月 5日 20 0.0468 一水 60 5 月 1 日 5 月 16 日 15 0.0416 二水 50 6 月 6 日 6 月 21 日 15 0.0347 夏 杂 15 三水 50 250 7 月 1 日 7 月 16 日 15 0.0347 春灌 70 3 月 8 日 3 月 28 日 20 0.0138 一水 60 6 月 6 日 6 月 21 日 15 0.0139 二水 60 7 月 1 日 7 月 16 日 15 0.0139 玉 米 5 三水 60 250 7 月 16 日 8 月 1 日 15 0.0139 2 总体设计 17 春灌 70 3 月 8 日 3 月 28 日 20 0.0276 一水 60 6 月 6 日 6 月 16 日 15 0.0276 二水 50 7 月 1 日 7 月 16 日 15 0.0276 洋 芋 10 三水 50 230 8 月 1 日 8 月 16 日 15 0.0276 春灌 70 3 月 8 日 3 月 28 日 20 0.0138 一水 60 6 月 6 日 6 月 16 日 15 0.0139 二水 50 7 月 1 日 7 月 16 日 15 0.0139 秋 杂 5 三水 50 230 7 月 16 日 8 月 1 日 15 0.0139 春灌 70 4 月 1 日 4 月 21 日 20 0.0276 一水 60 5 月 1 日 5 月 21 日 20 0.0276林 草 10 二水 60 190 5 月 26 日 6 月 16 日 20 0.0276 表 2-2 *灌区灌溉用水量计算结果表 单位:m 3/亩 小麦 油料 夏杂 玉米 洋芋 秋杂 林草 月份 m am m am m am m am m am m am m am 综合净灌水量 毛用水量 10 90 22.5 90 22.5 90 13.5 58.5 90 3 70 3.5 70 7 70 35 14 21.5 4 7 70 7 7 10.76 5 60 15 60 15 60 9 60 6 45 69 6 60 15 50 12.5 50 12.5 60 3.0 60 6 60 3 52 80 7 50 8 60 3.0 50 5 50 5 20.5 31.5 8 60 3.0 50 5 50 5 13 20 全年 210 52.5 200 57 250 43 250 12.5 230 23 230 16.5 130 13 210 322.76 (2)农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根据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现状年为 2010 年。现状年工 业、农业及生活用水定额情况如下表: 表 2-3 现状年工业用水、农业及生活用水定额 项目 工业 农村生活 大牲畜 2 总体设计 18 m3/万元 L/人日 L/头日 现状 2010 年 75 30 50 以定额为标准,2010 年项目区需水量(P=50%、75% )为如下情 况。 表 2-4 项目区现状年需水量表(2010 年) 保证率项目 P=50% P=75% 工业总产值 217 217工业用水 需水量(万 m3) 1.63 1.63 农村人口(万人) 1.43 1.43农村生活 需水量(万 m3) 15.66 15.66 大牲畜数量(万头) 0.32 0.32大牲畜 需水量(万 m3) 5.84 5.84 合计 23.13 23.13 2.4.2.3 供需平衡分析 从计算分析可以得出,现状需水量(P=50%、75% )包括工业、农 村生活、畜生、农业灌溉四部分,分别为 241.89 万方和 277.29 万方, 分别占是项目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 9.1%和 7.73%,可利用水资源有富余。 现状年水资源平衡情况如下表: 表 2-5 项目区现状年水资源平衡表(2010 年) 保证率项目 P=50% P=75% 小计 2685.95 2149.13 地表水 2675 2140水资源总量 地下水 10.95 9.13 小计 2681.57 2145.48 地表水 2675 2140水资源可利用量 地下水 6.57 5.48 小计 241.89 277.29 工业用水 1.63 1.63 农村生活 15.66 15.66 大牲畜 5.84 5.84 总需水量 农业灌溉 218.76 254.16 2 总体设计 19 余缺水量(+/-) +2439.68 +1868.19 从项目区水资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量及现有供水能力来看,还有 一部分余水,但是由于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所以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虽然群众常常通过洮河水灌溉,浇灌河边的零星土地,但大规模的灌溉 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为了充分挖掘*的生产潜力,把*灌区建 成高标准节水样板区,灌区必须作整体规划,统一实施节水挖潜改造。 