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_第1页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_第2页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_第3页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以美养德,以美育人”中小学德育方式的研究 禅城区东方村尾学校校长 王树贵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在中小学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但德育的实效性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认为传统的德育方式忽视德育与美育的内在联系,德育过程缺乏美育的参与,是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 之一。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有不容忽视、 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以为,德是美的内核,美是德的表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完全可以经过审美 化改造,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画” 、 “一首动听的歌” ,即是说德育能够变成一个具有审美情趣的东西,如 果常规德育实现审美化,那么德育的效果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校试图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探索“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德育方式,求索德育过程美 育化的途径,以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从小知美、懂美、爱美,做美的人,做有道德的人。 一、为什么进行这项研究? (一)大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至 2020 年,我国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 2050 年,将挺进中等发达的国家。从现在算起未来 50 年,我国需要大批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 教育肩负的历史责任光荣而艰巨。究竟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借鉴无数仁人志士的理 论和实践,我们认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中小学育人方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二)进城打工人子女也需要“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接受美好东西的滋润。我校地处佛山 市禅城区的城乡结合部工业开发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相对城区比较落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 审美教育欠缺,学生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精神风貌等方面不“美”的地方较多。我们提出“以美养德, 以美育人”,旨在利用一切美的因素来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一系列的美育学习和实际活 动中培养美的人。 (三)今天研究和实施美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宏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救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精神缺失的严重问题。因为社会现实是:诚信缺 失、浮躁功利、环境污染、精神疾患、艺术低俗、文化枯萎,等等。 微观:把自己的学校搞好,把自己的小环境搞好,为美的社会建设尽一点点绵薄之力。 为了说明今天研究和实施美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有必要提一下鲍姆嘉通和席勒这两个人。 鲍姆嘉通(1714-1762)德国人, 20 岁就发表博士论文诗的哲学默想录 ,也称作关于诗的哲学沉 思 ,最早创立美学教育的理论家 。他警告人们忽视或弱化审美教养 的可怕后果:导致人的贪婪、伪善、 狂暴、放荡,最后会败坏一切美的东西。 席勒(1759-1805) ,德国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和美学家,其美育代表作是美育书 简 。席勒从美育的独特视角开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先河,在当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尖锐地批判了所谓现代性所导致的人性分裂和艺术低俗的弊端。他说:“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 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治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 拜倒在它的脚下” 。席勒的这种批判是非常深刻和具有普适性的,即便在今天仍不失其价值。 二、关于这项研究的现状、依据、概念的界定和意义、特点 (一)现状趋势 古今中外教育家对教育美学研究的共同特点是,都把教育视为一种艺术,而且大多是教师的言语艺术。 目前教育界对教育美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方面的专著。如青 年学者叶学良在 1989 年撰写了一部我国先期的教育美学专著教育美学 ;江西师范大学的何齐宗在 其专著教育美学中对教学美学的中心问题“教育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还有教育美学导论 (钟以俊、焦凤君、1991) 、 教育美学 (崔光审、林逢祺、2000)等和一些分学科的美学专著,如课堂 美学初探 (周继尧、1989)等等。但是来自鲜活实践的行为研究比较欠缺。本课题试图紧密结合民办中小 学的特点,侧重“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行为实践研究。 (二)理论依据 2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高度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春秋时期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美育取代宗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审美教育 就没有任何教育” 。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和实践则要求把培养“真、善、美”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把教育事业作为美的事业,把以美育人作为教育者神圣的职责。 现代中国越来越重视美育。1999 年 6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这是党和国 家的最高层用红头文件的形式界定了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说明了学校美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三)概念界定 “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简单说就是用美涵养人的道德品格,用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 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以美养德“ 的内涵之列。 “以美育人” ,即用美的 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用美的教育成就人。 (四)课题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从美育入手,以美启智,以美导善,以美化情,构建我校“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 新机制,实现我校“孝、善、真、美”的育人目标,形成我校以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特色。 (五)课题特点 本课题旨在培养教师有意识、有目的、主动自觉地运用美育的特殊功能,把美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活 动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中自觉地渗透美育,使欣赏美、喜欢美、创造美成为师 生的生活习惯和意志品格,内化在师生的血液中。 三、怎样进行这项研究? 主要是采用行动研究法,紧密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活动和管理进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渗透美 育,培养师生的审美需求、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提升师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内涵,培育师生的内在美 德。 (一)构建美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 各科教学,是实施美的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主阵地,因此需 要我们构建美的课堂。