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_第1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_第2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_第3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_第4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90 分钟 100 分) 一、基础知识(30 分) 1给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诗句中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帐暖渡春宵 常使英雄泪满襟 C停杯投著不能食 安能行叹复座愁 B九重城阕烟尘生 玉容寂寞泪阑干 D楼船夜雪瓜洲渡 遥遥万里晖 3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 ) C聊逍遥兮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B其中绰约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 ) D雪肤花貌参差是(长短不齐)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 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规矩。 长恨歌 蜀相都是古体诗, 拟行路难 书愤都是近 体诗。 B “风骚”的“风”指十五 国风 ,代表诗经 ;“骚”指屈原的离骚 ,代表 楚辞 。 “风骚”并称,代表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的两个源头。 C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 “骚体” ,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D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他们狂放不羁,常于汉南云台山竹林下酣歌纵酒。 5下列诗句,没有用比喻抒情的是( ) 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C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B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D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6对下列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皇重色思倾国” ,汉皇,汉武帝。倾国,是倾国之美,绝代美女,指汉武帝宠 幸的李夫人。作者批评汉武帝沉迷声色,荒废朝政。 B “帝子降兮北渚”,“帝子 ”指湘夫人。传说她是尧帝的女儿,所以称帝子。因为 湘夫人是神,腾空驾云,飘然而来,所以用“降” 。 “兮”:语气助词,是楚辞语言上的一 个重要特色。 C “塞上长城空自许” ,典出 南史檀道济传 ,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临死 前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自许“塞上长城”是陆游毕生抱负。 D “金屋妆成娇侍夜” ,典出 汉武故事 ,武帝幼时,他姑母将他抱在膝上,问他要 不要她的女儿阿娇做妻子。他笑着回答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 7对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长恨歌)行宫中的月色,雨 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 心、断肠的境界,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 愁苦凄清。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 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 有画意。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作者以“水”喻 人,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 ,恰好比喻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表达了安于现状,承认现实的 消极情绪。 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自”“空”二字衬托 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 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 8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长地久有时尽, 。 (2)渔阳鼙鼓动地来, 。 (3)七月七日长生殿, 。 (4)早岁那知世事艰, 。 第 3 页 共 9 页 (5) ,两朝开济老臣心。 (6) ,千载谁堪伯仲间! 9把下面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 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_ _ _ (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_ _ 10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长恨歌内容,用一句话概括长恨歌的写作目的。 (1)“乐天因为长恨歌 ,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 ” (陈鸿长恨歌传) (2)“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园 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作儿。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 马嵬念更深。从此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白居易胡旋女) (3)“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久溺人心。何况褒姒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 (白居易古冢狐) (4)“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路上念杨妃。纵 今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白居易李 夫人) (5)长恨歌作于宪宗时期。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 他骄奢淫佚,宫中多内宠。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 二、阅读鉴赏(30 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长恨歌 (节选)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长恨歌传 (节选) “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 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 家子千数,无可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 浴日余波,赐以汤沐。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上必油然,若有所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 土。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 ” 明年,大凶归元,大驾还都。尊玄宗为太上皇,就养南宫,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 事去,乐尽悲来。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莲夏开,宫槐秋落,梨园弟子,玉琯发音,闻 霓裳羽衣一声,则天颜不怡,左右欷歔。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能得。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旰食宵衣 衣 : 衣 服 ; 旰 : 太 阳 出 来 。 B. 熠耀景从 景,通 “影” ,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跟从。 C. 椒房阿监青娥老 青娥:青春的美好容颜。 D. 耿耿星河欲曙天 耿耿:天色微明的样子;星河:银河。 2 长恨歌和长恨歌传写了相同的事, “诗”与“文”在叙事上有何不同? 第 5 页 共 9 页 答: 。 3 长恨歌和长恨歌传表达了相近的感情,但其抒情方法是否相同? 请赏析。 答: 。 (二)阅读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回答问题。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1诗歌前四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境界? 请赏析。 答: 。 2中间四句“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在结构和抒情 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 。 3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 你如何理解? 答: 。 4袁行霈先生论到白日沦西河云:“挥杯劝孤影写尽寂寞孤独之状” (陶 渊明集笺注),这种痛苦的孤独感,我们能从很多诗人的诗句中找到共鸣,请试举三例。 答: 。 三、写作(40 分) 阅读一组写人的形象神态的诗句,谈谈你的感受或发现。写一篇评论性文字,不少于 500 字。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曹植美女篇) 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谁边? (李白清平乐令二首)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 _ _ _ _ _ _ _ _ _ _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参考答案:B 2参考答案:D 解析:A渡 度,常 长;B阕 阙;C著 箸,座 坐。 3参考答案:D 解析:参差:差不多。 4参考答案:A 解析:蜀相是近体诗, 拟行路难是古体诗。 5参考答案:D 解析:“娥眉”借代为美貌的女子,指杨贵妃。 6参考答案:A 解析:“汉皇重色思倾国”借汉指唐,借以指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关系,批评的是唐玄 宗沉迷声色。 7参考答案:C 解析: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 一泻无余的心情。 8参考答案:(1)此恨绵绵无绝期;(2)惊破霓裳羽衣曲 ;(3)夜半无人私语时 (4)中原北望气如山;(5)三顾频烦天下计;(6)出师一表真名世 9(1)参考译文: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 逃奔。翠华龙旗一路摇,队伍走走又停停;西出都城百余里,来到驿站马嵬亭。六军不走 无奈何;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在皇上的马前丧了生。 (2)参考译文:到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 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10参考答案:作者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讽刺和暴露他们的荒淫 生活,劝谏宪宗不要重蹈玄宗的覆辙。 二、阅读鉴赏 (一) 1参考答案:A 解析:衣:穿衣;旰:天已晚。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2参考答案:长恨歌传直陈其事,具体细致;长恨歌则托辞委婉,精炼含蓄。 3参考答案:不相同。 长恨歌传虽于叙事中饱含深沉叹惋,能够融情于事,但言 词简洁;长恨歌则反复渲染,着意烘托,处处时时事事物物无不烙上“情”印,缠绵 悱恻,绵长深挚。 (二) 1参考答案:展现开一幅日月经天、光阴流逝的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是光阴 在流逝。西河东岭,万里空中,四方上下,往古来今,构成一幅荡荡辉景,光明澄澈的境 界。 2. 参考答案:冷风入户,使诗人感悟到季节的交替、时光的流逝,思绪万千,彻夜难 眠。这四句诗承上启下,由此转入伤感悲戚的格调。诗人本怀有远大的抱负,少年时即有 济苍生之志,但是频繁的战乱、黑暗的官场,使这位志高行洁的诗人理想破灭了,只能归 耕园田,独善其身。他的心终于得到了宁静,可是济世之志未泯,它像一股暗流在诗人心 底涌动着,撞击着。在这样一个晚上,无边的月色,高远的长空,又把它从诗人心底牵引 出来。想起少年时的远大志向,中年的官场磨难,直到行将老矣的现在,怎能不让诗人感 慨万千呢! 3. 参考答案:“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直抒诗人悲怀,为全诗之诗眼。光阴流 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诗人渐渐感到生命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不禁满怀 苍凉悲慨。这体现诗人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的忧患。 4. 参考答案: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李白:“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