2.5 项目分乡、分村规划设计 项目分乡、分村规划设计见表 2-6 表 2-6 分乡、分村规划设计表 达坂镇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甘家村 崔家村 一 水利措施 1 渠道衬砌 km 19 7 12 其中:斗渠衬砌 km 6 2 4 农渠衬砌 km 11 4 7 毛渠 km 2 1 1 2 渠系建筑物 座 965 451 514 其中:跌水 座 20 8 12 农路桥 座 10 4 6 斗门 座 8 4 4 农渠分水口 座 60 20 40 放水口 个 784 382 402 农机简易桥 座 83 33 50 二 农业措施 1 改良土壤 亩 4500 2100 2400 其中:梯田建设 亩 3800 1800 2000 土地平整 亩 700 300 400 2 购良种 公斤 30000 15000 15000 3 机耕路 km 7 2 5 4 推广旱作农田 亩 2000 1000 1000 三 林业措施 1 防护林 亩 100 50 50 速生柳 株 12000 6000 6000 病虫害防治、栽植、整理 株 12000 6000 6000 人工栽植、开挖 工日 214 107 107 四 科技推广措施 2 总体设计 20 1 技术培训 人(次) 2000 800 1200 2 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亩 2000 800 1200 3 主要措施及建筑物设计 21 3 主要措施及建筑物设计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推广 等 4 个方面。 3.1 水利措施 3.1.1 渠道衬砌 渠道衬砌工程为斗渠衬砌和农渠衬砌,总长度 19.0km,其中:斗渠 衬砌 6.0km,甘家村 2.0km,崔家村 4.0km。农渠衬砌 11.0km,甘家村 4.0km,崔家村 7.0km。毛渠衬砌 2.0,甘家村 1.0km,崔家村 1.0km。衬 砌形式经比选后采用机械预制砼预制“U”型槽,该衬砌型式可有效减少 冻胀破坏,减少占用耕地和节省投资等优点,斗渠设计渠口宽 0.45m, 渠深 0.50m,衬砌厚度 0.06m,农渠设计渠口宽 0.35m,渠深 0.45m,衬 砌厚度 0.06m。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夯填土方:为保证夯填土质量 ,选取含水量适中的运土场供土, 小型拖拉机和三轮拉运,人工平整,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填土高度 控制在距渠堤10cm之内,堤顶最上一层填土在渠道U 型槽衬砌完成 后,采用人工铁锤夯实。 渠道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就严格控制渠底线高程, 间隔20m精确挂线控制,确保开挖断面的准确性,尽量避免渠槽断 面超挖。开挖横断面口宽10.9m ,土方断面开挖完成后,底部进 行原土夯实,土方夯实干容重为1.5t/m 3, “U” 型块件的预制衬砌。由于渠系配套工程工期短,工程量 大,为保证按期完工,可采取成型机压制的方式施工。成型机预制 程序为:备砂石料细料砼拌合成型压制U型槽脱模放置凝固 取垫板洒水养护。成型机预制U 型槽采用优质砂石料,按试验室 3 主要措施及建筑物设计 22 砼配合比,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合为干硬性砼,人工入仓,机械压制 (加振动)成型,脱模后用专用手推车推到放区待凝,砼终凝后, 翻转U型槽取出垫板洒水常温下养护 14天即可出场。 渠道衬砌:底部夯填20cm中粗砂砾石垫层,安装预制“U” 型 砼槽,然后夯填侧面砂砾石垫层。砼U 型槽在预制场自然条件养护 好后,即可装车出场,U 型槽拉运采用三轮车直接运到已挖好的施 工渠段,轻装轻下,尽可能减少U 型块损耗。