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核心思想——均_第1页
中国文化核心思想——均_第2页
中国文化核心思想——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核心思想均 在中国名族的心中,均平观念与忠孝仁义等文化观念一样,已成 为中国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名族的 性格特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特别关注农民阶层的平均主义问 题,近年来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人们之间逐渐拉大的贫富差距和不 公平的现象日益凸显,使平均主义重新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问题。 一、 平均主义的由来 “均”是指社会财富在不同的成员之间的分配,而平均,则是 令生活在平均线上的人失落财富,让生活在平均线下的人获得利 益。这就是埋藏在中国农民心中根深蒂固的伟大理想平均。 为什么平均具有如此大的诱惑?就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写过的名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诗句里的“寒士”并不 一定净指失意彷徨的知识分子,还可以泛指所有低层民众。历朝 历代,这片土地上一直生活着太多平均线以下的人民,不论在政 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穷的人不一定是懒,更多的是缺乏土 地,缺乏工作机会,社会把他们排斥在外,把他们推到平均线以 下。他们渴望安居乐业的生活,当杜甫蜗居在成都附件的茅屋的 时候,一阵风雨把他屋顶的茅草吹走。这个时候,有什么理由他 不希望能住进砖墙瓦房?当太平天国时代的肖朝贵在山中烧炭饥 寒交迫的时候,他又怎么不为满清贵族朱门酒肉而吞口水? 所以,天下穷人没有不希望平均的。社会的穷人越多,平均 的愿望就越普遍,越强烈,自春秋时期形成以来,到陈胜吴广, 再到李自成洪秀全,没有一个朝代不是这样。 二、 中国历史上的平均主义 儒家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是大同思想的核 心。理解儒家的大同社会就不得不从儒家的小康社会来看,大同 社会毫无疑问是儒家的理想社会。 天下是人民所共有的,那时候的儒家学说中的大同思想造就 了中国人民普遍的平均情节。均贫富的平等观念也存在于儒家学 说之中,论语中孔夫子便说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 不安” ,而这种均贫富的思想正是“天下为公” 的思想来源。而 事实上这种理论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根本就难以实现,甚至在当 今共产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也难以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由于 阶级矛盾的尖锐,生活在平均线以下的贫苦农民接二连三的爆发 农民起义,反抗权威,反抗特权,要求平等与平均。王朝的末期 所爆发的农民战争从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到唐朝的黄巢起义 更加明确的提出了平均,到宋代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到明末农民战 争,李自成明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直到中国农民战争的最 高峰-太平天国运动。在实践中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 “希 望构建一个国家公有,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有衣同暖的无处不 温暖,无处不关怀的人间天国”证明了其空想性。在近代民主革 命中尤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为代表, 无一不体现着平均主义的思想。 三、对中国社会平均思想的评价 通过农民战争的实现,不可否认的是平均主义对历史有一定 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容易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一种强大的理 论武器的思想力量。不得不说,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对中国共产 党的革命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助力。传统的平均主义受着封建阶级 的各种限制,所以才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农民战争是对农民追求 的平均、共有理想真实性的一次次大检验。同时也说明一个道理: 当人在穷困时都想对社会进行共产和平均,可一但改变了身份地 位,就谁也不愿意共产、平均了,起码,不原意让别人来平均、 共有自己奋斗得来的东西,无论是权力或财富。希望在共产主义 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