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研究成果--初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_第1页
中期研究成果--初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_第2页
中期研究成果--初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_第3页
中期研究成果--初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_第4页
中期研究成果--初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期研究成果 初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活动的必要性 官硕初级中学 谢建生 2015 年 11 月 2 初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的必要性 课题主持人:谢建生 前言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 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者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互 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这段是志愿者誓词,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觉得能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去奉献社会真 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看着大家一张张淳朴的笑脸,都觉得很欣 慰。1993 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学生是 青年志愿者的主要组成部分,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我校座落在玉滘镇官硕村中心,是一所具有较好声誉的中心学 校,现在全校有 13 个班,共 680 名学生,是全镇最大的一所学校。 目前,在校学生是被称为“零零后”的一代,且多为独生子女。随 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维 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因此,他们表现出对同学的不满、对 师长的不尊,具有个体意识较强、社会意识淡漠的特征倾向。培养 他们、改变他们是我们教师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要让他们感受 到同学的友谊、师长的情怀、家庭的温暖,就要让学生先学会如何 3 付出只有体验到付出中的汗水苦涩,才能体会到白开水甘甜。 一个人的付出,不算什么;两个人的付出,也不会多;三人、四 人 一、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背景 一个能制造美丽的回忆的个体,就是他自己本人,搀扶老人、 安慰孩子、帮忙引路等等一些琐碎的事情就是无偿志愿服务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过多地注重个性独立,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的 学生太多太多,而对社会、对亲情、甚至对自身都尚未形成正确认 识的初中学生,他自己会去做这些琐碎的事儿吗?这种背景下,解 决问题的突破口在于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因为这是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耳闻目睹的生 动材料,在活动中履行道德规范,自己教育自己,增强其社会责任 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 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最好课堂,是知识与能力、 做事与做人更好地统一起来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互助、协作精神 的不断增强,志愿服务深入到了众多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 逐渐成为学生了解社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到 人们传统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志愿服务活动也遇到了种种困难, 产生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 志愿服务活动。 4 实践出真理,问题的出现,实践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表现。综 观上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社会实践与 志愿服务活动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既符合了国家对学校教 育、德育教育发展的要求趋向,更立足了学校现有的德育问题,具 有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实现德育的过程 教育事业,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实现德育的过程,志愿服务 是首选的一个活动。为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的人,过去和 现在我们的学校在德育教育上付出了许多许多,从学校开设的思想 品德等课程,到具体的德育教育管理,再到书本上、制度中对学生 开展的德育影响,可谓无微不至。然而,德育并不只是抽象的道理 和教条,也需通过实践来强化受教对象的认识。这就注定了,开设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德育不可缺的一部分,而且十分必要。 通过德育活动的实践,学生能加深对美德的认识,增进自己践行道 德的主动性。这对于深化传统德育教育效果,增强中学生的德育认 知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裨益良多,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的形成,更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开展社会实践与志 愿服务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先驱。 三、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性 1、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初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相融 合,志愿服务活动所承载的奉献、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将进一 5 步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综合 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建立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也就是说,使每一个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 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离开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亲身参与, 就无所谓“实践” ,也无从达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社会实践 活动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使学生实际地参与到社会、家庭、学校切实 的生活中去,而不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这样可以使学生丰富对国 情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社会、对父母、对老师的了解,从而巩固和 深化课堂知识,锻炼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志愿工 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责任和义务。这样既可扩大自己的 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还可 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 相处等。这样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知行 能力,达到育人的目的。 2、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小微尘聚大力,一个甜美的微笑,化作美丽的彩虹,用七色光 芒让大地映出快乐的影子。我们不是造物者,但我们拥有最神奇的 力量;我们不是太阳,却能发出万丈光芒;我们只是一滴露水,但 只要发挥每个人小小的力量,我们将会聚成浩瀚的海洋。或许是那 6 收获的颜色,让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这一行列。人活一辈子做不了 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人的价值,一个团队的价值,就体现在 我们为他人做的每一件小事上。即便微小到他人都未能觉察,那么 做这事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在你心底已种上一株美丽的花,而那养 料就是他人不经意的一笑。 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价值 观多元化的今天,志愿服务活动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紧密 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实践 与无偿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常态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美丽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 奉献自己,快乐大家,随着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开展,一句 累并快乐着的话儿总存在着志愿者的心里想。你看,太阳已经缓缓 的升起,虽然蹒跚但能感觉到脚下是那么的踏实有力,晨光虽然微 弱,但足够把我们唤起,我们将用毕生的精力去把太阳扶的更高、 更高,让那光照的更远、更远。让阳光叫醒远方的人,呼唤他们一 起努力,一起把太阳高举,让世界充满光芒,充满活力。 有一名志愿者这样说:每次下课后我都会到学校的各个地方去 巡视一下,看看有没有垃圾,然后把它们捡干净。可我发现每次去 都能捡到很多垃圾,我想:是不是我做的不够?为什么总有那么多 垃圾在校园内?我决定我一定要把那些扔垃圾的人抓住,对他 7 们进行一番教育,这样才能让他们下次不再扔。说干就干,我先对 校园进行观察,发现操场上是最多垃圾的地方。我先给他来个守株 待兔,看看有谁在扔垃圾。哎,有位同学把一个食品包装袋扔到地 上了,我赶紧跑过去把他的名字记下来,并告诉他学校不允许吃零 食,更不能把包装袋扔到地上,如果每位同学都把垃圾到处乱扔, 那我们的学校会成什么样呢经过我的耐心教育,他认识到了他 的行为很不好,羞愧的把袋子捡到垃圾箱里了。我刚松了口气,又 有一名同学把纸屑扔到地上了,我连忙叫住他,准备进行教育,还 没等我开口,教室走廊又有一位我把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下,然 后交给了值日老师。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可是我转念一想,明天 还会有那么多的人扔垃圾,后天也有,而我这样去记名字有用吗? 我非常的困惑! 是啊,如果我们只是每天去记录这些不文明的人,今天记这些 明天记那些永远也记不完。我们只有从思想上去转化他们,从行动 上去带动他们。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乱扔垃圾现象,还我们一个 整洁美丽的校园。嗯!我现在就从这里做起,带动身边的同学捡垃 圾保护校园环境。我突然不再困惑了,又有了前进的方向。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能促进校园环境的优化,推 动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开展校园清洁、爱绿护绿、回收垃圾等 校园环境的无偿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学生本人的身体力行,亲身体 会,共同营造优美育人环境。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以受助、受益者为 本,要求学生能表现出热情的服务,力争能帮助他人克服困难,与 8 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志愿者之间互相鼓励、相互关心、 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会影响更多的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