按照设计高程线间隔 20m精确测放“ 标准块” ,在一侧挂线衬砌,每衬砌一块,用水平尺 校正,两侧用原土夯实,衬砌完成后,清扫缝子,用100#干硬水泥 砂浆勾缝,压实勾平,人工挂线整修渠堤,予留收缩缝采用沥青砂浆 灌缝。 3.1.2渠系建筑物设计说明 1)跌水: 跌水进口连接段设计为直立墙式矩形断面,C15 现浇砼结构,控制 堰口采用矩形宽顶堰,消力池按自由跌落水舌布置,跌差 1m1.5m , 池长 2.5m,宽 50cm,后接渠道。 2)农路桥: 采用现浇简支平板桥,桥面现浇 C20 钢筋砼结构,跨度依渠槽口宽 而定,桥墩为 C15 砼现浇,桥面宽 300cm。荷载按 3.5T 拖拉机设计。 3)斗门 分水方式为单向和双向两种形式。设计为 C15 砼现浇开敞式结构, 并设闸门及量水设施,计算按淹没式宽顶堰计算,分水流量为 0.10.05m3/s, 断面尺寸为:宽 30cm,深 50cm。双向分水按需要一侧埋设 砼预制过路涵管,购置直径 400 成品砼预制管,人工开挖埋设。 4)分水口设计 3 主要措施及建筑物设计 23 渠道分水口设计为预制 C15 砼,分两种形式,当渠道口宽为 40cm 时,分水口为矩形断面,口宽 30 cm,深 25 cm,伸出主渠 50 cm,与主 渠连接部分断面与主渠一致,为梯弧形复合断面,渠底部混凝土最薄处 为 8 cm;当渠道口宽为 60cm 时,分水口为矩形断面,口宽 45 cm,深 37.5 cm,伸出主渠 75 cm,与主渠连接部分断面与主渠一致,为梯弧形 复合断面,渠底部混凝土最薄处为 12 cm。 3.2 农业措施 3.2.1 改良土壤 计划改良土壤 4500 亩,其中:甘家村 2100 亩,崔家村 2400 亩。 具体措施: 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在项目区进行整修梯田,整修梯田 3800 亩, 其中甘家村 1800 亩,崔家村 2000 亩。 平整土地: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在项目区进行土地平整,平整土 地 700 亩,其中:甘家村 300 亩,崔家村 400 亩。 3.2.2 梯田建设布局原则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改善当地生产、 生活条件为切入点,通过梯田建设有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促进当地 群众脱贫致富,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梯田建设工程主要布设于村 庄附近塬边、梁峁坡中上部水肥条件较好的缓坡耕地上;布局原则如下: (1)按照土地资源评价结果和土地利用调整方向以及人口、劳力 等情况,确定梯田建设的规模及进度。 (2)梯田布设在地形比较完整,土层深厚,土质好,原地面坡度 在 3o25o 之间,距离村庄较近,交通方便的地块,尽可能集中连片, 合理配套田间道路,便于机械化耕作。 3 主要措施及建筑物设计 24 (3)梯田地块沿等高线布设,兼顾等宽,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宽适当,长不限,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段,尽量使埂线平滑,机修梯田 田面宽度不小于 9m,田块长度宜长则长,宜短则短。 3.2.2.1 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区实际,以行政村为单元,以梯田为主体,以人均梯田少、 坡耕地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有开发潜力的区域为建设重点,统一 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田间道路。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的 原则,围庄就近,优先改造缓坡耕地。梯田主要布设在有一定梯田建设 基础的*的甘家村、崔家村 2 个行政村,其中甘家村 1800 亩,崔家村 2000 亩,土地平整 700 亩,其中甘家村 300 亩,崔家村 400 亩。 3.2.2.2 梯田工程设计 (1)设计依据:梯田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