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作业_第1页
中国近代文学作业_第2页
中国近代文学作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曾国藩家书中的家庭伦理和治学之道 2010级汉语言文学1班 任继凯 学号:201051010133 曾国藩(1811 1872) ,字伯涵,号涤生。作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最高统帅, 他的一生无疑在政治上是辉煌的,而曾国藩在文学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由钱仲 联先生主编的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古文八大家”中曾国藩以其古文的高深 成就取得了一席之地。曾氏作为一个家族,是由武城县迁到湖南湘乡的,自在湖南后 曾氏几代务农,家境贫寒,自曾国藩的父亲才出了一个秀才,但是“勤俭立身 耕读保家的家训,对曾国藩一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反过来曾国藩日后的家书 也对整个家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一方面表现出了他的家庭伦理观念, 另一方面是论述了自己治学之道。曾国藩家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就家庭伦理和治 学两个方面也论述繁多,这里只能简要的说提及其中的一两个方面。 一、曾国藩家书中的家庭伦理观 “孝”可以看作是是曾国藩家庭伦理观念的核心,曾国藩认为“孝道”是立家之本, 认为孝悌廉耻胜于功名。曾国藩非常重视并终身实践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意义上的孝观念, 孝悌作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范畴,曾国藩却从多种视角来扩充其内涵。他特别强调 要正确理解或处理好孝悌与读书、孝悌与求取功名的关系。“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 之有无,第一则孝悌为瑞,其次则文章不朽。诸弟若果能自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 汲于进学也。” 2曾国藩强调孝悌重于功名并不是为了把个人从科举束缚中解脱出来,他更 看重的是孝悌具有上奉“安乐”下整秩序调节作用。曾国藩要求家人努力学习、躬行孝悌, 目的和用意是非常明确的,即以此稳定家庭,营造一种欢乐、和睦的家庭氛围。所以,他 强调:“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在曾国藩家庭伦理观念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勤俭。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勤俭被视 为美德,而奢侈则被看成是恶,直到今天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将勤俭作为一种美德。曾园藩 熟读经史,这使他看到许多奢侈亡国或历代世家大族的衰落和豪门权贵的破败的例子。他 发现,凡是能恪守勤俭的家族,大多能持续长久;反之,奢侈放纵的家族,很少能过两代, 而且都不得善终。为此,他总结了居家四败,其中第一败就是“奢败”:“妇女奢淫者败; 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曾国藩有一个超乎寻常的看法,认为为 官不是长久之计,而家庭则与一个人的一生相始相终。在他看来,治家比为官更为重要。 他曾经给自己的夫人写信告诫说:“夫人率儿妇辈在家,须事事立个一定章程,居官不过 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但罢官,尚不失为兴旺 气象。” 曾国藩自己保持了终身节俭,但他最担心的是那些未尝过艰苦,未经历过磨难的 子女后辈们。他害怕他们从小养成骄奢淫逸的习惯,使他苦心经营的家业毁于一旦。所以, 曾国藩自为官以后,就未曾停止过对子女后辈的“戒奢”教育。他曾给曾纪泽写信,指出: “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因为,在曾国藩看来,历朝历代,仕宦之家, 最易滑入奢侈之坑。因此,“吾深以为戒”。也正因为如此,曾国藩特别明确地指出,不 仅他本人不愿做大官,也绝不希望子孙后辈做大官,只要做一个读书明理的人就可以了, 做一个勤奋自持的人足矣。 二、曾国藩家书中的治学之道 曾国藩是清朝“中兴第一名臣”、清末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其在治学作用上的可以 谋生、能明白事理、改变个人的气质;治学条件上的要心情愉快、有志有识有恒有耐心、 发奋自立、专心求进;治学方法上的应多搜集资料、读书与札记相结合、分类摘抄书中词 藻、以看书为急务、看书专一、勤敏结合、先专后博、读书要设身处地、有所选择、结合 自己的记忆悟性能力、重点阅读与粗略的翻看相结合;创作上的要先摹仿、与阅读相结合、 看读写作并举有度、向日常生活学习;治学内容上的应读经、史、专集、讲义理等观点, 极具特色,虽然形成于一百多年之前,而今天看来,生命力依然未减,对学人的治学,仍 有启迪的意义。 曾国藩一生理学成就,皆来源于“治学”,其治军为官之道,也来源于“治学”。曾 国藩认为,治学为立身行事之本。为此,曾国藩在家书中说:“学习读书,须先立志”, 志向是一个不停修订和向更高层次深入的过程,他希望子弟能够立君子之志,有宽怀民众 的肚量,内心成为圣人,在外能成就事业,这样才不辜负父母的生养,才是是真正的完人。 曾国藩认为,“恒”乃治学之重要规则,为此“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曾 国藩极为看重“有恒”,一则因为人普遍有惰性,二则因为学海实在是无涯。他在给诸弟 书中反复告知:“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 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幸甚幸甚”。他认为若每日的课业,都能按照规划而行, 则中等资质亦能有成。曾国藩留下了很多“墨宝”,现代学者以及前代学者均评价曾国藩 所撰之字“刚劲谨严,可属上乘”,其学问文章兼收并蓄,精深且博大,一般学者不能比, 是近代儒学大师。之所以有这些成就,曾国藩用家书证明了其理由,必须全副精神关注此 事,只有这样才成就这项事情,读书治学自然不例外。他说“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 而已矣。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 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将治学专注于每一天。“恒”与“专”的有机统一,才能够有所作为。图书史料,乃治 学之根本。资料少,难以穷究深入,无法取得治学成果。所以,曾国藩认为“买书不可不 多”,书多可以择书而读。有书才有课程,有了课程还要计划:“每日课程:应看书十页, 习字一百,数息百八”;而“每月课程:逢三日写回信。”读书要高声朗读,须与笔记、 习作并进,要求子弟看书时要过笔圈点;读文章则以声调为本,只有高声朗诵才能显现雄 伟气概,只有穷究其义才能探其深远。曾国藩一直将“笔记”读书方法视作一种学问来看, 他告诫子弟说:“目录分类,非一言可尽。大抵有一种学问,即有一种分类之法,有一人 嗜好,即有一人摘抄之法。”读书如同万壑争流,必有主脉,能把握神理所在,其他次要 问题均能附会旁通。曾国藩读经讲求“耐”,也就是要有“耐性”,“一句不通,不看下 旬,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 只有在困难之时耐心下去,而其也认为,好的“写、作”必然是“看、读”所得。曾国藩 治学求实,反对死记硬背,也即“勿求强记,宜求明白”。他在给纪泽书中坦言:所怕的 除了“无恒”,然后就是“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非常明白,这才是真正的缺陷, “若令其句句熟读,则越读越蠢。每日令其读十遍,不必能背诵也,不必常温习也。若蛮 读蛮记蛮温,断不能久熟,徒耗日工而已。”“读书时应看、温、习、思四事并行。”他 认为,。看生书应该求快,不多读就显得孤陋寡闻;温习旧书应该精熟,不背诵则容易忘 记。思考要经常,不这样就好比人哑不能说话,马跛不能飞弛。”曾国藩主张治学要根据 实际,反复揣摩。按照其家书中的说话,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