构建美的课堂,首先要搞好艺术课的教学,这是因为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是实施 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但是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美育,美育具有自身的更广泛的内容。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各门学科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 。所以, 我们在所有 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收到美的熏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实现 “科科能审美” 。学校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主渠道,把学科组的主要功能放在“以 美养德,以美育人”课题研究上。研究的方向是: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观点学知识技能的途径 和方法,在各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时机和做法,要求教师: 1、备课时要从审美的意识出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且研究确定施教过程中的美育手段; 2、上课时要以美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讲求语言美,声音美,情境美,板书美,把简洁的内容和美观 的形式结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开展美的活动 “美的活动”是学校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策略是: 1、从美的视角切入,自我养成,展示美丽的我。 德育,把人的美丽展示出来。在德育美学观思想的指导下,创设美的德育活动,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从抓最基本的做人的道德规范入手,将最基本的做人的道德规范分解为不同阶段目标,让学生每学期 自选目标自己养成,学校政教系统督促、指导、帮助。 在班级、年级、学校开展“十好”活动: (1)从抓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入手,进行“站好队,行好礼,做好操,写好字,读好书”行为习惯养成 教育活动。 (2)从抓最基本的做人道德规范入手,开展“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交好友,做好人”心灵滋润 3 养育活动。 2、从美的视角切入,自我参与,展示美丽的我。 美就在生活之中。创设美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经受美的熏陶,以此 来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1)每周开展各类艺术和学科的兴趣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兴趣 (2)利用每天早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 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精心设计组织全校学生的“歌声满校园” 、 “彩笔绘生活” 、 “电脑点世界”等活动。 (4)精心设计组织以美为核心的艺体大课间活动 3、从美的视角切入,开展自主教育。用“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学习我努力、我的身体我锻炼、我的 活动我参加、我的成长我做主”作为具体操作的切入口,经过几年、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打造我校的 德育特色。 (1)建立人性化的,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强的学生常规管理规范。 (2)建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机制。 实行“班级自治” , “班规班法”民主制定, “班务承包”落实到人, “自我评比”激活动力,让学生从 “被人管理”变为“自主管理” ,在灵魂上做自己的主人,在行动上做班级的主人,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做 负责任的一员。 建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机制,目的是实施主体性德育,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变“不要我做” 为“我不要做” 。 (3)构建“中小学生系列班会主题框架” ,其思路是: 以学校特有的一个学年度的时间流程为经线,以不同年级不同教育内容及不同程度为纬线,形成一个 年级主题班会内容的网络框架。 这个“中小学生系列班会主题框架”的意义在于能为我们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序列化、规范化、科学 化提供一个思路,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营造美的环境 环境美是人的本体美的扩展和延伸。环境的面貌会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在实施美育中,我 们要把校园自然环境美与人文环境美和谐统一起来,富有美感韵味,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为了营造一个美的育人环境,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布局,在现有的硬件基础上,进一步 合理科学规划,艺术性地进行改造,使之体现自然美;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 加强软件建设,逐步形成“尊师、爱生”的校风, “务实、善导”的教风和“勤学、好问”的学风。 (四)塑造美的教师 教师自身的美的素养是加强美育的关键,而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过程,也是教师使自己成 为一个美的教师的过程。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可感知的富有感染力的审美形象,实施“以美养德,以美育人” 教育方式, “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美的影响力,以教师的美影响培育学生的美,即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 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教师除了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有渊博的知识、 广泛的爱好、敏锐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和多才多艺的文学、艺术修养。因此,教师应经常博览群书,不 断拓宽知识领域。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美的示范,力求做到具有 1、形象吸引力:教师的形象包括其着装朴素、外貌修饰大方、言谈举止潇洒有风度,使学生易从整体 上对教师产生好感或美感。 2、情感吸引力: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怀,要能关心、爱护学生,用情感去激励、愉悦学生。师生之间应 关系融洽,对待学生应亲近、宽容,使学生愿意接近你、拥戴你。 3、学识吸引力: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多才多艺的素质。 4、品德吸引力:这是最重要、最持久的一种吸引力。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作风对学生的影响程 度最深,影响时间最长,有的甚至影响一生。 (五)练就美的领导 4 全体领导首先要牢牢树立以美立校的意识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由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两方面构成的。教育活动是育人的核心,管理活动是育人的 保障体系。学校管理的关键是领导,构建“以美养德,以美育人”的育人方式,要求学校全面工作都体现 出美育的特点。在实施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求全体行政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曾说:“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 。育人是学校的根本职能。以往人们在理解学校教育的功能时 过多地强调社会功能(政治、经济、道德等) ,而忽视了人本功能(身体、心理、审美等) 。长此以往,必 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下降,因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也 是学校工作的战略方针。 2、完善自身的审美修养。 马克思曾说:“人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实质是按照真、善、美的和 谐统一来建造客观世界。全体领导完善自身审美修养,第一是确立科学决策的思想,第二是依靠教师, 第 三是服务师生。 (六)培育美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特别是培养学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使 自己成为审美的人、完整的人。 1、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欣赏美。课堂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迁移审美情感的主场所,教师发掘出教 材中的审美因素后,按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